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文历史 > 王小东:逆向种族主义教育之危害

王小东:逆向种族主义教育之危害

2013-09-23 02:05:26 来源: 四月网 作者:王小东

核心提示:现代灾难不仅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危害人类身体或者威胁自然生态的灾难,还是各种对思想和教育的摧残。现在的中国正在经历现代灾难。在教育领域,近三十年来逆向种族主义者的谬论很有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误导着老百姓和政府官员。如果我们听从于他们的误导,改为向所谓的西方先进模式——如所谓的素质教育——靠拢的话,那么中国经济在全球竞争中将失去高素质劳动力这一最强大的、或许是唯一的优势,中华民族正在重新萌发的文化自信也将惨遭夭折。

多年来我一直强调,对中国的文化建设或文化自信危害最大的就是逆向种族主义。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如西方人:道德方面,中国人都是坏人,西方人都是天使;能力方面,中国人都是凡人,西方人都是神仙。在教育方面,逆向种族主义者也是贬低中国抬高西方,且危害更直接更严重。

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为中国的高速发展培育了不可或缺的人才,得到全世界的肯定甚至羡慕。这本来是中国的长项和骄傲,但是却被逆向种族主义者诋毁为既无效率又不人道,简直是摧残学生,而西方教育则被吹嘘为既人道又高效的。在大多数领域,一般老百姓和普通官员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即使受到一定影响,也并不盲从逆向种族主义者,但是在教育领域,近三十年来这种谬论却始终很有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误导着老百姓和政府官员。如果我们听从于他们的误导,放弃中国现有的教育模式,改为向所谓的西方先进模式——如所谓的素质教育——靠拢的话,那么中国经济在全球竞争中将失去高素质劳动力这一最强大的、或许是唯一的优势,中华民族正在重新萌发的文化自信也将惨遭夭折。   

一、现代教育的内容、对象及方式

就内容而言,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最突出的不同,就是需要学习大量的现代数理科技。出现这种现象完全是现代竞争的需要和结果,不是为了人道不人道,首先是为了应对生存压力,不管是个人的还是民族的。如果这个世界不处在工业资本主义时代,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存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那么我们绝大多数人完全可以不去接受现代教育,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没有或缺乏竞争压力的话,人们完全可以继续像传统中国人所热衷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风花雪月,或者像当今美国人所喜好的成天拿嬉哈音乐橄榄球打发时间。现实竞争逼着人不得不去学习数理科技等科目,不能任由自己的性子。对于多数人来说,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很困难的,学习极少具备像玩乐那样人人喜好的特征。当然,也不是说里面一点乐趣也没有,但你必须得特有天赋,或者你得学到一定程度才能觉得不枯燥了,然后慢慢从中发现出乐趣来。   

针对现代教育的内容,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人的天分禀赋各不相同,我认为教育对象或受教育者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而知之者,这是极少数天赋很好的人。这种人你不用逼着他,他自己就愿意去学,而且学得很出色。对这些人,我们的教育制度或者教育政策最好不要拿过多的制度或程序来束缚他们,不要按部就班,相反要对他们进行特殊对待,无论是教学、录取都给他开一定口子,以利于最好地发挥他们的天分。当然,这个口子不能开得太大,因为口子一大,腐败就上来了。   

第二类是学而不知者,这是禀赋最差的那部分人。我们得承认,现实社会当中有大量的人是教不出来的,他们不太适于学习数学、科技,即使你逼着他去学,也常常没什么效果。那么对于这样的人,合乎人道的做法,也是要网开一面,特殊对待,当然不是放弃教育,而是顺其自然,在教育过程中降低对他们学习的要求,增加玩的比重——实行所谓的“快乐教育”。

第三类是学而知之者,他们介于生而知之者和学而不知者之间,介于天赋最好的和最差的之间。一个社会,生而知之者总是极少数的,教育的关键、重点,或者说教育的成效如何,主要就看如何设计制度来对待这些通过学习而能有所知的人。是尽力让有能力者真正成为有所知者呢,还是放纵他们,让他们因不学而不知,沦落到与那些学而不知者近似的地步?对于这类人,学则知,不学则不知。你逼着他学,他就会成为知之者,否则就是放纵他们。所谓的应试教育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就在于此,就是逼着学生学习。我们可以考虑适当地改进应试教育,但是绝不能用别的什么奇思妙想、捷径坦途来代替它,比如时下流行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之类的。有人讲这样不人道,如果将此逻辑贯彻到底——干脆取消考试得了。但是这样肯定不行。大仁不仁,在现代教育中体现的最明显。

二、美国教育危机:美国社会整体腐朽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与中国逆向种族主义者的刻意吹捧或选择性失明相反,美国朝野上下现在倒是一致公认美国教育正处在深刻的危机当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美国学生成绩差,尤其是理工科成绩差。

美国的教育危机,其实是美国社会的全面整体老朽或腐朽化在教育领域的反应。美国是靠工业起家的,玩的是真金白银,从二十世纪初就雄踞世界榜首,这是其霸主地位的根基。不过花无百日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在工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就已经逐渐降低了。但是美国人当霸主当惯了,过好日子过惯了,现在自己生产不足了却依旧要维持过去的生活方式,于是乎消费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生产。这庞大的缺口——国际国内的巨额赤字——怎么补?重新像当年那样靠自己吃苦受累发奋努力吗?这太辛苦了,于是就只好去抢和骗。美国人的抢和骗,到今天都很难奏效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去抢,都是战而不胜得不偿失。而金融危机爆发后,骗来骗去最终却是自食其果。美国逐渐腐朽的表现,简单说来,在生产领域就是工作不努力;在教育方面,就是学习不努力。干活也懒,学习也懒,两者互为因果。我这倒不是刻意来贬低美国,因为一个文明由强盛转衰落,由健康转腐朽,是历史的规律,古今中西概莫能外。放纵自己、贪图享受、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等等,我们得承认这是人的天性。长期勤奋努力之后,一旦生存压力减小了,谁不想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呢?舒服日子过久了,人就不免退化。中国在历史上不也产生了这种退化嘛,直到近代大难临头,让人打趴在地上之后才又逼着我们重新奋起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走上退化的路子,你想让美国人找回当年那种发奋实干的精气神儿,是很困难的,即使他们朝野上下、精英大众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不久前有一段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加拿大留学,有白人大学生在学生刊物上发表文章,说白人的地位岌岌可危,因为白人学文科的太多,亚洲人都学习理工科,而任何一种权力,技术、经济包括政治权力多数掌握在理工科生手里,所以将来白人的地位会被亚洲人挤占。可为什么那么多白人去学习文科呢?道理其实很简单,文科好玩儿,有钱了就不用再学理工科了,这太辛苦。不只是加拿大,这在西方是普遍的。白人富家子弟,就是说用不着再挣钱的人,用不着为生计奔忙的人,他们最想学的就是法国文学,好玩儿啊。按中国一个年轻人的说法就是泡妞很容易,理工科整天学习,没情趣,不浪漫,不招女性喜欢。这样产生的问题是不挣钱、没权力,可是因为他们的父辈已经掌握了权力,有了钱,所以他们就不用在乎了。玩儿的结果是会逐渐丧失权力和财产,这正是那些有志的白人学生所担心的,因此希望更多的白人学生来学理工科。白人统治这个世界不是靠法国文学,而是靠坚船利炮、卫星导弹,没有了这个就什么都没有了,而这些东西都是要依靠科技的。” 

不久前的国际标准测试就证实了这个白人大学生的担心。美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都不高,语文或阅读还好一些。这说明美国这些年越来越被情怀党和文艺圈所统治。有人将当代美国美化为后工业社会,我看其实是去工业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很差,而玩点情怀、写点酸文还算在行。但是,写点酸文对国际竞争的帮助又能有多大呢?

最近美国有白人讲,论打篮球玩爵士乐,白人就是不如黑人。言外之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打篮球玩爵士乐再好,其实无关大局;我们白人不必在任何领域都强于别人,只要在那些关键领域——比如科技方面——占据优势就可以了,那样我们就可以控制主要社会资源,别人自然也就归我们控制。

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虎妈的事例为什么让美国主流白人社会震惊,那不啻于公开宣布:你们白人在学习方面是比不上我们华人的,你们将来对美国的控制权主导权就要被削弱了。

同理,美国学生的成绩如果不如我们中国学生优秀——更不用说数量上的优势了——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将来美国对整个世界的控制权主导权要被削弱。

三、美国教育的双轨制:中国式教育也大有市场

当然,我对美国教育的批评是相对于他们的过去和今天的中国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在美国社会内部,其实是存在着学习风气或教育方式的差别的。在此首先要区分清楚的是,现实中的美国教育实行的不是一种而是两种不同的模式或制度,实行的是美国式的双轨制,对学而知之的和学而不知的采取了两套教育制度。

对学而不知者,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这是美国双轨制中的低级轨。这并不是美国基础教育的制度设计或政策上的错误,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社会人口结构存在高度的复杂性这一现实。现实美国社会当中,其实有大量的人是教不出来的,他不适于学习数学、科技,即使你逼着他去学,也常常没什么效果。那么对于这样的人口,一个人道主义的做法就是干脆放弃逼迫,由着他们,改行快乐教育,玩去吧。

但是好多中国的逆向种族主义者良莠不分,美国人的这种无奈之举,在他们眼里竟然也成了极端先进的表现,被他们冠以“快乐教育”、“素质教育”之类的美名,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什么创造性、想象力来。其实这种所谓的快乐教育,它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安慰,而不是教育培养,更与想象力、创造力无关。大家看电影时常常发现,美国的中学生在课堂上会表现出一种很随意的所谓的嘻哈之类的风格,那不是他们的课堂氛围好,学生有创造性,那是老师的无奈,知道左右拿他们没办法,就由他们去了。这哪里是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明明是多玩少学、只乐不学嘛!而且说老实话,美国的中小学老师很多也很糟糕,还不如中国的。这就是美国基础教育中的低级轨,逆向种族主义者难以在成绩方面吹嘘他们,就非得说他们更有想象力创造力,这符合事实吗?

美国的教育,针对能学而知之的那些人,采用了双轨制中的高级轨。其包括好的私立中小学,还有少数标杆性的类似于中国示范学校那样的公立中小学。这些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采用的教育方式跟中国没有太大区别,学生负担也非常多,照样是应试教育。西方教育中的这一面,中国人了解甚少。比如中国人所津津乐道的英国的那些贵族学校,在学习和纪律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即使是英国王子,在校的时候若是不靠谱,照样会受到体罚。

前面讲的美国人不爱学习,主要指的是学而知之的这部分人口,教育的高级轨,他们构成了美国的主流,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前面讲的美国人不爱学习,主要指的是学而知之的这部分人口,教育的高级轨,他们构成了美国的主流,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这种双轨制的形成未必是出于有意的设计,更可能是通过试错得出的结果。对这些中小学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不管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根据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用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摸索出来的办法,所谓的学者、教育官员们都不应该轻易地加以否定。

四、否定中国的基础教育就是阻断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教育的问题,不是教育水平不如西方,而是资源太少。在过去的很多年当中,教育实际上覆盖不到学而知之的那部分人。等将来资源扩大了,对于学而知之者,要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对于学而不知者,我们也不妨学习采用美国教育中的低级轨那种方式,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

令人难以理喻的是,明明是我们的教育卓有成效,明明是美国人羡慕不已,明明是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正在迅速地改变中国的命运,并正在造福全世界人民,可逆向种族主义者却非得把它贬得一文不值,非要让我们向美国学习,而且学的不是美国的跟我们相似的高级轨,而是低级轨,非要把我们的教育拉到美国那一个低档次的水平上去,非要我们放着数理化不学成天去打闹玩乐,这不是害国害民嘛!

今天,逆向种族主义病毒在其他领域的危害因国人的免疫力而有所消减,不至于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唯独在教育领域,他们正在造成实质性的危险,要将中国的官员和老百姓引入歧途。工业化决定中国的命运,而教育决定工业化的命运。他们一旦得逞的话,中国最主要的或者是唯一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我们就会缺乏科学家、工程师和技工,我们在工业化上赶超西方的努力就将前功尽弃,一百多年来我们民族追求复兴的奋斗就付诸东流了。因此我认为,逆向种族主义教育观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诋毁确实是一种民族自杀,这个问题不能不提到这样一个高度上来认识。 

尤其可鄙的是,逆向种族主义者的标准并不以一贯之,具体采用何种标准,全看自己方便。对于西方人的言论,若是贬低中国的,他们就拿鸡毛当令箭;若是不合他们胃口了,他们就视而不见。比如,比尔·盖茨在中国被他们吹成了神仙,抬得比在美国不知高多少倍,但是比尔·盖茨写文章说他对中国的基础教育羡慕得不得了,他们就听而不闻了。说中国学生不行的时候,他们是打着“国际测试”、“国际评估”的旗号,可如果“国际测试”、“国际评估”说中国学生行了,他们就改说“国际测试”、“国际评估”不行了。

五、结语

在过去的这两年,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争论进入了一个小高潮,并呈现出极强的戏剧性。   

先是2010年11月下旬,重庆市人大的一位副主任根据一些不可靠的资料就对中国教育大加抨击,声称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全球倒数第一,随后被广为传播。可话音刚落,就传来了上海学生在国际标准化测试中荣获各科第一的消息,同时负责测试的专家称,中国学生知道怎么从学过的知识中向外推,能够非常有创造性地做出别出心裁的解答。正当美国人对中国学生的表现惊得目瞪口呆之时,《虎妈战歌》的出版又进一步打击了美国人对自己教育的自信心。2011年一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国情咨文,坦言美国教育危机,并指出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做得更好。就在此时,国内网上突然疯传有一位北大的前副校长出来披露,中国高校的女博士超过百分之七十被潜规则。该消息引起轰动,但很快被证实为纯属捏造。逆向种族主义者选择此时炒作这一谣言,其用心可见一斑。

逆向种族主义者这种已堕落到依靠谣言来支撑的谬论,还能危害多久呢?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