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网络时代的“田园城市”——评威廉·J·米切尔的《比特之城》

网络时代的“田园城市”——评威廉·J·米切尔的《比特之城》

2012-09-24 16:54:26 来源: 网易 作者:符英

威廉·J·米切尔︱著

神奇的计算机网络现在像一场风暴席卷着全球,正以其无法估量的巨大冲击力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人们用“革命”这样的字眼来描述着它所带来的变化。在20世纪之中,给人类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无疑是创造了像计算机网络这样具有革命性进步的科学技术的力量。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或多或少影响到建筑和城市的发展。这就像电影的发明同时也就意味着电影院这一新类型的建筑的产生;火车的使用带来了火车站的诞生;汽车的普及则改变了延续千年的城市的形态;电梯技术的日趋完善,使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成为可能,也从此改变了都市的天际线。如同温斯顿·丘吉尔那句广为传扬的警句所说的,“我们造就建筑,建筑也造就我们”。有谁可以想像计算机网络会如何改变建筑和我们每天生活在其中的这个城市的面貌呢?作出回答这一问题的尝试之一就是威廉·J·米切尔的这本《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

作者威廉·J·米切尔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实际上,他和那本著名的展望未来的畅销书《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一样,都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耐人寻味的另一个共同点是,这两个人都具有建筑学的学科知识背景。不同的在于,前者是建筑和城规学院的院长,而后者则是媒体实验室的主任。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听起来很亲切,既有空间,又有场所,还有公路,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词汇,但到底他讲述了些什么呢?

“电子公民”

想像一下当你面对镜子里的另一个你的时候的感觉,那里只是你的幻象,它没有灵魂。但当你在计算机网络之中“冲浪”的时候,你的肉体和你的灵魂就产生了分离,你的电子化身成为网络世界中独立的“电子公民”,在电脑化空间——赛博空间(cyberspace)中游荡。“在硅出现以前的许多漫长的世纪里,我们的祖先只能依靠自己的细胞质做一切事情”。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神经系统与身体网、眼睛与电视、耳朵与电话、肌肉与致动器、手与远程操作机、大脑与人工智能,米切尔为你打造出一副全新的身体,把你从旧的人体版本——猿猴2.0版全面升级。因此你不得不面对一些新的概念,并与那些你熟悉的概念相比较:空间与反空间、物质与反物质、集中与分裂、同步与异步、观看与参与、相邻与互联。这些是汽车所不能带来的变化之处。因此,米切尔认为“数字化时代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们必须着手为空间中的人体建造新的理论框架”。事实上,当你沉浸在网络之中的时候,你无法辨别你的存在究竟是真实的,还是仅仅是一群比特的游戏。就如在那部被译为《骇客帝国》的美国科幻片TheMatrix中,男主角尼奥始终困惑的就是自己到底是真实的存在,还是只是由Matrix制造出的生活在虚拟的现实中的什么东西。米切尔风趣地指出:“也许,当身体的界限和神经系统的边界变得不那么明晰的时候,哲学不得不把灵魂/肉体问题作为灵魂/网络问题加以重新概念化。”

“重组的建筑”

当人演化成“电子公民”后,建筑也将发生变化。米切尔接着讲道:“数字化信息溶解了传统的建筑式样。我们所熟悉的形态一个个消亡。重新组合的残片随即产生了新的变体。”于是门面、书店、书库、美术馆、剧场、校舍、医院、监狱、银行大楼、交易所、百货商场、家等等这些建筑类型就都分别在网络世界中有了相应的替代者:界面、比特店、服务器、虚拟博物馆、娱乐软件、虚拟校园、远程医疗、电子监视系统、自动柜员机、电子贸易系统、电子商场和电子之家等等。米切尔富有想像力地一一描述和比较了上述的这些例子。实际上,几乎所有类型的建筑都可以在网络世界找到它的电子版。甚至在相互竞争的时候,看不见的比特也开始击败钢筋混凝土的建筑: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过论证,放弃了以2100万美元扩建其法学院图书馆的计划,而是选择购买了超级计算机,读者可以通过电脑来检索和阅读需要的书籍。这种变化意味深长。每一个建筑师都应该思考一下需要如何去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同时,重组的也不仅是建筑本身,以往那些隐伏在建筑背后的许多东西:人的行为、经济的价值、政治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文化的习俗等等都将相应地进行重组。多少年来,人们都把建筑称作“用石头记载历史的史书”——石头没有了,“重组的建筑”还能记载历史吗?

“软城市”

在网络时代,人和建筑都进行了重组,城市的概念也将被重新定义。米切尔精辟地指出:“计算机网络像街道系统一样成为都市生活的根本。内存容量和屏幕空间成为宝贵的、受欢迎的房地产。大多数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转移到了电脑化空间。其结果是,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重新系统阐述我们所熟知的城市设计问题。”在这个城市之中,房地产不再是看得见的土地和房屋,它们变成了主机的内存和硬盘,可以无限制地扩充和添加;人类的法律也会被程序代码的规则所代替;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私密空间,围护你的不再是墙壁、门窗和门锁,你必须借助加密软件和口令,就像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那样;网络的规则代替了社会风俗,违反了这些规则,你就会受到惩罚,你会被“踢”出网络或是被限制进入某些空间。比特在电话线或是别的什么线上以“光”的速度运动,有如城市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车流。在现实世界的城市之中存在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问题在网络世界的比特之城同样也会存在。显然,米切尔认为,比特之城的结构将借鉴现在城市的经验。同时,作为人类许多世纪以来的栖息地的城市的形态也将会受到比特之城的影响,这就犹如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代的城市所发生的变化一样。由比特构筑的“软城市”将与现存的由砖头、混凝土和钢铁堆积起来的“硬城市”并存,互补,相互竞争,一起构成新的世界。

威廉·J·米切尔洋洋洒洒地从人讲到建筑,又从建筑讲到城市。现在让我们再回头看一下本书的副标题: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其实他在副标题中提出的空间和场所并不是我们在传统建筑学中所熟悉的那些概念。全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建筑与城市的书,倒并不如说是更接近基于信息技术的对未来的预言。在这一点上,他所做的与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倒十分类似。或者说,作者的目的正如他在开篇中所讲述的,是要“将建筑与城市置于新的背景下进行重新建构”,他认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关键的任务,是想像和创造数字化的媒介和环境,从而使我们能过上我们所向往的生活,并建设我们理想中的社区”,“它的重要性在于,数字化时代新兴的城市结构和空间组合将会深刻地影响我们享受经济机会和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对话的性质和内容,文化活动的形式,权力的实施以及由表及里的日常生活体验”。在这部书中,作者并没有讨论传统建筑学在网络时代所发生的变化,在这里他所讲的“空间”和“场所”其实应该是电脑化空间中的“地址”和“软件建筑”。但即使这样,他所关注的问题与传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目标并无二致——创造一个人们理想的生活环境。

人类的这种努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命,都会给人们新的希望。在100年前的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出版了他的名著《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尽管他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但也深深地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城市形态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再努力向前追溯,还可以发现在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和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时期希波丹姆斯的“米利都”城。甚至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其哲学名著《道德经》中,也有过这样的憧憬:“小邦,寡民,……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
20世纪末的网络革命,再次给人类一次创造新生活环境的机会,我们可以把威廉·J·米切尔的这本《比特之城》看做真正的乌托邦理想——完全没有任何实在的存在。但问题在于,它是否会是“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呢?米切尔并没有告诉我们在网络时代之中,我们这个现存的城市的出路,人口、环境、能源以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如何解决。当我们的灵魂独自在网络世界的比特之城中游荡的时候,我们的肉体会如何存在呢?

另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这次人类建设新家园的活动之中,我们现在的这些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多少个世纪以来,我们手中都是砖、石头、木材、钢、水泥和玻璃这些具体的物质,我们谈论着功能、形式和艺术之类的问题。尽管计算机和辅助设计软件大大改变了我们工作的方法,但充其量也只能算做一场范围和深度都很有限的设计手段和设计方法的改良而已。米切尔指出:“这一新拓居地将彻底打破古典范畴,对古典时代至今建筑师们所使用的语言进行重新建构。”在古典时代,建筑师以柱式规范作为基本语言;在现代,则以空间作为基本语言进行行操作。如果真如米切尔所预言的那样,“建筑会变成计算机界面,计算机界面会变成建筑”,那么,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将不得不以计算机程序语言作为基本语言。也许,我们可以套用米切尔的话来这样表达: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会变成计算机程序员,而计算机程序员会变成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到那时,我们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担心如何称呼现代之后的现代,它们将和所有我们曾经熟悉的建筑学一起变成“古典”。或许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何《比特之城》和《数字化生存》的作者不约而同地都具有建筑的学科背景了。

在每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来临的时候,总有一些敏锐的智者以里程碑式的著作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可以列举很多这样的例子?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还有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勒·柯布西埃在他1924年版的《走向新建筑》中曾经这样号召道:“一个伟大的时代刚刚开始,存在着一种新精神……”?

3
现在就开始试图评价威廉·J·米切尔的《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这本书的重要性也许为时尚早,但它的确为我们指出了一片待开发的充满希望的土地。在这篇短文的最后,还要特别补充一个这本书与《数字化生存》的共同之处,就是,译者都是范海燕和胡泳,译得十分精彩。尤其是译者的那篇前言《“地理还是命运吗?”》,更是一篇好文章。出版社是“生活·读书·新知”的三联书店,同样出色。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