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曹斐:虚构到达的现实冲突

曹斐:虚构到达的现实冲突

2014-07-27 12:22:40 来源: 798艺术微信 作者:李宁

《霾》视频截图

《霾》视频截图

“人”个体自我的身份和诉求的身份在“人”的本身是同时有效的,也可以看成“双重精神”,这种诉求也是人精神状态在现实中“未知处境”的体现,就像艺术家曹斐新作品《霾》里面“霾”这种物质——它存在,但又看不到它的存在。而“观察”就构成了曹斐作品的意图本身,也就是说它出于“现实”,我相信任何一种“思考癖好”都是每一个艺术家特质的本能。曹斐最不能逃避的就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个体背后的潜意识,这甚至是站在与整个社会物质文化相对应的精神层面所体现出的情绪。

曹斐在现实的基础上重新架构了“真实”,在“观察”现实后对“现实”注入新的判断——也可以说是“行动的观察”。这种“虚构”是她在捕捉现实中置入了“主观性”,也就是她作品中刻意呈现的“低戏剧”效果。“低戏剧”式的多片段展开了对群体、个体情绪气氛的描写,她的作品从人的行为渗入到对意识的解读,就像一个舞台,生活碎片中人们共存的东西,有公众的舞台和自我精神的舞台。与影片中精神低迷、冷漠、甚至分裂的“人”相对比的是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丧尸”,这里的“丧尸”显得更欢愉、无意识,富有诗性。在这些情景中,曹斐并没有把叙事的“时间”象形化,而是在其中设定了很多“意外”,她把“现实”中剥离出来的“主观性冲突”叠加到当下生活中,并使其具有“合理性”,富于现实的“征兆”,也正好和她的影片“霾”的气候症状有同等的隐喻关系。

《霾》视频截图

所有对于新作品《霾》思考出发点的描述,和曹斐以前快节奏、狂欢气质、色彩斑斓的影像相比变得更慢和安静许多,但依然围绕她一直专注的从戏剧中延伸出来的“虚构”。在《霾》里面仍持续被挖掘,前提和基础是归结于周遭的“现实”。这其实也是曹斐对影像时间性的探讨,把不同的时间经验和时间现场叠加在一个完整的、非线性叙事的“精神境遇”中。

IART:在看完作品《霾》之后,我认为你是在使用人们对生活、社会已知的真实经验来敲开一种“未知的处境”,能结合这部作品,从你自身的经验感受出发谈谈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自我“投放关系”吗(可能包括精神状态、和身份位置,甚至潜意识的存在感)?

曹斐:首先从自我的境遇、遭遇和对生活的观察开始,选择“霾”的气候现状作为某种隐喻关系。作品由不同的日常生活场景状态组成,从气氛上来说是要还原与真实生活同步的呼吸感和心律感,我把做戏剧的经验转换到对电影、影像上,每一个场景就是一幕戏剧的“进与出”,在这里面要完成真实度,同时呈现一种“低戏剧性”(即相对于戏剧化而言更为微妙的接近自然主义的戏剧表演),我将每一个角色通过空间区隔“切换”出每一个人的舞台,呈现他们内在的“身份”,这里“未知的处境”不单指个体,同时隐含整个当代社会群体所看不清楚的“未知境遇”。

IART:从之前的对话中了解到,你对《霾》这部作品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之称,对此我觉得它也有很强的政治性,毕竟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基础环境(也包括非物质世界)是成对应关系的。是否能通过对作品的思考出发点来谈谈这里边的“政治性”关联?

曹斐:影片里没反映所谓“政治”,或者说是在艺术领域难以被触碰的“具体政治”。《霾》它是一种诗歌电影,是用诗歌的碎片或散文式的拼接达到一种关系上的描述,并不是对政治直接的发生。被“霾”这种看不见的颗粒笼罩着,能清楚地意识到它的存在,却又具体分辨不出它的所在,它是一种看不见的难以言说的系统。

《霾》视频截图

《霾》视频截图

《霾》视频截图

《霾》视频截图

IART:影片里面“丧尸”形象的出现是不是也算一种“诗性的意识”?

曹斐:“丧尸”符号的出现和之前作品创作中有关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影响都有同种联系, 一方面是借用,另一方面是感兴趣“丧尸”的概念——意识死去、麻木、肢体还是活的,唯一的意志信号是猎食、嗜血,在丧尸类电影中显著的特征是他们导致人类社会秩序的“失控”。在我影片里的“丧尸”有一种其他丧尸片中没有的狂欢,它们比人类更鲜活、雀跃、人类反而显得更麻木、冷漠、苍凉。

IART:你在这部作品中每一个片段和情景链接的时候是怎样考虑自身的情感关联的?因为它本身就是非线性叙事的,反而这样的情感关联在构成一部影像作品的时候更重要。

曹斐:此片“剪辑”是很有难度的,剧本基础来自我的各种短篇小说、散文,如何处理文字关系和如何处理画面关系对我自身来说是很一致的,文学与画面之间的“情感关联”是一种很抽象的能力,像诗人写诗,它是一种流动的情感,句里行间的呼吸关系。我很多创作都在营造一个虚构的世界维度,《霾》陷于现实,但每一场戏、每一种状态、每一个场景从现实里重构出新的空间(叙述空间和心理空间),像一层层迷宫。比如无人的街道,楼宇,公园,演员的心理活动的外化与异化,它们基于现实,但它不是现实主义的,甚至“丧尸”的这个符号从某个维度看来比我以前的作品更虚拟,更虚脱。

《霾》视频截图

IART:看你的《霾》这部作品再到你以前的影像作品,甚至你的短篇小说,可以看出你是透过生活中极细微和极个体的人与事物“发生中”的状态来回归到你对社会边缘性问题的思考上,是什么时候和怎样的“触发点”让你敏感于这些问题的?

曹斐:首先我一直喜欢“观察”, 最近正好也在看安东尼奥尼的短篇小说,我发现我们很“像”,并不是我像他,是有一类导演喜欢窃听陌生人的谈话,这种“窃听”兴趣是一种本能,还喜欢观察不同的人,顺着这些自己感兴趣的“切片、偶遇”,自动打开对这些陌生人关于其背景、遭遇、过去未来的联想延伸。亦像寓言、预测、占卜,因为你在参与对不可知的事物、境遇作出猜测,并努力在文字与影像中重现对他们的处理, 比如去挖掘某个个体的潜意识,角色与社会之间暗藏的冲突。所以能看到“现实主义”的痕迹,但又不完全是,可能是超出现实主义之外的,但不是超现实主义的。

IART:影像这种媒介对于你的思考呈现来说它的“特质”在哪里,或者说是否会增加对别的媒介的使用,例如绘画、装置、行为等?

曹斐:不是每个艺术家都适合多媒介,对我自身而言最能把握的就是影像,还有和影像有关的纪录片,和叙述、观察有关的通过文字表达的小说,还有舞台剧。

《霾》视频截图

IART:可不可以谈一下对于影像特殊“时间性”的理解?因为它有各种不同时间经验的叠加。

曹斐:时间的概念在影像里是一种“开放性”的东西,这就是影像的丰富可能性,影像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折叠,让没有关联的时间重叠在这里,这也是艺术影片、实验影片时常探讨的,在中国今天的独立电影里“实验性”的还是太少,可能和当下沉重的现实有关,也使得导演很难超越这种沉重,影像实践应该对现实有一层超越。

IART:你在意整个的社会文化对你影像作品的反馈吗?或者说是否在意与观者的对话关系达到怎样的程度呢?以至于对人们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影响。

曹斐: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通常流通于美术馆、艺术空间等机构,还包括各种双年展,相比电影工业,艺术家创作影像相对还是自由的,不需要有反馈的压力。当代艺术需要更多的与这个时代有关的、具有力量的作品。

曹斐工作照

曹斐《霾》(预告片),2013,HDV, 彩色,立体声,46分30秒
http://www.vitamincreativespace.com/cn/?film=cap-fei-haze-and-fog-trailer

当所有大都市都成为了“魔都”,它同时具备着魔鬼的恐怖与魔幻的奇异,在这部影片里,探讨的不是“魔”的正与邪,恐与惧,善与恶,英雄主义,或者末日危难中的人性,而是生活在此时的人们,他们的集体潜意识如何从一个看似乏味的日常情境中浮现出来,在可见和不可见的临界点,用自身的冲突创造出生活的魔幻现实。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