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财经 > 张晓刚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出炉

张晓刚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出炉

2012-01-01 16:53:01 来源: Art-Ba-Ba 作者:

 

作为中国较早成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张晓刚在中国当代油画市场上一直扮演着领跑者和风向标的角色。金融危机之后,经过一年多的调整、筑底,张晓刚油画市场快速回升的势头明显,不仅再次达到新的高度,在残酷的市场洗牌后,也再次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排头兵。

 我们认为张晓刚油画市场拥有以下三个重要的价值因素:

1、张晓刚的油画作品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中老照片似的脸谱形象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品牌艺术符号。《血缘:大家庭》系列等具有“政治波普”特征的作品,在国内外均有广泛的机构和私人收藏家,市场基础好。

2、2008年金融危机后,艺术品市场进入了调整期,经过一轮残酷洗牌,部分艺术家逐渐淡出市场,从而更加凸显出了拥有内在价值的艺术家,张晓刚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显著的一位。在市场调整过程中,张晓刚的市场表现有所回落,但幅度相对有限。

3、2011年春拍,张晓刚的油画作品《生生息息之爱》刷新了中国当代油画的世界拍卖纪录,其个人油画指数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张晓刚成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回调的拉升者。其油画作品价格与市场的良好匹配,在根本上筑就了他在中国当代油画市场的历史地位。

鉴于市场调整后,张晓刚的艺术价值被重新认可,并成为中国当代油画市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之一,大家都很关心其后续的走势,本文将从2011年春拍表现、市场整体走势、代表作品和重复拍卖四个方面对张晓刚油画作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将来的走势。

2011年春拍综合分析

2011年春拍,张晓刚油画作品的市场表现堪称完美:其个人油画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与去年秋拍相比,上涨86%,近乎翻倍;作品《生生不息之爱》高价成交,不仅刷新了其个人的世界拍卖纪录,也刷新了中国当代油画的世界拍卖纪录;成交总额突破两亿元,成交率高达100%。张晓刚已然成为当下中国油画界炙手可热的艺术家,其个人油画指数和油画作品成交总额均已领跑中国当代油画界,成交量和成交率也均名列前茅。

今年春拍张晓刚的油画作品共上拍17幅且全部成交,这些作品基本涵盖了张晓刚的主流油画类型,可见其作品的市场接受度广泛。从形式上看,纸本油画7幅,布面油画10幅;从创作时间上看,跨度大——横跨20年;从作品系列看,既包括《血缘》《记忆与失忆》《生生息息》等主打系列,也有其早期纸本油画;从画幅上看,大小各异,最大尺寸作品是最小尺寸作品的300倍。这17件油画作品,上百万的有16幅,上500万的有9幅,上千万的有4幅。唯一未上百万的作品是一幅13×13cm的纸本油画作品,虽然受到画幅影响未达到百万,但平方米单价却超过千万。包括这件小尺寸作品在内,张晓刚1986-1989年创作的5幅纸本油画均深受藏家欢迎,每幅的平方米单价都超过了1000万,平均价格甚至超过了其画布油画,这在其他画家的拍卖作品中是很少出现的。

今年春拍张晓刚油画作品之所以表现突出,归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在香港苏富比(微博)春拍上取得开门红,上拍作品均突破500万,《生生息息之爱》以7906万港元的高价刷新了中国当代油画的最高拍卖纪录,成为最贵的中国当代油画。首战大捷为后续的拍卖奠定了良好的基调。第二,上拍的17幅油画作品中至少有8幅是国际知名收藏家尤仑斯拿出来的,故在拍场受到买家的追捧,为张晓刚的作品增加了市场溢价,推动其价格整体走高。第三,张晓刚作为中国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其油画作品历来受到藏家的青睐,在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时期,其油画作品就像指标股一样,拥有较大的上升动力。

张晓刚市场整体走势

我们通过梅摩-中国油画张晓刚指数与梅摩-中国当代油画指数走势比较图来分析张晓刚油画作品市场历年来的表现,其中成交量是张晓刚油画作品每半年的成交件数。

从上图可以看出,张晓刚的个人油画指数一直远远高于中国当代油画指数,充分说明张晓刚油画作品的市场表现一直优于中国当代油画的整体表现。自2000年以来,张晓刚的油画作品一直拥有很好的市场,广受机构和私人藏家的喜爱,其油画作品的总成交率接近90%。从2006年起,张晓刚的油画市场开始放量上扬,指数一路飙升,并于2008年上半年达到第一个高点。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油画指数有所回落,到2009年末跌至谷底。2010年,张晓刚的油画指数率先反弹并快速上扬,2011年春拍更是达到了新的历史高点凭借今年春拍的良好表现,张晓刚已然站在中国当代油画的最高点。

1.市场试探阶段(2000年-2005年)

作为“F4”的一员,张晓刚在中国当代油画市场上扮演着领跑者和风向标的角色。1992年,张晓刚的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并开始创作《血缘:大家庭》系列作品,与此同时,张晓刚结识了香港汉雅轩的老板张颂仁。在张颂仁的支持和推动下,张晓刚参与了多次国际性的画展,在国际性媒体上的频频曝光,引起了海内外收藏家的关注。这几年的大力推广为张晓刚的油画市场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基础。从1994年开始,张晓刚的油画作品进入拍卖市场,逐渐在拍卖市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进入21世纪以后,张晓刚的油画作品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拍卖市场上,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已进入了系统性试水的阶段,为后续大量画作的上市做出了良好的铺垫。由于上拍作品多能100%成交,且作品均价也稳步攀升,为卖方大胆的进入市场树立了信心。在2005年秋拍,张晓刚的《黄色婴儿系列》拍出159万元人民币,成为张晓刚油画市场上的第一幅百万大作。

2.市场繁荣阶段(2006年-2008年春拍)

2006年,张晓刚油画作品上拍量暴涨,从2005年的5幅增加到48幅,将近2005年的10倍。即便如此,激增的供给量并未超出买方市场的承受范围,48幅上拍,44幅成交,成交率高达91.7%,充分体现了张晓刚油画作品买方市场的实力。自2005年张晓刚第一件百万油画诞生后,其作品的价格便一路扶摇直上,第一件千万油画作品不仅在2006年应运而生,而且被一再刷新,连创中国当代油画新高。2006年成交的44幅作品仅有4幅的成交价格在百万以下,而这四幅作品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小尺寸纸本作品。由此,张晓刚开始引领中国当代油画市场的第一轮上涨周期。

2007年,全球经济的良好态势为艺术品市场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张晓刚的油画市场继续放量,全年上拍82幅,成交78幅,成交率高达95.1%,总成交额超过了4.6亿元人民币。成交价格继续创造新高,70幅油画的成交价格超过百万,11幅作品超过千万,而未超过百万的作品都是1986年创作的小幅纸本油画。这些早期纸本油画虽未突破百万,但单位均价与其布面油画不相上下。2007年张晓刚的油画市场体现了很强的国际性,在伦敦、纽约这两个国际市场上拍了39幅作品,接近上拍总量的一半。

2008年春拍,张晓刚的油画作品行情继续小幅上扬,并达到了顶点:油画作品《血缘:大家庭三号》的价格再次创造了新高;上拍37幅,成交31幅,83.8%的成交率虽然不算低,但显然已经受到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3.下跌筑底(2008年秋拍-2009年)

2008年下半年,艺术品市场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当代艺术所受波及尤为惨烈。不过,张晓刚的油画行情并未像中国当代艺术整体行情那样迅速下滑,而只是在2008年下半年小幅调整。2008年下半年,上拍数量骤减,成交率跌至2004年至今的历史最低点66.7%,但12幅成交作品均超过百万,在价格上形成强力支撑。在中国当代艺术整体行情大跌的情况下,张晓刚指数仅有小幅调整,体现了市场对张晓刚的信心。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大市随之进入严重的萧条期。2009年,张晓刚油画作品的上拍数量仅为15幅,但值得关注的是,全年仅有2幅作品流拍,成交率达到86.7%,而且2009年下半年的油画作品全部成交。说明在市场萧条期,藏家对张晓刚依然有很强的信心,为后续的快速反弹创造了条件。

4.再攀高峰阶段(2010年-2011年春拍)

2010年,艺术品市场逐渐恢复活力。经过2009年的调整、筑底,2010年一开始,张晓刚的油画就进入了上升通道,价格不断的攀升,并在下半年开始放量,成交率也重新回到90%左右。2010年下半年,《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以4555万人民币成交,刷新了张晓刚的个人拍卖纪录,无疑为张晓刚油画市场的复苏注入了一支强心剂。2011年春拍,延续去年的上扬态势,17幅作品全部成交,个人拍卖纪录不仅被再次刷新,张晓刚也再次成为中国当代油画市场的领跑者,个人指数一举超越2008年,率先跨上了新台阶。

代表作品价值分析

我们将从拍卖价格、艺术价值和现有价值三个方面对张晓刚油画作品进行分析,以寻找张晓刚市场表现最好及最有潜在升值空间的油画作品。

价格分析:

我们先分析最受市场欢迎的作品,下表是张晓刚拍卖成交价最高的十幅油画作品。表中的最后一列是根据梅摩-中国油画张晓刚指数估算出的作品现值区间。现值区间是利用梅摩-中国油画张晓刚指数将作品当时的拍卖价格进行折现算出作品现值,并按照现值的三分之一作为浮动区间计算得出的。

从上表可以看出:张晓刚成交价格最高的十幅油画作品大部分属于《血缘-大家庭》系列,再次证明了《血缘-大家庭》系列在张晓刚油画作品中的重要性。

张晓刚的画作具有非常独特的个人性、历史性以及政治性,具有明显的“政治波普”特征。政治波普,本就是当代艺术市场颇受追捧的对象,张晓刚巧妙地将其融合到了具有很高表现力的绘画中,为其油画作品的高价位奠定了基础。这种对于政治波普的鲜明诠释,为张晓刚的油画在西方打开了巨大的市场,受到了广泛的推崇,他的十幅最贵的油画作品有九幅都采用了这种表现形式。

继2010年秋拍创下个人作品新高之后,今年春拍,张晓刚的油画作品再次刷新个人拍卖纪录,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张晓刚油画作品的追捧,也印证了张晓刚油画作品近年来持续的上涨势头。

重要作品分析:

《生生息息之爱》是张晓刚早期艺术生涯中的一幅代表性作品。画中多位裸露上身的原始男女,与襁褓中的婴儿、羔羊、鸟兽一起栖身于大自然,充满神秘的象征意味。在主题和形式方面,此作与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画作色彩单纯富神秘气息,平涂技法富装饰感与浪漫气息,与云南的地域文化有密切相关性。

《生生息息之爱》是张晓刚艺术转型时期的标志性画作。在此之前,张晓刚的作品大多是表现主义的,但在这幅作品之后,他的风格开始转向现实主义。由于作品的独特性、稀缺性和重要性,加之艺术市场整体走热,造就了这个创纪录价格的诞生。在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拍“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专场拍卖中,《生生息息之爱》(三联作)以7906万港元成交,刷新了张晓刚本人的世界拍卖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世界拍卖纪录。

张晓刚的《血缘》系列,旨在探索特殊时代中政治与社会间的紧张关系。这类作品具有相同的特征,即画中人物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所特有的表征:全家福合照、中山装以及中国人所特有的外貌特征——单眼皮、瓜子脸、特定时代特定的呆滞表情。张晓刚一般会采用平涂式的手法和炭精画法来绘制这类作品。作品抓住了一个逝去的时代的脉络,画中人物呆滞的表情和惊觉的目光,机械且毫无生气。关于《血缘》系列,张晓刚说过:“1993年我刚开始画《全家福》,经过一个阶段后,我才逐步认识到,在那些标准化的《全家福》中,打动我的除了那些历史背景之外,正是那种被模式化的‘修饰感’。其中包含着中国民俗文化长期以来所特有的审美意识,比如模糊个性,‘充满诗意的中性化美感’等等。” 《血缘:大家庭三号》,创作于1995年,是张晓刚血缘大家庭系列的代表性作品,故能取得良好的拍卖成交价。

 《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是张晓刚艺术转型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作品以20世纪中国历史、民族命运为主题,运用早期超现实主义的题材和表现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中华民族开创新时代的气魄。《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是张晓刚第一次使用照片素材作创作的作品,是他后来代表性创作题材“老照片”的开端,并由此衍生出闻名艺坛的《血缘:大家庭》系列。《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在此之前从未在拍场上露面,正是这些因素使作品具备了非常重要和宝贵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香港苏富比2010年秋拍中,张晓刚的《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估价为2100万至2300万港元,最终以5218万港元成交,刷新了张晓刚本人当时的世界拍卖纪录。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