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访谈]张海涛:转换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

[访谈]张海涛:转换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

2015-12-18 13:00:51 来源: 文化周末杂志 作者:张海涛

798艺术区金属库“新民间转换”开幕现场

2015北京798艺术节“推介展”主题展策展人张海涛先生(右一) 

Q+A
Q:文化周末杂志
A:张海涛(艺术评论家)
访谈时间:2015年9月
 
Q:近期正在北京798举行的“新民间转换”主题展,是通过艺术家的作品将转换后的艺术与转换前的传统民间符号和工艺进行对照,来体现两者核心同源的价值,那么这样的主题通过装置艺术表现出来,它的优势在于?

A:装置艺术是当代艺术的媒介之一,它具有当代艺术的语言特性,用装置艺术媒介自然会以当代人视角转换传统民间的工艺、符号、材料和精神。装置艺术对现成民间材料的重组、装配,与展览情境、空间产生场域,让观者可以现场体验、互动。当然这次展览还有其他辅助的综合媒介:如绘画、雕塑、刺绣、影像文献媒介,也可以传达出新民间文化的气质。

Q:装置艺术,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因此也被称为“环境艺术”,策划装置艺术的展览,如何做到因地制宜?

A:民间文化很多是具有民族和地域特征,很多艺术家的材料源自自己的家乡,有原乡的情感、记忆。材料本身是有特性的,他可以给你以美好回忆,也会给你带来感伤,通过它可喻人,也可以寓言丰富的观念和思想。当然现在的世界全球化了,很多材料流通到了北京,也可借用,而我们更想挖掘一些濒临消失的材料和工艺,这样才更有价值。

Q:当谈到装置艺术时,人们都会把它归结于当代艺术,您觉得催生装置艺术的当代环境、特点是什么?

A:装置艺术的历史脉络源自后现代艺术中的达达、新达达(新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出现的历史文化背景是资本主义后工业时期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后工业革命对剩余物质与价值的掠夺,两次世界大战对传统、现代主义文明、伦理的灭顶冲击和批判,加上世界大战的现成废弃物料和观念成为装置艺术出现的背景环境。早期艺术家借装置来打破传统审美模式,逐渐将它演变成为重要的艺术媒介。

如达达主义杜尚在1917年创作的现成品艺术《泉》使艺术的“观念”也便应运而生。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新达达艺术,代表艺术家贾斯培·琼斯、罗伯特·劳申伯格、伊夫·克莱因、皮耶罗·曼佐尼等都以装置作为主要媒介,后现代与当代艺术有历史脉络上的传承性,而有时后现代艺术在广义上也被归为当代艺术范畴,所以人们都会把它归结于当代艺术。

798艺术区金属库“新民间转换”展览现场

798艺术区金属库“新民间转换”展览现场

798艺术区金属库“新民间转换”展览现场

798艺术区金属库“新民间转换”展览现场

798艺术区金属库“新民间转换”展览现场

Q:您策划过多场当代艺术展与论坛,包括国内的、国际的,在您看来,与国外相比,中国的装置艺术发展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您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地推广优秀的装置艺术。

A:装置艺术不象传统架上艺术容易进入市场,创作的艺术家比例相对架上艺术家少些。与西方的装置艺术一样,中国的装置艺术经过30年的发展,与西方艺术已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品质不会亚于西方。因为装置只是媒介,而西方艺术对装置的语言和技术更讲究些,但中国装置艺术表达的不同于西方独特的生存感受和呈现的生存状态差异于西方,还有中国艺术的优势是有强大不同于西方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转换,因此品质上不会低于西方装置艺术。

我觉得装置艺术也要建构一个推广的良性生态链,也可通过这些生态链条:如收藏、展览、网络、理论梳理、学院教学等各渠道推介中国优秀的装置艺术。
 
Q:装置艺术与技术手段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且已成为装置艺术一个发展的趋势,您觉得装置艺术可以如何更好地借助于技术或新媒介?

A:技术对于每个媒介运用时都会有所体现,传统架上艺术也存在技巧,他更注重美学体现,装置艺术的技术的体现方式不同,摆脱审美技巧,更注重观念和多感观的体验。材料与材料、材料与空间的关系,组装的技术性、互动性很重要。而装置艺术与高科技技术结合后便让装置艺术又赋有了活力,有些科技技术改变了装置艺术的语言结构,表达出其他媒介所没有的效果和感觉,呈现出新的伦理、空间和思维。

李洪波《伏尔泰》纸 尺寸可变 2015

 

自给自足实验室《家园计划》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5

邱宇《声之味》 喇叭 香料 尺寸可变 2015

陈量《快活》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5

张湘溪《天井》综合材料 55x55x88cm 2012

蔡德全《小小铁匠营》铁 可变 2015

童昆鸟《做点离开猪屁股的事》,装置,2015

Q:装置艺术原材料多采取生活用品和工业品等而与大众生活意象相联系,因此也有着非艺术化、生活化、品味低俗的负面可能,如何做到文化性与多样性共存?

A:其实装置艺术的材料很广泛,可以使用地球上所有的材料为艺术家所用,甚至是地球之外的材料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材料,我做过一个展览叫“暗物质”就以装置等媒介呈现不常见的陌生物质。重要的是艺术家想要表达什么,便选择表达自己作品的材料。

好的艺术即使选择了非艺术、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家的重新组合,甚至艺术语言的转换也会激活这些材料而成为精英艺术,意象、寓言化而不会低俗化,只有缺乏艺术语言转换的不好的装置才会低俗化。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