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张海涛:选择“跳出来的影像”——第十一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单元选片手记

张海涛:选择“跳出来的影像”——第十一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单元选片手记

2014-08-25 14:58:13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今年的影展实验影像单元选片有个突出的感受,看完整体的片源后,都感觉作品“平平”的,少有让人“心动”与“眼前一亮”的感觉。选片中我们一直想选择“跳出来的影像”,因为在我们这个讯息变换的时代,每个人都在高速快捷的节奏中求生存,信息疲劳中求发展,这时需要我们具有创造力的“破格思维”才能让人心跳,因为实验影像的创造性是存在的本质条件。

如何让影像作品“跳”出来

我个人理解的“跳出来的影像”不是简单的理解为哗众取宠的制造事件和挑战观看禁忌,以及吸引眼球的挑战伦理和道德,是具有理性与感性统一调和的一种判断力,这样的作品需要具备以下的特征和品质。

1、作品具备不同于常人与普通艺术家的敏锐性思维,具有不同于其它时代的文化针对性,作品中有作者的态度,基于批判时其价值是积极的;
2、在个人的影像脉络、艺术史脉络、文化现实脉络中逃离,借以媒介、技术、语言、符号的表达时突显独特性和转换最困惑的生存感受,表达鲜活、真诚、真实的情感与思想。
3、在国际文艺舞台上,中国独特的生存境遇和文化资源的感知是一种独立的表达,是不同于西方同一时代的区域文化,也是中国影像艺术自信表达的一面。

基于以上的艺术品质,这样的作品必然会从多元繁复的作品中“跳出来”。我想这也是很多艺术家常常说的“艺术可以‘乱搞’”,艺术可以“不择手段”。宁可有创造力的灵魂也不愿平庸的存活,当然“乱搞”的前提是符合人类终极的意义和价值规律,给现实社会的文化变迁以引领与启示的作用。

从艺术类型中看作品偏“平”的问题

从整体这届实验影像单元的片源和类型中看出一些作品整体偏“平”的问题。

一、从作品类型中可以看出作品的类型相对单一,常规影像拼贴的语言偏多,即把具有喻意的不相干符号混剪,这样的技术语言偏重于老的实验电影的脉络。
二、对叙事性的纪录和剧情的实验少,因此很多片子比较空洞、概念,只是符号的堆积,缺乏案例的鲜活和说服力。
三、另外很多影像的结构语言在表达时节奏太“平”,没有让人激情的高潮,需要“破”的地方,这类作品整体让人找不到兴奋点。
四、当代影像脉络中如行为、装置、绘画、数字等跨媒介作品少。而有几个多屏影像装置还不符合院线影像节的展示效果,对于屏与屏的节奏和关系不明确,失去多屏的意义,这时我们便需要忍痛割爱。
五、整体片源看出作品思想表达时符号、话题的关注中,对普世终极的话题转换、大环境意识形态、社会现象及对于未来虚设问题的关注少,而个人内心自我迷失、情感记忆、私感受表达的作品偏多,这也是因为投稿的多为80-90后艺术家,他们对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宏观事物的担当少。
六、很多作品总出现惯性的观念,如一个影展的片源中多次出现“防毒面具、吸尘器、老照相机、烂尾楼、吊瓶、镜像”等常规符号,觉得只有用了这些符号就具有当代性,对于高科技的人工造景和符号的关注偏少,这是一种缺乏独立思考的原因。
七、很多片子感觉带有“少年老陈”的模仿性,而非自己个人对这个时代的深切感受,这也可能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出现多个极象老师的作品,这也不是很好的苗头。

片源与选片中呈现的影像教育格局和问题

这次影展发现投搞中各大院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占了很大的比例,虽然有些作品存在问题,但不乏优秀的作品成为亮点,需要鼓励,因此近年的影展作者逐渐趋于年轻化。按片源数量比例排序依次为自由导演、国美、央美、传媒大学、电影学院、川美、湖美、广东部分学校等。可以看出艺术院校逐渐成为实验影像的主力创作基地,原因与实验影像的教师资源有关。

中国美院近些年跨媒体艺术学院综合实力很强,学校很重视这块,从不同专业角度有不同的师资力量,如张培力、高士强、邱志杰、姚大均、吴俊勇等教师力量,培养的学生很多作品虽有其老师的影子,但在中国影像教育艺术生态和地图上依然有自己的区域特点和意义。在野的北京艺术家的影像偏观念行动的艺术表达,作品特征与这些艺术家的个人当代艺术脉络有关,意识形态性强,作品有深度广度,但影像技术和语言不讲究,略显粗糙;央美也是影像艺术的重镇,目前活跃的老师有缪晓春、费俊、吴秋龑、吕胜中、贾樟柯、丰江舟等,除了三维动画外,方向比较多元,作品短、频、快,个人感受突出,但语言需要讲究些;川美的老师张小涛、李一凡,电影学院的刘旭光等老师,培养的学生综合性强,结合了实验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形态;而传媒大学更多的是动画技术突出,象李杰(已离任)、李智勇、谭力勤(客座)等老师努力有关,动画偏重娱乐化、技术化、网络化,需要学生加强深度训练;而湖美的魏光庆老师、袁晓舫、炭叹等老师,今年开始把肢体影像带入学校,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广州华南师大李邦耀、杨国辛等老师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学生偏数字虚拟和消费性特征等;天津美院张锰等关注传统禅意训练,学生感觉好,但坚持下来从事影像艺术的不多。西安美院在武小川、董钧、杨晨等青年团队的带领下,创办国内外工作坊项目,把戏剧、影视、摄影综合起来教学,成绩也逐渐凸显。台湾、香港影像艺术内容偏重转型期的政治转换与影像记忆,比较细腻和日常化。当然这些评价只代表我个人观点,各院校作品倾向也会互相交叉。

当然院校作品客观的看依然存在着几个问题:在技术上过于强调形式,与表达内容不符,重复性思维多;学校的模式化方法论教学,也会让学生缺乏体验性创造;因此作品很难“跳”出来,打动人;另外有的院校与北京、其它影展的还是交流太少,独霸一方,不相往来;学校由于意识形态保守,怕受独立影像的牵连,自我审查严重影响到作品的品质;学院论资排辈,以致民间很多好的艺术家由于身份和学历被挡在大门以外,成为学术界的一大损失;还有很多院校注重学生的就业,不得不把影像专业的定位产业化,而实验影像艺术成了部分学生的爱好和自我选择,影像类型比例失调也将把影像艺术的教学弄得很平庸。

结语:选片中强调艺术类型多元化与客观性

这次我们邀请了著名独立动画导演皮三和著名数字新媒体艺术家、美国罗格斯州立大学教授谭力勤一起看片选片,选片按讨论、投票机制,本此影展来自世界各地投稿61部,我们根据整体水平选出24部,并且我邀请了25部“五种感官”——Magmart国际录像艺术双年展25个获奖作品,尽量平衡各种类型的作品,形成客观、多元化的作品面貌,不以一个选片人的喜好决定入围标准,这样才是我们影展选片负责任的态度。

张海涛
2014年7月6日于通州宋庄

 

附:

第十一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影像单元简介

本届实验影像单元原计划展映“实验片竞赛单元”27部以及25部“意大利录像艺术双年展获奖作品”, 实验影像单元将设2个奖项,论坛主题“当代影像教育生态与问题”,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实验单元(含当代艺术):实验创新奖2部。
实验片单元选片人:皮三、张海涛、谭力勤
实验片单元评委:李振华、王春辰、左靖
实验片单元论坛主持:张海涛、吴秋龑

竞赛单元参展艺术家、导演(姓名按排片顺序排列)

鲁婷婷、钟甦、荣光荣、吴祥、于慧珠、李杰、刘依洋+吴雅雯、刘含祉、黄香、于子洋、吴昊昊、薛鉴羌、朱志超、张博洋、曹子林、莊育儒、卖卖、姚聪、陈晶晶、蒋文勇、张林、易雨潇、黃睿烽、付宏宇、吳建瑩

25部“Magmart国际录像艺术双年展获奖作品”策划人 张海涛

实验片论坛:当代影像教育生态与问题

主持:张海涛、吴秋龑
列席发言:
张海涛(策展人、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
吴秋龑(艺术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刘旭光(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主任、教授、教育家、艺术家)
张小涛(四川美院新媒体系主任、艺术家)
董钧(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艺术总监、西安美院影视动画系摄影教研室主任、艺术家)
张锰(天津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副教授、艺术家)
费俊(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副教授、交互北京创始人、艺术家)
李杰(暨南大学新媒体系主任、教授、艺术家)

论坛简介:

近几年影展发现征集的作品中各大院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看出艺术院校逐渐成为实验影像生态中的主力创作基地,越来越凸显它的优势。

当然院校教学客观的看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在技术上过于强调方法论,教学相对模式化,缺少体验表达;另外有的院校与外界交流太少,视野相对窄;学校由于意识形态保守、自我审查严重,影响到教学的品质;学院论资排辈,以致民间很多好的艺术家由于身份和学历被挡在大门以外,致使专业师资力量薄弱;还有很多院校注重学生的就业,不得不把影像专业的定位产业化,导致影像类型比例失调……因此这次论坛我们就“影像教育的生态及问题”展开讨论。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张海涛:揭露真实伤疤的独立影像艺术

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展讯]第十一届北京独立影像展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