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媒体+空间 > [媒体]与艺术家、写作者、表演者、导演、音乐人的对话——始于1981年

[媒体]与艺术家、写作者、表演者、导演、音乐人的对话——始于1981年

2014-09-02 23:12:39 来源: 《艺术世界》2014年7月刊287 期 作者:蔺佳

本期《艺术世界》与《BOMB》合作的Page The World特刊,除了从《BOMB》杂志2011-2014年12册季刊中精选了9篇针对不同领域创作者的“访谈”(Interviews),也将展示“艺术家对艺术家”(Artists on Artists,艺术家推介、点评其他艺术家的随笔短文),“BOMB特别定制”(BOMB Specific,艺术家为《BOMB》特别制作的作品),“灯芯”(The Wick,单页漫画)等错落有致、面貌各异的栏目。请不妨把这期Page The World特刊理解为对《BOMB》的索引,而非拷贝。

 

艺术世界2014年7月刊287期

Page the World 特刊
《艺术世界》与美国《BOMB》杂志特别合作

艺术世界︱策划
蔺佳、王懿泉、陈冰雨、栾志超、杨圆圆、谭昉莹、钱文逸︱编辑团队 

出版艺术家之间的访谈
 
翻开《BOMB》这本取名酷劲十足的杂志,你绝不会想到它与《艺术世界》的历史久远度竟然不相上下。BOMB,四个大写字母,发音掷地有声,让人忍不住想为这个单词加上漫画式的爆炸背景。《BOMB》1981年创刊于纽约,名字借鉴英国画家和作家温德姆·刘易斯(Wyndham Lewis)创办的短命文学杂志《爆炸》(Blast,1914-1915),但《BOMB》显然没有步其后尘,而是一炮而红,屹立不倒。从初创时期一直到各种媒体和媒体形式林立的今天,《BOMB》杂志一直坚守本色,让艺术家和作家担任编辑,从他们的活动领域和关系网络去垦拓《BOMB》的疆域,成为一本打通视觉艺术、文学戏剧、音乐建筑和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综合刊物。《BOMB》最初的发起者就是一群在纽约发展的艺术家,主编和创始人之一的贝琪·萨斯勒(Betsy Sussler)本身也是一位艺术家,她编剧、执导、掌镜艺术影像,在年轻时她甚至还当过演员,在百老汇演出过。
 
有感于艺术界的发声平台被评论家和媒体编辑长期垄断,艺术家与创作者要求加入话语权的争夺战,《BOMB》杂志也将自身定位为一本记录“与艺术家、写作者、表演者、导演、音乐人对话”的杂志。贝琪·萨斯勒说:“我们创办这本杂志是因为我们当年看见存在巨大的裂谷。今天情况也许有所不同,但在当年,艺术家并不掌握着让自己的观念受到尊重这样的权利,评论家从艺术的角度品评作品,而不过问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的想法。我当时在和一个叫“夜班”(Night Shift)的戏剧团体工作,通过表演和剧本写作,我学习到很多对话的方法。一天晚上,我和一班朋友聚在一起,有视觉艺术家、作家、搞戏剧的,我提出:“为什么我们不做一本杂志呢?这样我们可以在杂志上记录我们是如何讨论作品的和讨论了什么。”所有的人都说,“棒极了,我们干吧。”虽然我们对办杂志全无概念,但说干就干。”( 引自《艺术空间》(Artspace)杂志,安德鲁·戈德斯坦(Andrew M. Goldstein)对萨斯勒的采访,2013)当时,有不少艺术家和后来在杂志编辑行业成功发展的人士为《BOMB》出谋划策,但大家群龙无首,各行其是,萨斯勒拍案而起说:“我来做主编,大家都听我的。”经历了最初的纷争和资金短缺,《BOMB》终于撑了下来……10期……100期……成就了今天的《BOMB》杂志。
 
目前,《BOMB》一年四刊,重头栏目“访谈”每期刊录8篇采访,每篇采访动辄4、5千英语词语的字数,采访的文字记录尽可能还原对话者身处的场景,对话双方的语气、笑声、停顿以及意外状况。阅读《BOMB》的篇篇访谈,如同观看一辑辑精彩得停不下来的纪录片。虽然不同媒体存在各自的标准,萨斯勒的如下描述可以作为《BOMB》对好采访的定义,“我认为《BOMB》是一个独幕剧,围绕着真相开场和落幕。在访谈中,你触及到的东西必须和反馈一起考虑,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得到启示——当别人说了什么,或者自己犯了什么错,这些突发情况会令艺术家触类旁通,顿悟自己的工作意义何在。当时光荏苒,回顾原始的谈话,头脑中的概念会越发清晰,原来这些发展、转变、澄清是从这里埋下伏笔的。《BOMB》也给予访谈双方均等的机会,在访谈发表前扩展或修正他们的论述。”
 
《BOMB》创造了一种访谈模式,它的信条是:采访者同时也作为创作者,才能真正理解如何对创作过程作出表达。在《BOMB》杂志的军规里,采访者与被访者并没有绝对的区分,也许上一期被别人采访的艺术家,在下一期就会采访别人。这就像是千万个思绪,万千次智慧的交锋,构成的无尽循环、相互嵌套的轨道,你手中的这本杂志只是截取了这个意志的生命里的一天。
 
本期《艺术世界》与《BOMB》合作的Page The World特刊,除了从《BOMB》杂志2011-2014 年12册季刊中精选了 9 篇针对不同领域创作者的“访谈”(Interviews),也将展示“艺术家对艺术家”(Artists on Artists,艺术家推介、点评其他艺术家的随笔短文),“BOMB特别定制”(BOMB Specific,艺术家为《BOMB》特别制作的作品),“灯芯”(The Wick,单页漫画)等错落有致、面貌各异的栏目。请不妨把这期 Page The World 特刊理解为对《BOMB》的索引,而非拷贝。
 
在中国,每年都有新的投资被用于创办新的艺术杂志或引进海外艺术杂志的中文版,但一本杂志、一家媒体是否能长久地生存下去,在变化中的环境里乘风破浪,《BOMB》也许能提供一些经验。如今,《BOMB》也在大举开发网络平台,在互联网上向过去从未接触过这本杂志的新读者、新观众拓展影响力,2013年《BOMB》的官方网站有 150 万人次的访问量。《BOMB》也向一些知名的、资本雄厚的基金会申请资助,以便将《BOMB》30 余年积累的数千篇访谈,以及各种原始档案、艺术家随笔、文学与诗歌创作转化在线虚拟资源库,以萨斯勒的话来说是“纽约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对于《BOMB》,或者是在世界任何角落为表达艺术的创造力而努力着的人们,无论这是否是最好的时代,要把它变成我们的时代。(蔺佳︱文)
 
*《BOMB》——美国艺术与文学综合季刊,1981年由一群艺术家创刊于纽约,对艺术家、写作者、表演者、导演、音乐人的访谈为其最鲜明的特色,此特刊为《BOMB》首次与中国媒体合作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