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艺术思潮 > 国内 > “85”美术新潮与“80后”美术新观

“85”美术新潮与“80后”美术新观

2014-07-16 12:32:06 来源: 钟德博客 作者:钟德

 

文︱钟德
 
曾记否。有人说,1985年试刊的《美术思潮》杂志封面像烈士上刑场一样悲壮。在封低面上端发出三段蓝红黑醒目而富有礼貌的字样,有别于鲁迅笔下的呐喊,它们最终是直指新美术的精神内涵:你想做当代美术的开拓者吗╱你愿意参与当代美术活动吗╱美术思潮将是你的耳目喉舌。当然,这种事儿,肯定没有人来强迫你,只有想与愿意之间定夺,历史也就是这样,偏偏在关键上决择成了一念之差……
 
多少年后,《美术思潮》主编彭德先生在《<美术思潮>始末记》一文中上写道:“当时各种思潮涌动,美术界相应的表现尤为强烈。办给谁看呢?青年美术家和美院学生,他们最关心思潮…《美术思潮》做的一件引起在野画家反感的事,是连续两期介绍第6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这两期出版后,我收到寄自北京的一封匿名信。全文如下:“金牌作者谈创作是混蛋,所以彭德是混蛋!鲁慕迅是混蛋!周韶华是混蛋!皮道坚、刘纲纪、陈方既统统是混蛋!”不过除我之外,其他编委事先并不知道这两期的内容。在野的骂,在朝的也骂。在野的骂得具体,在朝的骂得笼统……”
 
至于他们报道些什么,产生何种意义,面对着某种强大的压力,你我需不需要再道问?在今天,由这一本杂志、一张张锋利的喉舌所广泛延伸引发出来的诸多问题,看似已成为了历史的定局。就当今青年而言,或许想体验稍微远点的红光亮高大全的话,似乎又太远,勾不着任何边缘,沾不了什么气息,故谈来心虚做作,无痛呻吟罢了。然而,就在此时此刻,紧跟着那个年代呱呱落地的小屁孩,直到上点学读了几本书后才慢慢地领悟到之中所蕴含的些许道义,我们不妨再理理这段“85美术新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出现的一种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美术运动。当时的年轻艺术家不满于当时美术界的左倾路线,不满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窠臼和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价值观,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从而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
 
“不满”是引发新潮的态度根源。这是一个醒神的词目,似乎艺术天生就附带的因子,在关键时刻上,艺术家与时代的偶遇发生了关系。运动的主将已就是刚刚出校门的二三十出头的大小伙:黄永砯、王广义、高名潞、徐冰、舒群、张晓刚,毛旭辉等人。他们有意愿有行动:“北方艺术群体”、“厦门达达”、“江苏红色旅”、“浙江池社”、“湖北部落部落”等有影响的艺术群体涌现。配合这股新潮的出现,一些具有前卫意识的学术报刊,如《美术思潮》、《美术报》、《画家》等应运而生,而资格更老一些的学术刊物,如《美术》、《江苏画刊》、《美术研究》等则开辟了相当多的版面关注新潮美术,搞画展办杂志成立群体,抛地有声,轰轰烈烈,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试看每个朝代的先锋涌现,其中不乏血气方刚的新青年为先,都归根到一种好情绪“不满”,倘若再来个对照:“满”与“不满”只差一字,心甘情愿,那么他们站偏的队伍,也注定是从属于这个潮流的局外人马。
 
岁月无声,往昔主将今成老将。

我们再看看与这个时代同生的孩子,今日逐成的艺术青年们,他们现在在干些什么吧,之所以关注以“80后”来划分或者断代某个艺术群体来话说,只能根据艺术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作为参照物,并印上有这个时代强烈的烙印。85美术新潮时期的艺术家与当今的艺术青年年纪上相仿,他们都是带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的,西方现代主义的众多风格样式都被拿来操练,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只考虑作品的形式、表现的观念以及反映的现实意义、哲学含义等,而并不考虑商业、市场等因素,因此,当时的作品可以说是完全理性的,纯粹是从自己的思考角度出发,根据艺术家自身的经验来创作作品。近三十年来,在85美术新潮里面所展现的艺术版块:油画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抽象艺术、影像等艺术样式在此次变革表现得尤为活跃,并很好地对接上当代艺术的发展轨道,之中包含了从“星星美展”开始的现代艺术燎原之火,历经85新潮运动的轰轰烈烈后,强调新潮美术带有明显的反纯艺术倾向,将人的问题明确作为艺术的目的,在1989年2月5日,经过三个多月紧张筹备的中国现代艺术大终于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大展借用交通标志“不许掉头”作为此次展览的标志,“不许掉头:的标志表达了当时艺术家们的一种心愿,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政治波普、理性绘画、实验水墨等多种“另类艺术”刺激着参观者们的视觉神经和传统审美观念。应该是最好的例证吧。
 
我们试以水墨范畴来论。尽管在此次大展中展出实验水墨来刺激着参观者们的视觉神经和传统审美观念。光光是刺激一下显然是不够的,力度有待于跟进,但是相比其他艺术门类之下,实验水墨所面对的问题是最本土最复杂的,亦是一直影响到至今,摆在我们面前的诸多难题,从传统形态向漫漫的现代性的转换,我们从新水墨的自身实验与发展历史来审视:东方也不行,西方更不灵;传统要颠覆,现代又对接不上的困境。归根到底还是无奈依着自家更生发力,那么多年来,仍无法勘探到一条可通往水墨的未来之路。当下正火的新水墨又更多地展现出来的是拍卖会、展场、研讨会、新闻热闹非凡的景象。至于明年还热不?信息灵通人士又似乎敢预见:会热的……看吧,买吧!
 
每个时代都着重年轻人。他们画得怎么样?有几分不成熟,那到何时才能熟呢?如果想吃熟的当然有买熟食的摊子,不必到这来凑热乎,顾客是上帝。再有评论界普遍说:“崭露头角,羽翼未丰,有待关注”,或者端来刚刚出锅的**市场报表来分析:“价位相对低、有增长潜力是80后水墨作品的普遍特点。近两年,80后水墨的单幅均价在10万元左右,价位与70后、60后的水墨相比,远远低于其平均价格。现在是发掘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良好时机,市场发展放缓,艺术家不再会一味的追逐市场,会有一部分人静下心来沉淀自己的创作和艺术价值。现在新一代80后中国艺术家和他们的前辈们就完全不同,这势必意味着今后的收藏方向也会作出一些调整。”再等你来说说:“前面的那些‘0后’还没有混出来,你着啥急呀?”
 
我们又从公众传媒策划的“80后水墨上拍单品榜单”上琢磨琢磨,是否寻找到一丝丝存在的价值吧:从TOP20艺术家的艺术出身来看,半数艺术家毕业于八大美院,其余也均为科班出身。这些艺术家要么是受教于名师,要么是进入画院或者在高校任职。这些都是在其艺术市场形成中增加筹码的重要因素。在对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在对于80后水墨艺术家作品的选择上,大多数画廊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专业艺术院校毕业艺术家的作品,他们表示这种选择主要是基于对藏家负责的态度以及以后艺术家的长远发展空间而定的。这一群艺术家经过专门的训练,在艺术类大学的熏陶下,学术理论以及基本的艺术水平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些都是非艺术类院校无法相比的。在今天,如果评判一个艺术家名效的终极标准是TOP的话,那么我们是否有必要把这个很严峻的标准先放放下,再把所谓的头衔出身名门名校再放放下……
 
勿急!我们是否应该看看他们是怎么发力的吧。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水墨运动,更加彻底地提出了水墨与宣纸这种中国画媒材在当代文化中的独特文化身份与表意功能命题,使中国实验水墨延伸至当代新水墨获得了跨度更大的文化穿越。从林风眠、刘海粟、赵无极、吴冠中、刘国松、席德进到卢甫圣、仇德树、张羽、刘子建再至徐冰、李津、徐累等前辈,他们勾画出20世纪以来水墨画变迁与演进的路线图。传承历史,展望当下,在80后青年水墨画家群体中,目前仍称不上什么所谓上星级的人物,但是当中不少人都选择从西方绘画的语言图式和观念表达中吸取“元素”,他们所观照的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似乎在重新探索与前辈们和而不同的水墨艺术样式,也许是在一种“跨语言”的“边界探索”中发展出独特的新型水墨语汇。有评者说,80后的水墨作品面貌表现出来的是乖了不少,没有70、60后艺术家那么多不满!直白强烈,革命性那么强,更注重强调含蓄内敛,温文尔雅……或者说:“80后”艺术家作为一个群体,时代赋予的内心细腻、自我张扬以及都市化、小资化等特点,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80后水墨个体的存在与发展。除了作品本身,80后的性格标签,也体现在创作感悟上:话语风格各异,但无不充满青春的张力。这与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代背景有关。“80 后”一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但这一进程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竞争和自我精神的物化。它充满进步的粗放性力量,令人新奇和想象,使这一代在青春期开始就陷入一种上一代从未有过的自我矛盾和彷徨的状态。即时反映了同一年龄阶层的艺术家群体中的自觉,他们“我,如何看水墨”、“我,如何用水墨反映这个时代”等问题,不谋而合地达成对于水墨认识探索的共识。
 
当下青年水墨画家创作出来的作品面貌,是否真正汇成了整个80后水墨艺术集体观念的大框架。其艺术特性有没有必要由学术批评界试以“0后”的艺术群体来界定呢?答案是:应该不必操这个心。
 
85美术新潮以来,前辈们为当代水墨画家铺平了一小段道路,不可否认,可以上路!但是摆在他们面前诸多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比如从无市场到有市场,从颠覆传统到重新认识研究建立所谓的新传统,从借西方输血改造到完善自我造血系统,从学术无非质问到社会共同关注。值得可喜的是:从近年来,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助推下,“新星星艺术节”、“青年艺术100”、“2014年度水墨评选”、“新锐ART-2014” 等新当代艺术80后青年系列助推计划的开展,这一系列的“计划”项目也正是着眼于在艺术创作与市场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通过专业的推荐评选制度,聚焦当代青年艺术家,推选其中的力作举办展览,清晰展现新一代艺术家的艺术审美和全新理念,并为80后青年精英艺术家提供从资金到空间展示,学习交流,市场扶持等实质性的帮助,以推动中国新当代艺术的构建和发展。
 
不知不觉,85美术新潮已成为三十年的历史,80后艺术青年也随之逐步入而立之年,至于他们有何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我想其影响力是挥之不去的,甚至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不因某种字样显现的类同,再因这帮大小伙子且行且珍惜,关键是如何看待把握与承传这段光荣的历史出现中的“不满”,如果成行,那就后生可畏了。
 
以史为鉴,希望美术青年们能以此为刺激,释放点未来吧!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