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自由媒介 自由姿态:中国美院新媒体系课程教学报告

自由媒介 自由姿态:中国美院新媒体系课程教学报告

2010-10-21 13:11:56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作者:曹恺

教学现场

    1、课程设置

  作为国内最早设立的新媒体艺术系科,从2003年建系以来,中国美院新媒体系的创作课程一直贯穿着本科教学的始终,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得思维宽度,最终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在此过程中,新媒体系一直聘请国内当代艺术家为客座教席,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如艺术家徐震、施勇、陈劭雄、杨振中等先后担任过创作课程的外聘教师。这些被聘请的艺术家共同的特点为:a、均为在创作第一线比较活跃的中青年艺术家,有着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显著的个人艺术特征;b、均以录像、摄影、动画、装置、行为表演等当代艺术流行样式为创作载体,艺术语言符合国际当代艺术语境;c、均具备善于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性格特点,思维活跃、表达准确,比较擅长把思想观念转换为适当的话语进行表述;d、均对当代艺术的教育实验,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兴趣。

  在2008年4月,中国美院新媒体系系主任张培力教授邀请了周啸虎、唐茂宏、金锋(小)、曹恺四位当代艺术家担任新一轮创作课程的客座指导教师,授课对象为新媒体系二、三年级混合编成的本科生(不包括后来加入的少数进修生、留学生),课程设置时间为四周。在此时间段内,每位学生将完成一件作品,作品的媒介载体、艺术语言、观念思想均无任何限制,故该课程名称被定为“自由创作”。

  根据学院要求,在课程结束后,将在院内公开举办学生作品展。但是并非每位学生均有此展览机会,在学生的创作中,将有60%以上的作品被淘汰出局,只有不到40%的作品可以最终入围展览,此种方式基本上可以和西方高校的教育淘汰模式接轨。

  2、课题确立

  通过一个具体事件的行为实施,从而让学生寻找到一个思考方向,并在此方向上探究出一条创作路径,最后由此路径延伸到作品的终端。这是“自由创作”课题确立的基本思路。

  根据这一思路,唐茂宏提出了把“技能学习”作为具体事件的内容(在此提议上,艺术家邵一和张辽源亦参与研讨并有贡献)。这里的“技能”概念十分宽泛,在随后周啸虎和唐茂宏、金锋(小)共同制定的技能选项表格上罗列了44项,从白铁工、木工、泥瓦匠到太极、织毛衣、园艺、调酒无所不有,并留有空白项以供学生自己填写新的技能选项。

  具体而言,就是由学生自由选择一项非艺术性质的“技能”,在一周至十天的时间段内强化学习,在最大限度下尽可能掌握该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产生作品的方案。然后,学生再选择一门自己可以熟练驾御的媒介语言,直至最终将作品制作完成。

  此方案在报送新媒体系后,得到了系主任张培力教授的首肯,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张先后数次和周、唐、金、曹四人研讨相关细节,并指派了陆杨、高旭、黄洁慧、田进四名硕士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

  3、教学进度

  第一周,教师分发给学生三份文件,分别为“教学进度和要求”、“技能选项表”、“技能学习日志表”,教师通过学生对“技能选项表”的填写,对学生技能状况进行摸底调查,随即要求学生选择一项将要学习的新技能,并和指导教师共同探讨该技能学习的可能性、难度、以及各种情况应变。

  第二周,学生进入新技能学习阶段,在学习技能的同时,通过摄像或摄影方式记录下学习的过程(自拍或者由第三方拍摄),同时每日填写“技能学习日志表”,从两个方面用文本方式给予记录,第一个方面为技能学习内容和掌握情况,第二个方面为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体会和产生的问题。日志表将以电子邮件方式传给每人的指导教师,教师通过此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和进度。通过影像和文本两种方式的记录,将作为最终作品的补充。

  第三周,学生返校后被分为四组,每位指导教师带领一组,分别观看影像记录,分析日志表,学生就技能学习过程进行表述。在此基础上,每位学生提出了三种以上的作品方案,以供讨论,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探讨其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一个最终确认的方案。

  第四周,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本周应该是学生将方案进行实施的时间段。事实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方案未能通过讨论,或通过讨论后在材料准备上发现不具备可操作性而陷于停顿,而又被迫更改方案。故实际上本周延伸了第三周的方案讨论形式,并由分大组讨论逐步递减为三、五人的小组讨论,乃至一对一的个别交谈。

    4、学生展览

  最后的作品实施阶段不得不放在第五周以后的课余时间,在此阶段,教师仍然通过网络教学方式和学生保持联系。第八周的时候,在新媒体系四楼工作车间进行了作品预展,周、唐、曹三人对作品进行了集体评分(金因出国而缺席),从而遴选出30件优秀作品参加最后的展览。学生作品展《来了!》由陆杨、高旭等四名研究生带领学生自己完成了策展、海报设计、布展、开幕等一系列工作,在学期结束前顺利举行。

  解析

  1、从作业到作品的概念转变

  在第一堂大课上,笔者具体对学生谈到了作业与作品之间的差异性问题。作业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掌握,而作品却是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艺术语言与创作观念并重;前者主要对象是授课教师、校学术委员会等评估单位,后者是主要对象是社会公众、专业群体。由此产生的创作目的、方法、心态等均不相同。

  因此,笔者明确提出此次课程的要求,当以作品的创作为标准。这对学生而言,是从被动地完成作业到主动地创作作品的一次概念转变。

  2、从技能学习到方案确立

  技能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提供了一个创作思考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成为一个无形的限定。在一开始有不少学生的思考会因此受到束缚,如某浙江东阳籍男生回老家学习了东阳木雕,结果在出方案的时候始终无法摆脱“木雕”这一样式的控制。在这一关键点上,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突破技能的具体限定,拓展思维空间。故在研究作品方案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种方向的途径:

  a、感觉方向,如某女生在学习编织毛衣的经历中感受到了乏味和重复,并由此产生了烦躁的感觉,而同样的感受最后在其多媒体装置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观众进入悬挂着蚊帐的狭小空间后,戴上耳机可以听到单调烦闷的蚊子声音,同时监视器上不断地重复着的一行字幕“床前明月光”……

  b、材料方向,如前所叙述的男生,最终在东阳木雕使用的材料——各种不同的木料上找到了感觉,并因此收集了各种不同纹理、色泽、质感的木材为原料,以传统烹饪的片、块、丁、条等各种刀功制作了一桌杜撰的“满汉全席”。

  c、行为方向,如学习舞蹈、跳水的学生转向内容不同的行为表演等。

  事实上,课程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被消耗在方案确立过程中,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主要的关键点。而方案从思考成熟到口头表达,再到文本化、图像化、乃至计算机辅助制作虚拟化,这也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不少学生在考虑方案完成后,更愿意跳跃中间环节而直接进入创作,实际上,在当代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方案的制作和提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从方案到作品的实施过程

  从方案到作品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把观念通过视觉语言阐释后,表述出来的一个过程。在这里,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方案的可操作性。如某学生的方案是握住一块编织品的一个线头,然后将编织品当作风筝放飞,风筝越远线头越长,直到风筝完全被拉长为线而导致消失。这个方案在想象中很有诗意也很有视觉效果,但是仔细一想,就发现其实是有悖物理学而无法操作的。类似的想法出现在学生的方案中,并不以为奇。

  在方案的制作过程中,材料的准备(或素材的拍摄)十分重要。在此次课程中,新媒体系学生展示了他们收集材料的能力:从窨井盖、水泥电线杆、冰块、棉花糖、头发、骨骼无所不有。材料准备的好坏往往直接会影响到作品的品质,很多在制作过程中缩水的方案,就是因为材料准备得不充分、或者根本无法落实。

  另外一种情况是对材料性能把握的问题,因为对材料性能了解不够,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无法达到预想效果,从而缩小原定方案的规模、难度,乃至被迫放弃原方案,此类情况也不在少数。如某女生一直对软材料硬化感兴趣,她先后尝试了油漆、胶水、涂料等多种化学材料,试图把服装硬化成人形,最终不得不放弃而更改方案。

  4、先修课程对媒介选择的影响

  长期以来,张培力教授利用其广泛的人脉资源,遍请各艺术门类艺术家为客座教席,如姚大钧(声音艺术)、飞苹果(互动媒体)、吴文光(纪录片)和文彗(肢体语言)夫妇等,均为在各领域内有独特建树人物。他们的先期介入,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基础不仅仅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更多地是体现在通过技术表达观念的能力上。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录像、摄影、动画、装置、声音、行为表演等多种媒介,这些先修课程使学生在进入创作状态时,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媒介来表达其创作观念。

  相对而言,二年级学生的先修课程要少于三年级学生,尤其缺少动画、纪录片等技能性强、适用面广的课程系统训练。因此,指导教师在授课时均需区别对待,给予二年级学生更为详尽、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疑问

  1、“用当代艺术对学生洗脑”问题

  毫无疑问,新媒体艺术的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但是当下的80后一代人对当代艺术的了解程度、认知程度呈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用当代艺术观念对学生进行洗脑,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当代艺术语境,是进行当代艺术教学的前提。

  在课程之初,各指导教师基本上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来了解每位学生对当代艺术的态度,笔者粗略将之归纳为四类:

  a、已有过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经历,参加过相关的当代艺术展览,甚至已经有过作品销售的记录,基本上已可算作“青年艺术家”,此类人数较少;

  b、长期关注当代艺术状况,经常浏览诸如“art-ba-ba”等当代艺术社区,但尚缺少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经历,此类人数不少;

  c、对当代艺术一知半解,较少关注当代艺术状况,偶尔浏览当代艺术网站,此类人群大约占一半;

  d、完全不关心当代艺术,甚至认为“很无聊、很丑陋”,基本上以庸俗现实主义的思维观念来判断和认知当代艺术,此类人数为极个别。

  笔者以为,前两类学生以后从事当代艺术工作的几率极大,是新艺术家的后备力量;第三类学生存在着相当大的变数,在适当的机缘、自身的突破等情况下,也不可排除他们以后向当代艺术靠拢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第四类学生,在堪称中国当代艺术重要发源地的中国美院,仍然有存在着这样思想的学生,多少有点出人意料。周啸虎在课堂上面对此类学生的语言,用更直接的语言回击:“……如果你的话是对的,那么只有两种可能存在,要不我们全班50个人是SB,要不就是你一个人是SB……”

  根据笔者执教其他相关艺术院校的情况来看,国美新媒体系学生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度已经是最好的了,这也和张培力、耿建翌、吴美纯等人的长期灌输有关。由此可见,洗脑是必须的,是当代艺术教学中的先决条件,不彻底洗脑,教学就无法进行。

  2、“对异端学生的容忍”问题

  在任何艺术院校内,学生群中始终存在着数量不多而延绵不绝的另类群体,他们以不同寻常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而存在,这一少数派群体可以称作为“异端学生”。异端的综合表现为:

  a、坚决不合作的对抗性;

  b、极度偏执的无理性;

  c、超越教学要求和范围;

  d、过度自我保护性的排他性……

  在当代艺术教学过程中,这一现象尤其突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代艺术本身是一门求新求异、推崇个体原创价值的的视觉人文科学,而学生又处在思维突变的逐步成熟期,分寸尺度稍微拿捏不准,就容易走向事物的反面。在此次创作课中,某女生就自作聪明,临时设计了一个伪方案和指导教师探讨,而其真实方案就是实施伪方案的全过程,她将教师对她的全部教学过程进行了记录,最后通过文本、表格、日志、邮件及根据伪方案进行捏造的半成品等多种样式,完成了她自认为的“总体艺术”作品。同样,另外一个做声音艺术的男生,在教师对其作品可信度进行质疑时,他以我形我素的态度标榜其自我,声称“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我的作品就是做给我自己看的……”云云。

  异端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现象,洗脑对此类学生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但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容忍此类异端学生的存在?窃以为“容忍是必须的”。对异端的容忍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现,也是一种开放的自由姿态。事实上,很多艺术家(包括笔者在内)在当初求学时代,都曾经是被众人侧目的异端学生,我们不能在今天的位置发生变化后,就走向自身历史的对立面。

  3、“教师干预学生方案”问题

  在此之前,艺术家指导学生创作出现争议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作品完全成为艺术家导师风格样式的克隆翻版,而这样的翻版还不是“升级版”,而是似是而非的“简装版”乃至“降级版”。艺术家担任教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会以自己的艺术评判标准来指导学生,而这样的标准又与其自身的艺术语言风格密切相关,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就会以此单一的标准为纲,从而造成一个母体下的观念语言的批量复制现象。

  因此,在课题确立之初,周、唐、金、曹四人就教学方式达成了一个共同默契,那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作品方案的干预,具体而言,就是不以自己的观念强行替代学生的想法、不将自己的艺术语言风格强加给学生。而使希望在保持学生原有面貌前提下,用提示、引导、修正等方式指导学生,用多元化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方式被证明是事倍功半的。很多时候,不止一个教师会有“怎么还不开窍”的焦躁情绪,无数次产生“恨不得替他们做了”的想法。必须承认,周、唐、金、曹四人在教学过程中多少都突破了最初“不干预”的默契,这也是需要自省的一个问题。有时候教师点破“如何去做”,是可以直接“生效”的,而学生也可以在生效的成品中得到一个样板式的例证。关键是这样教学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维惰性,学生会在以后的创作中套用该模式,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力会无形下降,个性会丧失在“一个成功艺术家的成功语言模式”的规范下。

  4、“新权威教学”问题

  近半年来,关于在当代艺术的学院教育中的“霸权教学”的话题,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热点。笔者不太认同“霸权教学”的提法,虽然有这一现象的事实存在,但“霸权教学”这一名词太过情绪化、色彩倾向太明显,不利于中性地、不带偏见地分析这一现象,所以,我主张用“新权威教学”这一名词代之,以表述同一概念。

  当代艺术进入学院,是不可逆转的新趋势,一些最初涉足其中的当代艺术家,利用其自身的学术声望,迅速地占有这一空白领域,从而形成新的艺术教育权威。这可以说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因为当代艺术进入学院之初,也迫切需要建立新权威,以迅速确立其在学院内的地位,用来对抗强大的内部传统势力。

  新权威的建立犹如金字塔之顶,需要有门人弟子组建其庞大的基座,以群体方式来维护其艺术理念和评判标准,所以必然要强调其中的共性。新权威教学因为有导师成功模式可借鉴、套用,故可以迅速见效,在短时期内取得不错的教学业绩。问题是这一切是以扼杀学生自由个性、凸现导师艺术标准的共性为代价得来的,在导师的羽翼下固然可以得逞一时,但是长期在羽翼阴影下必然会丧失自我个性的创造力。故从长远来看,还是弊大于利。

  所以,笔者认为,在承认新权威教学的前提下,具体的教学执行者需要修正其部分教学思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良性的发展。学生需要一个自由的姿态来学习当代艺术,教师也需要一个自由的姿态,面对当代艺术教育的新课题。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