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文历史 > 蒋介石的经济思想

蒋介石的经济思想

2012-05-14 18:02:15 来源: 腾讯历史 作者:

 

蒋介石厌恶资本主义

一般人印象中,蒋介石是“大资产阶级代表”,所以在他的统治时期,自然是要实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

其实恰恰相反,蒋介石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当厌恶,他的经济思想有着深厚国家主义色彩。他批评西方经济学一切以个人私欲出发,认为人要顾全“大局”;他支持节制私人资本,主张国家主导经济和土地国有……

下面我们将以《中国经济学说》为主要资料,介绍蒋介石的经济思想。

批评西方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认为中国经济学应是养民与保民

在《中国经济学说》中,蒋介石借助中国古典思想来界定“中国经济学”,并说明“中国经济学”不同于西方经济学,“比西洋经济学的范围要广得多”,要求时人建立中国自己的经济学,而不是“一意袭取西洋的成说”。他认为总结中西经济学的差异,认为西方经济学以私欲为出发点,而中国经济学目的是养民与保民:

“西洋的经济学说,以欲望尤其是个人小己的欲望——私欲为出发点,充其所至,生产技术与国防技术,不独不能为民生服务,反而役使民生,甚至于毁灭人性。我们的经济学说以人性为出发点,以民生为目的,一切经济制度与政策,都要顺应人性,服务民生。……所以国家以最小的时间与精力,本于文化的遗传,依于科学的方法,发挥人力地力与物力,至于极高的限度,用之于民生与国防,这就是经经学的目的,换言之,我们的经济学,以养民与保民为目的。”

蒋介石对经济学的解读,充满了中国古典思想和人文主义关怀,但又同时主张节制私欲和顾全大局,崇尚“富民”与“富国”的统一;他批评西方经济学以个人主义为本位,一切从私欲出发会“毁灭人性”,但他所论述的“中国经济学”仍不免刻上西方经济学的烙印——“发挥人力地力与物力,至于极高的限度”,这与西方经济学中个人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如出一辙。

主张国家主导经济,反对经济自由放任,批评杜绝个人经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

不难看出,蒋介石眼中的“经济学”,带有国家主义色彩,与其一直宣传的“一边抗战,一般建国”的论调同出一脉的,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养民”,强调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把控。因此不难理解,蒋介石主张国家干涉经济,经济“要有政府的组织,一面养人之欲,一面制人之欲。法则一定,分限一明,人便不至于跟欲求走到斗争的路上去,社会上的财富也不至因为来不及供应个人的欲求而致困穷。无论是养欲或制欲,都需要一个管理众人之事的政府来办理。”“这一点是国家的经济哲学的基础。”

所以,蒋介石反对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又批评“杜绝个人的经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欧洲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以为国家不应干涉人民的经济活动,主张经济的自由与放任,反之,马克斯经济学说以为国家必须由无产阶级专政以杜绝个人的经济自由。若由中国的经济道理来看,这两种学说都失之于偏。国家如不对人民的经济活动确定分限,确定计划,任人民流于斗争,只有招致社会混乱与民族困穷的结果。”

国家的任务是养民和保民

蒋介石的“国家主义”经济学理论赋予了国家任务,即养民和保民:

“在中国的经济的学说上,国家的任务,一方面是养民,一方面是保民。就养民而论,国计就是民生;就保民而论,民生就是国计,简单的说,就是国防,而其最精之一义即在于民生与国防之一体而不可分。”

在经济方面,国家的任务“一是养民之欲,二是制民之欲。前者是积极的培植,后者是消极的限制。”“国家如不能养人民之欲,给人民之求,换句话说:如不能顺应人民的欲望,保护人民的生计,则政府即不能算是尽到应有的职责,而人民的生活不能安定,以至于生产也不能发达。”

在保民方面,蒋介石从经济角度论述国防政策是以民生政策为基础的,而民生政策也离不开国防政策的保障,他主张“兵农合一”的制度。

“国家的经济本务,一方面是养民,养民即是民生,他方面是保民,保民即是国防,民生与国防是一体的。……兵农合一是我们中国古今一贯的理想。……现代的战争,是全民战争,我们必须恢复兵农合一的制度。兵农合一,始有广大的兵源。兵农合一,始有丰富的饷源。兵农合一,始可以使人民各为其邱墓田园而作战,战争始可以普遍而持久。后要厉行兵农合一的制度,不独是起宋元以来千载之衰,亦且是持久的全民的现代战争必至之理。”

蒋介石此用意显然从抗战的现实出发,扩大兵源。

国家养民政策:反对均分田产,主张平均地权

蒋介石尤其注重土地制度,花了许多笔墨来论述其主张。他反对均分田产,认为“平均田产的制度,古来实行的次数不少,大抵土地兼并盛行的时期,总有均产的理想与运动发生。……从历史上仔细研究,我们可以看得出问题的症结,要解决土地问题,不能从田亩的强制分配入手,而要从养民的方法着手。农民的生活不改良,农业的生产不加多,均产政策是不能成功的。”

他主张平均地权,反对均赋。这是因为“均赋反必须量田,明末以来,税制更改为计田出赋,仍然要量田。量田的方法,有汉代的‘自实’,即今之‘呈报’,有王安石的‘方田’,即今之‘丈量’,有朱熹的‘推排’,即人民呈报与乡官勘察并用的办法。这些办法各有利弊,总不及我们国父平均地权的办法尽善尽美。”

蒋介石的思想与孙中山和国民党的理念不无关系。孙中山鼓吹“平均地权”,国民党不赞成用暴力手段剥夺地主土地,其潜台词是批评中国共产党主张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土地革命理论和政策。

平均地权就是土地国有,但允许私有财产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合理存在

那么究竟是如何平均地权?蒋介石在1952年发表的《并阐明总理所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意旨》讲话有所论述。当然,这是他借他人学说来阐明自己的看法,未必是其所创。

蒋介石认为“平均地权”,就是无论对市地对农地,则皆“照价征税”,与“土地国有”为其手段,以“地尽其利”与“耕者有其田”“人人有平等的地位去谋生活”为其目的。其中“土地国有”,即“凡山林、沼泽、水利、矿场,悉归公家所有,由公家管理开发”。

在蒋介石看来,这种“土地国有”决非如中共这般“榨取人民的土地,使之集中于政府,彻底予以统制,用作控制人民的生活与生命的工具,亦非如今日所谓‘土改’‘分地’的方法,作为其阶级斗争控制人民的魔术。”按照蒋介石的解释,“土地国有”就是“土地国有而民用”“大家要知道,土地国有,不过是一个原则,至于这个原则,如何运用使之能有益于国计民生,更能增加国利民福,不违反我们三民主义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那就在于政策问题了。”

蒋介石笔下的“政策”,就是“在土地国有的原则之下,允许私有财产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的合理存在”,但同时国家需要对私有土地征税。蒋介石认为土地原本是国家所有,国家只是把土地赋予个人并保护其权利,所以有权进行征税:

“民众为什么还将他私人的土地,仍要向国家缴纳赋税呢?这向国家缴纳其私人土地的赋税,岂不是明白承认私人土地,原是国家所有的吗?不过他向国家承领得来而已。……我认为土地、人民、军队三者,都是属于国有的,如果任何一个国家不能保有其土地,不能保有其人民,不能保有其军队,那其国还能成国么?当然,这样的国家,就不成其为国家,而非灭亡不可了。……不过这里所指的国有,是指国家所有,而不是指其政府所有,所以政府对于国家赋予人民的土地,必须根据国家法律,予以保护其应有之权利,亦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政府方能处理其人民的土地,……总之,我认为土地、人民、军队三者,是属于国有的,也可以说,土地、军队、国家都是人民的,我在前面曾引述 总理所说‘国为民有,国有何异于民有’的话,明白了这个意思,那不惟土地是人民的,就是军队与国家,亦都是人民所有的了。所以我们民主国家的人民,不怕土地国有,只要土地真能国有,亦就是等于民有。”

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反对垄断富源,实现“均富”

资本作为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蒋介石在其《并阐明总理所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意旨》讲话中对其也有所论述。蒋介石主张发达国家资本,发达国家资本;反对垄断富源,实现“均富”:

“我以为民生主义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句口号,可以很简单地说,就是‘均富’……再明白点说,‘均富’是要使人人有田种,人人能发财,但是不许每个人在限田额数之外,再垄断土地成为大地主,亦不许财主集中社会财富,成为托拉斯,而再有社会不平的现象,这就是我们革命要为穷人打不平,而使社会没有太穷的现象。换言之,要使国内人民贫富相平,而无特殊阶级,这就是我所说的‘均富’,亦就是总理民生主义的真谛。至于这个‘均富’的方法,那第一就是要实行限田与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亦就是要遵照总理所说的‘照价征税和土地国有’的原则,使之实现。第二就是节制资本。这节制私人资本的政策与目的,不但是要发达国家资本,而且要使每一个人民都有良好的生活,都有发财的机会,亦就是使大家能均享财富,而不再有独占财富与贫不自存的悬殊现象……”

梁小民:蒋介石行“计划经济”是“党国体制”维护中央集权所需

为何蒋介石的经济思想有着深厚的国家主义色彩?梁小民在其《国企是大一统体制的内在需求》一文指出,蒋介石主张国家主义经济论,是出于国民党“党国体制”维护中央集权所需:

“中国的政府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国民党的‘党国体制’强调了国有企业对国家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国民党政府不走自由市场经济之路,而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亦表达了中国应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这样一个信念’。可见即使没有抗日战争这一事件,建立计划经济与国企制度也是必然的,这是国民党的‘党国体制’维护中央集权所需要的。”
结语蒋介石的“国家主义”经济学学说认为政府都是“好政府”,代表了全体国民,这是其理论的逻辑起点。问题是如何保证政府一定代表着国民真意,又如何确保政府经济计划是为国民谋福利?蒋介石没有给出答案。逻辑原点不可靠,其后论证看似严密,实则是镜中水月。

结语

蒋介石的“国家主义”经济学学说认为政府都是“好政府”,代表了全体国民,这是其理论的逻辑起点。问题是如何保证政府一定代表着国民真意,又如何确保政府经济计划是为国民谋福利?蒋介石没有给出答案。逻辑原点不可靠,其后论证看似严密,实则是镜中水月。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