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个案 > 苏文祥谈泰康艺术家独立项目

苏文祥谈泰康艺术家独立项目

2014-12-11 15:03:22 来源: Artforum 作者:贺潇

李郁,刘波,“慢门”展览现场,2014

文︱贺潇

泰康空间近年来一直对年轻艺术家们的创作保持密切关注,自2009年启动的51平方项目,到如今的露台项目和年轻建筑师项目,在此期间,空间对策展策略也进行了调整。正在展出的“慢门”,“第一次黎明”,“爱情故事”是四位武汉艺术家的独立项目,策展人苏文祥在这篇访谈中介绍了空间的策展方法,以及此次展览与武汉这所城市的关联性。此次三个个展均将延续到2015年1月17日。

跟艺术家在动态中成长一样,作为机构的泰康空间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做法。这三个展览项目中的几位艺术家的确都和武汉有很深的联系,可以说是故意的,但也有一半是巧合。巧合的仅仅是在他们的履历中武汉这两个字不能被轻易删除,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在创作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可以自主支配和调度自己的经验与艺术观念。这种看法一直是泰康空间选择艺术家合作的前提判断,就是艺术家虽然看起来拥有了某种成熟度,但还不是那种尘埃落定的面貌。我们在乎艺术家的可能性空间,以及作为策展这个工作的开放性。

故意选择武汉的原因是,这个城市今后也许不仅是泰康空间展览文案中的一个地理概念,2015年将会有一个和我们关系密切的美术馆在那里开馆,这三个项目可以看作是对那边的一个预热,我们想和艺术家一样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种工作和关注上的强度。

“地域”这个概念似乎是我们展开一个工作的起点,但我们也很警惕不要陷入到一种对“地方性”提示的迷恋,所以它不是前提。我们不会做地方志似的艺术家展览。即使这个因素不得不面对,那它也是在艺术家的独立作品面貌呈现之后的东西,不是最重要的。我想我们最后呈现的是一个艺术家的工作,而不是他是哪里人。

这三个项目里,和武汉联系最多的应该是李郁和刘波,他们不仅常驻武汉,作品来源也是当地的报纸新闻,他们的作品很微妙的同时触及到了静态影像与动态影像这两者之间的交集。涉及到地域概念的还有刘窗的作品,他展出的“爱情故事”读本都是从东莞收集来的,但我想说的是他们的作品似乎都借用了现实主义的方式,但创作的动机与概念并不是仅仅对一个地域的写实,不是一种地方反映论。王思顺展出的作品跟地域没关系,他更关注的是一个具体材料的多变的可塑空间。你看他们之间的创作差异其实挺大的,我想我们的工作也是这样,不是要提示某种一致性,而是确证与呈现一个小的集合中的不同,而地域最多只是给这个集合画下的虚线框。

我们非常在意对当代艺术第一现场的参与,所以泰康空间经常会与一些有活力的年轻艺术家合作展览项目,彼此需要吧,艺术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需要处理不同的展览关系与实践,而作为机构,也须要经常审视自己。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