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展览︱十三场梦境

展览︱十三场梦境

2020-01-20 13:46:23.627 来源: 本站 作者:

1.webp2.jpg

十三场梦境

展览时间:2019年10月26日-2020年1月9日(10:00-18:00,周一至周日)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幻艺术中心798第一空间

艺 术 家:黄莺、何在峰、Y&Z

出 品 方:幻艺术中心 Y&Z

项目总监:任子妤

《十三场梦境》是艺术家黄莺、何在峰和他们创立的跨媒体团队Y&Z在亚洲举办的首次大规模展览。展览以“梦境”为主题,用艺术与科技打造了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多重梦境空间,带我们走进人类经验的深层。进入艺术家编织出来“虚拟的现实镜像”,仿佛探寻自己内在未知的精神世界,虚拟形态可触可及,当下的每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主体变成了一个混合物,一个由各种异质、异源成分的集合,一个未知与信息的混合体。


部分展出作品

▲仙镜 My Mirrored Realm 沉浸式空间

《仙镜》也是自我之鏡,希望创造一个虚拟与现实融合的空间,将无形转化为有形,将数字转化为情感,当进入这个类果壳空间,就仿佛进入了自己内在未知的精神世界,可以在里面做梦,甚至遇见另一个自我。

▲嬗 Metamorphosis 沉浸式空间装置

三角形的镜面反射和影像一起构成了垂直向无限延伸却又对身体产生压迫感的梦境空间。我们被无限重叠的层层网络包围,被自己身体内部的神经、细胞包裹,向上或向下观看,会体验到失重和漂浮的眩晕感。

8.webp2.jpg

▲无象 The Imageless 空间装置、影像装置

灵感来自哥特式建筑的尖拱,通过抽象几何化将造型延伸到《十三场梦境》的入口,它更像是一种邀请,邀请观众进入这个现实与虚拟融合的混合空间,进入自我精神世界的大教堂。

9.gif

▲触 Touch 互动数字装置

色彩流动变幻,仿佛潜浮水下仰视天空,触碰或划过幕布,就像划过水面,会产生出新的流动融合。我们是梦中的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梦境中的天空。

10.webp3.jpg

▲《CONNECTION》灯光装置

光是连接现实与虚拟的载体。通过光把具象的物质世界抽象化,呈现出事先无法预料,却又似曾相识的景象,在自我与环境、真实与虚拟、时间与空间的多重关系中发现自我和世界的链接点。

12.webp3.jpg

▲无限的远与近在咫尺 LED灯光互动装置

我们的思想去哪里了?通过数据采集和编程控制每根LED灯管的亮度和色彩,观众对作品的反应形成了它的整体面貌,灯光明暗随着观众的参与产生节奏的交错变化。它是人类与另一个自我沟通的信息集合,是现实与未知的接触。作品试图探究人类个体、群体、数据、想象之间的关联,未来沟通方式的改变产生于人类自身的变化,还是来自人工智能学习演化传递给我们的全新方式? 

▲Deepink 投影映射装置

这是一颗“数字之心”,空中悬浮抽象造型的心,影像映射到几何面上,通过视觉变幻,闪耀着钻石般的光芒,激发了对时间轨迹的迷失和对空间关系的不确定,使我们从现实空间仿佛穿越到一个现实与虚拟无法分辨的模糊地带,体验过去(记忆)、现实(变幻)、未来(数字)相互交错的时空关系,从而形成某种具有仪式感的、沟通记忆与虚拟想象的场域。

15.webp2.jpg

▲《十三场梦境》开幕沉浸式晚宴


关于艺术家

黄莺

黄莺是一位融合多种媒介创作的艺术家,用新的语言和编码揭示了当代社会人与整体环境的全新关系,主观编织出一种“ 虚拟的现实镜像 ”。其作品曾在欧洲、美国、南美洲、亚洲、大洋洲、中国各地展览中展出。曾荣获今日美术馆∙未来馆“艺术创新奖”,Fashion Power时尚影响力年度风尚艺术家,首都机场合作艺术项目荣获“ADMEN广告人国际大奖实战金案”。

何在峰

何在峰是一位融合艺术与科学的新媒体艺术家,九十年代进入数字艺术领域,致力于动态设计与数字艺术实践,探索虚拟现实、地域文化、历史感知与媒体传播之间的关系。和艺术家黄莺创立Y&Z 跨媒体团队,根植于艺术与科学,不断跨越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认知与体验的边界,打造了一系列大型新媒体沉浸式空间作品。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