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

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

2012-08-13 00:38:58 来源: 东方视觉 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首届CAFAM未来展
 
展览
 
题目: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协办:北京福展洲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海南白马广告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广州国际单位当代艺术中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赞助:时代地产
支持:希马克艺术资本
矢量公关
上海特锐艺术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三星集团
China Art Foundation
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王序设计
 
开幕时间:2012年8月8日(周三)下午15:00点
时间:2012年8月8日(周三)至9月6日(周四)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策展委员会:
总顾问:潘公凯、
总策划:徐冰、亚历山大·孟璐(Alexandra Munroe·美国)
策划团队:王璜生、冯博一、王春辰、蔡萌
策展助理:高高、岳君瑶、刘希言
 
宗旨
 
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主办的“首届CAFAM未来展”,即将于2012年8月8日(周三)至9月6日(周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这一展览活动意在对当今青年艺术生态做田野式考察,分析、研究当下及下一个阶段华人艺术的趋势,鼓励青年人的艺术语言探索与新方式的推进 。重点考察新生代艺术家在今天的全球语境、文化格局、生产方式之下的,属于这一代人特有的“艺术方式”。这将涉及到的问题是:他们是如何与此在的世界发生关系的,又是如何投射在他们的艺术中的。
作为一个由中国最高艺术学府打造的青年艺术项目,“CAFAM未来展”的宗旨是强调“田野性”、“文献性”、“学理性”、“当下性”和“未来感”。其作用与功能将是“温度计”和“催化剂”。
 
展览机制
 
作为一个学术性大展,“CAFAM未来展”将在今后每两年举办一届。为了保障“CAFAM未来展”的权威性和学术性,我们组建了一个提名委员会,其成员(推荐人)由80位全球重要美术馆馆长、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艺术媒体和机构负责人构成。每人提名6位青年艺术家并撰写提名理由,本次共有290位青年艺术家被提名。策展委员会根据本届展览主题和架构,已从提名的青年艺术家中挑选出93位的近200件作品,参加“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
 
展览特点
 
为了体现“CAFAM未来展”的独特性,策展委员会将对被提名上来的青年艺术家和作品进行分析、分类和研究,并结合其现象、状态和问题,从而形成一种话题研究;同时,对艺术家艺术思维、行动、材料以及感官形式的差异性和生活状态进行归纳和总结;乃至对其中可能影响未来趋势的现象展开调查和分析;进而将我们对当代中国青年艺术的态度和立场,围绕着一种带有问题意识和侧重对未来把握的策展方式进行呈现。
在这个意义上讲,展览本身已经超越以往的展览模式,它更像是一个 “未来中国艺术趋势报告”。
 
展览架构
 
本次展览的主题为: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
展览结构为以下几个现象单元(详见附录3):

现象1:蔓生长
现象2:自媒体
现象3:微抵抗
现象4:宅空间
现象5:浅生活
现象6:未知数
 
组织机构
 
CAFAM未来展的组织机构由组委会、理事会、学术顾问团、提名委员会和策展委员会队构成。
 
1、组委会成员主要由主办方中央美术学院及美术馆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其职责:
(1)筹划运作大展的组织等事务性工作;
(2)保障大展的顺利进行;
(3)提名产生提名委员会。
2、理事会成员由赞助机构、协办机构组成。其职责:
负责筹措资金(接受捐赠,但不参与评选)。
4、提名委员会成员由组委会提名产生,其成员由全球80位重要美术馆馆长、批评家、策展人和艺术家构成。其职责:
(1)负责提名入围的青年艺术家,每位委员提名的艺术家6人;
(2)为每位提名的艺术家撰写不少于一句话的“推荐辞”。
5、策展委员会由组委会提名产生,其成员由4至5位国内外当代艺术领域专家构成(注:策展人与提名委员不可同时担任)。其职责:
负责整个首届CAFAM未来展的展览策划以及相关学术文章的撰写。
 
入选范围
 
该展览将面向活跃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1977年1月1日(35岁)以后出生的从事当代艺术创作,近年来在作品观念、方法、创造性、媒介控制力、审美趣味等方面较具代表性和未来性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包括海外留学生),并且,能够在入围的情况下提供可供展出的完整作品,以备参加CAFAM未来展。
我们将以其前一年内所完成的艺术作品作为考核依据。艺术作品可取材于任何媒介。
 
出版物
 
除展览期间的小册子、折页外,我们将重点出版三本画册:
 
一、《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提名集】》(以下简称《提名集》)。被提名的290位青年艺术家都收录在《提名集》中,包括简历、自述、肖像照、推荐辞、作品图片、个人网站、微博网址或电子邮箱地址,力求将青年艺术家近年来的艺术创作基本面貌呈现出来,同时也使本书具有工具书性质。本书预计有700页左右,将在展前出版;
 
二、《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展览集】》是本次展览的画册,预计会有500页左右,其结构将与展览结构相吻合。此外,还将包括策展人专论、艺术家简介和作品、展览现场图,以及展览期间的论坛、对话等一系列学术活动的综述。展后出版;
 
三、《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议论集】》将收录展览的策划经过(以策划会议的录音整理和图片记录为主),研讨会的录音整理,对本届展览的评论和研究,以及对相关学术文章、文献、资料进行汇编。展后出版。
 
未来存在于现实的展开之中,而现实则存在于对未来的承诺与想象之中,现实和未来之间的关系正是艺术生态变化的关键所在,希望这次展览能够提升对中国艺术未来的想象空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首届CAFAM未来展”组委会
2012年7月22日
 
附录1:

“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系列学术活动:
 
一、讲谈“亚文化”
 
“亚文化”(subculture)是通过风格化的和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认同的附属性文化。青年亚文化研究,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形成才出现的新术语,并最终在城市化、工业化和消费社会的进程中获得了相对稳定的人群区分和理论建构。其特点是:抵抗性、边缘性和风格化。根据这一青年文化的特质,结合中国当下青年艺术生态现状,我们归纳出“自媒体、蔓生长、微抵抗、宅空间、浅生活、未知数”六种视觉修辞,由此构成以“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为主题的展览。
因此,我们邀请国内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针对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特征、风格、功能和未来发展(结合6个现象单元讨论)等方面,进行现象研究及现状分析。
 
讲座一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和透视
主讲人:胡疆锋(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周志强(南开大学教授)
时间:7月22日下午15:30—17:3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讲座二 :亚文化:非主流的主流
主讲人:吴琼(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时间:9月5日下午14:00—15:3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二、对谈会:在艺术之外
 
“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主要呈现当前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它们处于成长阶段,是承上启后的一个历史过程,特别是急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的背景下,它们也昭示了新一代的心理症候。我们将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谈会,它突出的不是结论,而是过程中的鲜活感受,所以强调“对谈”,是以灵动的年轻的心去感知这个时代。艺术,在今天毅然地走向多样,究其实,是艺术之外的多样使之然。当我们对谈“在艺术之外”时,正是我们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中国时代之中。
本次对谈会主要由中国年青艺术家参与,同时特别邀请了三位来自印度、美国等不同区域的青年艺术家一起对谈、交流,以各自的现场体验来揭示艺术之外的故事和生活的现实。
“对谈会”分为四个单元进行:
 
第一单元:10:00-12:00,成长记忆,三人对谈
第二单元:14:00-15:20,教育回味与我的艺术之路(三人谈,含一名国外艺术家,同传)
第三单元:15:30-16:50,我的生活谁做主(三人谈,含一名国外艺术家,同传)
第四单元:17:10-18:30,为什么做艺术(三人谈,含一名国外艺术家,同传)
 
时间:2012年8月9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三、对话会:在艺术之内
 
艺术既有其外,更有其内,当我们进入艺术内部之时,它在今天对于青年艺术意味着什么?它的多元语言性如何促成艺术家之选择与存在?艺术之内不仅仅是媒介与形式语言问题,那么,它还具有什么样的当下可能性问题?本系列对话及讲座与你分享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共同智慧。
   
第一场:青年艺术之解读
主讲人:理查德·维恩(Richard Vine《美国艺术评论》主笔)
时间:8月7日下午18:00-20: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第二场:当美术馆遭遇策展:王璜生对话“未来策展人”
时间:8月9日下午14:00-16: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
 
第三场:选择与自我激活:徐冰对话“未来艺术家”
时间:8月11日下午14:00-16: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第四场:艺术-永恒的可能性
主讲人:南条史生:(日本森美术馆馆长)
时间:8月11日下午18:00-20: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第五场:题目待定
主讲人:汉斯·奥布莱斯特(Hans Ulrich Obrist,英国蛇形画廊艺术总监)
时间:时间待定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第六场:题目待定
主讲人:亚历山大·孟璐(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部主任策展人)
时间:2012年9月(时间待定)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附录2

“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推动未来”系列公教活动
 
配合“未来展”,将举行一系列公共教育及推广活动,务求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为“未来艺术家”提供走向未来、走向国际的经验分享和实践交流的机会。
 
活动一:未来收藏与收藏未来
——“收藏同龄的艺术”讲座
主讲人:宫津大辅(Daisuke Miyatsu )(日本著名工薪族收藏家)
时间:9月1日下午14:00-16: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活动二:探访计划
——宫津大辅与中国工薪族收藏家探访“未来艺术家”工作室
时间:9月2日下午14:00-16:00点
地点:未来展参展艺术家工作室
 
活动三:艺术家驻留攻略系列活动
 
第一场:“驻外计划”的艺术家成功申请经验分享座谈会
时间:8月30日下午15:00-17: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多功能厅
 
第二场:驻留艺术家计划与世界艺术基金之窍门讲座
主讲人:茱莉 (Julie Segraves,美国亚洲艺术协会总监)
时间:9月6日下午14:00-16: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第三场:艺术家出国直通车——申请“驻艺术家计划”与艺术基金的必备手册
时间:9月14日下午15:00-17: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多功能厅 

附件3 

 

六个现象单元的文字表述
 
现象1:蔓生长
借助自然界植物枝茎生长的象征性隐喻,将青年一代艺术家的自我选择、自我认同、自我放逐的生存方式,比附为滋生、攀引、缠绕、蔓延的成长状态,具有多样、野生、杂乱、繁复、顽强的意味。
这一代人的成长经验和记忆,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混杂与速度。如果说,他们是在比父辈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中长大成人、在不确定的经济与价值观的社会生活中体验人生,那么,年轻人面对的考验不得不以自己的选择加以面对,而不像50、60年代出生的、在稳定的计划经济与社会压抑中生存、在政治运动中被规定性地接受时代的裹挟与摆布,从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直接关注,或将问题意识表述为“环境”支配的无能为力的痛苦,在有限的艺术空间中做着推进艺术的努力。当新一代已经有机会在一种普遍的、碎片化的个体命运中展开自身的选择时,他们的作品反映出与过去不同的、多样化的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放逐的“蔓生长”方式,力在建构自我的自由世界。
特征:无中心、自由呈现、非宏大叙事、独立世界空间
 
现象2: 自媒体
这是新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手机、微博、ipad等新技术手段进行阅读、发布信息、传播图片、发表言论、交流咨询等,成为人人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媒体平台。
这种新技术造就了新一代人感知世界的方式和机会,而旧有的沟通、交流、观看被全面改变。他们在虚拟空间享受着“随心所欲”的实在感与释放感。他们在网络世界里不断与各类异质群体展开互动,参与着、甚至左右事件的传播、演变以及影响着他人的生活。这个虚拟世界常常与现实混淆,使生活与思维更加“片断化”、“私人化”以及“去私人化”。
互联网提供的不仅是海量信息,使人目不暇接,更主要是对信息的应对和如何处理,否则让人陷入“意识被绑架”的状态。这种新的社会化媒体和社交方式带来了一种不同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又反过来会影响独立的个体,它并未因此解放自己,使自己获得真正的独立性或者个体存在的荣耀。相反,自媒体的出现增加了他们的不安和困境,造成某种程度的自我认同焦虑症和迷失感。
特征:超现实、自由感、自我满足、虚拟真实性、心理症候迸发
 
现象3:微抵抗
微抵抗是个体行为的自我调节,体现着含蓄的批判性、社会问题的揶揄以及一种不合作心态,折射着个体价值的自我确认。
中国作为新崛起的社会文化形态,正在对焦出新的规范和秩序,这种规范和秩序乃是建立在市场化与早期资本积累的基础上。个体生命的历史和存在被“物”流通着与消费着,这是一种个体生存实在经验的感知渠道。这种经验不需要对现实的反抗,而是和现实达成的一种辩证、对峙关系。他们的问题是选择,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他们从上代人的“社会叙事”过渡到更倾向于营造自己的话语空间,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这里包含着某种“微抵抗”的批判意识,抑或嬉皮式地、无所谓式地对主流文化予以无视和消解。他们在作品中,力求一种创作或行为本身的自律,他们将自己调整到自由创作的位置上,达致纯粹的心态与表达,对不可言者示以自我的独立判断和审视,其鲜明的态度与立场已经映在作品与行为里。
特征:沉默、不冲突、隐喻、搞笑、反讽
 
现象4:宅空间
宅空间指在当代都市中的个体的悬隔状态,它自足于自我想象、自我完美,阻隔社会聚变下的心理震荡,在个性化的虚拟世界里存在与抉择。
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似乎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旨,不断衍生着碎片化感官体验,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态势又呈现为多种价值取向,但最能让他们安然的也许是“宅空间”的状态。他们是青春生活的亲历者,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这一代人自己的青春体验。青春与消费主义、挥霍青春之间的关系向来密切。青春世界的想象与消费主义的双重力量,连同其生机勃勃与厌倦不堪是他们主要的内心冲突。这些阳光的、自我的、理想的、立志的、忧伤的、反叛的、放纵的、出轨的、穿越的青春体验,构成了他们作品主要的题材内容,并成为他们创作的出发点和选择。
他们大多遵从于一个自足的世界、通俗的情节模式;时尚的趣味充溢着优雅的品格,对传统与父辈经历的想象;充满着夸张的心事呓语和不知从何而来的迷茫气息,有时不动声色,却又惊心动魄。
特征:个性、自由、幻想、独立世界
 
现象5:浅生活
浅生活指生活的多样选择超出以往想象,青年一代在轻松、调侃、放松的姿态下在重新解构与建构着自我的生活状态与行为意识。
当今中国社会以变动、流动、移动为特征的,人们不再凝聚在一个完全强制的规约中,“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青年一代必须要选择与适应变化,他们必须每天从生活的无穷变化中界定自己。
中国这个越来越多样并充满试验性的时代,不知所终地将把我们带向未知的现代化过程,使一切都变化的急速而又扑朔迷离。在一个仍在不断转型的时代里,事物是那样的复杂,许多边缘都是模糊的。对于刚踏入社会的部分年轻人,造就了他们漂浮的、缺乏节制的游离状态。他们的创作没有界定,不设终极,而是一种“浅生活”或“泛生活”的存在状态。这种自我抑制或自我放任的艺术转化,触及了一种情感上或者心理上的真实,给孤绝的情感报以自我尊重的回馈。也许,他们希望抓到的是在“不确定中”张望到不确定方式,而并非如以往几代艺术家那样,重视艺术与作品本身的“确定意义”。
特征:注重感官性、瞬间、平面、趣味性、戏仿
 
现象6:未知数
这是一个常见词语。在数学中对需要演算的有待确定的值,在日常生活中对说不准的事物,往往用此给予说明。作为在青年一代艺术中,对艺术语言具有实验性、突破力的创作,但又暂时难以归类的现象的一种指代,具有不确定的多种可能性和未来性的比附。
 在当代社会,我们经常在询问:怎样的社会状态诱发了怎样的价值取向、又如何影响创作观念和审美趣味?在一个淤积了内聚活力、欲望,甚至什么形态都可能发生的、极具实验性的社会机制里,我们相信这是凝聚个体艺术创造力的共有空间,但当我们检视了这些被提名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时,确实有一些“未知数”式的、难以归类的或在艺术语言上具有突破力的创作,使我们看到中国艺术在未来、为艺术提示新思维的某种端倪。它们不仅是与历史的曲折联系、对现实的敏感,也有对未来判断。也许在这些现象表层背后,潜隐着深层的时代文化强音。它们是未知的可能性,也是未来的不确定,但它们又具体地存在于今天。创造未知领域,绝对是高难挑战。未知数的存在,正是这个时代的魅力所在。
特征:不确定、难以言说、混杂、非艺术性
 
附录5
 
策展人语(代前言)
 
徐冰、王璜生、冯博一、王春辰、蔡萌
 
题释
 
这个关于年轻艺术家的项目,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情。此项目针对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及海外)35岁以下青年一代艺术家的创作生态,以田野考察的方式,提供具有研究价值的视觉样本与分析报告,并以预示中国当代艺术未来某种发展趋向的专题性展览为核心,对样本与现象做新视角及客观的分析,描绘其轨迹的弧线,这条弧线的延长趋势,也许可以为下一个阶段及未来中国艺术走向,提示材料和依据。未来存在于现实的展开之中,而现实则存在于对未来的承诺与想象之中,现实和未来之间的关系正是艺术生态变化的关键所在。
 
这个项目采取了相对广泛的考察、征集的方式。首先邀请国内外79位关注青年艺术创作的策展人、评论家、教授、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负责人等组成“提名委员会”,每人提名6位艺术家,并给出提名理由。最后共有290位艺术家获得提名(即本《提名集》的内容)。为了体现“CAFAM·未来展”的独特性,在以总策展人徐冰、亚历山大·孟璐(Alexandra Munroe ,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展人)和王璜生、冯博一、王春辰、蔡萌构成的策展团队,对被提名人选及其代表性作品进行考察、梳理、研究,以及对现存的若干创作问题和可能影响未来趋势的现象展开分析,反复讨论,最终遴选出95位艺术家的近200件作品,作为案例展出,从中归纳出“自媒体、蔓生长、微抵抗、宅空间、浅生活、未知数”六种视觉修辞,由此构成以“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为主题的展览。展览开幕后,将出版对95位具有代表性艺术家和作品进行更深入解读的《展览集》;展览期间,我们还将展开以青年艺术家自己主持的对话和一系列关于“青年亚文化”、“国际知名策展人谈青年艺术”讲座,以及与“未来策展人”座谈等学术活动,并集结为《议论集》,试图为中国当代青年艺术生态和未来趋向的研究,提供一手的文献资料和数据。
 
不同的视角和意图,会对“青年”的概念有所不同。我们以35岁为限度,并非依据科学和生理的界定,而是出于中国特定的历史阶段对“代际”的影响。这些1977年以后出生的人,在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并不知道这一年的开始对这个国家的重要,和对他们一生的意义。
 
在这里还想说明的是:在中国, 活跃的诸多类型艺术家,基本上都有在美术院校学习的共同背景,他们的成长、对艺术的理解都与中国美术院校总体艺术教育理念和方式,有着直接或博弈的关联。这些携带着学院基因、又在广阔的艺术世界中积极创造的青年艺术家离开学校后的表现,为当代美术学院教育的发展,以及与学院文化之外的艺术生态的关系的研究,可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参数。这也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提议、由学院美术馆主办该展览的基本诉求和理由之一。
 
所谓“亚现象”是从青年“亚文化”的概念演绎而来的。青年亚文化是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局部的、潜在的文化现象,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青年群体的利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相对于成年人社会秩序来说的非主流、边缘化和叛逆性特征。而“现象”是指能够通过参照多方专业人士的考察、观测到的青年艺术生态的事实,以及他们在与多变的社会现实中,在角逐、参与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态度、关联性与存在方式。
 
方式与判断
 
存身于每一个时代所依赖的文化处境以及经济状态,决定着一代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造就着他们的活法和人生定位。我们通过对他们的创作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反映关系,考察生长于1977年后的青年艺术生态。尽管按时间的代际分期不甚科学和准确,也不能较为完整地包容复杂多变的创作形态,也许还会消弥或疏漏某些既有的文化现象与脉络,但这只是为了锁定和深掘一个阶段性特定的课题而已。在策划中,我们尽量以多维的视角与融合性态度,离开既有的“策展人”之眼,或隔代相望的习惯,试着从他们的视角。尊重青年艺术家对艺术的个人立场,这包括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媒介等方式的各种实验——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的实验方式:一种是某种艺术传统内部的实验,一种是传统之外的实验。传统内部的实验是对传统艺术门类自身语言和风格的推进;传统外部的实验则注重的是年轻一代对现存艺术系统或边界的触碰。这两类实验都离不开传统内部与外部的元素与养料,其结果都带有某种革命性的内容。各种来自于艺术内部与外部的复杂因素,最终由优秀艺术家落实于对“艺术语言”的创造与提升上。所以对艺术语言的深度挖掘、新提示、创造力、实验性、未来生长性,是我们判断、评选这次参展艺术家的基本考量。同时,我们也试图摆脱以往单纯从作品性的单向度、同质化的线性思维,来判断其作品的当代性体现,而注重更能够说明这一代人整体存在处境和行为方式的艺术家,包括他们的自省、反思和对艺术、对生活、对未来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等多维度因素的考察。也就是说,对作品乃至艺术家的分析已经扩展并演绎到他们与时代、现实关系的想法、言论和行为的整体状态之中。对其综合质量、对当下文明的敏锐度、创造性地艺术转化能力、对社会同代人的影响及未来的生长性的考量,更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其作品“艺术”的部分。对年轻艺术家作品的理解更需要如此。
 
自我与认同
 
这一代人的成长经验和记忆,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混杂与速度。如果说,他们是在比父辈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中长大成人、在不确定的经济与价值观的社会生活中体验人生,那么,年轻人面对的考验不得不以自己的选择加以面对,而不象50、60年代出生的,在稳定的计划经济与社会压抑中生存、在政治运动中被规定性地接受时代的裹挟与摆布,从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直接关注,或将问题意识表述为“环境”支配的无能为力的痛苦,在有限的艺术空间中做着推进艺术的努力。当新一代已经有机会在一种普遍的、碎片化的个体命运中展开自身的选择时,他们的作品反映出与过去不同的、多样化的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放逐的“蔓生长”方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作为新崛起的社会文化形态,正在对焦出新的规范和秩序,这种规范和秩序乃是建立在市场化与早期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因此,这种背景使青年一代人的表现,带有一种“物化”的情感,具有消费主义文化的特征。在消费中发现自己,彰显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个体生命的历史和存在被“物”流通与消费,并赋予其越来越大的意义,这是一种个体生存实在经验的感知渠道。这种经验不需要对现实的反抗,而是和现实达成的一种辩证关系。因为,基本生存和个体思维的空间,对于他们来讲不是一个问题,他们的问题是选择,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他们摆脱掉艺术干预生活的一厢情愿,从上代人的“社会叙事”过渡到更倾向于营造自己的话语空间,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当然这里也包含着某种“微抵抗”的批判意识,抑或还可以嬉皮式地、无所谓式地对主流文化无视与消解。但他们已经不存在出现于上世纪80、90年代文化界集体式的、普遍的与周边环境的紧张关系,这些东西已经不再是严重干扰,并需要加以排除的、或与之对立的。新一代人是把艺术看作是做事情的前提,他们是首先接受了这些前提,然后再看看这种处境之下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你能够感受到一种致力于创作或行为本身的自律,他们将自己调整到一个自由创作者的位置上,一种比较纯粹的心态与表达。
 
适应与变化
 
曾几何时,社会机器的稳定性和个体在其机器运转中的明确角色,是一个被社会所重视、被文化所强化的价值。身份和性别的严格区分、固定而重复的工作、国家的安排、户口的稳定性,所有这些都使得“一贯性”成为生活保证与幸福的核心指标。然而,随着封闭社会“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之后,流动性取代了一贯性。现在对于青年一代来说,重要的是选择与适应变化的能力——适应新的栖居地、新的职业、新的关系、新的性别角色以及新的技术。个人在其中无法继续依靠被教育、父母认同的习惯取向,如家庭、规则和信仰等,他们必须每天从生活的无穷变化中界定自己。因为当人们的生活不再“被管理”和“被安排”时,预测未来的需要就变得格外紧迫。它反映了当代认同特殊的灵变性,人们被迫地对那些从未谋面的人、二手信息是否值得信赖做出判断,预测风险的努力变成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由于缺少坚实的锚定点及权威感,除了求救于自我,个人不得不转向大众或市场,寻求对自己的感觉与判断的确认。这就形成了这代人主体追求的自我认同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制度对个人的掌控在弱化。制度构造的基本功能是为个人与周边关系提供相互制约的衡定性,现在,这种能力变得时断时续、困境叠出,开始不具备说服力。个人无可避免地被抛给其自身的主体经验, 社会情境稳定的认同,也就丧失了共识的基础。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有很多,其核心原因是数码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思维与交流距离的改变,全球化使各种价值观得以同时摆到一个平面上来观看,所引发出的多样而深刻的变化。
 
因此,这些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碎片化时代出生的青年人注重感官的、即刻的、平面的“浅生活”体验,这构成了一类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态势。多元化是新时代价值观的特征,多层次的多种价值取向,最外在的显示或许可以在他们“宅空间”的兴趣里,从“无所谓”的态度中体现出来。作为青春生活的亲历者,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他们这一代人自己的青春体验。青春与消费主义、挥霍青春之间的关系向来密切。青春世界的想象与消费主义的双重力量,连同其生机勃勃与厌倦不堪是他们主要的内心冲突。这些阳光的、自我的、理想的、立志的、忧伤的、反叛的、放纵的、出轨的、穿越的青春体验,构成了他们作品主要的题材内容,并成为他们创作的出发点和选择。这一出发点本身也就是“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的一种青年生命本真和自我觉醒的方式。他们通过个体与个体空间的关系,与父母关系、与朋友或宠物的关系,认真地表达着他们与这个世界问题的关系,这种选择是从自我认同、并非从自我的现实处境来抵达自我诉求和展露自我形象的。所以,他们大多遵从于一个自足的世界、通俗的情节模式;时尚的趣味充溢着优雅的品格,对传统与父辈经历的想象;充满着夸张的心事呓语和不知从何而来的迷茫气息,有时不动声色,却又惊心动魄。
 
确定与不确定
 
当现实中问题的纠结,生活越来越多地在网络上展开,对新技术“垄断”的机会,是新一代基因中先天的优势,旧有的沟通、交流、观看等方式被全面改变。新一代人在虚拟空间享受着“随心所欲”的实在感与释放感,这一点较之上代人有着明显的优长性。在网络世界里容纳了象宇宙一样无边的信息和大于任何学校的知识容量,如此之多的异质性群体,使人们得以见到大量知之甚少的事物或素未谋面的人,不断地与之展开不同程度的互动,参与和左右事件和他人的生活。这个虚拟世界吸纳网络族大量的注意力,与现实混淆,使生活与思维更加“片断化”、“私人化”、“去私人化”。当然,这也令青年一代关注、传播公众话题的方式改变了,与社会发生关系的方式改变了。互联网提供的不仅只是海量信息,使人目不暇接,更要命的是对信息的应对和如何处理,让你陷入“意识被绑架”的生活中。接纳信息做出反馈,这机制在网络上运行得无比快捷通畅,它很大程度上取代着包括艺术在内的传统媒体形式,以及当代艺术出现以来所寻找的个性声音发出的有效性。新型的社会化媒体和社交方式带来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又反过来会影响独立的个体。因为,尽管可以有一种无所不能的幻觉,或依赖于他人来确认自尊,但并未因此解放自己,使自己获得独立性或者个体存在的荣耀。相反,这种自由增加了他们的不安和困境,认同又普遍存在着焦虑,越来越想取悦他人,而不顾这样做所带来的个人和社会代价。“自媒体” 现象与青年当代艺术的关系是此项目考察的内容之一。
 
中国这个越来越多样并充满试验性的时代,不知所终地将把我们带向未知的现代化过程,使一切都变化的急速而又扑朔迷离。在一个仍在不断转型的时代里,事物是那样的复杂,许多边缘都是模糊的。人的天然欲望、相互间的交往、权力的运作,包括我们以为透彻的金钱关系,其实都并非那么清晰可辨,又无法划分定位。特别是对于刚踏入社会的部分年轻人,造就了他们漂浮的、缺乏节制的游离状态。他们的创作没有界定,不设终极,而是一种“浅生活” 或“泛生活”的存在状态。这种自我抑制或自我放任的艺术转化,触及了一种情感上或者心理上的真实,给孤绝的情感报以自我尊重的回馈。也许,他们希望抓到的是在“不确定中”张望到不确定方式,而并非如以往几代艺术家那样,重视艺术与作品本身的“确定意义”。
 
疏离与边缘
 
在每个时代终结或交错之际,都有那么一些存活着的精灵,自知而又茫然地存在于边缘世界。他们是一些尴尬的、不愿与世俗苟同的青年人,他们无论做人还是创作都保持着疏离的姿态,从边缘出发,走向边缘,并对于一切习以为常的、理所当然的惯性思维发出质疑与否定的嚎叫。边缘是他者,是不认同;边缘还是差异,也是多样性的显现。因此,低廉、粗俗、做作、夸张的风格和多种元素的杂和,构成了“恶之花”般的话语方式,将星星点点的美丽与浪漫镶嵌在黑暗之间。它们总是用一种悲剧和认命的眼神注视着你的观看,偶尔显露诡异的峥嵘,却足以让我们伴着突如其来的惊悚被打动。也许他们对艺术的极端选择魅力,就在于那种恍惚,那种对感官刺激的迷恋和宣泄,在现实喧嚣中呈现出癫狂般的自由和异类趣味。无论现实生活如何变迁,艺术还是要做的。边缘状态中的艺术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他们在各自文化见闻里搜索适合演绎自我的语汇,去接受并信服于一个视觉图像里的现实世界。
 
结语
 
或许我们也在询问,怎样的社会状态诱发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创作观念和审美趣味?而在一个淤积了内聚活力、欲望,甚至什么形态都可能发生的、极具实验性的社会机制里,我们相信这是凝聚个体艺术创造力的共有空间,但当我们检视了这些被提名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时,确实有一些“未知数”式的、难以归类的或在艺术语言上具有突破力的创作,使我们看到中国艺术在未来,为全球艺术提示新思维的端倪。但不能回避的是,作品普遍缺乏更具原创力的,突出的艺术创作个案的状况,这也是引发我们对于: 我们与始终强势的西方文化,我们与我们特有历史、教育方式、现实资源的使用及利弊的思考;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特有的,又是对未来新文化建设有益的元素。因此,我们希望从这些年轻人的作品中,了解到青年艺术家的“现状是如何发生的”线索与脉络,与那些相对成熟的艺术领域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看到的不仅是与历史的曲折联系、对现实的敏感,也有对未来判断。正是这些现象表层背后,潜隐着深层的时代文化背景。健康的艺术生态是由丰富的“艺术物种”相互的比照与衬映所构成,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中生长,为适应环境的变化,由各部分的贡献,滋生出新的种类与能量。艺术生态中的亚现象,经常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又容易被忽视的群类。它存在于其它物种之间的地带,与成熟物种一样,在整体“艺术生态群”中发挥着各自的“蝴蝶效应”。
 
我们在这里感谢提名委员们对此项目所做的贡献,参与此项目的年轻艺术家的出色工作,在资金上对此项目给予支持的北京福展洲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海南白马广告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广州国际单位当代艺术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时代地产、希马克艺术资本、矢量公关、上海特锐艺术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三星集团、China Art Foundation,以及广西师大出版社在文献出版方面的积极配合,以及所有为此项目付出过努力的人。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8月8日亮相央美美术馆
view.php?tid=7227&cid=30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