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哲学 > 政治的詩意

政治的詩意

2012-02-12 15:23:13 来源: 廖伟棠的个人空间 作者:

政治的詩意(刪節版)

“把街头还给戈达尔,把诗歌还给政治。”是我以前一首诗《巴黎暴动歌谣》里的句子,我故意矫枉过正,所以才有这么极端的说法。因为在过去几十年的简易现代主义诗歌观中,人们已经习惯於认为诗歌是应该远离政治、和政治无关的风花雪月,诗人也自觉避嫌不写政治,认为政治之骯脏与诗歌之美不相容。但是他们片面的理解了政治,政治的本来含义除了政府、政党对社会的管治之外,还包含有人民对自身社会的参与和治理,诗人作为人中一员,又岂能视而不见独“善”其身?

诗歌的美难道就仅仅表现为风花雪月或內心之美吗?剧烈衝突的现代歷史与政治正正造就出新的美感,也许是愤怒之美,也许是反思之美。最近臺湾修订重出的《辛波丝卡诗选》正好展示了诗歌的柔力,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辛波丝卡,大半生在波兰极权统治中度过,她的诗从最早必须自我审查而出版的违心颂歌,到必然的逆反暗讽,最后成熟为针对日常细节片段去书写寓言式哲理诗歌,经歷过一番平静中见微澜的明悟,她带有东欧人民苦中作乐的狡黠一笑成为其诗的魅力。

正如她的名言:“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不写诗的荒谬是某些政治中现实不得已的荒谬,它反对幽默,就像米兰昆德拉所揭示的,“反对幽默”本身就是极权的特徵。辛波丝卡和一般现代派诗人最大的不同,正是她的幽默感,决绝的崇高与孤僻都容易被独裁者利用,希特勒利用海德格尔和墨索里尼利用庞德大致如此,甚至有人认为民主不適合诗歌,但辛波丝卡就证明了诗歌的民主亦有其浓郁诗意,用的就是她的幽默感,和同步而来的奇思妙想。她证明了:日常生活隱含的政治的正面能量,完全可以抵抗所谓从上而下的政治运动所產生的负能量。

前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也是来自东欧、罗马尼亚,她不但写诗更写非常诗化的小说,除了实验诗集《托著摩卡杯的苍白男人》,我更愿意定义她的早期短篇小说集《低地》为散文诗集。这个被视为彪悍冷峻的女作家,谁也想不到她的诗和诗化小说如此婉曲细致、游走於高度敏感的语言和纷飞的意象之间。极权社会的童年记忆当然挥之不去,但诗的力量把它们转化为一把主动出击的手术刀:它割开创口的目的是为了治疗。换之於我们,创口甚至还没有被触碰到,没有消毒没有清理没有验伤,更何况治疗。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