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美术馆 > 阿尔弗雷德·巴尔的博物馆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

阿尔弗雷德·巴尔的博物馆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

2015-03-14 17:28:24 来源: 《画刊》2014年09期 作者:马琳

注:本文发表于《画刊》2014年09期。

立体主义与抽象艺术展览现场:阿尔普、波丘尼、贾科梅蒂等艺术家的作品

在美国,教育是博物馆的核心,并将公共教育作为其主要使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成立之初,就规定“以鼓励和发展现代艺术的学习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首任馆长阿尔弗雷德-巴尔通过举办展览,印刷出版展览目录手册,制作作品说明牌等方式进行一些列的教育实践活动来介绍现代艺术,并培养美国公众对现代艺术的理解从而达到教育大众的目的。巴尔对现代艺术的理解与教育实践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奠定了方向,本文主要研究巴尔是如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展其公共教育实践。
 
提出“多门类”计划,将教育构筑进博物馆的结构之中 

从192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馆之始,其教育章程便不同于美国一般的艺术博物馆,教育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当作立馆之本,而如何学习和推广现代艺术成了博物馆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巴尔把教育构筑进博物馆的结构之中,并为博物馆制定了一套独特的教育课程,这与他早年的美术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巴尔于1922年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获得艺术与考古学硕士学位,随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系任助教,并完成哲学博士课程的学习。1926年巴尔在韦尔斯利大学任教时,以莫雷的思想为基础并加以发展,开辟了美国高等教育中首度正规讲授的现代艺术课程。这个课程在一次巴尔对德国德绍包豪斯学校的访问后又得到充实,包豪斯在建筑学之下将所有艺术门类的学科(绘画、雕刻、织物设计、装桢设计、摄影及工业产品)集中结合进行讲授的教学方式让巴尔印象深刻。之后巴尔开始了在美国学院同类课程中的第一次尝试,将现代艺术、雕塑、建筑、摄影及设计等门类全部涵盖集中授课,还开办了现代艺术演讲课。
 
1929年巴尔接受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职位之后,提出了“多门类”计划,建议新博物馆的组建以他在韦尔斯利的课程为基础,博物馆可以将绘画和雕塑为开端,然后扩展到其他现代艺术领域。巴尔用了十年多一点时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达到了建立一个“多门类艺术部门共存的博物馆”的目标。评论家约翰-拉赛尔描述道:“现代艺术博物馆不仅涵盖了绘画与绘图,还涉及摄影、版画、素描、建筑、设计、装饰艺术、活版印刷、舞台设计和艺术书籍等门类。博物馆拥有自己的印刷场、自己的电影馆和自己的影视部。商店每天都在出售经过博物馆设计标准检验的各种类型的物件。是一个能够为人提供愉悦的博物馆,又是一所没有教室的大学,你不会因为参观这里而升级得分,但它以一种神秘的、无法言述的方式,使你的现代艺术感觉敏锐了。”[1]巴尔为博物馆设置的结构自然地培育了其教育功能,使它既成为一所现代艺术学校,也成为一个娱乐休闲场所。
 
以展览来推动教育,加深观众对现代艺术的理解

在192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馆之前,美国已有的博物馆很少展出20世纪的现代艺术作品。因为现代艺术要求观者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知晓视觉语言才能够完全欣赏。为了推广现代艺术,巴尔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并试图向人们介绍现代艺术作品的概念。在为博物馆开馆所撰写的文章中,巴尔就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希望以教育的手段对公众普及现代艺术,并明确的将展览看做首要的教育手段。“尽管除展览而外现代艺术博物馆没有明确的教育规划,但它渴望与其它教育机构合作。首度展览期间陈列馆将特别向巴纳德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纽约大学的课堂打开大门,同时也向着各种私人讲演及艺术家团体打开大门。”[2]
 
开馆展“塞尚、高更、修拉、梵高”展于1929年11月8日在位于第五大道第57街的赫克谢尔大楼(Heckscher Building)十二层开幕,展览展出了欧洲现代艺术大师塞尚、高更、修拉和梵高等的100多件绘画及素描作品。展览激起了观众的极大热情,“据《先驱论坛报》1929年11月10日报道,‘几千’观众于展览开放的首日到展参观。两星期之后《纽约时报》一篇有关开幕展览的文章说‘博物馆的到展率稳步上升’,近3000人于星期六参观了展览。闭展时记录的参观人数达47000人次,显示出大众对现代艺术的兴趣。”[3]踊跃的到展人数表明,选择塞尚、高更、修拉及梵高来介绍现代艺术给美国民众是成功的。第二个展览是“19位当世美国艺术家”(1929-1930)展,这个展览意欲表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既宣扬欧洲艺术,也同样重视美国艺术。第三个展览是“画在巴黎”,展出了布拉克、夏加尔、米罗及毕加索等艺术家的作品,至此欧洲现代艺术展的到展人数已高达58575人次。此外还有1933年的“爱德华-霍普”展,1935年的“梵高” 展,1936年的“立体主义与抽象艺术”展,1939年的“毕加索:艺术生涯40年”展,1939年“我们时代的艺术”等。从1929年到1939年这十年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共举办了102场展览,这些展览在展示现代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加深了观众对现代艺术的理解。

使用作品说明牌,制作展览手册,帮助公众理解现代艺术作品   

巴尔在展览时为了帮助公众理解现代艺术作品,使用了作品说明牌。这在今天看似平常的作品说明牌,在当时是巴尔的创举,巴尔被认为是第一个在展览中使用作品说明牌的人。这种说明牌不仅包括作品的基本信息,还会有帮助观众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如在“梵高”的展览中,展览的作品说明牌除了包括作品创作的日期、出借此作品的收藏者姓名之外,还节选了梵高与他弟弟的通信,内容与所展出的作品有关,在有的作品旁边还挂有德拉克罗瓦作品的复制品,用来说明梵高作品与之前作品的联系。”[4]
 
除了制作基本的作品说明牌,使观众对展出的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外,巴尔还进一步制作了各种展览目录手册。载有巴尔一篇文字的开馆展目录册标志着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印刷品事业的开始。小小的一本目录册被很多人看做是已出版的文字中最重要的理解现代主义艺术的向导。到那时为止博物馆或任何艺术学校还没有什么人想到要将大众的欣赏口味向现代主义艺术转化。巴尔以他简朴而有说服力的文字打动了巨大的观众群。南希-艾因瑞恩胡弗在《美国艺术博物馆》书中记录了巴尔在1929年开馆展“塞尚、高更、修拉、梵高”展览目录册中对这几位艺术家的描述,巴尔认为他们是特别令人尊敬的先行者,他们不但建立了新传统并且再发现了老传统。“高更强烈的色彩和异国情调的意趣中隐藏着忧郁的力量;凡-高,一位大师,也是一位受难者,踊动者出自本能的为艺术而燃烧的激情;塞尚成名于无限耐心地对待艰辛磨难和错误失败,最终改变了艺术史的方向;修拉证明了伟大的艺术可以从冷静精密的计算着手……4位多么伟大的画家。”[5]巴尔认为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包含着革命性,但是革命性这方面仍然不为一些人所理解,所以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及其展示或许仍是一个争论的焦点。

1930年“画在巴黎”的展览目录册也是由巴尔精心制作的,他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艺术家置于整个艺术史来看。他明确的表示,巴黎20世纪早期绘画成就不输于任何一个时期,他更在展览的小册子中用直截了当的词语描绘了现代主义艺术家运动。“野兽派绘画采用粗糙扭曲的浓重轮廓及刺目的‘反常’色彩,极似一场‘美学事变’的解放宣言。他们被两种情感所纠缠——构图和激情的表达方式,二者发展的终极是他们牺牲了当代艺术自然外形的概念。”同时,巴尔还提出了一个立体主义的概念,“景象、人物及其他对象的简化,形成半几何状态的色块及圆柱体。”[6]展览出版物对展览的传播与现代艺术教育的推广起了巨大的作用。巴尔的同事菲利普-詹森在评价巴尔说:“他有一种别人没有的能力,能够传达出艺术家想要说的话。没有任何一本学术书籍能够帮助你了解那样的艺术,但是巴尔能使不可能变为可能——将艺术家的意图翻译成优美的文字。”[7]
 
1932年,巴尔出版了一本目录册,名为《现代艺术的简要考察》。虽然是为很少参观画展尤其是现代画展的人们所写,但目录册同时受到很多较懂行的观众的欣赏。巴尔将读者从熟悉的、可辨认形象的绘画逐步带到较为抽象的作品面前,而后再详细地说明作品可能的意义与情感。目录册清晰简明,切中要害,如巴尔所说,是“以平常而又最能让人们体会的文字写成的宣传材料。”如在对马奈的作品的解释中,巴尔写道:“他试图简化他所见到的对象,以至于作品中的一笔大平笔像传统绘画中的五笔所为。他的作品遭到19世纪60年代人们的嘲笑,因为……他不画出每个细节。”在对艺术家们的名字正确注音后,巴尔又介绍他们的作品给公众,巴尔说:“欣赏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有助于忘掉偏见,无论对于现代艺术还是对古典艺术的欣赏都是有益的。给这些画作一次机会,让它们获得生命。”[8]

立体主义与抽象艺术展览举办地:1936年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撰写《什么是现代主义绘画》

巴尔通过具有学术标准的展览和增进知识及艺术修养的目录手册,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1943年,巴尔撰写了《什么是现代主义绘画》,试图向所有民众解释现代艺术作品的概念,希望把人们带到博物馆。巴尔认为,现代绘画有时被看做“令人迷惑、难懂、不讲究技法,甚或是疯狂的东西。”通过目录册和出版物他表达了他的目标,将“逐渐消除偏见、唤起漠不关心,努力激发大众的兴趣,让大家能够以更加强烈的理解与爱来对待现代艺术,让我们时代更具有超越精神的作品能够创作出来。”而对于什么是现代绘画,巴尔认为这是不容易书面回答的问题,并与写作进行了比较:“写作是由单词组成的,而绘画是由形状和颜色构成的。最好的语言可以给你一些信息,指出一些你可能忽略的事情。如果开始时,你觉得你不喜欢现代绘画,这些话语可以帮助你改变你的想法。”接着,巴尔讲述了看画的方法:“看到这些绘画时你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第一眼你根本无法明白它们是什么。这些绘画不是在试图向你兜售什么也不是打算要告诉你昨天的新闻,然而可能能够帮助你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现代世界。它们中的一些或许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研究,因为尽管我们在生活中见过千万件绘画,但也许从未将它们细细体味。绘画艺术虽然几乎与文字无关,却像语言一样需要用心解读。有的绘画很简单,像入门读物,有的难一些,有长长的句子和复杂的结构;有的绘画是散文,有的是诗,而有的却像代数或几何。”最后,巴尔指出观众最终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心和头脑去看这些艺术作品,这可能并不容易,但大多数作出过努力的人们都发现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了。[9]
 
虽然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1937年成立了首个教育部门,举办了一些艺术欣赏的课程,但是在当时这一系列的展览与出版体系才构成了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基调和教育环境,巴尔拓宽了诸如“研究”及“印刷”之类术语的涵义,将它们不仅适用于学者也适用于所有对艺术有兴趣的外行观众。巴尔通过展览和印刷品向观众推广和普及现代艺术,大批人群被带进了博物馆并受到了熏陶。而巴尔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早期教育理论与实践也一直被延续下来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丰富。
 
[1]南希-艾因瑞恩胡弗著,金眉译,《美国艺术博物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111页。
[2]南希-艾因瑞恩胡弗著,金眉译,《美国艺术博物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147页。
[3]南希-艾因瑞恩胡弗著,金眉译,《美国艺术博物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147页。
[4]转引自高高,《阿尔弗雷德-H-巴尔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早期建立》硕士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07.
[5]南希-艾因瑞恩胡弗著,金眉译,《美国艺术博物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147页。
[6]南希-艾因瑞恩胡弗著,金眉译,《美国艺术博物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148页。
[7]  Harriet Schoenholz ,Michelle Elligott , Art in Our Time : A Chronicle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4, p.25
[8]南希-艾因瑞恩胡弗著,金眉译,《美国艺术博物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112页。
[9] Harriet Schoenholz Bee, Michelle Elligott, Art in Our Time: AChronicle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4,P.80.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