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文历史 > 左靖:民艺与乡建是更接地气的“社会问题”

左靖:民艺与乡建是更接地气的“社会问题”

2014-08-06 12:07:30 来源: 艺廿一 作者:凯欣

左靖

来源:艺廿一
作者:凯欣

《黟县百工》耗时两年,是左靖与他的学生在黟县田野间调研的成果,展览“行动中的民艺——从黟县百工出发”也以展示调研结果及发扬传统文化为目的而拉开序幕。作为“碧山计划”的具体项目之一,黟县百工调研不仅仅记录了那些仍然在传承或者将要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更展现了现代设计及当代艺术与民艺相结合的成功案例,望借此为农村建设及民间手工艺发展探索新型之路,并期望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我们很少在学校里看到关于调研文献及成果的展览,最初是什么促使这个展览举办的呢?
左靖:原来我就是做策展出身的,本身我们在做调研的时候就预留了以后会做展览的可能性,我们一直认为能够做展览是非常好的事情,随着调研地不断地深入,整个架构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到今天随着《黟县百工》这本书的出版,整个调研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那么我就开始考虑做展览来呈现学生调研的成果,但是我们并不是以单独呈现这个成果为目的,而是从民艺出发,展现它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将它跟艺术界、设计界连起来,呈现传统民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主要是以这个思路和目的为主的。

您原来是比较关注当代艺术的,之前是伊比利亚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那是什么缘由开始令您关注民间艺术和乡村建设呢?
左靖:这两者并不矛盾,做当代艺术也是关注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后来通过我们去皖南,我们发现如果做乡村建设可能更接地气,当代艺术往往是从概念到概念,绝大部分是这样的。当然它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内容也很强烈,反映了很尖锐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它还是处于一种半空中,感觉不太脚踏实地。但我们做乡建,在那里买房子,与村民住在一起,做这些民艺及乡村的调研,感觉更加跟整个乡村有关系,跟现实更加有关系,联系更加紧密,然后我慢慢发现乡村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所以是这样的原因开始的碧山计划是吗?
左靖:应该是的。我们一直是做这块的工作,跟主流有一定距离的并且有价值的事情。

知道您在关麓也有一个自己改建的古民居,这对您来说也是一个还乡的做法吧,自己是不是有一种“归园田居”的心境?
左靖:我觉得不是,我是带着一种使命去的。我们去乡下买房子并不是隐居,我觉得我现在还没有到那个年龄或者是说我还没有那种隐居的想法。

因为外面的一些人不了解,可能在想,您是不是在过一种比较安逸的生活了?
左靖:不是这样的,其实我们买房子是在修复古建筑,是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恢复古建筑本身的功能。这本身也是我们非常骄傲的一件事情,因为现在乡村的古建筑非常多,但多数都破败消失,这种现象让我们很揪心,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行动,做出一个示范。

据我了解,您现在工作大概是分为三个方向,当代艺术、乡村建设以及独立影像。但是对于当代艺术或者是影像这种新媒体类型的艺术来说,北京还是有大的环境,您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乡村,这对您个人来说离开大环境有什么得失吗?
左靖:损失我认为是没有的,我觉得当代艺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得很好,它服务于城市的观众。但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有一批人来服务乡村的观众,或者是说怎样影响乡村、怎样跟村民学习,你会更多地接触乡村,接触村民。比如说这个展览在学校,那么更多接触地就是青年的学生,因为青年人是未来,那么就让大家了解我们在做什么,让他们,这些年轻的未来也加入进来。

所以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发扬的道路?
左靖:是呀,是呀。其实现在大城市本身就是盆景,而真正的生活在乡村,我们真正的中国在乡村,有一些人服务城市,而我们服务乡村,大家只是分工不一样。

左靖主编《黟县百工》

现在在乡村开展这种工作或者是做一些活动有没有什么困难?
左靖:困难很多,一个是村民的不理解,其次是跟政府的沟通需要时间,还有经济上比较困难,主要是这样。但最关键是需要村民认可你、接纳你,否则他们总把你当成外人,那么你根本无法做成事情。

当代艺术、乡村建设还有独立影像的工作,现在对您来说是怎么分配这三块的或者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左靖:现在还是以乡建为主,每年会有大量的时间呆在乡村。而独立电影每年我和张献民一起会做一个独立电影的巡展,以当代艺术的形式进行策展,做独立电影的项目,全国的巡展。当代艺术这块我觉得跟它的距离已经慢慢越来越远,但是我觉得也不矛盾,比如我们做民艺这样的展览也可以吸纳当代艺术的因素,我觉得这个也是不矛盾地,主要看你做什么主题什么内容,其实是可以将各种各样的资源或者是跨界的东西融合在一起,统领在统一的主题下面,我认为这是没有问题的。而不是说我做民艺的事情就不能够做当代艺术,做当代艺术就不可以做独立电影,其实不是这样的,它们都是可以相互穿插在一起的。而且我们很多活动已经把这这些穿插在一起了。

所以在展览里也有关于设计的,也有关于当代艺术的。您个人觉得用传统手工发展出来的设计产品或者是当代艺术作品,对于传统手工的传承有没有什么帮助?
左靖:当然有帮助。比如说竹编,你可以从中发现它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其实传统工艺是比较程式化的,不断地重复自己,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像与设计或者当代艺术相结合的这种作品是一种启发,虽然我还不清楚手艺人看了这种作品有什么感想,但它仍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创新的。无论在设计上或者在工艺上,都是可以拓展地,而不是永远都再编同样一个东西。比如像这次日本手艺人的竹编,他的每个作品都不一样,他有自己的丰富性,那么他的市场我觉得就会变得更加有利一些,否则永远是单一的一个东西,那么就会影响自己的和作品发展的前景。

您说这个展览是因为调研开始积累而来。那么是什么原因会请到“品物流形”的创始人或者是清水贵之这样的手工艺人来参与这个展览呢?
左靖:我觉得“品物流形”是一个设计师和民艺相结合地非常好的范例,因为他们本身就在余杭做调研,跟民间的手工艺人在一起共同研究、共同设计,制作了很多的作品都是用原始的、自然的材料制作的,我觉得是提供了民艺发展的另外一种方向,我觉得这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所以请他们过来分享他们的成果。清水贵之是竹细工,我们的展览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竹编的,其实可以说整个展览有一条线索就是竹编,所以我希望请他过来,一是让他带来日本的竹编工艺,让大家了解日本的手工艺发展到怎样的状况,其次清水是年轻人,我的目的是希望大家看到还有年轻人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愿意传承传统的工艺,使更多的年轻人对此产生兴趣并加入到民艺的队伍中来。

这个展览名字叫“从黟县百工出发”,那么出发的意思是还会有陆续的展览吗?
左靖:当然,它真的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一直讲做调研分三种,最重要的是民艺再生。我们这次对90项民艺的调研是非常粗浅地,今后的工作会更加多,更加细致。比如我们会与设计师合作,让设计师去寻找这些民艺,让他们寻找适合的材料或是手艺,使他们能够与手艺人在一起合作。然后还有巡展,不断地在不同的城市展览并加入当地的民艺,让这个展览在巡展中不断地生长。

对于碧山计划来说,最近有什么其它的计划或者是对这个计划有没有一个前期的展望或者未来的目标?
左靖:经过去年的低潮,今年慢慢开始进入佳境,这也是开玩笑了,我只是希望这个展览是一个好的开端。那么今年十一月本来已经中断地“碧山丰年庆”又要开始了,我和欧宁分别策划,我提出我的一些方案,可能更加注重本土的、在地的一些项目,当然目前还是在思考当中。现在希望就是能够通过我们不断地去做活动、不断地努力当中,更多人能够加入其中。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