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财经 > 西方当代艺术市场原理归纳

西方当代艺术市场原理归纳

2012-08-20 11:32:06 来源: 新浪博客 作者:何蒨

之前根据教材整理的笔记,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理论,其实几句话也能介绍个大概了。

我们会简单看一下西方当代艺术市场的基本分类与运作原理。有了这些基本框架,其他的“潜规则”更象蛋糕上的奶油,迎刃而解。当然,这里的“潜规则”没有贬义,是指任何市场都会有的协调买家与卖家关系及态度的习惯,如那本风趣的《艺术世界中的七天》所见。

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历史还很短,不见得能与西方艺术市场条条匹配。但我们可以先看看当下的西方艺术市场是怎么回事,以及其中的当代艺术市场又是在怎样的原理下运作的。

艺术市场内的“流通品”分类

艺术市场首先是“当下的”市场,泛泛的流通着三类艺术品: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我们这里仍以西方艺术市场为例)。古典艺术指遵循“再现”原则的创作,要兼顾造型、透视及美学准则。现代艺术是与古典审美及造型原则决裂的创作,但是,现代艺术在材料上遵循传统,并且要求艺术家表达某种“内在性”及“真实性”。至于当代艺术,则始终与“挑战边界”有关,即以挑衅、侵犯各种人类社会共识为出发点的创作,这也是西方艺术机构及艺术市场广为推崇的创作类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前十年)。

从艺术市场的角度看,“当代艺术”只占当下艺术流通品的一小部分,并且是那些已经被艺术机构与艺术机制承认的创作。

艺术机构与机制又是通过怎样的标准来承认当代艺术的价值呢?这里便存在着西方二十世纪沉淀下来的“约定俗成”——独创性。

“独创性”在如今的任何人看来都是一个过时的概念。问题在于如何了解什么才是体制化的“独创性”,即被西方艺术机构及市场广为认同的独创性。独创性即与众不同,这种个人性的与众不同,要被市场与机构“共识化”,形成集体意识下判断“与众不同”的标准。

追求“内在性”的创作会被当作现代作品进行判断,而不是当代艺术。一次与一位法国女士参观北京的当代艺术画廊,这位夫人有点讶异,不知为何看到的都是“现代艺术”。显然,对于什么是“现代”和“当代”,有些共识并不相同。

西方艺术市场衡量一件当代艺术作品的好坏,需看这件作品通过外部介质所吸纳的价值累积有多大,这种通过外部介质——市场领域与非市场领域——确定艺术价值的逻辑很好的回应了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分析哲学的思路。换言之,同样具有天赋的两位艺术家,其作品走过的路径决定了未来价值的高低:机遇不同(偶然性)、策略不同(必然性),两位艺术家可能走到艺术市场内完全不同的位置,或高或低——这就是当代艺术与市场的暧昧关系。而所谓的“独创性”,就是作品在经历一层层的路径筛选后,依然保持其新颖性,是众多最为独特的作品中的一件。

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西方第二波先锋艺术不断冲击传统艺术共识,这种不断的冲击导致新的共识产生,即前文中提到的“挑战边界”。60年代以来,不断的、各式各样的“挑战边界”也促使挑战本身失去个性,变成一种创作规范。伴随这个过程,当代艺术作品的三大市场特征也得以逐渐明晰:首先,创作过程不可复制;其次,创作理念新颖;最后,作品的真实性。这三点造就了当代艺术市场约定俗成的独创性标准。一件当代艺术作品,当它罕有、新颖、真实,那便是一件有价值的当代艺术作品。而这三点中最难的,则是作品如何战胜独特性多样化,成为众多最新颖作品中的一个。

艺术市场本身的分类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并非所有收藏家都热衷于当代艺术,不同的口味、兴趣造就了艺术市场的多样性。抛开广义的艺术品流通分类,就现实的艺术市场而言,则可分出四类市场:装饰类艺术市场、正在上升期的艺术家或作品市场、被媒体化的先锋艺术家市场、以及成名艺术家及作品市场。

装饰类艺术市场内的作品不遵从“独创性”,作品之间替换性很强,经常体现出类似印象派、立体主义或野兽派等传统特征。

正在上升期的艺术家或作品市场,汇集的多是“独创性”创作,但艺术家尚未成名,这里也是当代艺术家人数最多的市场。

被媒体化的先锋艺术家市场,指那些已经获得一定的市场与机构认可的创作。其中,国际艺博会、双年展和大型画廊是主角。媒体化激发消费欲望,也会刺激市场的投机行为。在这一市场内,一波接一波的炒作潮流就像时尚世界。而炒作与投机行为下的艺术家,其历史地位也往往较为脆弱。一些艺术家在经历这一市场后,抵抗住了对创作新颖性的考验,被推向高点,而另一部分艺术家也会被这一市场抛弃,最终重回孤寂。

最后,成名艺术家市场汇聚的都是被写入艺术史的名作名家。这些作品经常呈现在博物馆里,艺术界人人皆知。即使没有市场运作,艺术家的才能也被客观的认可。如今看来,只有极少数艺术家才可以走到这一步,而他们的作品也往往被那些极其富有的人收藏,或出现在拍卖行与知名画廊中。

总而言之,当代艺术市场中,追随一名艺术家从早期到中后期的艺术脉络十分重要。介于篇幅有限,上述分类可以让我们对西方艺术市场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参照。西方对艺术市场的研究早有建树,这里介绍的也是一些基本知识。面对国际艺术市场,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大难题是如何突破独特性多样化的挑战,进入一层层的艺术筛选体制。越来越多的创作可能已被他人尝试,所剩无几的概念空间也显得狭小与无趣,这是对想象力的尖锐考验。又或者,艺术家也可以选择换一个姿态,不做现有艺术市场中的螺丝钉。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