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文历史 > 时代周报:“阴盛阳衰”再争议

时代周报:“阴盛阳衰”再争议

2013-09-24 22:13:53 来源: 时代周报 作者:

图片资料

如果以将来学生找工作很难为由剥夺她的受教育权,这是大学应该做的事情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成长,并作出自由的选择。而所谓的就业率是大学自己的利益,这个数字会影响大学决策者的政绩,但和学生的利益并不直接相关。

2013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刚刚落下帷幕,争议再起。男女比例失调近年来成为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许多高校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录取时对男、女生区别对待,引起女权组织抗议。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高校做法是否涉嫌性别歧视?教育市场是否真的出现了所谓“男孩危机”?再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超过男性,甚至世界范围内多位女总统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乃至“阴盛阳衰”时代的来临?

[开篇]限制“阴盛阳衰”就是歧视女性吗?

本报评论员 孙乐涛

不久前《厦门日报》报道,“厦门大学紧急建造女厕,应对男女比例失调”。报道称厦大本部男女比例已达到46:54,使得女生课间如厕难问题日益严重,压力之下,厦大后勤处作出以上决定。

事实上,不只是厦大,近年来,男女比例失调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早在2007年,中国大学新入学的女生比重就超过男生了,达到52.9%,此后保持继续上升的趋势。而女生日增,男生日减,完全是由于女生成绩好,男生竞争不过女生。据中国校友网不久前发布的数据,2000至2012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状元”中,女生也明显超过男生。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而在高校中,这样的比例恰好反了过来,出现“倒挂”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许多高校近年来在招生录取时设置性别比,导致分数线上出现“女高男低”现象,引起一些女权组织的抗议。

大学“阴盛阳衰”是个世界现象

高校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阴盛阳衰”呢?一种流行的解释是,中国应试教育盛行,素质教育不彰,而女生比男生更适合应试教育的选拔模式。据说,男生敢于冒险,调皮捣蛋,不愿按老师的规矩行事,常受批评,特长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减弱,产生学业上的危机。而女生更容易服从,习惯于按部就班、死记硬背,经常得到老师的鼓励、嘉许,比男生更适应应试教育,因而在高考中胜出。

这种解释看似很有道理,也比较契合当今大众痛恨应试教育的心理。但细究起来,却颇有些似是而非。应试教育确实是当代中国一个严重问题,但把高校“阴盛阳衰”完全归咎于应试教育,也并不妥当。

事实上,即使在国人心目中实行“素质教育”的典范美国,近几十年来大学生中男女比例失调也成为一个严重问题。据统计,1950年代,美国高校中女生占比为24%,1980年代上升到50%,到2011年,女生已达到58%,比中国高校失衡还严重。而且这也完全是由于女生成绩好所致。英国大学中男女比例失调现象也不亚于美国。甚至有专家推算,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25年,英国大学中女生比率可能高达75%。

要探讨中国大学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不应仅仅局限在中国独特的应试教育体制上,并预设一些对女性很可能是偏见的看法(如循规蹈矩,死记硬背),应该“放宽历史的视野”来审视这个问题。

其实,女性可能本来就比男性学习能力强,不论是在素质教育中,还是在应试教育中,只是她们以前一直没有机会同男性一决高下。到20世纪后期,在全世界范围内,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女性获得同男性一样的受教育机会,而又比男性更加认真努力,于是女性大学生在数量上迅速赶超男性,学习成绩也赶超男性。也就是说,目前的状况不过是拜“男女平等”之赐,是这个观念自然而然的结果。

男女平等的实现与女性的赶超

男女平等的观念在人类历史上其实源远流长。中西方古代哲学家都有提出过这个问题,比如古希腊的伊壁鸠鲁,中国明代的李贽。他们的说法在当时不可谓不“先进”,但当时的社会完全不具备实现“男女平等”的条件,脱离了现实,这样的观念也就不能为民众所理解,不可能产生社会影响,只能尘封在故纸堆里。

为什么说古代社会没有接受男女平等的条件呢?因为,男女在智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可能没有多少差别,但在体力上却有重大的差别。在体力劳动主导生产力的时代,体力决定个人贡献与在群体中地位的时代,男女是很难实现平等的,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很难被人们理解。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所取代,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脑力劳动创新所带来的财富远大于体力劳动所创造的财富。

也就是说,在现代生产中智力创新的重要性远大于体力劳动,一个女科学家创造的社会财富可能远大于一个强壮的男性体力劳动者,这时,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就具备了现实的基础。人们认识到,男女之间,乃至不同的种族、民族、阶层之间,虽然在肉身、体力、经济条件等方面暂时有所不同,但他们在智力上、道德上、精神上、人格上是一样的,平等的。于是,近代启蒙运动就兴起了,古代的不平等观念被革新,以自由平等相标榜的现代人类文明诞生了。这种转变的背后正是体力劳动主导的落后生产方式被脑力劳动主导的现代生产方式取代。

到19世纪,边沁、密尔等英国哲学家热烈鼓吹男女平等,获得广泛的社会共鸣。20世纪,男女平等的制度障碍被进一步扫除。在60年代民权运动的冲击下,70年代初美国大学实现男女同校,十几年后,女生就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入学优势,迅速赶超男生。

中国大学近年来女生迅速赶超男生,宏观来看,其实是上述世界历史大趋势的一部分。近三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又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中国单个家庭子女数量维持在1-2个,家庭收入完全可以负担起所有孩子的教育,于是女孩得到同男孩同样的教育机会。这种状况与美国七八十年代实现男女同校后的状况大致相同,出现同样的结果也不奇怪。

当然,除了以上宏观的、普遍的原因,中国特殊的状况也在其中起作用。比如有研究者就提到,当代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与社会需求脱节,学费昂贵,毕业生就业困难,很多人尤其是农村家长认为高等教育回报率太低,男孩子还不如早出去打工,挣的钱不比“二本”、“三本”的毕业生少。至于女孩子,家长会认为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可以安心读个大学。而实际上,这个现象也不是中国独有的。比如近来就有报道,英国大学学费上涨,导致大学生男女比例失调,因为工薪家庭的男孩因此放弃读大学而转走学徒这条道路,觉得这样更划算。美国也是如此,在黑人与低收入的拉美裔与白人家庭中,女孩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要大大高于男孩,而在出身于人口中最富有的四分之一的家庭的大学生中,并无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

“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

如前所述,男女平等的实现是一个理念与社会经济、科技条件等现实相互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条件不具备,任凭哲学家如何论证、鼓吹,这样的观念也无法生根,产生实际的影响力。而且,平等也并非是人类所追求的绝对的、排他性的价值,平等需要与其他价值比如自由、比如传统取得平衡,社会才能健康地发展、改进。西方国家像美国一些大学近年来采取对男生倾斜的招生政策,录取时适当放低男生的标准,这并没有招致多少非议,因为他们有健康的社会制衡、决策机制与评价标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不能动不动就扣上性别歧视的帽子,要求绝对平等,一刀切。

事实上很多工作在目前的条件下,女性确实还是难以胜任的,比如采矿、航海等需要较大体力投入的工作。再说高校的人才培养也不可能完全不考虑市场状况,二者需要良性互动,而不能脱节、对立。

[对话]吕频:大学男女比例与就业市场之间不存在错位

本报记者 韩玮 发自上海

8月15日,NGO组织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发布《2013年“211”工程学校招生性别歧视报告》,引起广泛关注。

报告指出,在全部112所“211”工程学校中,2013年本科招生存在性别歧视规定的有74所,占比66%,而“985”工程高校中也有31所在今年的招生中出现性别限制的行为。

为此,本报专访了妇女传媒监测网络项目的负责人吕频。

非歧视是自由的边界

时代周报:这份报告指出的高校“歧视”行为大多数没有违反教育部的规定。那么,你们所谓“歧视”是就哪种视角而言?

吕频:歧视,或是不歧视,这不是教育部说了算。教育部的招生规定只是一个参考。如果学校直接违反了规定,这说明教育部失察。但是,没有违反规定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歧视。

歧视有着明确的定义和判断标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第一条就表明,“对妇女的歧视”一词指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除或限制,其影响或其目的均足以妨碍或否认妇女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中国是上述公约的签署国,不论何种法律、规章、政策都受到这一规定的约束,教育部的规定也要接受非歧视原则的审核。而我们正是根据公约的精神判定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人为设置性别限制是一种歧视行为。

时代周报:目前,指出教育部应该消除歧视是一种维权路径,不过,大学不应该拥有决定自己招收什么学生的自由吗?

吕频:歧视和自由,这两者是什么关系?目前,中国的大学都是公立的,由纳税人维持,一个公立的大学能否根据“学科的需要”自主地挑选学生?一个自由的行为是否具有规则的边界呢?

其实,歧视与自由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非歧视是自由的边界,否则,自由的行为是一种侵权。换言之,即便大学拥有自主招生的权利,但它没有歧视别人的自由。这就如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他们有用人自主权,但不可以歧视性别。

时代周报:有报道认为,目前,大学的男女比例与就业市场男女比例之间存在错位,如果无视这种现象,彻底取消高校招生的性别限制,那么,结果可能将加剧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失衡现象。

吕频:首先,我不认为大学的男女比例与就业市场男女比例之间存在错位。这一论断没有证据。我看到的情况是,很多单位不招女生或者限招女生,导致女生的竞争特别激烈。

但是,如果以将来学生找工作很难为由剥夺她的受教育权,这是大学应该做的事情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成长,并作出自由的选择。而所谓的就业率是大学自己的利益,这个数字会影响大学决策者的政绩,但和学生的利益并不直接相关。

学生毕业后愿意去哪里,愿意做什么工作,这是他们的选择,不是高考需要处理的问题。受教育权是一种独立的权利,如果和就业挂钩,这是大学功利主义的表现。

男孩危机是伪命题

时代周报:高校招生设置性别限制的背后是这样的现实,今天的大学里,已出现了男女生比例失衡的问题,一些大学的班级里,男生成为珍稀动物,连一支足球队都组不成,你觉得这种现象正常吗?

吕频:我所理解的“正常”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高考对所有人的承诺。这是没有争议的,也是最后的底线。

过去,从来没有人、也没有政策照顾过女生;如今,大学女性的数量逐渐增加,我想,女生也不需要特殊的照顾,只要求按照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公平对待。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

当然,如果有人觉得目前的教育考核制度不甚合理,那么,完全可以改革考试方式,但是,新的体制也要秉承公平游戏的精神,不能因性别设限,要在对男女一视同仁的的考核制度下,看谁究竟考得过谁。

时代周报:可是,有报道援引部分一线教师的说法称,在女生过多的班级环境中,教学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课堂讨论,缺少了男性的思维和声音。

吕频:我不认为存在男性思维与女性思维的区分。男人也有很娘的,女人也有很强的。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不存在性别之间的差异。

而且,一个课堂如果女生过多,教师说影响教学效果,那么,过去很长时间,在男生过多的课堂里,教师又为何没有觉得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呢?

时代周报:与现实中的种种歧视相对应,存在着一种“拯救男孩”的说法:现在的男生已少有阳刚之气,大学乃至社会都存在着雌化的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运晓还提出了“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的观点。您如何看待“男孩危机”?

吕频:我不同意这种说法。男生其实不需要阳刚之气。在学术上,阳刚之气是支配性的男性气概,这种气概是要接受反思和批判的。

而且,男生应该是多元的,可以阳刚,也可以阴柔。一个进步的社会应当允许任何男生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

至于说应试教育杀死了男孩,这也站不住脚。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为什么以前没有把男孩杀死,而今天女生赶上来了,就说应试教育杀死了男孩?这难道不是双重标准吗?

所以,我认为,男生气质的多元化是一种进步,而男孩危机只是那些男权社会的捍卫者编造出来的说法。我们应该接受男生的进步,同时,男性也要接受妇女的进步。

女生高考成绩占优是奋斗的结果

时代周报:据统计,在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2006—2007年,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超过65%是女生。而最近发布的《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也显示:2000—2012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中, “女状元”明显多于“男状元”。为什么在一个男权社会的教育体制下,女生成为了受益者,难道女性天生比男性优秀吗?

吕频:男权社会的教育体制下会出现大学招生设置性别限制的现象。女生是这个教育体制的受害者,而非受益者,否则,这些招生性别歧视又如何解释?

女生的成绩好是她们奋斗的结果,我认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女生为何在高考中占优。她们没有享受任何政策上的优待,只能说,这是家庭、社会共同支持妇女发展的结果。

如今,男性必须面对一个事实: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年代,女生在进步,男生应该怎么办?靠设置性别限制来维持自己既有的性别特权吗?这是落伍的、错误的,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男性是否敢于接受公平的竞争呢?如果敢,那就看相同的考试体制下谁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考不过女生就人为设置性别比例,那么,这是一个不讲规则的游戏。

时代周报:有人提出,今天大学里女多男少情况的出现,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独生子女状况有关系,只有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会给予尽可能的条件使孩子得到发展,而如果每个家庭存在两个或以上的孩子,父母就会面临选择。你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吕频:目前,总的来说,中国大学在校生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而且,在一些名校,男生仍然占据优势,比如北京大学今年招生,男生所占的比例为57%。

事实上,大学女生数量的增加,成绩的占优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2009年的统计显示,在有相关资料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女性在高等教育学生总数中的比例超过50%的有104个,其中超过60%以上的就有27个,最高的比例达到84.6%。这些国家既没有计划生育制度,也没有中国式的高考制度,所以,中国大学女生数量的增加不能用这两种制度来解释,起码不能是单一的解释。而我认为,最可靠的解释就是中国妇女的进步。

[声音]我的奋斗

赵如

每当看到报纸上关于招聘性别歧视的报道,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妈妈对我的告诫:你必须要努力,你必须要勤奋,尽管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还不够,因为你是女孩子,在体力上没有优势,将来又要受到生育的困扰,如果你不比男生优秀很多的话,你就找不到工作。

这段话给我的印象很深,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要求自己不仅要比大多数男生优秀,而且要比他们优秀很多。说来也奇怪,我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每个班级都是女生多男生少,女生的成绩普遍比男生好。所以当我看到高校男女比例失调的新闻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奇怪。

教育专家们普遍将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死记硬背的教育体制更适合女生,而抑制了男生的活力,一定程度上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在我看来,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个是:独生子女政策让本来倾向于投在男生身上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父母都会尽己所能地提供良好的环境。多子女家庭中的兄妹和姐弟的区别不再存在,不再需要男孩子担起家庭的责任,不再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女孩子的懈怠。以我为例,从小父母严格的要求让我明白我将来是要和男人一较高下的,不仅仅是学业,还有能力,性格。要独立,有自己的主张;要自制,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要宽容,狭隘的人会越变越难看。除了指导我的学校学习,送我去兴趣班之外,他们还不定时抽出时间来和我谈心,了解我学业的目标和未来的计划。还有要注意站姿、走路的姿势、说话的手势和表情、克服在许多人面前讲话的恐惧,等等。

在智力上应该既不存在女性比男性优越,也不存在男性比女性优越,优秀大部分是与教育和投入成正比的,付出得多自然得到的也多。在这样的教育下,无论男生女生都会成长得很顺利。

另一个是在同样的教育水平下我们比男生早熟或者说更早认清现实。

小学初中学业上的胜利简直轻而易举,因为只要一点耐心和勤奋就够了,但是很多男生显然不具备这种自觉。但学业上的差距其实还是可以弥补的,真正的差距在待人接物上。在同龄的男生还在疯玩胡闹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和情绪了。有的男生甚至在高中还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方,具体表现就是轻易地撂挑子,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就出现在我高中的男班长身上。有什么办法呢?我们需要他,没有女生可以当男班长呀。

在我看来,这些男生一点危机感都没有,他们脾气暴躁易怒,没有耐心,完全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不良情绪,做事不考虑后果。家长的全部爱怜的浇灌让他们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反正是男孩子嘛,不行还有一把力气,总不会饿死的:大概天真的家长们是这样想的。

一部分女生获得了要求堪比从前男孩子的严格教育,一部分男生却获得娇惯和溺爱,此消彼长,自然会出现女生的成绩更为优秀的现象。高校男女比例失调其实是原本倾向于男性的教育资源向女性倾斜的缘故。如果我有哥哥或者弟弟,父母很可能无法在我身上投入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除此之外,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亲还对我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歧视忧心忡忡。我想是因为她在工作的时候受到了各种性别歧视的困扰,作为一名女工程师,无论是争取项目还是工地考察,她都要付出更多。她一定不希望女儿再受到自己所受的不公正对待。但在一个女生数量占绝对优势,质量占相对优势的环境中长大,我真的对性别歧视没有感觉。也许是因为还没有正式进入社会,也许是父母的告诫对我的影响,甚至在看到就业歧视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因为你还不够优秀。

我的父母,虽然他们已经尽力了,但是在可以预想的将来,我终有一天还是要碰到所谓的性别歧视、女性上升玻璃天花板。归根结底,他们所谓的防微杜渐只是消解了歧视的影响,而不是歧视本身。(作者系90后女大学生)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