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艺术”和“实验艺术”的废除---我的理想用词是“艺术”
  • 邱志杰:区分描述性概念和分期概念――中西语境中“当代艺术”的概念考察
  • 传统、全球化,以及影响东西方当代艺术的几个问题
  • 黄笃︱艺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但可以综合现实
  • 重要的不是“什么是当代”:我们应该关注在历史中形成的当代性
  • “一路走来”——“中国前卫艺术教父”栗宪庭的艺术之旅
  • 艺术中的政治——汪晖与朱金石的对话
  • 欧游反思录 ——欧洲三大艺术活动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 当代形式与传统文化(关于观念艺术)
  • 朱青生:中国未真正诞生艺术史专业
  • 专家认为:中国策展人应具备两种目光
  • 何桂彦:重要的仍然是艺术
  • 原志阳:当代艺术如何介入城市文化权力空间
  • 鲁明军:功能自觉与价值阙如
  • 冀少峰:为什么是“中转”
  • 朱其︱疯狂消费是我们觉得真实或者踏实的存在
  • 何谓“事件”——如何创造一个展览
  •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以失败告终?策展团队Ruangrupa访谈
  • 陈晓峰:2011年艺术危机G点
  • 盛葳︱论“体制”与“当代艺术”之关系
  • 孙振华:史学传统和当代艺术史写作
  • 刘淳:策展人的价值与意义
  • 展览制度与中国当代雕塑
  • W.T.J. 米切尔︱视觉媒介不存在
  • 朱青生:对博伊斯的一些评价
  • 张海涛:对宋庄“强拆事件”的见解
  • 被误读的“行为” ——二十年多年行为艺术现象和背景
  • 彭德︱中国美术发展战略
  • 欧宁:报纸是隐形的公民建筑
  • 栗宪庭:“被消费”的影响力
  • 冯博一︱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劫难逃
  •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艰难的,可不是娱乐
  • 奥利瓦中国行的意义与中国抽象艺术
  • [访谈]张海涛:转换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
  • 与传统碰撞?PSA“青年策展人计划”展现新生代策展人的爆发力
  • 自动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上):中国当代艺术在变乖还是进化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之路在何方?
  • 从高岩松装置作品看今日“新垃圾艺术”
  • 朱朱:“狂欢”与“灰色”
  • 后现代艺术的商业运作
  • 两个视角回眸艺术“85新潮”
  • 尹吉男:当代艺术家仍需寻找文化坐标
  • 欧文·沃姆 选择幽默,就是选择批判
  • 中国当代艺术的审查制度
  • 评论档案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当代水墨 > 中国实验水墨(1993-2003)

    中国实验水墨(1993-2003)

    2008-10-08 11:03:51 来源: 中国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中国实验水墨(1993-2003)
    作者:皮道坚主编
    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4-1
    版次:1
    页数:229
    印刷时间:2004/04/01
    纸张:胶版纸
    ISBN:9787531811077
    包装:平装

    从艺术发展史看“实验水墨”无疑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水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西方现代艺术的涌入开始,在20世纪80-90年代发展而至高潮并与中国现代艺术共进。与此同时,实验水墨悄然兴起,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不可替代的表达。

    实验水墨之所以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能持续蓬勃发展于21世纪的今天,自然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在电子信息与传媒高速发达的现时,这个世界开始了享用人类共有信息、共有文化资源的生活,我们自然也不例外地面临着这种生活现实的挑战——挑战即契机。于是,实验水墨的艺术表达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反映。当然,这种认识与反映来源于我们面对东方的、西方的、传统的、现代的、文化的、艺术的、社会的、当代的等等问题。至此,实验水墨标志着我们的态度与文化立场,其结果是实验水墨的创造属于它的时代,显然它是中国的、当代的,更是世界的。
    面对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的时代,偏执的、狭隘的、简单的、保守的、西方的艺术批评,或仅仅用单一的艺术批评的方法来审视和指引正在全面成长的、文化建构的实验水墨,将会违背艺术与艺术史发展的原则。同时,更无益于水墨艺术真正意义上的建设与推进。

    自1993年提出“实验水墨”至今已十年有余了。那么,这十余年来实验水墨的发展历程通过这本书能有一个相对的反映。这本书一方面是实验水墨的作品集;而另一方面又潜含着实验水墨的十年发展简史。
     
    作者简介

    目录

    一、策划人语 策划人语 我们的话
    二、序论 我为什么关注“实验水墨” 开放与延伸: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 在跨文化下的当代中国实验水墨 “黑白”与现代之消逝 水墨抽象形态中的东方神秘主义 众生喧哗的现代性——漫谈传统媒材当代转换的维度 中国实验水墨发展考察报告
    三、关于实验水墨作品 十四位艺术家作品图录
    四、关于实验水墨艺术家(以出生年月为序) 梁铨 石果 刘子建 杨志麟  聂危谷 张进 张羽 孙百钧 潘缨 崔见 方土 何灿波 陈红汗 魏青吉
    五、实验水墨收藏档案六、与实验水墨相关的大事记

    媒体评论

    编辑推荐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中国当代“实验水墨”。而其发展至今,它是怎样的一个历程与现状…… 读者又是否了解实验水墨是什么——我想这本画集给读者一个答案或许还有思考,而我们认为: 实验水墨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文脉上生发的,却又有别于传统绘画艺术的形式语言。 实验水墨是在传统水墨体系之外开辟的新路径。 实验水墨是中国当代艺术探索者针对中国水墨艺术的一次图式革命,它是水墨“领域”的创造。 实验水墨是在传统基础上实现语言的现代转换,即新材料的运用与开发,非具象图式、图像与新技术语言的同步生成。 实验水墨是非具象的图式、图像,而不是抽象。它与西方的抽象绘画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实验水墨是在中国当代文化背景下展开的。 实验水墨所具有的是新理论、新的言说方式、新的文化价值观。 实验水墨处于信息时代,它感知着人类世界共有的文化艺术资源,并将中外传统艺术的资源作为探索的出发点。 实验水墨超越了形而上下,也超越了东方与西方,它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水墨新概念、新秩序、风格是多元的、开放的。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