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冷热不均 亚洲艺术在巴塞尔仍处边缘

冷热不均 亚洲艺术在巴塞尔仍处边缘

2014-07-16 12:10:50 来源: 99艺术网  作者:李保兴

Julio Le Parc

当地时间2014年6月19日,第45届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在瑞士巴塞尔举行。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创立于1970年,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艺术博览会,并以悠久的历史和巨大交易额而被视为是全球艺术市场的“晴雨表”。今年的展会云集了来自34个国家的285家国际顶尖画廊,约4千件艺术作品参展,参展艺术品总价超过40亿美元,参观人数达92000人,这些都创下了新纪录。瑞士巴塞尔在成功向北美、及亚洲输出了两个子品牌之后,又一次成功维持了其顶级的“王者风范”,并为经济危机后 “活过来”的全球艺术市场打下了一针强心剂。
 
藏家疯狂“扫货”VIP预展 冷热不均

作为全球艺术市场的“晴雨表”,每一届瑞士巴塞尔都是众多业内人士及艺术爱好着关注的对象,并吸引众多重量级的藏家赶往瑞士。今年,展会还未正式开始就听到各种“抢购指南”、最贵排名等等。预展当天,亿万富豪们更是频频出手,“名家”和“可被视为安全投资的作品”可谓是最抢手的。开场仅15分钟,安迪·沃霍尔“惊恐的假发系列”的《自画像》就以3500万美元出售,也成为预展上售出的最贵作品。与此同时,现当代艺术明星的作品也有多件百万美金级别的作品快速成交。比如,白立方代理的达明·赫斯特创作于1992年的《没有什么能难倒我》售出了600万美元。杰夫·昆斯不锈钢海豚雕塑为戴维·兹威那画廊带来了500万美元的进账。而约瑟夫·博伊斯生前最后创作的雕塑则达到了200万美元。然而近来频频作为展会亮点的新媒体艺术却遇冷。策展人李振华表示:“其实购买绘画、装置、雕塑的这个情况依旧是巴塞尔的主流现实,新媒体艺术的销售情况还不是主体。”

Sam Falls

用亚洲艺术品作品招揽参观者

今年的巴塞尔,几乎每个画廊都有亚洲艺术作品展出,在今年参展的众多初级市场画廊中,很多都已经选择将触角扩张到东半球,代理当地艺术家的数量更是持续增长。就算是更为传统的西方二级市场画廊,也在发掘中国、韩国、日本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艺术家。与此同时,西方画廊也带来了其代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巴塞尔一层展厅中,很多画廊将亚洲艺术品摆放在展位以外显眼的位置上,希望招揽参观者进入展位。如,莱维画廊带来了日本艺术家白发一雄创作于1962年的作品“Composition”;来自德国的Lhrl画廊则为亚洲艺术家设置了一个专区,其中包括雕塑家Anselm Kiefer和Frank Auerbach;高古轩画廊在“城艺之旅”单元展出了曾梵志今年的雕塑作品《无题》;玛丽安·古德曼画廊则选择了杨福东的作品“New Woman I”;Tschudi 画廊展出了谢素梅的摄影作品“…et à l’horizon, il y avait l’orage”等等。画廊总监Elsbeth Bisig介绍说,“谢素梅是我们画廊展出的唯一一个中国艺术家,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的藏家可能会因此更加关注我们。很多人是通过她的作品了解到了她这个人。”

徐震

中国艺术家作品受关注

在如今全球一体化的高度扩张下的艺术界,国别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位于纽约的多米尼克·莱维画廊总监Lock Kresler表示:“今天的藏家们,已经不再用国别区分艺术家,不在乎中国的还是日本的,西方的还是非西方的。他们开始以作品题材来分类艺术。”
加之越来越多的画廊挑选年轻的艺术家进入巴塞尔,而年轻一代多倾向于观念性的表达模式。参加本届瑞士巴塞尔的画廊主梁中蓝坦言:“虽然是中国艺术,却称不上是非常严格的中国艺术。因为根本不需要借由历史或政治语境去理解一件艺术品。” 参加了这次巴塞尔的艺术家季大纯在谈到参展的年轻中国艺术家时用了“中国人做西餐,比西方人做得更好”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何普林指出,尽管这几年没有此前中国当代艺术火爆期的行情,但此次带到巴塞尔的中国艺术家作品还是普遍受到欧美藏家的关注。

亚洲艺术不敌欧美在巴塞尔仍处边缘

近年,亚洲藏家频频亮相欧美拍场,忙得不亦乐乎,不仅显示出强大的购买力,还充分流露出他们对于西方高端现当代艺术品的品味提升与收藏野心。尽管巴塞尔在一开场就呈现了好的市场势头,但那更多的是针对欧美画廊、欧美艺术品。这个时候需要打破我们对“地域”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理性认识这一现状:欧洲的艺博会,在欧洲的语境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这些国家的画廊还是占主体的,占到80%以上。跟去年参展的亚洲画廊数量相比,今年(21家)更是锐减了10家。而今年参加画廊主展区的中国画廊仅有香格纳画廊、麦勒画廊、维他命空间和长征空间。不得不让人感叹的是亚洲藏家在增多的同时,亚洲的画廊却在减少。事实上,近几年中国参展画廊一直徘徊在5家左右。不少前往的专业人士都对此表示了失望。“事实是亚洲艺术家的比例仍然很低,亚洲艺术在巴塞尔绝对还是边缘”策展人陆蓉芝说。对于中国艺术来说要想在这个国际性平台上亮相则似乎有着更长的一段路。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