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现场]天津美院移动媒体艺术系2015届毕业展

[现场]天津美院移动媒体艺术系2015届毕业展

2015-06-26 13:08:52 来源: 天美MMAD 作者:

陈焕燊/《十二甲骨》/ 互联网艺术项目

甲骨文,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但现代人眼力也许是枯燥难懂的。如今人们总沉浸在高新科技的日新月异中,传统文化渐渐地被忘却。小伙伴们不妨来一同回味古文字的原始味道,寻找甲骨文的乐趣与奥妙,通过将古字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也许两者还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戴伟端/《微笑通缉令》/互联网艺术项目

我们都有一些多年未见的人,渺无音讯,经过时间的洗礼,各自的容颜都已忘却,【微笑通缉令】这是一个突破时间跟空间的限制而合影的平台,追回友谊,拒绝相忘于江湖。地图上的二维码是每个人的合影照片,每块地图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

都慧/《智能餐桌》/app产品创意与创作

以人们点餐后等餐与餐后的轻松时间为切入点,丰富智能化餐厅的新可能性,带入新的娱乐生活与社交方式。

曲扬 /《言尽》/ 声音互动装置

大学四年的时光即将结束,也许你已经蓄势待发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也许你还在回味你的那一丝惆怅,也许你还在原地徘徊等待别人的帮助。当你踏入社会之后那个曾经的你也许已经不存在了,那些你珍惜的也只能沦为回忆。我的作品希望在对过去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未知之间体会那一丝惆怅。

丁昊/《一四四零分之一》/互联网艺术项目

该作品是一个实时更新的互联网艺术项目,目的是探索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如果说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主体,那我们每个人都是组成这个主体的元素。通过收集不同参与者某一分钟的状态,汇集成一个庞大的信息墙,并随时更新供参与者查看。

 

冯帅 /《致敬蒂姆·伯纳斯·李》/电子装置

蒂姆·伯纳斯·李是万维网的创始人,并成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和第一个Web客户机。我的装置作品是探索WEB1.0至WEB3.0时代的演变过程。作品中的灯条表示信息数据的传递,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任何两个陌生人都可能通过“六度分隔”产生联系。WEB1.0主要解决信息的需求,WEB2.0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WEB3.0体现网民参与的价值。

刘智涛/《信息马桶》/物理交互装置

手工打造马桶外型,点按冲水按钮,冲去冗杂的现代各种垃圾信息,思考信息爆炸时代的网络生态的正反两面。

王帅 /《磁州窑》/ app产品创意与创作

绵延千年之久的而生生不息的磁州文化历来被世人称道。而在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数字技术日益与传统手工技术碰撞和从叠着。因此在传播和制作上的一次碰撞必将呈现出绚烂的火花。

王鑫嵘/《乐章》/电子物理装置

让农具放歌,讨论现代化城市中传统农业生活的疏离。农具由机械物理装置振动发声。

周晨立/《手机智能掌控系统》/app产品创意与创作

该作品是指智能家居homekit中关于日常出行的一环,简单来说就是手机代替车钥匙,减少携带的物件。通过这个软件除了代替车钥匙以外还可远程获得汽车的相关数据,比如行驶公里、剩余油量和车内温度等;还有远程控制汽车,比如坐标定位,形式引导,开关大灯和空调等。

朱重光 /《黑暗恐惧》/声音互动装置

黑暗对于每个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人类对黑暗的充满恐惧,但是对黑暗的恐惧究竟是在恐惧什么?是恐惧黑暗本身,还是恐惧黑暗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未知状况。

陈宇 /《行走中的展览馆》/互联网艺术项目

将移动媒体21人作品简介整合在一个二维码中,扫描后随机弹出其中之一。而我将二维码印在T恤上,用自己的行动走出展览馆,去往有标志性的地方,进行了记录。希望能够让一切展览馆作品走出固定地点,不受狭小的空间限制,流动在公众空间。与更多人互动,使作品更有温度,更加完整。

封伟月/《心灵之“声”--常联系》/app产品创意与创作

这是一款以孩子叫爸爸妈妈等家人的声音来点到的亲人互动app,更有家人圈供家长和宝宝建立爱的链接。 

高玉静/《故事地图》/app产品创意与创作

读史可以明智,了解以往的人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通过声音来了解这个地方。倾听这里的故事,了解这里的人,才能说了解这个地方。

韩迪/《见怪非怪———天博馆藏扬州画派线上精品展》/ app产品创意与创作

通过做微信二次开发,对传统美术馆 博物馆的艺术作品进行线上展览,就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同时也加入人机互动,让艺术作品紧追时代潮流。此期作品以天津博物馆扬州八怪艺术展为例,为大家呈现全新的艺术体验!

潘映彤/《拾光 从天而降》/ app产品创意与创作

拾光Pick Up,即重拾往日时光,拾起久未体验过的惊喜与感动。

以虚拟世界的关联,跨越空间产生的隔阂,为匆匆旅人提供线上重叙的相聚时光。以真实时光的堆栈,改变网络产生的距离,为异地友人再造线下意外的久别重逢。通过Pick Up,使封存在通讯录中的电话号码跃然纸上,幻化为图,成为真实的相聚。

宋丽君/《城市脉搏》/物理交互装置

心跳传感器检测观众的脉搏,触发多彩的城市增长,思考城市与人的关系。

田悦/《读》/互动影像装置

通过影像装置来表达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沟通是门无形的艺术,很奇妙很有学问。沟通并不是这个拜金物欲社会上的那种肤浅的吃喝玩乐,也不是每个人都盲目的奔波,只顾低头玩手机,而是追求简单质朴的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一种回归与向往。每个人都是一本难解的书,一开始你可能不知道他有多厚结构多复杂,但当你捅破那层肤浅的纸,获得他的回馈,融入他的世界,走进他的内心,就能读到属于他的那份精彩!

张宗娟 /《水调歌头》/影像互动装置

《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把月亮从满月、缺月和月如钩的不同形象表现出来,从而暗示时间的流逝,表达时间过的很快,而相聚的时间很短。

高一加/《哄睡App—丛林小动物》/app产品创意与创作

哄孩子睡觉不等于催孩子睡觉。针对宝宝睡前的常见问题,进行哄睡互动。哄睡森林里的小宝宝们,通过贯穿这一系列的心理暗示和引导,诱使宝宝产生睡眠需求。

朱美翠/《SayToGod》/互联网移动平台艺术项目

“阳光不一定要分享,而下雨天,它会陪你一同承受”,它是“SayToGod”微信订阅号,一个能直接跟上帝沟通的平台。

写在最后

移动媒体的概念是什么?艺术在移动媒体时代语境中如何自我表达、现实觉察和文化关照?移动媒体艺术又该如何界定?我想,这既是我个人的困惑,同样也是当下社会诸多个体都有兴趣、也有责任追问的命题。如果仅从媒体存在和演进的轨迹上思考,移动媒体艺术终究难逃“出生即消亡”的宿命。于是,我们更愿意从尼采的著作《不合时宜的思考》中寻找启发,我们幸运地生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也同样不幸地身处移动互联的网络漩涡当中日以继夜,无法自拔...那么,或许以交互的思维和方式,在虚拟与真实相交的时空维度中艺术家与观者,艺术家与网民,设计师与用户能够不断地角色互换,共同地解构与重建, 我想,移动媒体艺术的概念才有可能动态地显现。

祝贺2015届移动媒体艺术系21位毕业生,你们的思考和艺术表达将作为移动媒体艺术概念的一部分被永久地记录和讨论。

刘姝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