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评论家+策展人 > 张朝晖(Zhang Chaohui)

张朝晖(Zhang Chaohui)

2014-01-22 02:31:11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张朝晖(Zhang Chaohui)

简历
张朝晖,1965年生于河北,在北京长大
1988年在天津南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1995年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硕士(导师水天中先生)
1998年纽约巴德学院获得艺术策展学硕士学位
1998-199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从事艺术理论研究
1999-2000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任策划部主任
2002年创建北京犀锐艺术中心,任首任总监
后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香港亚洲艺术文献中心研究员

策划展览
《天地之际:徐冰与蔡国强》1998,纽约
《从中国出发》1999,北京
《艺术大餐》2000,北京
《重力庭园》2000,深圳
《○℃计划》2001,北京
《面对脸》2002,北京
《新都市主义》2002,广州
《被制造的快乐》2003 北京, 《电子城市的生活》2003 多伦多
《亚洲艺术的现代化》2003,汉城
《雌雄胴体》2003,北京
《活色声香:大都市的新生活》2003,北京CBD建外SOHO开街庆典

发表作品
《江苏画刊》,《艺术当代》,《现代艺术》,《今日先锋》,《读书》,《美术馆》、《亚太艺术》(Art AsiaPacific),《亚洲艺术新闻》(Asia  Art News) 等

个人出版物
《杜尚》,《劳申伯格》,《西方艺术与性文化》,《文化与道德》,《技术化艺术》,《艺术大展时代》等

张朝晖著《当叛逆沦为时尚》封面

书名:当叛逆沦为时尚
作者:张朝晖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6-7
页数:252
定价:25.00元
ISBN: 9787535624468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使关心艺术的人感到惶惑的时刻——受到普遍尊崇的某个艺术大师离世,人们放眼望去后继无人,于是哀叹一个艺术时代结束。但历史并不会因为人们的惶惑而停止匆忙的脚步,艺术永远前进,只不过是由另一批艺术家在做着前辈人所不曾想过或者试过的事。当然,新人往往得忍耐孤独和寂寥,熬过又一轮轻蔑和疑忌,直到出现足够多的理解者和追随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与此相应,也就会出现与这一时代的艺术相适应的艺术理论与批评。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变化,既不必激动也无需愤怒。二十年前我在一次研讨会的发言中,提及美术理论新人的出现是美术理论“春天”来临的物候:“他们未发预告,不待批准,蓦然绽开,破土而出……以他们为代表的理论新风,猛烈冲击盘踞艺坛多年的‘经学’的思想方式……”这些话发表以后,曾被认为大逆不道,招来反复讨伐。时过境迁,当时的“新人”都已成为“老人”,回想当年的讨伐,显然是一种色厉内荏的小题大做。前人说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就是说它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部分人的专利。作为学术而不是作为权术和权力的美术理论、美术批评,当然也该如此。

本书目录

前言
当代历史环境中的艺术对话——《张朝晖文集》序
在都市的平台
在北京长大:60年代气质的一个说法
从老房子到新建筑:新都市主义的一个理由
我们的东西——从洪浩的新作品谈起
新城市的迷失
活色生香——新都市中的新艺术
二、艺术家访谈
我的整体艺术构想——李路明访谈
“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今日先锋的精神”——高氏兄弟访谈
寻找艺术梦想——王庆松访谈
从东到西,由西向东——缪晓春访谈
在图像的背后——张小涛访谈
艺术是一种境界——张朝晖VS张卫
三、国际当代艺术文献
策划人的时代——关于贝勒吉奥国际艺术展览研讨会的总结发言
安迪·沃霍尔的崛起
电影、怪物和面具——辛迪·舍曼的二十年
装扮女人的艺术家——森村泰昌的艺术
临近彼岸:森万里子的视觉世界
视频空间
四、策展文本
雌雄胴体,一种新的生命体验
从中国出发: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新艺术
天地之际:徐冰与蔡国强
今日处境:关于“艺术大餐”
面对脸:面具与面孔
鲜活而多样,但非确定且难以预测的风景——关于新都市主义和当代艺术
后记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