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艺术家库 > 国内 > 梁绍基(Liang Shaoji)

梁绍基(Liang Shaoji)

2012-05-07 17:46:13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梁绍基

简历
梁绍基,1945年生于上海。
现居住于浙江临海。

教育
1986  学习于浙江美术学院万曼壁挂工作室
1965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

获奖
2009  获克劳斯亲王奖(Prince Claus Awards)
2002  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 

个展
2009  梁绍基个展, PRINCE CLAUS FUND, 阿姆斯特丹, 荷兰
      游丝描——梁绍基个展, 证大现代艺术馆, 上海
      梁绍基个展, KARSTEN GREVE画廊, 巴黎, 法国
2008  残山水, 梁绍基个展, 香格纳北京 北京朝阳区草场地261号, 北京
2007  云, 梁绍基个展, 香格纳H空间, 上海

群展
2011  風之花, 自然的透视, Kroller-Müller美术馆, 奥特洛, 荷兰
      时间的形状, 当代中国艺术中的多重历史,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自然契约, 大上海时代广场,上海
      2011成都双年展, 成都音乐广场美术馆
      碧山计划, 安徽黟县碧山大祠堂
      他者之维-中国艺术家视域中的意大利, 广州,上海,北京
      碧山计划, 广州时代美术馆
      趣味的共同体: 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 圣保罗当代美术馆, 巴西

2010  一个接一个, 香格纳画廊群展, 香格纳画廊主空间, 上海
      瑞信今日艺术奖, 今日美术馆, 北京
      趣味的共同体, 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 智利当代美术馆, 智利
      "中国性"2010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 本色美术馆开馆展, 本色美术馆, 苏州
      改造历史: 2000-2009的中国新艺术, 特别文献展, 国家会议中心, 北京
      与床有关, 香格纳画廊主空间, 上海
      你西我东,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深圳美术馆,深圳

2009  第五空间 , 纤维和空间艺术, 上海当代艺术馆, 上海
      变态, 香格纳在淮海路796号, 上海
      第五空间, 纤维和空间艺术展, 何香凝美术馆, 广东
      意派: 世纪思维——当代艺术展, 今日美术馆, 北京
      另一个现场——艺术的计划、概念与想法, 香格纳H空间, 上海

2008  2008北京798艺术节, 艺术不是什么?——当代艺术的50份答卷, 798艺术社区中心, 北京
      第三届南京三年展, 亚洲方位, 南视觉美术馆, 南京
      诗意现实, 对江南的再解读——来自中国南方的当代艺术, TOMAS Y VALIENTE艺术中心, 马德里, 西班牙
      选, 香格纳H空间, 上海

2007  晒一晒, 香格纳画廊主空间, 上海
      第六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 透视的景观, 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
      透视的景观, 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 深圳

2006  超设计, 第6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上海
      诗意现实: 对江南的再解读, 南视觉美术馆, 南京
      麻将: 希克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 汉堡美术馆, 汉堡, 德国

2005  麻将, 希克的当代艺术收藏展, 伯尔尼美术馆, 伯尔尼, 瑞士

2003  二手现实, 今日美术馆, 北京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 北京世纪坛美术馆, 北京
      节点-中国当代艺术的建筑实践, 联洋建筑博物馆, 上海

2002  第2届潘塞夫双年展, 原南斯拉夫, 塞尔维亚
      意大利纤维艺术三年展, 意大利

2000  世纪之门:中国艺术邀请展, 成都现代美术馆,成都
      第3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上海
      第5届里昂双年展, 里昂当代美术馆, 里昂, 法国

1999  第4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全面开放, 威尼斯, 意大利
      第6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 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

1998  传统? 反思, 中国当代艺术展, 德国驻华大使馆, 北京
      江南: 现代与当代艺术展, 温哥华爱米利卡美术学院, 温哥华, 加拿大
      江南, 现代与当代中国艺术展, GRUNT 画廊, 温哥华, 加拿大

1996  COMO国际壁挂展, 意大利

1995  中国美术评论家年度提名展: 95雕塑/装置, 南京

1994  第三回中国现代艺术文献展, 上海华东师大, 上海

1993  第7届国际纤维艺术研讨会, 里加, 拉脱维亚

1991  第一届中国现代艺术文献展, 北京

1990  第八届匈牙利国际微型纤维艺术双年展, 松博特海伊, 匈牙利

1989  芝加哥国际新艺术形式展, 海军军港, 芝加哥, 美国
      第三届国际纤维艺术研讨会, 里加,拉脱维亚
      中国现代艺术展 , 中国美术馆, 北京

1987  第13届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 洛桑州立美术馆, 洛桑, 瑞士

Biography:
Basic
1945  Born in Shanghai, Guangdong Zhongshan native. He lives in Linhai, a small town near the Tiantai Mountains.
Education
1986  Studied at Varbanov Institute of Tapestry in Zhejiang Academy of Art.
1965  Graduated from Zhejiang Fine Art School.
Prize
2009  Prince Claus Awards
2002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wards (CCAA)
Solo Exhibitions
2009  Liang Shaoji Solo Exhibition, Prince Claus Fund,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

 An Infinitely Fine Line——Liang Shaoji Solo Exhibition, Zendai Moma, Shanghai

 Liang Shaoji Solo Show, Galerie Karsten Greve, Paris, France

2008  Broken Landscape, Liao Shaoji Solo Exhibition, ShanghART Beijing 261 Cao Chang Di, Old Airpor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2007  Cloud, LIANG Shaoji Solo Exhibition, ShanghART H-Space, Shanghai

Group Exhibitions
2011  Windflower, Perceptions of Nature , Kroller-Müller Museum, Otterlo, The Netherlands

 The Shape of Time, The Multi Narrative Histo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beria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Nature Contract, Shanghai Times square, Shanghai

 2011 Chengdu Biennale , Music Square Museum, Cheng Du

 BiShan Plan, Bi Shan Da Ci Tang,Yi Province,An Hui

 TaZheZhiWei- Italy in Chinese Artists' eyes, GuangZhou, Shanghai, Beijing

 Bi Shan Plan, Guang Zhou Times Museum

 Community of Taste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since 2000, MAC USP, Brazil

2010  One by one, ShanghART Group Show,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

 Credit Suisse Today Art Award 2010, Today Art Museum, Beijing

 Community of Taste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since 2000, Museo de Arte Contemporaneo (MAC), Chile
 Nature of China - 2010 Contemporary Art Documenta, the official opening exhibition of True Color Museum, True Color Museum, Suzhou

 Reshaping History: Chinart from 2000-2009, Special Documenta, China 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 Beijing
 All about the Bed,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

 You West I East ,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Shenzhen Art Museum, Shenzhen

2009  The Fifth Dimension, Art of Fiber and Space, MoCA, Shanghai

 Metamorphosis, ShanghART at Huaihai Rd 796, Shanghai

 The Fifth Dimension, Art of Fiber and Space, He Xiangning Art Museum, Guangdong

 Yi Pai - Century Thinking A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Today Art Museum, Beijing

 Another scene - artists' projects, concepts and ideas, ShanghART H-Space, Shanghai

2008  2008 Beijing 798 Art Festival, Art is not something, 798 Art Centre, Beijing

 The 3rd Nanjing Triennial , Reflective Asia, RCM ART MUSEUM, Nanjing

 Poetic Realism, A Reinterpretation of Jiangnan—Contemporary Art from South China, Centro de Arte Tomás y Valiente, Madrid, Spain
 Selected, ShanghART H-Space, Shanghai

2007  Aired,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

 The Sixth Shenzhen Contemporary Sculpture Exhibition, A Vista of Perspectives, 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 Shenzhen
 A Vista of Perspectives, 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 of He Xiangning Art Museum, Shenzhen

2006  6th Shanghai Biennale - Hyper Design, Shanghai Art Museum, Shanghai

 Poetical Realism: A Reinterpretation of Jiangnan, RCM Art Museum, Nanjing

 Mahjo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from the Sigg Collection, Hamburger Kunsthalle, Hamburg, Germany
2005  Mahjo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from the Sigg Collection, Kunstmuseum Bern, Bern, Switzerland

2003  Second Hand Reality, Today 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Now Art Exhibition, China Millennium Monument, Beijing

 Junction-Chines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of Art, Lianyang Architecture Art Museum, Shanghai

2002  The 2nd Pancevo Biennial, Pancevo, Serbia

 The Italian Fiber Art Triennial, Italy

2000  Gate of the Century: 1997-1999’ Art Invitation Exhibition from China, Gate of the Century: 1997-1999’ Art Invitation Exhibition from China, Modern Art Museum Chengdu
 The 3rd Shanghai Biennale, Shanghai Art Museum, Shanghai

 The 5th Biennal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 Partage d'Exotismes, Lyon Art Museum, Lyon, France

1999  48th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Venice Biennale, APERTO over ALL, Venice, Italy

 6th International Istanbul Biennial , Istanbul, Turkey

1998  Im Spiegel Der Eigenen Tradition: Ausstellung Zeitgenossicher Chinesischer Kunst (A Reiew of Tradition) ,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German embassy in China, Beijing

 Jiangna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from South of the Yangzi River, Emily Carr Institute and Design, Vancouver, Canada
 Jiangna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form South of the Yangzi River, Grunt Gallery, Vancouver, Canada
1996  The COMO International Tapestry Exhibition, Italy

1995  95' Art Critics' Nomination Show of Sculpture and Installation, Nanjing

1994  The 3rd Documenta of Chinese Modern Ar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1993  The 7th International Fiber-art Symposium, Riga, Latvia

1991  The 1st Document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Modern Art, Beijing

1990  The 8th 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Miniature Textiles, Szombathely, Hungary

1989  Chicago International New Art Forms Expo, Navy Pier, Chicago, U.S.A.

 The 3rd International Fiber-art Symposium, Riga

 China/Avant-Garde Art Exhibition,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Beijing

1987  The 13th International Biennale of Tapestry, Musee cantonal des beaux-arts de Lausanne, Lausanne, Switzerland

艺术家作品

蚕潺潺 录像装置 2011

影像静帧

影像静帧

影像静帧

影像静帧

影像静帧

影像静帧

影像静帧

影像静帧 

自然系列 窗 装置、蚕、窗、丝茧、蛾 2011

自然系列 窗 装置、蚕、窗、丝茧、蛾 2011

八字谜

听蚕

星历

自然之度

竹 自然系列 

云镜

题目:与梁绍基对话——“自然与人文” 
时间:2010年6月5日    
采访人:查常平 

查:梁老师,因为你这么多年来,根据我观察,其实你的作品在呈现两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围绕艺术中的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展开,我想问一下,你最早创作的《自然系列》是基于什么样的动机?是什么样的契机激发你创作《自然系列》?

梁:应该说《自然系列》的构思始于88年创作“易”系列之时。85思潮运动时,读哲学美学蔚然成风。当时我也草草地浏览了些书,其中尼采的生命意志论,老庄的思想,中国的自然观和美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易”系列—“魔方”便是当年读书沉思录。88年制作“易”系列的装置构件我用了真丝绸纺,追溯蚕丝生成的源头,我采用了干茧作为“象”的符点。“易”置于美院的大礼堂组构时,恰遇雨后,一束光穿过小窗照射在丝框上,干茧仿佛重影颤动。而丝布在昏昏薄明中也呈现一种虚静美,“恍兮惚兮,物在其中”。于是用具有生命意识的活体丝茧的进行创作欲望应运而生。“易”系列1989年一月参加了中国现代艺术展(北京),随后,同年春天我开始动手实践,去浙江农大向教授们讨教养蚕事宜,他们也对我试图在金属上养蚕做造型艺术的构思颇感惊奇,热情陪我参观了陈列室,同时告诫我:蚕对金属有一种排他性,如此做法尚无先例。然而正因为其富挑战性,反更激起我去探索,向农大借来一本讲义,向蚕种场借来了“蚕桑学”教科书阅读,以熟悉蚕性。那年头,中国社会正处在“机遇与挑战”之中,力图摆脱落后的农耕与前工业化急速朝现代化迈进。而作为个体,则心里割裂。。。。。。这些体悟诱导我发现了材料内在的意蕴。象征工业文明,理性的,科学的,但又异常冰冷的,甚至含有暴力色彩的金属刺,锈刨花(工业生产残剩物)等与柔软纤长,温暖朴素的蚕丝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人素来爱讲究天人合一,我要试验一下,其二者能否合一,成败与否无妨,都是艺术答卷。
我做的第一件作品“自然系列”NO.1是让蚕在有铁丝球的地球仪上让蚕吐丝。89年下半年,我便带了尚未完成的这件作品探索过程的照片去了里加,出席了第三届国际纤维艺术研讨会。

查:里加是在哪里?

梁:里加是拉脱维亚的首都,位于波罗的海岸,当时为前苏联。在历时三个月的活动中,我就地创作了几件作品,一件为用宣纸和丝纺拓印了地上窨井盖来制成的伞,题命为“印映”,一件为用落叶、纤维、镜子、手套、鞋制成的一把椅子隐在白桦林深处,题命为“寻觅”,另一件为在拉脱维亚制成“天人地”的1/2,以与在中国完成的另一半相呼应,这几件作品都流露着宇宙认识论,并置于户外。
研讨会结束时,我荣获了创作第一名,这纯出乎我意外,我好不生奇,这难道就是我所欲求的目标么?我于是在会外将自己带去的探索养蚕造型的照片向几位外国艺术家展示交流,他们觉得用活蚕吐丝虽有趣,但难以界定是否属壁挂或纤维艺术。然而其实,作品形式的界定并非至关紧要,重要的是艺术自身。概而言之,二次参展帮助了我以另一视角去认知和发现自己艺术发展的方向。89年为北京备展时催生了我做活体生物艺术思想,89年参加里加展催醒了我下决心迅速行动,摆脱昔日壁挂艺术界定的观念、技艺和装饰性的囚禁,以自己的独悟,开拓新的艺术界面。
我离开了杭州,回到天台后建立了自己的创作室。台州临海是丝绸之府浙江养蚕业的重镇,后来我又将创作室搬到了佛宗道源的天台。20年来,我注视着小生命卵化、生长、吐丝、结茧、羽化的全过程,并将装置置于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不同的生物钟显现的状态中加以关照。当融入这周而复始的生命涅槃过程,作品切入时空流动之中,我的创作成为了一种互动形式,展开了生命编织图景。于是乎在艺术与科学、生物学与生物社会学、雕塑、装置、行为、多媒体的连接点探索、衍生出“自然系列”等众多作品。21世纪是生物世纪,如科学家创造生命科学奇迹(克隆等)一样,艺术家也以自己的语言揭示生命当下的状态和境遇,提出自己的诘问。每个茧都象征着生命的原点,一根根丝象征着生命线、命运线。
曾有许多人问我,你的作品如何归类,包括在国外,“是装置抑或是生物工程艺术?”“你的创作过程,是先有概念,还是先关注材料?”我回答道:我尚未认真思考过,但我认为思想的火花是对各种问题感知、碰撞的结果,概念在创作的探索中萌生、廓清、发展、修正、反思。。。。。。每件作品都是艺术家生命的遭遇的折射。概念和材料的进入,孰前孰后,难以一字了得。有时他似乎理念在先,但该理念其实无非是其先前经验的升华,有时候他会为某种材料魅力激动,但其“惊讶的发现”含纳着他过去长期的观察、比较和思考。每种材料都是具有不同的属性(物理的、化学的),但对艺术家而言,其任务是勘探其内美甚于外美,要改变人们对它约定俗成的认知,激活新的想象力。二者的关系不能可以划分,水到渠成、左右逢源是艺术家的追求。最近我又重阅了尼采的几篇文章,《偶像》一文中的几句话蓦然跳跃出来“用艺术的眼光看科学,用生命的眼光看艺术”,对呀,我不就是这样苦苦追寻的么?去年荷兰克劳斯基金会颁奖品评语帮助我认识了自己,坚定了探索方向,其用词是“中国的概念艺术家”,“艺术中有自然,自然中有艺术冥想的创作方法”,“探索自然、文化与人性、社会的关系”“特殊的互动”……….生命的话题,常常会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我制作的“宝宝”用丝绸包裹茧子—像襁褓中的婴儿撒了一地,表现了生命的关怀。是基于对人性的思考,而“盔”,表现了对矿难中殉身者的哀思和献身于这事业的人们之生命意志、顽强拼搏深深的敬意。而另一件作品“烛”,则将中国唐代李商隐的诗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视觉化了,以召唤当下人类不可或缺的崇高精神。生命的问题是立面多维度的。2007年创作的“云镜”和这次参展的作品“听蚕”都营造了一个静悟的空间:如云的蚕丝;如潺潺流水般的蚕的啄叶声、吐丝声。

查:“云镜”是镜子上面也养了蚕?

梁:对,蚕在某生物钟时刻它的丝迹似云,圈圈卷动。我将这样的镜子置于天台山上,蓝天的云流顿时映入丝网间隙,生成虚实相生的云幻。这种双重镜像是多义的,物理的镜像,精神的镜像,有一种超然度外的东西—禅,“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

查:有一种偶然性,什么样的云彩飘过镜子是很偶然的,由于风向不同,就形成不同的意象。当你在山上做的时候,有没有观众?

梁:我特地找了几个安静的场所去做,包括在智者大师讲经台的坡地上创作过程,只有协助者陪伴。说起关于“云”的题材,我做了好多次。做第一次在1988年。那年我去云岗,正遇雪后,我躺在大佛侧的一块没积雪的岩石上,仰望着云岗最大的北魏佛像和天上仿佛几乎不动的云,突然感到从未有的一种感受:凝重中不失一种难以言状的飘渺,甚至逍遥;博大中隐含这许许多多的苍凉;消逝中依旧存在深不可测的泰然。。。。。。回来后我情不自禁,便做了构图模型。那是88年春节的除夕之夜。。。。。。

查:怎么做的?

梁:把大佛像切割成条状,粗细不等、错位构成,在纤维经线下隐藏了镜子,人逼近时能投入外者映像,与佛像合一。整个造型7米多宽,4.7米半高,半悬在空中,如云一般。继之在95年,我开始研究镜子上吐丝,后来又有了变化,我的头像从丝迹缝隙呈现,似在呼吸,我用相机记录之。

查常平:一面镜子,有一个头的框? 

梁:没有框,全是平面镜里展开时空。2007年创作的“云镜”,将它放到更开阔的自然空间互动和呈现。我曾在天台佛学院看到一段话“生命的意义在当下”,“生命的富足来自当下”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即使居住在遥远的森林,也不算安驻当下,但何谓“当下”这可以与法国诗人、哲学家波德莱尔的话比较着思考。

查常平:波德莱尔?

梁:对,波德莱尔。他指出现代性就是“瞬间、流变”永远不处在一个平面上。正如我们社会当下,物质、信息极大丰富,科学高度发达,而人心却浮躁,物欲横流,甚至感觉到一种无奈的毁灭感袭来,所以我以为人类还是需要宗教,爱因斯坦也信教,但其宗教不是迷信。中国的禅思是希望人们通过静滤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在瞬间—“刹那刹那”里求取永恒,这便是“安住当下”。
想到此,我以为在作品中人出现否丝不重要了,2008年,创作的“云”只是扛着丝镜驱车山间去追拍天上流云在镜中映像,2009年的“星历”则营造了宇空大气象,在云的影像里,蚕茧组成的数字1——31在不断闪烁光芒,电子程控渗入到古代禅画“星云图”中去了,它让人们在瞬间与永恒里去重新思考自己生命价值的定位。
最近我选择了三位德国哲学家的著作交替着读,其为尼采、海德格尔、本雅明,在西德的前卫艺术家中曾有不少来自东德,他们有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生存的经历。本雅明曾研究过马列主义,……关于该问题我刚涉猎,我希望从中有助于认识中国当代性诸问题和认识自我。“中国性”展览的宗旨我以为是希望激活人们在西方强权下找回自己话语权的思考
而生存最基础的可能是“人本”,去年我去阿姆斯特丹办个展期间,曾参观了梵高美术馆,梵高的人生和艺术,其朴拙疯狂象火焰燃烧般的笔触,本真与激情的喷发,及其对自然和庶民劳动者生存命运深切的忧患感是自然、人文和人性这个命题最好的注释。我以为人性当属自然的一部份,随自然命题的深入研究,它凸现了出来。

查常平:用马克思的说法,他讲未来理想的所谓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一个自然,在这里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你刚才讲的,就是讲人性充分地发展,比如你对本雅明的兴趣,一般国内认为本雅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本身一个犹太人,犹太教对他的影响是很深的,中国当今社会,为什么和犹太教有关联?其实中国人从古代以来,他都有一种乌托邦的情结,这种乌托邦,希望能够在人间很快地建立天堂,我们1949年以来,这几十年就是在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从你的作品里边看到,你刚才讲了,在这种自然里边,你从梵高那里看到一点他把自然和人性,本真的人性完全统一起来。我刚才从你讲的过程里边,发现有一点,你的作品里有一个深度的文化背景,我的感觉这个背景在哪里?比如最初你把蚕养到坚硬的铁屑里边去,其实是两种力量,一般看来,比如你刚才说农业大学的教授都认为这两种力量是不可调和的,问题是通过你这样一种艺术的表达,达成了这个调和,这个是你的作品,尤其是在89以后有这样的作品是非常明显的。

梁:许多优秀的作品虽有很强针对性,但决不简单叙事,而是把话语展开,作更深层面思考。
查常平:这里如果从艺术语言上来讲,我觉得艺术需要一种象征性的转换,并不是说简单地表达一个东西,如果那种简单的客观表达是不够的,我下午在谈论的时候,也觉得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就是太表面、太简单了,转换不够,你做《听蚕》,这次是第一次吗?
梁:“听蚕”(听禅)之前做过。2002年开始构思和搞蚕食桑的声音录制。2006年在南视美术馆(南京)第一次实施,现场直接传导蚕房蚕食桑吐丝的声音作品,创作酝酿时间越长越好,切不可急于求成,若抢话语权说明你本身能量不足。“听蚕”06,08年做过二次后,我又发现了新的东西,这次展览“中国性”地点在苏州—桑蚕丝绸之乡,原定的5月26日开幕日恰遇苏州蚕种场蚕成熟期,我欲直接将江南生产场景搬进本色美术馆,在自然态的蚕声中营造静悟之所,让你从谛听流水般、秋雨般食桑声、吐丝声、扑楞楞的蝶化声,在三时期声音中去感悟、其声音神袐、浩渺、悠远、将你带入“空境”去沉思,返照本心实现在我救赎。后来展览改期了,却延伸了生命、时间、命运的话题。

查常平:我觉得挺好。在这个过程,你本身有没有录像。

梁:录了,展览开幕前后都曾录过。自95年起我便常采用影像追踪蚕的生命周而复始运动的形迹,及在铁刨花、竹子、玻璃上蚕吐的丝所呈现的不同形态。
还要补充指出一点,当我从纤维纺织退回编织的原始起点时,不仅发现了生命,同时发现了当代。其实毕加索、马蒂斯从非洲蛮昧艺术里得到了启迪创造了野兽派、立体派,也是“退一步、进二步”。蚕、古木、水、云、竹、声音等是我悉心研究的对象,有时我会将原始元素与现代或日常元素并置关照,并运用高科技手段。

查常平:今天谈得很好,其实艺术的观念是在养蚕的整个过程里发现的。

梁:对。研究蚕的视域,艺术家、科学家、蚕农有所不同,农民、科学家侧重从生产技术、生态联系形态,而艺术家往往从生命形态而深入生态,所以有时我获得了不少搞科研的人所未曾体验到的趣事和创作自由,如对平面茧的把握和创造。许多偶然的东西会激发你思考,蚕在人体上吐丝是对二者适应性和生存极限能力的测验。蚕吐丝铺展形成丝箔,根据生物钟变化而因势利导造型我称之为泼墨,泼白墨、泼丝墨。

查常平:这个观念很有意思。尤其是你在养蚕的过程里边,实际上有很多偶发性的观念,还有一些偶发性的效果,其实这个正好是艺术和学科的一个差别,就是艺术很强调实验,这种实验的偶然性是很重要的,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个人看来,中国当代艺术,如果没有对行为艺术的吸纳,在某种意义上是有欠缺的,就是这个原因。如果艺术排除偶然性的话,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梁:海德格尔说“诗是一种度测,诗是一种还乡”我略更动之为“丝是一种度测,丝是一种还乡”。“自然系列”的创作与其说是科学的深究,不如说是对“诗”的仰望。

2010.6.30.

(以上内容经艺术家本人审阅和删改)     

自然系列

梁绍基:面向艺术与科学的新界面

侯瀚如 Hou Hanru ︱ 文

梁绍基个展 | 2009年12月14日—2010年3月14日 | 克劳斯亲王基金会画廊

梁绍基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为特立独行、难以捉摸、甚至古怪的人物之一。他以非凡的热忱与痴迷投入到与那些极不寻常的搭档——蚕的工作中已长达三十年。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以一种惊人的方式在中国国内和国际上大张旗鼓地发展,成为推动全球艺术界的主要动力。这一过程既活跃又极具爆发性,引起大量关注与评论。然而,作为一个自1980年代中期便开始从事艺术的老艺术家,梁绍基远离了上海、杭州这样喧嚣且高度全球化的中心城市,选择去一个偏远城镇居住。他更关注人与蚕之间的深层联系,进而探索艺术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他选择在自己的私人领地默默耕耘,如晨露般清新、碧空般透彻、满月时分光影嬉闹般神秘,如那些轻缓、优雅地蠕动的小生命一般鲜活,正是它们创造了自然界的神奇之物——蚕丝。梁绍基深信,自然造化与人类想象力可以交融相通,他的想象力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和宇宙观里,并将之转化到当代的创造形式和表达中。在他的世界里,梁绍基将和谐视为进入永恒领域的关键,并将之渲染得生生不息、与时俱进。换言之,他的作品使人启悟,对我们的生活、我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被主流和狭隘现代性所忽略、排斥的东西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1980年代末中国最具实验性的工作室——万曼当代壁挂研究所(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现改名为中国美术学院),梁绍基的创作包含了极具实验形式的装置和行为,并使用了诸如竹子和羊毛这样的传统材料制作作品以求达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与中国经典著作有关,如《孙子兵法》和《易经》。很快他将注意力转到人与自然的直接联系上,从1990年代初开始,他便不断发展其独特的“自然系列”。一方面,“自然系列”持续而详尽地表现了自然造化精挑细选的“原始”元素——竹子、蚕丝、蚕、水和云;另一方面,该系列也拓展了他的艺术形式,包括雕塑、装置、行为和多媒体,并诉诸中国和西方哲学,例如禅宗、佛教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为了追求人与自然关系中最终的和谐,梁绍基在思考与艺术实践上从未拘泥于传统。他积极地融会现代性与当代性——特别是对变化、短暂性和不可预知性这些自然本质的强调——就像发生在任何静态空间内的破裂。在对“自然系列”的介绍里,他表示,在对“原始元素”探索的过程中,使他的作品得以超越艺术创作的传统定位,并作为一个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生物学和生物社会学、艺术与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和宇宙本身之间的一个接口进行运作。

远离了被惊人的城市化渗透后的中国,梁绍基坚持尽可能地接近自然。然而,在这个无论从技术和文化层面上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他同样拒绝成为一个自我流放、封闭的局外人。相反,他采取更新的技术来实现他的艺术视觉:他一直在和科学家合作,制造适合的蚕丝纤维使之能够形成任何富于想象力的外观和结构。不同于常见的科学实验,想象力和诗性推动了梁绍基作品的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使其体现出生或本体论的意义。这是关于生存的真正含义:在生与死之间、忍耐与命运之间、快乐与痛苦之间……持续不断的交涉与争斗。通过将自然元素扩展至与人体的结合,作为其行为和装置的重要部分之一,梁绍基让我们见识了充满矛盾的当代世界中最激进状态下的生存体验——强大的支配权,无论是自然、人类,还是社会,始终被弱者以及更脆弱却千变万化的力量所挑战并击败,就如同生命本身。这便是生态学真正的意义。

梁绍基最终期望用艺术创造一个生态美学的新形式。他说:“我的艺术是基于对生态、生命、生态环境和当代生态美学的关注、强调自然和人之间的互动,还有艺术制作和生物学思考过程里的时空变化……”(《梁绍基艺术札记》)。如今,我们十分关注地球的危机。梁绍基的作品提醒我们,接受挑战、解决危机不仅仅依靠科学,相反,我们应该开始反省自我感知与自然本体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的美学。美的范畴正是找到对待自然与环境的恰当方式的出发点。 

自然系列 

关于“自然系列”——创作扎记

文︱梁绍基

经纬是织品的基本构架,但非织物的唯一构架。当我跨越了纤维艺术装饰性的藩篱和拒绝了材料表面丰富性的诱惑,回到织物原始起点时,发现了存在于科学与艺术,生物学与生物社会学,纺织与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的临界点。我从1989年起开始自己动手养蚕,持续了20年,构成了“自然系列”。

我以为对材料肌理结构和物理属性的认识和把握应作为对宇宙,生命、社会、历史和人类心灵的勘探,对文化的哲学思考。当温暖、柔和、纤细的蚕丝缠绕、绞结在生锈的铁刺,锋利并沾满油污的金属切屑物、烧焦的铜丝、电脑芯片和人体上时,无论在视觉上和心理深处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折射出对生命状态和生存环境的诘问。世上的生灵都在荒唐的、无法平息的矛盾中寻觅着自己的生存空间。生命的不易不仅来源于自然,而且来自于人为。而象征生命的蚕丝——柔弱欲断,然而又似断非断,显示了顽强的生命意志,百折不饶的生存信念和以柔克刚的能耐及其绵绵伸延永无止境的生命关联。

千万条蚕在创作实验室里蠕动着,我年复一年地观察蚕生长发育、吐丝、结茧、羽化、孵化,周而复始生命涅磐的全过程。在世纪之交,生物学揭示了生命惊人的奥秘,激发了我许多遐思,坚定了我一生物学手段进行艺术创作的信心。实验与冒险、空想与科学、神话与创造之间没有一堵墙,“自然系列”的创作犹如一次历险,前面除有人类已掌握的生物工程知识外,还有生物与生具备然而迄今未被人类认识的荒原……,那里展开着艺术的洞天。

家蚕(Bombyx mori)起源于中国,于华厦大地上养蚕植桑,纺丝织绸至少已有5000多年之久,丝文化铸就了中国历史和东方之魂。而今我欲将这中国古代伟大的生产发明变为一项现代的艺术创作活动,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去筑构一条新的“丝绸之路”。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们赞美蚕的崇高的奉献精神,然而与其同时又对其进行百般讽嘲——“作茧自缚”,这岂不是人类自我的写照么?

每每蚕吐丝前,我用软纸为它准备上山吸净排泄物,晚上追踪之二彻底不眠,为了观察蚕吐丝的过程,甚至把卧室改为临时蚕室,我席地而卧,一日半夜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肩、颈、头之间已被掉在地上的蚕悄悄吐得薄丝连接起来了——茧的皱型,我暮的醒悟,疲于奔命的我,岂不是一条蚕么?

突然一条蚕从架上掉下来,恰时其腺囊中急速流出的液体在空中迅速固化了,从而使它获救了,蚕悬于一条几乎看不见的蚕丝下端,惊乎?险乎?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时代,人们既有在激烈竞争中紧跟高速度变化时代的企求,又有摆脱快节奏重压回归自然的欲望;既有深邃的理性洞察力,又有非理性格拗的畸态;既有征服自然的豪情,又有无数的失落感和困惑……

“自然系列”注重艺术过程,记载了第四空间,是时间雕塑、纺织雕塑、生命雕塑、自然雕塑。自然生生不息,我的创作不止。

艺术无非是人对自然感知的释放,生命的信仰和个性张弛的天庭。

蚕毕尽一生以生命书法写出一个符“?”——天问。一道道弯弯的弧线(蚕体与丝),一个个圆点(茧、卵)向着苍穹,向着历史,向着当下,向着科学,向着艺术拷问。

我把蚕生命运动的全过程称之为“生命的游丝描”。在长长的丝卷网层中覆盖着其生命变形记运动的痕迹,并隐含着生命释放的一切排泄物:蚕卵,丝结,蚕茧,蚕蛹,蚕蛾,蚕砂,蚕尿的黄渍及其他特殊的气味。这些生命原始的“自然态”遗存,构成了一副蚕(禅)画,一道中国人文的风景线,写照着生之历险,蜕变的阵痛和重生的顽强,沧桑满目的残山水卷。

当灯光辉耀在弥满丝圈的镜面,顿时产生奇异的视幻效应,光晕随着人环顾视角变化而变化、流动、扩张,仿佛夜空“星转人移”,蚕吐丝造型呈“8”字形结构与折光在游戏。

我思考着庄子“虚至极,守静笃”的含意。
我品味着八大山人水墨画中充满诗意的灵性与虚境。
我捉摸着莫兰迪绘画中“信号的孤独感”和贾克梅蒂雕塑中瘦长剥蚀的形体显示的四周空间的压迫感极其反弹之力。
我更执意去创造自己心灵的宇宙,一种别样的“虚”,它连接着二十一世纪的生物科学美和人类的冷暖重轻,动静呼吸,思舆情。
“虚”是一种悲怆、悠远、幽思,一种内敛、静虑、谦和、超验,一种漠视生死的淡然和坚定,一种宇宙新秩序诞生前的庄严与期待。浸淫与薄明的丝箔呈现了东方朦胧美,而几抹轻轻的丝迹则“见微而知天下”,它是一部考古史、一张记忆卡,是人类思维、行动的遗物及未知世界存在的证明,是宏大历史篇章如蚕丝般欲断还连的索引。

我匍匐在大地上亲吻,狂想。
一般每条强健的蚕能吐丝1000——1200m,若按此初略计算,二十年来我曾养过的和使用过的蚕所吐的丝连接起来竟能环绕地球十余圈,我遐想,兴许有朝一日,地球当真变为一个茧,宇宙张起科学界霍金所描述的那张无垠无际的网膜。进而我又遐想,地球上万物的呼吸岂不是一种气化的吐丝么?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其创造的形形色色的工具铭刻在地表、地层、地空的印痕岂不是丝的运动的异化物么?人类不是一直在“梦蝶”么?因此,纵横古今万年,地球其实早为裹满丝迹的厚茧,一只鲜活的茧体!蚕的哲学,茧的哲学就是一部社会史、人类史、宇宙史。

在探索生命真谛的道路上,科学家和艺术家不期而遇了。但两者研究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科学家从生产流程或生态学出发涉猎形态学,而艺术家则从造型要素,生命的艺术形态学切入,进而去透视和揭示生态学。

当我把有丝迹的镜子置于智者大师讲经台和琼台仙谷(天台名胜,唐朝诗仙李白在“梦游天姥”中曾描述)的石坡上,镜面朝向苍穹时,蓝天涌动的云流立即映入丝网的间隙,交织成一片虚实相生的云幻,它敞开了人们的内心镜像,渴望除却竟争的亢奋、纷扰,复归平静,像云一样飘逸、自在,“诗意的栖居”。“云”之境是物我二忘之境,正如唐朝诗圣杜甫(712——770)曾咏唱:“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
                    
云  镜
                
圈圈缕缕的蚕丝,
轻轻颤颤的呼吸,
飘飘悠悠掠苍穹,
背载沉甸甸之轻。
明明晃晃的云镜,
折射着大地的鲜血与喘动;
骤然涌起的云梯,
俯瞰着城池的喧哗与裂变。
白云、彩云、浮云、沉云、闲云、碎云
云开云合,云扬云隐,
云居深处,
银光灿灿,天际湛蓝。

它是美容师,它是封藏库,
它是信息器,它是春丝迹,
它深谙层层秘史的铁幕,
它抹平消解岁月的皱纹,
它切片集结张张的碎云,
它装点刷新生命又一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们裱,我们裱…......

 这是一种奇异的生命,蚕与金属之间存有排他性,但与纸却显得较为亲和了。当蚕爬在日常司空见惯的报纸上吐丝,竭力覆盖文字,形成平面泊片之时,一种莫名的冲动油然而起,这岂不是中国绘画独特的装裱术的新解吗?

在中国语言里“竹”与“烛”为谐音。中国传统文化喻竹为气节,喻蚕为奉献精神。而科学对竹碳净化空气的吸附性的揭示激发了我创作的想象空间。我将中国的千古绝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视觉化,用蚕丝裹缠的竹节或淌着蜡泪的焦竹营造一个“场”,让观众步入其“境”去感悟人类久久追怀的崇高的献身精神的生命祭奠仪式。

蚕在破碎的镜面上吐丝,锲而不舍,如针似线缝补着映在镜面上的蓝天。纤细柔韧的蚕丝与锋利的玻璃材料形成的对比与镜子的崩裂震落声响给人心理上以割裂感,揭示了当下自然生态环境的现实和人类的渴望。我以生物艺术语言演绎中国古老的传说“女娲补天”。  

一、“蚕潺潺”释题:蚕者,自然生物.,潺潺者,水运动的形态,依据五行,蚕丝属水,蚕潺潺即水潺潺。此利用“蚕”与“潺”字义不同但迭音进行组合,以强化生命流,并产生幻化之趣,常而无常,禅境深藏。

二、凡生物必有其自己的生物钟,当我追踪蚕吐丝的全过程.惊异地发现蚕以生命幻化的山水卷里竟有时季之分,而由于蚕在不同生物钟,不同温湿条件下所吐的丝圈造型疏密弧度长短也不尽相同,水纹便不断演变着:春溪淙淙,夏水潺潺,秋涧弯弯,冬流凝冰.而丝箔上的黄渍随之幻化出莽原,山涧,矌野,峭岭,亘古原始之景。

三、凝视蚕流,我心“随物婉转”,甚至忘乎所以,当象蚕一样全身趴在地上时,发现摄像机镜头里所呈现的蚕山水竟如此博大壮观,真是小至无极,空至无极。我深深体悟到唯有与蚕俱进俱出,“与心徘徊”才会发现流幻的蚕的世界之谜,才会找到生命期待回归的原点
——“存在”的荒芜之地,重生之所。

穷尽素朴尔真尔深尔空,在原始要素里去追求当代,是我的追求。
在探索自然元素:蚕、蚕丝、茧、竹、木、水、云的过程中,我结识了生命科学及多媒体科技并与之联姻,光、声、味、电和程控渗透着我的个展“云”、“残山水”、“游丝描”中来,成就了“蒸馏云”(提取丝蛋白),“听蚕”(食桑吐丝声的声音装置)和“星历”(丝茧、光电装置)。

海德格尔说:“诗是一种度测,诗是一种还乡”,我欲把其“诗”字改成“丝”字,既“丝是一种度测,丝是一种还乡”。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