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哲学 >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

2008-09-06 13:33:42 来源: 网络 作者:artda

作者: 彭富春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研究生课程

2002年2月——6月

主讲:彭富春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记录整理:徐 萍  常旭旻

文本依据《Basic Writings》,段落划分依据《Holzwege》,

中译参考彭富春译《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02年2月27日

  海德格尔思想的勾勒:

  粗线条的勾勒往往要回复到最基本的问题,即开端,或者说“本源”。海德格尔的思想必须十分专注才能进入,否则只能似是而非,这样只会影响大家思想的健康。

  思想作为整体有其自身的建筑结构,但还要注意它与细节的关系。

  1. 什么是哲学

  这样一个标题本身即一个哲学问题,海德格尔就著有这样一个小册子。“什么是”本身就是哲学问题,即英语的“be”。这是哲学的追问,关系到存在,也关系到本质。“什么是”就是要找到关于这个事情的本质、规定性,按照黑格尔、马克思,即对现象作出本质性的规定。“哲学是哲学”,这是同义反复,但海德格尔的如此回答是要回到事情本身,排除它之外的东西,这涉及到真理,“是什么”就是要找到什么是真理。

  究竟什么是哲学?哲学回到它的起源,就是爱智慧。什么是智慧?什么是爱智慧即知道的知识,但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什么是存在的,什么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虚无。简而言之,就是存在与虚无。这相关人本身,只有人才知道“此”。这又相关人的规定,以及人的权利与义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必须不做什么。

  爱有各种形态。古希腊Eros,即性爱,柏拉图将之表述为两种,一为占有,一为友爱(phil)。当然还有圣爱。哲学之爱介于性爱与圣爱之间,同时具有两面性,但它不表现为情爱,而是沉思,即思想。因此爱智慧就是思想。人是理性的动物也就是能思考的动物,但这思考还不是哲学。哲学的思想是独特的,是纯粹的思想,即关于思想的思想。

  注意思想的结构。“我思考”,这是状态;还有意向,即我思考什么,即对象,能思和所思的。如此思想就回复到了自身。当然思想可分为各种形态,最高的思想是理性的,哲学的事业就是思想理性的事业。但这发端于古希腊,终结于黑格尔。现代是存在,后现代是语言,哲学之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哲学死亡了,但只是其所思和内容死亡了,哲学自身仍存在。中国自身思想传统还未进入思想自身,但这不是欠缺,而是说它有自己的地盘。

  “什么是”关系到存在、本质、真理,哲学是思想和所思的同一,现代和后现代将之转换成存在、语言。

  我们在批判的意义上思想,这不是谁的独创,哲学作为思想本身从来就突出了这一点。这样一种批判简单地可以分为语言批判、思想批判(理性批判)、现实批判。

  2. 什么是美学

  美学即感性学,要注意美学和哲学在历史上的变化。古希腊美学是诗学,是生产和创造意义上如此。但诗学与中国的诗情画意不同,没有这种感情与自然的关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把诗归结为理性的一种能力,是理论的、实践的、生产制造的能力之一种。“美学”概念是近代的产物,是关于感性的学问,与逻辑相对。鲍姆嘉登认为古希腊的诗学还是理性意义上的,他要建立感性的科学,但这没有得到康德、黑格尔的赞同。康德认为判断力是主动的,联系到主体本身,而感性是受动的。黑格尔从绝对精神考虑艺术,他的美学是艺术哲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现代和后现代是非美学、反美学,反对将之作为人的一种感觉现象,而将美学或艺术问题当作一种关于存在的经验或体验,是我的关于存在的经验,不限于人的精神或心灵层面,从而更为本源,成为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黑格尔的艺术消亡论实际是艺术或美学的终结,即黑格尔所说,艺术作为最高的规定已经不存在了。海德格尔没有使用美学或艺术哲学,以及诗学的名词,他认为艺术是一个存在问题。中国的美学讨论一是没有注意到中西的差异,一是没有注意到西方美学的历史演变。什么是这个时代我们的美学问题?这与现行的学科分类没有关系,美学实际是哲学问题。

  3. 海德格尔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中国没有西方思想的时代分期,西方思想有五个时代。海德格尔所属的是以存在为思想主题的现代,同时他自身思想有三种区分,即其与古典,其与现代,其与自身。

  首先,其思想不同于传统哲学

  4. 海德格尔思想的结构和变化

  首先,什么是海德格尔的思想?他的思想不等同于理性、逻辑,最根本的是源于一种经验,关于存在的经验,所以他的思想是被存在规定的。他要思考什么呢?在已思的当中找到尚未被思考的,即值得思考的。其次,什么是事情?事情即存在,亦即此在。在海德格尔的时代这是什么样的事情呢?是“无家可归”的存在经验。第三,海德格尔思想的规定是什么?是“林中空地”,是语言、宁静的排钟。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有转变,即早期、中期、晚期。这是有文献根据的,表述在《海德格尔全集》第十五卷。

  早期,主题是世界,最主要在《存在与时间》,描述了人生在世的情形,即世界、手前之物(自然之物)、手上之物(器具)、此在(人之存在),凸现此在的重要性,根据此在的规定,最终此在被表述为走向死亡的存在。

  中期的主题是历史,不再是人生在世,而是存在本身的命运,即存在自身的遮蔽和遗忘,形而上学的历史。海德格尔要找出克服形而上学的思想,《艺术作品的本源》即处在此阶段,讨论真理的显现和遮蔽。

  晚期的主题是语言。这基于对工具语言和指引性的语言的区分,指引性的语言是纯粹语言,其自身言说,自身显明。

  5. 海德格尔美学的主题

  我们不是在通常美学的意义上谈论海德格尔的美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其美学在早期体现在《存在与时间》,这是现象学和解释学的重要文献,核心在“理解”这个概念,但这里的理解还是存在的,而非语言的。中期则是真理将自身设入艺术,但“设立”同时也隐藏着思想的暴力,包含了形而上学的阴影。后期是诗意,接受尺度,倾听林中空地的声音。

  6. 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

  这是海德格尔中期的作品,以现象学的方法,将问题还原到艺术作品本身,找到本源即真理。其现象学方法可简单分为三步:

  一,艺术作品作为物,即beings;

  二,通过还原,艺术作品不是一般的beings,而是工具、器物,找到其与一般器物、工具的区分;

  三,回到艺术作品本身,作为艺术品的艺术品是真理的发生地,是世界与大地的抗争,这不同于康德的理性的发生。

2002年3月27日
  为什么探讨艺术作品而非其它什么东西的本源?这需要对比古希腊、近代、现代、后现代。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处于理性框架内,与人的理性能力和认识能力相关。Theory是看,是洞见insight,实践理性是意志,诗意则与技术、制作相关,而theory即理论理性是最高的,哲学家的地位也就是最高的,理论理性规定了诗学。这里的理论理性是沉思,不仅仅是一般的看,也不同于维特根斯坦的非思考的看。亚里士多德探讨的不是抒情诗,而是戏剧诗,即看到的神的斗争。

  近代。康德之前,鲍姆加登建立了美学。但Aesthetic不同于poetic,而是感觉、感性,与生产、创造无关。康德用的是判断力judgment,因为感觉是被动的,而判断力是主动的、主体的。黑格尔将美作为绝对理念的问题。他们都将美学置于理性的规定之中,但却是创造理性。现代思想都认为近代理性是自由的、创造的。

  而海德格尔从艺术作品的本源探讨艺术,这里艺术品都是being或beings,因为其关注存在。后现代则不会考虑理性、存在,而只考虑或分析作为语言的文本text(能指的游戏),如德里达说的涂抹的痕迹。

  几个关键词:origin、work、art

  Origin  与之对应的德文是Ursprung。前缀ur的意思是原初的,sprung是跳动、跳跃的

  意思。Ursprung就是本源、基础、开端、根据、存在,这与begin/Anfang不

  同,开端是最基本的。

  Art    art是什么?要注意另外两个词,一个是与之相对的,一个是与之相联系的。相对的是nature,art是人工的、人造的,而nature是自然的。相关的是technic,二者的区别在于技术是工具,而艺术是独立自主的。由艺术而有艺术家、艺术品、艺术鉴赏……。但海德格尔首先考虑艺术品。为什么?因为艺术品是一个完成的、完善的存在,是一个自身显现又自身遮蔽的给予的存在。

  Work  与work相对的是“说”,是“道”,Word,也就是logos。作品是存在者,可以看作是作为艺术现象的存在者的存在。海德格尔在思想的现代维度探讨存在,这与马克思将文艺视作意识形态,探讨其本源的经济基础是一样的。但马克思将艺术看作经济学的现实,而海德格尔视艺术为真理的发生,从作品涉及此在,即人,艺术的创造者和守护者,而非鉴赏或拥有。这个此在是历史性的人,而艺术是历史性的艺术。这不同于海德格尔早期的世界性,为世界规定,中期是探讨历史性,发生,即一个事物的发生,而晚期是天地人神。

                  《导言》

  第1段:

  这里的方法是现象学的方法,即让显现,走向事情本身。为什么哲学要如此呢?因为事情被遮蔽了。一是其自身遮蔽,一是日常观念的遮蔽。所以首先要去蔽,划定范围,然后描述各种日常观念,再探讨其如何遮蔽,最后显现自身。要严格限定于这样一个事情,而不是泛泛而谈。去蔽既不是归纳,也不是演绎,因为这都没有触及事物本身。现象学是一种方法,去揭示那个事情。

  首先描述什么是本源,然后描述通常的观点,第三步进入艺术作品本源本身,但这恰是被遮蔽的,被遗忘的。本源是某物的from(从、何而来)和by(通过、依靠),即某物是规定的,某物是被规定的,由此它是其所是,如其所是。这是本质,即事情自身的此在,而非与现象相对的意义上的本质。Gewesen(本质)即一个已完成了的存在,是一个现实的事情。这就是说探讨艺术品的存在的本性,从语义上界定本源,要在这个限度内探讨。对本源的界定是思想开端的准备。思想的展开必须从一个确定的出发点开始,而日常的观点却是无根的,没有这种在先的基础。艺术品是艺术家的创造,是自然的,但这种自然性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艺术家为何是艺术家呢?他必须靠作品说话,艺术家靠作品实现自身。所以按通常观点,这就进入了一个怪圈,即又必须找一个第三者为本源。确定何为本源,涉及思想从何开始的问题。

  第4段:

  为了避免上述的循环,必须考察艺术,但这又必须相关于考察艺术品。这又是一个循环。首先艺术必须通过艺术品实现,而其次艺术品又必须体现艺术性,二者是同时相互规定的。因此这是一种自欺,或归纳艺术品,或演绎艺术观念,试图达到本源。这不可避免成为循环论证,都是行不通的。海德格尔要求对已被给予的作现象学的看,在这现实的循环中去经验,去看。
 
  2002年4月3日
  《本源》的意图在于揭示作为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的存在者的存在。这是其中期思想的作品,归结到人的历史性的存在是什么。当然这并非历史学,而是人的此在的发生,他最终归结为世界和大地的冲突。他的方法是现象学的,但并非胡塞尔式的,同时也非解释学的。

  首先,存在、存在者及其自身给予(即“在那里”)具有优越性,而非有事先的理性或经验。其次,在那里的在者其显现就是遮蔽,赫拉克利特曾说“自然爱遮蔽自身”。这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者自身遮蔽,一是日常观念在遮蔽。第三,“走向事情本身”即将事情作为事情显现出来,这意味着去蔽及随之的显现。去蔽是去日常观念,显现即显现自身,但显现同时也是遮蔽,因此最终还需要去蔽。

  具体到艺术作品,揭示作品本源,首先面临艺术品和艺术家的循环,从这样的关系又进入艺术和艺术品的循环,传统和日常的观念会逃避这种循环,但海德格尔既不是归纳,也不是演绎,而是进入此循环。

  他从两个循环直接进入艺术作品自身,即存在者,因此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艺术品与物之物性的关系。物之物性即存在。在第一部分《物和作品》中首先追问什么是物,即哲学上的存在者,它有三个规定,一是特征的载体,二是感性的符合,三是质料。

  第5段:

  思想必须进入循环,思想的每一步都处于此循环之中。思想对海德格尔来说并非理性,而是被存在规定的。思想既不坚持预先给予的概念或原则,也不是对现成事物、事实的归纳。这种演绎和归纳在于预先确定概念或事实,但海德格尔认为先验原则和事物的自明性是不存在的,只有事物的显现和遮蔽,这本身也是一个循环。

  第6段:

  上面是对进入循环这一方法的强调,即不能逃避。但进入需要一个切入点,以打破循环的缺口切入其中,并从此参与循环,即面对一个现实的、完成了的、确定的艺术品的存在。

  第7段:

  这里的描述方式,是海德格尔存在的现象学,不是描述意识,而是描述经验的东西,去显示它。这种方法注定了许多形象的描述,在海德格尔中期、晚期有许多这样的描述。这很容易将其文字视为诗意的,但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是“我们熟知”,即作品在那儿被看见、知道。其次,被看到的艺术品就其显现而言就是一个物。第三,艺术品作为物的例子。

  第8段:

  上面的描述表明任何艺术品都显现为物,或者说在场(present)。这种看法当然会遭到反对。但两种相对的看法都不能否定艺术品的物性,即不管称为物还是艺术品都不能排除其具有物性。但是,作品是物,物在作品中,作品在物中具有的这种物性是最后的规定性。所以,探讨本源先是从艺术家和艺术品,又到艺术和艺术品,最后才从物与作品开始。

                  《物与作品》

  第1段:

  这里的“物”指一切存在者,海德格尔的追问不是对物的一般描述,而是物性,即存在。要注意海德格尔的方式不同于近代哲学,话语之间不能互相转用。

  第2段:

  描述显现的物和不显现的物,即显现的和遮蔽的。这不是康德的现象界和物自体,也不是本质和现象。海德格尔从存在开始,尽管他将存在的意义视为虚无,但存在与虚无的关系何在?什么是开端?海德格尔的看是看现象、存在,而非哲学史上的看,即洞见。

  第3段:

  首先要确定“物”的领域,这在日常语言和哲学语言中有歧义。最广义的物是一切存在者,最狭义的物是某些特别的存在者。显现的和不显现的,只要不是虚无的,都被称为物。但日常语言中却并非如此,有生命的存在者被排除在物之外,物只是无生命的自然物。首先,一切不是虚无的都是物。其次,日常语言将有生命的物排除。最后,自然物即器具是物。

  第4段:

  首先确定物的范围,即什么是物,从而才能找到纯粹的物。即物就是物,而非其它的,并且只是个物。

  海德格尔中期如何论物?

  早期理解的物最广义的即世界(人生在世),包含此在、手上之物(人造的)、手前之物(自然的)。

  中期将物区别于广义的世界。首先,纯粹的物。第二,器具。第三,作品。

  晚期,世界是四元:天地人神。

  因此在海德格尔思想的不同时期,语言是变化的,不能前后混同,要注意其思想道路和语言的区分,变化、发展造成的不同语言或相同语言的不同解释。

  第6、7段:

  只追问最狭义的物。在历史中,自明的、日常的对物的用法是现在的现象学方法要反对的。自明的东西往往是遮蔽最深的,它必须将自身显示出来。日常用法往往是自然态度。

  第7段。日常态度对物首先是看到特征,还不是物;进而,将物看作物的特征的集合。但海德格尔不这样看。古希腊将物看作物的根据、原因,哲学史上又将之看作原因或实体,古希腊对物的经验与后来不同,他们的看也是不同的。

  西方历史对此在的经验有什么不同和发展?各个时代的存在的不同规定是怎样的?

  2002年4月10日

     《本源》的结构始终贯穿了现象学的道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是存在之遮蔽的敞开,而非现象学主义的还原方法,也不是意识的现象学。《本源》的现象学思路,首先限定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按传统说法就是本质,海德格尔这里就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如何追问本源?首先要排除自然态度,因为这是遮蔽,在本文也就是几个循环,所谓自明的东西。其次,必须进入这个循环,而不是逃避。再次,进入的切入点就是艺术品,因为这是已完成的存在。追问艺术品,又必须探讨艺术品与物,追问什么是物。海德格尔描述种种物,各种物的范围或限定,所谓最高的存在等等,他将物限定为狭义的物。最终他将物规定为大地与世界的抗争的显现。但这是他中期思想的规定。

  第8段:

  希腊人的存在经验即在场,经过拉丁语的翻译,希腊思想的原初经验被遮蔽了,西方思想成为无根的思想。

  语言的翻译造成了遮蔽,这里也体现了海德格尔关于存在、思想、语言的理解。拉丁语的翻译丢掉了存在的经验,在海德格尔思想的中期,存在规定了思想、语言,晚期抛弃了这种认识,认为语言是规定性的。如果说在翻译中丢掉了存在的经验,这仍是将语言视为工具,而不是将语言视为自身,即纯粹语言自身的言说,语言自身的显现和遮蔽。

  西方历史上对存在的规定:

       智慧     人的规定  存在      思想       哲学形态

  古希腊  原则、正义   英雄   在场      洞见        理论

                    (出席、缺席) (完满的存在者)

  中世纪  恩惠      圣人   给予      信仰        实践

  近 代  自由      公民   设立      生产      创造(诗意)

  现代、后现代已经没有上述三个时代的智慧和哲学,现代是法律的市场,即市场中的游戏规则,而后现代只有文本,没有规定、原则。

  第9段:

    揭示物本身,但物本身是敞开和遮蔽的两重,所以首先要面对人的观念即遮蔽的东西,这使显现被阻碍,被形而上学、日常观念阻碍,这里流行的物的观念就是将物视为特性的载体,或者说实体和偶性的合一。究竟物的结构是句子结构的投射,还是反过来后者是前者的反映?其实这都是拉丁思想。古希腊的说话不是陈述,没有句子的主谓结构。

  第10段:讨论陈述结构与物的结构的关系,到底谁在先?谁决定谁?

  第11段:

  这种流行看法的自然性、熟知性掩藏、遮蔽的东西。这里又是一个循环,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处于循环之中。按照日常观念,二者谁决定谁都对,但海德格尔认为还有更深的本源。陈述是人们认为的,而不是本来的东西。我们这里要将观念的遮蔽和物自身的遮蔽去除。这里第一种对物的解释遗忘了不熟知的本源,但这不熟知的将引起思想。

  第12段:

  对前面第一种解释的总结,即没有根据,遮蔽了物。其次,它没有触及真正的物。这其中的问题发生在思想的领域,是思想的遮蔽。思想的暴力表现为reason,即I will、I can,但这都是impossible,不能触及真正的物。思想的意愿表现为ratio,进而是rational。这只能满足思想自身的意愿,却没有考虑思想如何才能向存在敞开。所以海德格尔认为思想不是理性,而是存在的经验。问题在于如何面对存在本身的真相,思想必须放弃暴力,走向存在。

  第13段:

  第一种解释并未达到物自身,要放弃思想的暴力,抛弃各种日常观念,让物自身展示出来。物已经展示出来,即通过各种感性特征。物就是感性的。但这种感官感知的感性特征仍是遮蔽,甚至更暴力,更多地强暴物。

  2002年4月17日

  物有两种,广义的一切存在者,狭义的单纯之物。海德格尔由此走上追问西方形而上学之路,追问什么是物。一方面物自身遮蔽,一方面观念遮蔽了物,揭示物就是去蔽。

  对物有三种解释。一是认为物是特性的载体,即物是特征的集合。二是认为物是感觉的符合。三是认为物是赋形的质料。这都阻碍了对物的揭示,只有从器具而不是广义的物或单纯的物才能达到物的去蔽,因为器具才有人与物的相遇。海德格尔始终处于永恒的去蔽。

  第14段:

     事物作为感觉的符合是假象。感知的首先不是感觉,而是事物本身,因为原初的是人生在世,这是最根本的事实,它先于感觉。

  第15段:

    感觉的符合试图接近物,但却从未达到对物的真正揭示。前两种解释一种使我们远离物,一种将物逼向我们,但真正的物仍然消失了。必须摆脱这两种解释,让物从自身规定出发来揭示。

  第16段:

  提出第三种对物的解释,这是从第二种的感觉转入,从感性的质料进入第三种解释,“物是被赋形了的质料”。这里有主动、被动和动态、静态的关系。这种解释被应用于自然物和使用对象。

  第17段:指出有形的质料可以回答艺术的物的因素,但这是假象,仍是应怀疑的。

  第18段:

  质料——形式的概念一般运用于艺术理论和美学,但又超出其外,并与其它一些概念相关。这些相对的、二元的概念可以无限延伸下去,这使得一切存在物都可以包容在内容与形式的概念之中。

  第19、20段:

  形式是质料的构形,而非质料决定形式。凭什么构形呢?凭有用性,这决定了形式。

  第21段:

  有用性是物的在场方式,关系到人的存在。有用性规定了构形的力量。有用性是器具的本性,不是纯然之物和艺术品的本性。但如果形式和质料相关器具的有用性,它们如何相关物性呢?

  第23段:

  形式和内容的结构作为物的根源在日常中是普遍,并导致以此理解一切存在者,包括物、作品。

  第24段:上一段讲的是日常观念,这里是神学的根源。基督教的上帝、世界、灵魂。

  第25段;

  哲学上的根源。形式和质料是形而上学的概念,而古希腊的aidos和hule的丰富的对物的经验与近代不同,尽管它们与形式和内容相关。中世纪的形式和质料是创造和创造物的关系,表达为上帝和世界的关系。而近代的形式和质料反映人和世界的关系。

  第26段:形式和质料作为器具之物的本性,但这还没有进入纯然之物本身。

  第27段:

    对三种解释的批判。这些是日常的、一般的理解模式,并作为先见阻碍了对物之物性的认识。

  第28段:

  物的物性、器具的器具性、作品的作品性、存在者的存在性。为了达到物本身必须去蔽。走向事情本身。

  第29段:

  从思想方面走向物性是难的,思想的强暴使人不思考我能怎样,无法知道思想的限度,这是理性的特点决定的。存在不向思想显示。

  第30段:走向物的通道,不能从纯然之物开始,而要从器具开始。

  第31段:

  从器具开始。如何发现器具性?避免哲学思辨,而只是描述,即现象学的看,这也不是理性,是去蔽和揭示。

  对物的现象学描述的一般方法:

  对物的一般限定;日常有什么观念;揭示物本身,物在物的存在中显示。

  2002年4月24日

  我们始终强调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这在他那里是一贯的,但这与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不一样的。差异首先是,现象学在胡塞尔那里是一种绝对的方法,也是一种意识哲学,而在他之后,现象学就仅仅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在海德格尔则是对存在的追问,在伽达默尔是现象学与解释学的结合,而德里达是解构。还要指出的是,现象学的现象是显现,而非现象——本质意义上的现象。要显现,是因为事情本身是不显现的,所以现象学就是去蔽,让显现。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另一差异在于,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种繁琐哲学,一整套还原方法十分繁琐,而海德格尔对现象学进行了还原,还原到现象学的根本问题,即“林中空地”,这比胡塞尔所说的“事情”更为根本。第三个差异,在哲学或者说思想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上,胡塞尔的现象学尽管影响了一大批哲学家,却只是书斋里的哲学,所以他批评海德格尔的哲学是经验的人类学,海德格尔的思想始终与时代密切相关。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作为一种思想的道路,其革命性在与传统哲学方法的比较中显明。传统的哲学依据演绎、归纳,还有辩证法,但海德格尔不是这样,他还批判辩证法是对问题的回避,而现象学的方法首先设定事情的存在,当然这后来也为德里达解构。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就是对事情的界定、去蔽、显现,但显现同时又遮蔽,这是一个不断进行、永不停止的过程。具体到海德格尔对艺术品的追问。首先是纯然之物的遮蔽,然后追问器具达到物性,但这仍不能达到作品的作品性,所以最后必须面对作品本身。对作品的显现首先是作品的作品性显现了世界,其次敞开了大地,第三是大地与世界的抗争,最后是真理的无蔽。

  第32段:

  梵高画的农鞋在这里还是器具,在日常观念中,物的构成依赖于其有用性,但这还掩盖了物性本身的意义。

  第33段:

  追问有用性。有用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性,只有在田野之中,农鞋才有意义,所以仅仅是有用性还不能达到物性。

  第34段:

  质料的不同依据有用性的不同,这是对器具最一般的观念。但是有用性何在呢?真正的农鞋在田野中,而不考虑其有用性。这是上两段的大意。本段问农鞋还剩下什么东西呢,也许会考虑鞋子的概念,或者考虑具体的鞋的背景。其实除了鞋之外,nothing more。那么它究竟显现了什么?这在下一段得到说明,而质料、概念、有用性、具体的鞋都无法达到对农鞋意义的真实显现。

  第35段:

  这里的看与自然态度不同。首先,是第一印象,敞开的黑黑的破口;第二是其沉重,这幅画表现了一种苦难的东西;第三是其皮面;第四是鞋底。然后,鞋是器具。之后是大地、世界。最后是鞋自身。这个现象学方法显示了鞋本身,不是其它的什么,而是农鞋的存在之中的东西。苦难和欢乐、生与死都聚集于鞋之中,显现了大地和世界的关系。但要注意这是海德格尔中期的思想,晚期的主题是天地人神四元。现象学描述的起点是事物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然后从部分到整体,但始终相关于一个唯一的东西,在本文就是农妇的存在。还要注意海德格尔早、中、晚期对物的描述是不同的,早期可以说手前之物相当于这里说的大地,手上之物相当于世界,但这只是极其粗略的比方。

  第36段:

  农妇的存在不只是依赖于农鞋的有用性,而是坚固性或稳固性(reliability),以获得大地的召唤、世界的敞开。这一段揭示出器具的稳固性,它更深于有用性。

  第38段:

  一方面表明器具性在于稳固性,但这仍不能使我们通达物性、作品性,因此另一方面就有第三条道路:从作品出发。

  第39、40段:

  通过去蔽找到隐蔽的东西,揭示一双农鞋尚未说出的东西。这幅梵高的作品敞开了农鞋包含的农妇的存在,即大地与世界的关系。因此关键是要考虑这个作品,而非器具,不是鞋发生了什么,而是鞋的作品发生了什么。

  第42段:

  本段带向了作品的作品性,作品与器具的差异。真正的存在中是意识不到存在者的,而器具的存在自身遮蔽。作品揭示了器具的存在,作品的本性在于揭示,让存在者进入无蔽之中,因此作品性在于与真理的关联。这里的关键词:揭示、无蔽(真理)。真理首先是否定(无蔽),其次是存在的真理。

  第43、44段:

  什么是真理?揭示事情本身就是揭示真理,它是发生,而非永恒存在。真理在古希腊是Aletheia。A是去,letheia即遮蔽,还有就是truth,它是符合论,即主客观、思想与存在、语言与事情的符合,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在海德格尔那里,真理是unconcealedness(无蔽),也就是德文Lichtung(林中空地 ),英文clearing。Lichtung首先并不等同于lighting(光明),或所谓中文的澄明,因为Lichtung包含了光明与黑暗。

  开端(beginning)有三种。

  首先是chaos,它是混沌、黑暗。

  其次是cosmos,有序,光明的出现。而光又有三种,第一是上帝之光,上帝自身只有光,没有黑暗;第二是理性之光,人是理性的动物,因此人会有光;第三是自然之光。海德格尔所说的开端是Lichtung,既有光,又有黑暗。首先是空,即去,才会出现林中空地,但空是有限的空,周边为树林环绕,其间是光与影的游戏,这才是真理的开端。但在海德格尔思想的不同时期,真理的主题是不同的。

  早期,林中空地是此在的此(Da),“在这里”,即在世界之中,走向死亡的存在之中。

  中期,林中空地是世界和大地的冲突,世界显现,大地保藏和隐蔽,但这并不对应于显现和遮蔽。

  晚期,林中空地是语言呼唤的天地人神四元的聚集。

  真理和作品、作品性有什么关系呢?真理自身设入作品,即set。一方面这是海德格尔与传统的区别,即理性和存在,真理与林中空地。另一方面他还有传统的痕迹,即认为作品中表现出意志,但意志却是主体设立客体的意志。这在他晚期思想中才被抛弃,而代之以倾听。

  第48段:流行的概念无助于找到物性、作品性、器具性。

  第49段:

  从作品的角度读物性。流行解释不能找到物的特性,而一般的物的特性不是作品的基础,只有从作品性出发才能找到作品的作品性、物的物性。

  第50、51、52段:

  作品不是物和器具,也不是物加上什么特性,作品在于其自身的整体性,要将它作为独特的存在来把握。下面几段否定了从作品之外出发的各种方法、道路,作品的作品性在于世界和大地,其间的抗争和真理。但什么是世界和大地?

  2002年5月8日

  海德格尔追问艺术作品本源的思想道路是追问存在自身,这借助现象学的方法。这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演绎、归纳,也不同于中国的自然思维和历史思维,即自然(天命)和历史(代天地立言)的自明性。海德格尔认为西方理性传统导致西方科学的危机,因为演绎、归纳本身的自明性是黑暗的。现象学是走向事情本身,如果说“面向……”的话,还带有主客分离的痕迹,而“走向”是走向遮蔽的事情,让这事情显示出来,而不是它之外的什么东西。事情是遮蔽的,一是我们对它的遮蔽,一是其自身的遮蔽。走向就是去蔽、显现。值得注意的是,去蔽本身可能就是遮蔽,因此要不断去蔽,不断还原。

  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首先面对的是艺术家和艺术品,但这是一个循环。海德格尔随之走向物与作品。这有三条道路,一是经由物,一是经由器具,一是经由作品。关于物海德格尔分析了传统的三种解释,尤其是第三种特性的载体,即作为概念机器,传统解释都不能通达本源。关于器具,即使考虑审美性也不能达到目的,只能走向作品本身。

  关于作品与真理,相关于这样几个问题。作品与世界、作品与大地、大地与世界的抗争、什么是真理。

  第53、54段:

  这里是总体性的分析。首先是,上述的探讨还未进入艺术作品自身,只不过一半是物,一半是器具,这无法进入艺术作品的本源。其次,必须追问作品的作品性,即存在者的存在。第三,要去除偏见,走向作品自身。第四,作品性就是真理自身设入作品,这将在后面探讨。

  海德格尔为什么要绕圈子,到最后才从作品性来谈艺术作品的本源呢?因为海德格尔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就同样探讨艺术来说,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不同在于将理性与存在作为不同的出发点,辨证的正、反、合与显现、去蔽的不同方法。对于海德格尔来说,首先,追问存在与追问真理是同一的,他所谓的真理不是传统认识论的真理。其次,现代存在的经验是虚无、不存在,海德格尔的虚无来自现代人经验的无家可归,这导致存在是非存在,真理是非真理。第三,真善美的问题在传统是分开的,美反真理,反道德,而海德格尔将一切问题变成了存在的真理问题问题,善和伦理道德变成了居住、生活方式,美不再相关于感觉和体验,而是真理自行设入作品,是存在的问题。第四,真理的发生有多种方式,自行设入作品只是其中一种,还有政治,即存在的决断和历史的决断。第五,海德格尔的真理既不是认识论的,也不是符合论的,也不是实用主义,而是存在自身的无蔽。

  《作品与真理》

  第2段:

  必须摆脱外在的关系才能到达作品的作品性,纯粹的艺术品自身才是要面对的,甚至要抛弃艺术家,重要的是艺术品和存在的关联,而非与人、创造、体验、欣赏的关联。创造作品有可能与上帝创造混同,成为寻找真理的最终规定;而欣赏容易流于一般的美学,而回溯到欣赏者的体验。海德格尔强调的是守护者,使被守护的不被伤害。

  第3段:

  描述艺术品的所在之地,即能看到艺术品的地方,艺术品就立于其自身吗?艺术的终结在于艺术工业使艺术对象化。历史上西方的艺术是怎样的呢?在古希腊,是史诗、悲剧、神庙、音乐、雕塑,是缪斯的歌声,是神话而非logos,缪斯的歌声就其最高艺术使命是神的声音,神对众人的指引。中世纪的艺术是上帝的颂歌,颂歌是人赞美上帝,而非缪斯的歌声借人之口唱出智慧。近代是卢梭的作品,人性的诗篇。现代,一方面艺术成为体验,一方面艺术成为机械复制。后现代,是欲望、感官在写作。而海德格尔思考的是与人的存在相关的东西,艺术品作为人的此在的一种形态如何与大地、世界相关,将艺术与真理联系起来。

  第4段:这些艺术品已经远离它自身所属的世界,即其历史的世界。

  第5段:

  艺术品自身的世界已经消失了,艺术产业也不能回复这种历史性的世界,这可以看到存在的真理处于历史性的遮蔽之中,即存在的遗忘和遗弃。

  第7段:作品的显现使真理得以发生,让作品敞开自身,归属于自身世界。

  第8段:

  这是过渡性的环节,提供一个可见的作品来面对它。神殿作为建筑不摹写、不表现,从而回避符合论。下面现象学地描述其存在、世界,而非定义,即世界世界化,摆脱外在的规定。在这一作品的动词化中自身显现,神殿的人神共在,神现身和人对诸神的亲近,以及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第9段:

  神殿不摹写什么,就是供奉神的地方,是神的在场,是神与人的聚集,给历史性的人们敞开了一个世界。
  
  2002年5月15日

  我们始终要把握《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根本思想,就是现象学的思想,现象学的思想也就是所谓“走向事情本身”。但是走向事情本身又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走向事情本身?

  我们走向……,是一个目的,但从哪里开始?从何而来?从何处来,也就是我们日常态度所说的开始,这样一个日常态度,是遮盖了的事情本身。在这样一个日常态度、日常思想当中,解释出来的往往是事情之外的东西。那么这样一个走向事情本身,就需要我们摆脱与事情本身没有关系的其它东西。就《艺术作品的本源》而言,海德格尔带着我们尝试走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从物出发达到作品,第二条是从器具出发达到作品。但是这两条道路实际是日常的道路,同时也是传统形而上学的道路,这两条道路都不能通达作品本身。那么海德格尔现在带领我们走上第三条道路,也就是面对作品本身。这里要讨论的作品,是古希腊的神殿,通过对古希腊神殿现象学的描述,海德格尔首先揭示了这样一个作品,展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历史形成的世界。

  2002年5月22日

  《艺术作品的本源》贯彻了现象学的思想道路,核心是“遮蔽”、“去蔽”。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实际是追问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追问历史性的人们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历史性的存在相关于真理在历史中的意义。海德格尔的现象学道路抛弃了从物和从器具追问这两条道路,而是直接走向艺术作品本身,即走向一个现实的艺术作品。如古希腊的神殿,及它与世界和大地的关系。此世界即神殿聚集的万物,并归属于大地。大地既非地球,也非土地。大地和世界的关系是斗争。这种斗争不是斗争哲学、争吵或者阴阳的关系,而是始终有一种张力,在斗争中两者都保持自身的自主性,又给予对方自主性。艺术作品就促使、导引这种抗争。

  第28段:

  这一段要注意setting up(设立)和 setting forth(生产)的区别。对海德格尔来说,大地和世界的关系在其思想的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本源》作为中期的代表,是作品促使和引导了大地和世界的抗争,而晚期海德格尔讲的是万物和世界亲密的区分,在早期,他认为人生在世,人与世界是一个整体结构。

  第29段:

  从作品走向真理。在作品以及大地与世界的抗争中,如何导致真理?作品与真理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32段:

  特别强调真理是古希腊意义上的无蔽(unconcealed),真理意味着真的本性。是存在而非思想、认识或对象是海德格尔探讨的问题,他所谓的真理也不是存在和思维、认识、理性的关系。传统哲学的真理是理性的本质,而海德格尔的真理是存在的真理,而非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或者说符合。当然海德格尔并不否认符合论,但他认为有比之更为本源的真理,而且,符合论也还有符合如何可能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真理就是存在的去蔽,没有存在的敞开,就无法思考、表达,符合论也必须建基于这一敞开。去蔽和敞开被海德格尔借用aletheia来表达。这是海德格尔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差异,同时也区别于杜威的实用主义。中国传统所讲的“真人”、“真知”,是道而非真理。

  第35段:

  真理有无蔽、符合论、有用论、天道观等多种,海德格尔的无蔽主要是针对符合论的,追问符合如何可能并予以批判,从而回到存在本身。

2002年6月5日

  《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核心是:什么是真理?它相关于这样几个方面。

  1. 从认识论的真理到存在论的真理。

  2. 显现和遮蔽,两者即为一。同时遮蔽有两重性,即拒绝和掩盖。

  3. 什么是非真理?“非”是否定意义上的。

  4. 大地与世界。什么是美?美的现代意义与传统的不同。

  《艺术作品的本源》的基本主题是“林中空地”。本源是存在者的存在,要摆脱存在。

  找到存在的真理或真理的存在,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海德格尔的回答是“林中空地”。日常的终极真理如何定义呢?或者说什么是开端?无非有这样几种。首先是混沌。但混沌是被设定的,在混沌中不能思考,不能言说,相对于光明、世界,才能设定混沌,光明、世界都是作为背景存在的,这在中国和古希腊都是如此。所以混沌不是真正的开端,因为它以光明、世界为前提,中西方思想都否定了以混沌为开端,而代之以秩序、道,只是在后现代才又重提混沌。

  其次,开端又被认为是光明、世界。中国是自然之光,有其自明性。西方是神性的光,《创世纪》中“上帝说有光就有了光”,《约翰福音》的“泰初有道”,还有一种光是理性之光,人是被理性照亮的。第三种开端是海德格尔的“林中空地”,它与光明和黑暗没有关系,它是一个地方,在有限的空中光投射进来,同时它也会有黑暗。但光明和黑暗来自哪里?海德格尔没有回答。在光明与黑暗中是万物自身,但林中空地绝不外在于一个事情的真理自身。

  第36段:

  认识论的真理并非没有其合理性,但存在者的真理更为本源。这两者的关联何在?存在者的真理作为基础,认识论的真理才可能。认识论的真理是思想和现实的统一,它依赖于这样几方面。首先,人自身处于真理当中,才可能认识事物,认识自身无蔽,才能认识真理。其次,认识的事情自身去蔽,才可以被认识。只有当认识及其对象(认识的事情)都处于无蔽,认识论的真理才可能。

  第37、38段:

  真理作为无蔽是什么?无蔽是存在者的真理,万物存在如何自身处于无蔽之中?系动词Be/Sein如何翻译?这个问题源于中西思想的差异,但最根本还在于所思考的差异。Be进入哲学问题并不能简单还原为系动词,就系动词而言,本身也有其语言限度,Be不能唯一地包揽所有语言表达领域。就海德格尔而言,Be并不仅仅就是“是”的问题,而是“生”的问题,或者说是在“生”的意义上的“有”,但这个“生”不同于“变化”。

  第39段:

  从存在者存在出发,没有设定,即假设非存在的存在。存在者存在意味着其处于林中空地即真理当中,这是一个本源规定。关于存在者与林中空地的关系,绝不能将林中空地作为一个实体,所以它不包容万物,不等同于任何一个存在者。

  第40段:

  林中空地与万物的关系。万物在林中空地中才能沟通,才能显现自身。但林中空地给予光亮的同时又遮蔽,遮蔽有两种,一是自身拒绝,一是自身掩盖。

  第41段:

  遮蔽首先作为自身拒绝,其根本意义首先在于林中空地的开端,是最源初的事实;其次遮蔽就发生在敞开(光亮)之中,而不是林中空地的附属现象或性质。而遮蔽作为掩盖,也就是伪装,显现为另外的东西,甚至是相反的东西。

  第42段:

  错误认识和行为建基于遮蔽和伪装之上,所谓林中路是迷途,而非浪漫之路,也不是认识论、伦理学意义上的,而是相关于人的生存境遇。

  第43段:

  首先,由于两重遮蔽对于林中空地的重要性,所以林中空地表示澄明之境,而是去蔽与遮蔽、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其次,无蔽不是固定、静止的状态,而是发生。第三,真理既不是存在者的状态,也不是陈述的特性。

  第44段:

  真理在本性上是非真理,非真理不是谬误或谎言,它有两重意义。首先在于林中空地是遮蔽性的,其次它是去蔽。因此“非”具有否定性的意义,但“非”也不是禁忌。

  第45段:

  显现和遮蔽的抗争作为矛盾对于真理的意义,是真理自身不可克服的张力,在此之中,事情才能生成自身。

  第46段:

  大地和世界不能等同于遮蔽和显现,同时大地和世界主要发生于艺术作品当中,和遮蔽与显现也不是同一领域。

  第47段:

  艺术是真理发生的方式之一。存在者整体的自身划分历史性地划分了不同的方式,政治就是存在命运的决断。海德格尔主要在哲学领域探讨真理自身的显现和遮蔽,这在思想史上表达为存在和思想的统一。

  第48、49、50段:

  光亮是林中空地的一个构成部分,而非其本身。艺术作品不描写或摹仿什么,他就是真理的无蔽,因此美就是无蔽发生的一种方式。当然海德格尔也提到美是真理自身设入作品,但他的本义是要发现真理的本性。就美学意义来说,是探讨美与存在的真理,将美从理性领域转入存在领域。而在康德那里,真善美相区分,但都是理性。

 2002年6月19日

  今天我们开始最后一部分“真理与艺术”,前面两个部分海德格尔排除了从物和器具出发进入作品的道路,考察了西方思想史关于物的三种规定,说明仅仅从物和器具是不能达到作品的。

  只能从作品进入作品,这就是走向事物本身。作品作为作品存在,就是设立一个世界,生产一个大地,并产生了世界和大地的抗争,从中发生真理,即“林中空地”。第三部分“真理和艺术”要探讨艺术自身、真理和艺术的关系,回答什么是创造和接受?什么是诗意?

  “创造”的日常理解是制作一个没有的东西,但这是自然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传统、历史的理解,一是神学的,即上帝的创世,从无创造出有;二是德意志唯心主义的,即“设立”或“生产”,这与前一理解相似,但不是神创造,而是人创造,是主体对客体的创造,带有唯意志论色彩,从康德、黑格尔的精神创造到马克思的物质创造。而海德格尔对创造的理解虽然还带有近代色彩,但他不是从setting up 解释productinon,而是从 techne 去解释,他认为techne不是现代意义的的技术,也非制作,而是古希腊的一种认识模式,是“知道”,是思想,但绝不是主客二分意义上的认识,而是“知道”存在。在场才显现,才去蔽,才能看到,把存在从遮蔽的状态带出来,这才是他所说的“创造”。所以,海德格尔才谈到“守护”preserving,这与欣赏、解释、体验不同,而他也没有用这些词。因为美学的欣赏、体验或趣味是建立在心理学意义上的,依赖于感觉,从而将人与艺术的关系狭隘地限制在心理范围,而没有从人生在世的广泛意义上去考察。至于解释,基于语言现象或文本,但海德格尔将语言作为道,而非语言或文本的解释。他所说的“守护”最根本的在于守护存在、真理,以此出发探讨人和艺术的关系。

  海德格尔最后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诗意,但什么是诗意?他首先与自然的、历史的理解区分。古希腊的诗意poesis 与techne相关,是生产。近代,诗意是设立,这是康德、黑格尔对人的精神最基本的界定,但艺术却仍只是理性的一个环节或阶段。而海德格尔的诗意是存在无蔽的言说,这是诗意的根本规定,但它的发生之地是作品设立的世界和生产的大地之间的抗争,诗意必然与之相关。但这还带有形而上学的痕迹,在海德格尔晚期思想,提出“人诗意的居住”则是接受一个尺度。

  《真理与艺术》

  第2段:

  从作品的规定,即真理的发生,自身设入作品,过渡到这样一个问题,作品是如何起作用的?但这实际上是:作品的起作用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第3、4段:

  创造是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但海德格尔并未就创造活动进行描述。这在于,首先它是艺术家内在的心理活动,而这并非思想本身;其次,作品才是完成了的创造性,创造活动或过程并不是创造的本性;第三,必须以思想去把握问题。

  第5段:

  海德格尔既不从创造活动,也不从作品的创造去把握创造本身,而是从创造或生产本身去考察创造的本性,即将它带出来。其次,它区分创造性的生产和非创造性的生产,当然他也认为二者也相关,即都需要技艺。因此他引出古希腊的词汇techne。

  第6、7段:

  对techne的规定。从否定日常理解到海德格尔自己的理解,即从“不是什么”,到“是什么”,从去蔽到显现,借助古希腊语词找到语源根据。Techne被力量、认识规定,是一种静观,从而看到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本性。

  第10段:

  回到创造。创造就是让出现,即将已带出来的物显现。这相关真理的发生,并基于林中空地的遮蔽与显现。但要注意林中空地不是传统形而上学中的最高本质,因为它并不是自明的,象上帝、理性那样。

  第11段:

  承接上一段,讨论存在的显现,即真理的发生。发现真理即非真理,强调遮蔽的原初性和去蔽的重要性,所以要回到本源的林中空地。真理和非真理是创造的本源之地,但什么是创造呢?

  第16段:

  创造与真理相关,但创造有其唯一性,即以前不曾有,以后也不会有,是不可重复的。

  第17段:

  强调创造作为真理的设立在作品中的基本特性,即大地和世界的抗争,在作品的创造中得以显现。

  第23段:

  在前面海德格尔首先谈到真理在艺术作品之中,这自然涉及到作品是如何被创造的?但他先谈创造性,在这一段才谈到被创造性作为艺术品的基本特性,以此区分艺术品和其它生产品。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