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

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

2015-03-26 21:34:23 来源: 凤凰艺术、墙报、TANC 作者:Yifei

布鲁克林的天空——在北京挖个洞,1995
录像装置作品
电视机、声音
30平米空间

作品介绍

艺术家王功新在北京自家四合院里的房屋中挖了一个3米多深的洞,放置了一台电视机在井底,播放着自己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家拍摄的影像。屏幕上除了天空什么都没有,有声音不断的从井底重复着说:“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天空中有点云,有什么好看的!”。这是艺术家1995,在纽约生活了8年后回到北京的家中,完成的第一件影像作品。在美国有个人人皆知的俚语:“挖个洞到中国去”,这个作品涉及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双向审视问题。晴朗的天空似乎暗示着看客和被看人们的状态。在此呈献给观众的20张黑白图片是此作品在1995年3月制作过程、展示现场的文献图片。

《布鲁克林的天空》表达了王功新对布鲁克林的怀念,同时也暗示着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新的信息交流。

 《布鲁克林的天空-在北京挖个洞》,文献摄影,黑白,20张,25x20cm,1995年

《画室》,居斯塔夫·库尔贝,油画,361x598cm,1855年

《画室》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居斯塔夫. 库尔贝的一幅重要代表作。库尔贝利用此类的系列作品发表了”现实主义”的宣言。画家的立意在于展示自己从1848年以来的艺术创作生涯,并寄寓一种意味深远的社会哲理。王功新介绍道:“他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家之一,也是当时在我们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很有限的可以接触到的国外艺术。所以在我内心深处,他埋得很深。而今天,我把他调出来,想看看他对我到底还有多大的影响。”

王功新《谁的画室》展览现场,9 频道录像装置作品,9分钟,2015年

《学习的雷锋》,张峻,1960年代

《学习的雷锋》摄于1960年代,表现在中国妇孺皆知的道德楷模雷锋的形象,其短暂的人生蕴含着巨大的“共产主义”精神价值。这张图片在很多人内心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 王功新说:“在这张照片中,书能看清楚,人得乐着,光线还要好,构图还有讲究。某种程度,就那个主题来讲,那是某种程度上的完美。不管喜欢不喜欢,他都在你的记忆里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我也在检验,我后来在拍东西的时候也是这个角度,那我们受教育,被驯化的一个视觉习惯。”

王功新《雷哥的故事》展览现场,8 频道录像装置作品,6分59秒,2015年

《雷哥的故事》同步播放着8个不同人种、年龄、身份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用不同媒介,阅读娱乐的情景。

《血衣》油画素描稿, 王式廓,192 × 345cm

《血衣》是中国画家王式廊1950年代“革命的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作品,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斗地主”的大会场景。王功新将此作品中的基本人物和构图因素与当下生活中艺术品拍卖场景进行了叠加和重组。他说:“《血衣》对我也有深刻的影响。我是从第三个角度来阐述我们所说的形象记忆。有时候这也是留在我内心里的一种场景,在我有了更新的记忆,比如见过了拍卖场后,会出现一种叠加。叠加以后这种记忆碎片似的拼凑,都是局部性的叙事,整个碎片又变成老电影似的、结合的拍卖现场。这是从我个人经历的角度,阐述了一个关于形象记忆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存在是什么状态”

王功新《上拍的血色》展览现场,5 频道录像装置作品,8分钟,2015年

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OCAT上海馆外景

开幕现场,嘉宾合影,左起:艺术家王功新,艺术家、OCAT上海馆执行馆长张培力,OCAT当代艺术中心&研究中心执行馆长、艺评家黄专,香港M+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艺评家皮力

论坛合影,左起:田霏宇、吕澎、巫鸿、黄专、费大为、王功新、舒可文、汪民安、凯伦·史密斯、皮力

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
开幕时间:2015年3月20日18:00-21:00
展览时间:2015年3月21日—5月24日
展览地点:OCAT上海馆,上海市闸北区文安路30号

论坛《现实主义与当代性》
论坛时间:2015年3月20日14:30-17:00
论坛主持:皮力
论坛嘉宾:黄专、田霏宇、汪民安、王功新

OCAT上海馆荣幸呈现媒体艺术家王功新先生个展:《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本次展览取消了以往惯常采用的“策展人&艺术家”二元结构,给予艺术家以更多自由去建立展览空间和作品间的语境联系,同时延续OCAT上海馆对媒体艺术的支持,以及对积极的探索精神的鼓励。本次展览取消了以往惯常采用的“策展人&艺术家”二元结构,给予艺术家以更多自由去建立展览空间和作品间的语境联系,同时延续OCAT上海馆对媒体艺术的支持,以及对积极的探索精神的鼓励。

王功新,1960年出生于北京,是中国最早从事媒体创作的艺术家和重要代表,也是中国首家新媒体艺术空间“藏酷”的创办人。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意识,本能地选取最为熟悉和充满历史意味的视觉材料,以诠释当代环境下生产的“因果”作用和当下社会中人们生活的状况。绘画创作出身的王功新对架上艺术仍抱有的敏感度和怀旧感,既是他在传统架上艺术和影像艺术间游走的情绪缩影,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两种艺术媒介的控制力和创作张力。

王功新创作首件影像作品至今已逾二十周年。本次展览将以新作与记录文献并存的方式——三组多屏录像装置和一组摄影文献——向观众展现艺术家影像艺术的创作起点和最新的工作状态。摄影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是对1995年所作同名录像装置的创作过程、完成状态和展出现场的文献记录,该作品也是王功新从绘画艺术向媒体艺术衍变的转身之作;《谁的画室》(2014年)借用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代表作《画室》中的“情景”及构成的元素,采用多媒体影像投射搭建了一个近似的画室场景,将《画室》中的场景转换为当下现实的景观,“移境”于展厅的现场;《雷哥的故事》(2014年)试图唤起观众对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摄影作品《读书的雷锋》的联想。原作中雷锋读书的“经典”形象被王功新借用到不同种族、年龄和身份的人群身上,并伴随作品播放时间的推移,在某一时间同步显现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上拍的血色》(2014年)将中国画家王式廊五十年代“革命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作品《血衣》中的人物和场景渐渐显现。王功新将《血衣》中的基本人物和构图因素,与当下生活中的艺术品拍卖场景进行重组,五个巨幅屏幕搭建的声像装置作品呈现出一个“叠加”或“错乱”的“真实”空间,营造出“心像”的“在场”。

王功新的作品从媒介中挖掘语言的深度及张力,用影像的语言渗透对现实生活的审视,展示给我们记忆与幻像,现实与感知,虚无和存在,观看与阻隔之间的断裂。他选用了艺术史、革命史和革命艺术史中三件著名作品为切入点,将分别代表“图像”、“偶像”和“现像”的历史进行解构。新作和“被借用”图像间不止是一种“前因后果”的时间逻辑关系,王功新的独特视角更使得他的作品与“原作”之间拉开距离,在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绘画和录像之间形成了一种解构和重构再结合的“王式”风格。籍此《在·现》展览之际,希望观众可以从中探寻到王功新廿年间的创作线索,回溯历史(图像艺术史和艺术家创作史),解读新作。最后,感谢SONY中国对于本次展览的设备赞助。

艺术家自述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布鲁克林的天空》——一件在家“挖井”的作品让我与“影像”这玩意儿结了缘。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它一直伴随着我的艺术创作。从起初对新媒介的好奇、技艺的迷恋,到对其自身语言的探究与把控,至今,用影像言语表达已经成为我与朋友、公众的交流及共处的生活方式及手段;生活中由它而纠结、思考、亢奋,并时常会有一种莫名的依恋感!不知下一个二十年会不会“喜新厌旧”?哈哈!或与之“白头到老”?

此次呈现给大家的三件多屏影像新作,是我对二十年来自身艺术工作的检讨、梳理和思考。它们涵盖了我从影像表达方式上对艺术中的“现实”与“再现”之意义的重新思考和尝试。三件作品同时引用了在我自身成长经验中有着深刻形象印记的三幅艺术品: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的《画室》、文革中《读书的雷锋》的一张摄影、中国“革命的现实主义”画家王式廓的代表作《血衣》。借用的意图仅是找到记忆里“烙印”的元素:对以往“情景”的心里铭刻、驯化的“图型”印记、心存“物像”的叠加。以便检测在由虚拟的“实像”与“幻像”所构成的“现实景观”之中显现的状态,同时在以影像搭建的时空与视频同步播放状态的语境中,探讨“心像”的“在场”及“真实”再现的可能。

二十年来让我欣慰的是在探索影像艺术的路程上有着一起成长、坚持,并着迷于影像艺术之魅力的老哥们和新友们。一路走来,我们艰辛并快乐着!借此特别感谢OCAT上海馆的支持和信任,提供了我这样好的展示机会!感激所有的朋友们为此展出工作的努力和帮助!同时深谢SONY中国为此次展览的全力赞助!

王功新
二零一五年元月

王功新

王功新
1960年 出生于北京
1982年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
1982年-1987年 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
1988年-1989年 纽约州立大学阿巴尼学院研究生学习
1989年-1995年 生活工作于美国
2002年-2007年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2014年 获得纽约州立大学荣誉博士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纽约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