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文历史 > 博尔赫斯书店:不值得推广的经验

博尔赫斯书店:不值得推广的经验

2012-06-24 23:14:34 来源: 文、图/黄不为 作者:豆瓣网

 

这里是一片挨靠着中山大学围墙外的老房子,夹杂着破败的民国时期老洋房、失修的低层民房和外墙已经剥落的旧楼。博尔赫斯书店所在的小楼,是这片区域里临街的老洋房其中一幢,另一幢在一百多米外的博尔赫斯艺术机构路口,其门面由一家生意兴旺的包子店占据。

书店门前的黑色铁围栏上攀附着一丛茂密的杜鹃,一不留神就直往屋顶蹿,把人行道都占去了一些,也遮蔽了书店的招牌,让很多第一次来的人在门前徘徊却始终找不到书店的所在。如果你够仔细,就会透过枝枝蔓蔓间的空隙,看到“博尔赫斯书店”、“是不是咖啡馆”这两个招牌像个玩笑一样并排在这幢黄墙绿瓦的两层高小楼上。不知是否有意而为之的笑点,但至今仍时常有人来问诸如“书店是不是咖啡馆的一部分”、“租不租书”、“打折吗”这样的老问题。

走进植物枝叶间那个略显狭窄的门口,沿着两旁铺着碎石的小径,到了一个门廊下,右边是咖啡馆黑色的门,左手边就是通向二楼书店的楼梯。尽管已经以金属边框加固,但由于多年使用,木质的梯级会冷不防发出一些声响。走到楼梯尽头,抬头就是博尔赫斯书店蓝色的门,这个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店面,一眼扫去所有摆设便全落入眼底了。比起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那些文艺书店,博尔赫斯书店简朴得恐怕会让许多慕名而来的人失望:它显得太过严肃了。

从不播放音乐,也不允许在店内饮食(由于店面太小,任何气味都会难以消散),连可供读者坐下的凳子也仅此一张,除了必须的家具陈设,余下只是四壁的书。冷淡的日光灯灯光下,显得更残旧的天花板(发黄,甚至雨下得大一点的时候还会漏水),磨损了的地面,墙上边角发黄过期的海报,伫立在书店中央的铁质陈列架边沿冒出点点锈迹,除了陈侗亲手设计的那张作为柜台的蓝色大铁桌外和纪念罗伯-格里耶而制造的绿色背景大灯箱透露出一点新鲜颜色之外,这里的一切都带着岁月的痕迹,似乎跟建筑本身一样饱经沧桑。

然而店里的大部分摆设都有着它们自己的故事:放置在书架顶上的两大块墙砖块,是04年书店门前的违章建筑被拆除时的碎块,陈侗的儿子用毛笔在那面墙上抄了《好兵帅克》里的某个片段;西边墙上那幅用镜框裱起来的灰乎乎的贝克特海报,是来自午夜出版社——据说兰东亲自把它从墙上取下来送给陈侗;在贝克特海报的右边,是陈侗策划的第一本书《重现的镜子》的海报;南边那个纪念罗伯-格里耶逝世的大灯箱,即使白天也是一直亮着的;书店中央的铁质陈列架、蓝色的大铁桌子、一旁的木框玻璃柜和书店的门,都由陈侗亲自设计;进门左边垃圾桶上方贴着一张对书店的书籍分类法的解释,也是陈侗的“创作”,他甚至写了一份“如何找到博尔赫斯书店”的攻略发在网上,而笔者最近还在微博上发现了他画的三幅分别怎样找到书店、机构和分店的地图。

博尔赫斯书店创办于1994年,它几乎是跟陈侗的出版实践同时诞生的。此后书店历经不下十次的搬迁,最初开在陈侗供职的广州美术学院内,在美院书店就经历两次移址;后来搬到美院后门附近的新安大厦,而在大厦期间也先后有过七次搬迁;03年迁至怡乐路95号二楼直到现在。2007年,书店附属的艺术和出版项目分离出来,成为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选址在不远处的怡乐一巷尽头的一座旧式别墅,至今已举办过多次展览与讲座。陈侗曾在受访时表示,出版、博尔赫斯书店和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都由他个人的卖画所得支撑,而书店除了最初几年外一直都在亏本。但正如他所说,“对于书店来说,强调“利润”是十分可怕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文化事业所需要的发展资金通过图书利润是远远不够的,除非是所经营的图书中充斥大量的垃圾,即那些毫无意义的出版物,这些垃圾足以摧毁一个人的信念……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我们的经验是不值得推广的,因为它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陈侗《博尔赫斯书店获“最佳小书店奖”的受奖辞》)

2011年开设的博尔赫斯书店小洲分店也继承了“亏本”的特色:以全村(作为一个近几年才受到关注的区域,小洲村是以廉价的房租吸引了许多艺术青年的驻扎)罕见的高价租下大礼堂旁的一爿小店,看似简单其实花费颇高的装修,陈侗本人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人们在这里看书、或是抄书单到网上买也好,他也不用常常补货,小洲分店换而言之是个开给在大学城和小洲村的学生和青年们的“样板店”。

在广州这个向来被人认为“没文化”的城市,博尔赫斯书店就像是一个由种种不可或缺的偶因而发生的基因变异的产物。在民营小书店大量倒闭的现今,它仍存在着也是这种偶然性的结果——一个不可重复的个例。从这个角度来看,的确如陈侗所说书店的经验是“不值得推广的”。陈侗本人对书店的存在作过许多阐释,文化理想、个人的自我实现、作为艺术家的陈侗的一件作品、文学观念的试验品、甚至也许部分初衷是为了卖自己出版的书——“我又在谈书店……我写了三万三千字。我把我的生活——除去那些无关的部分——全都聚集在那篇叫做“博尔赫斯书店”的文章里,我把它称为自传。”(陈侗《再谈博尔赫斯书店》)

如今博尔赫斯书店正进入它成立的第十八个年头,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书店与这个城市的相处似乎并不融洽,但在经历这些年月的潜移默化,它们互相之间的试探、考验和渗透,都已在彼此身上留下并将变得越来越深的印迹。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