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文献档案 > 威尼斯中国编年

威尼斯中国编年

2011-08-07 10:27:25 来源: 《库艺术》 作者:

蔡志松作品

1993年

第45届 王广义、张培力、耿建翌、徐冰、刘炜、方力钧、喻红、冯梦波、王友身、余友涵、李山、孙良、王子卫、宋海东

1995年                                                                 

第46届 张晓刚、蔡国强、余友涵、刘炜、李山、张培力

1997年

第47届 申玲、王玉平、方力钧、刘小东、王友身、喻红

1999年

第48届 艾未未、马六明、方力钧、王兴伟、庄辉、杨少斌、卢昊、岳敏君、王晋、张培力、梁绍基、周铁海、谢南星、陈箴、王度、蔡国强、张洹、赵半狄、邱世华、丁乙

2001年

第49届 海波、萧昱、徐震、蔡国强、高氏兄弟(因护照原因未能到达现场)

2002年

2003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主办方正式向中国发出邀请,请中国政府文化部门组织当代中国艺术家在威尼斯组织中国馆。

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召集组织成立艺术委员会,征集策划方案。包括丁伟、冯远、邵大箴、张宇、水天中、刘骁纯、刘国华、安远远等人。

2003年

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划为博纳米,双年展总主题为“梦想与冲突”。

中国馆展览主题最终确定为"造境",策展人范迪安、王镛,助理策展人黄笃。

参展艺术家确定为:王澍 展望 杨福东 刘建华 吕胜中

王澍参展作品:《拆筑间》

“拆 ”、“筑”、“间”,这样的词语提示出曾经的和未来的梦想空间意义,更主要的是,作品流露出对逝去的生活风格以及回到一种诗意缓慢生活速度的怀念和梦想。

都市山水  展望

展望参展作品:《都市山水》

将象征科技化、工业化的不锈钢与具有生命属性的山水并置,表现了对人类迷失在都市丛林中,越来越难以沟通和相互信赖的担忧。

杨福东参展作品:《天上天上,茉莉茉莉》

通过三个独立又联系的片段,反复叙述在美好都市的愿景下,年轻人之间虚无飘渺的爱情,揭示了艺术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质疑和追问。

刘建华参展作品:《日常——易碎》

用陶瓷烧制的日常生活用品充斥空间。刘建华说,“……看起来很坚硬的外表,实际上很脆、易碎,一如我们的日常生活……”作品体现了对现代性来临前那个年代逝去的伤感。

吕胜中参展作品:《山水书房》

用书架上书籍的书脊拼接而成一幅巨大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出自五代名家的《夏日山口待渡图》,并摹仿出古代文人书房的意趣。带有中国文人式的乌托邦意味。

由于爆发“非典”的原因 ,第一次组团的“中国馆”,精心组织的展览无法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一个月后,在广东美术馆完成了现场的“造境”。

2005年

中国文化部和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在2005年3月达成协议,宣布有110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将迎来第一个官方中国馆。

内地、香港、台湾首次同时组团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国际部分展览上。

中国馆的场地问题一度是双方最头疼的问题,据说是通过蔡国强的联络才得以找到场地作为临时的中国馆场地。文化部希望与威尼斯双年展方面进一步协商在2007年建成一个永久性中国馆。

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第一次由女性策展——西班牙籍的玛利亚•德•柯芮尔(MariadeCorral)和罗莎•玛汀妮兹(RosaMartinez)把今年的双年展分为两个主题“艺术经验”与“行道无涯”,由两人分别规划。

中国馆展览主题定为“处女花园——浮现”,策展人为蔡国强,助理策展人为皮力,展览专员为范迪安。

艺术家:张永和、王其亨、徐震、彭禹和孙原

张永和参展作品:《竹屋》

用利竹子修建一个长52米、宽29米的户外建筑装置,把户外庭院转化成传统中国园林和当代建筑混合的流动空间,而竹子部分将由中国南方的传统竹匠制作。

王其亨参展作品:《风水计划》

用风水来审视和整理现有的国家馆的风水状况,以及威尼斯的风水,双年展的风水这些与“命运”相关的问题,从而也为中国馆的建馆方向找一个非同寻常的定位。

孙原、彭禹参展作品:《不明飞行物UFo》

请来了中国农民杜文达的伙伴们,把他们几年来历尽艰辛,自发研究的飞碟在威尼斯试飞。

刘韡参展作品:《闪亮》

是一个大型灯光装置,主要是由摄影棚采用的1200瓦的闪光灯组成,“不仅让你手中的照片曝光过度,也会让人感觉越来越不舒服”,这个作品的特色是互动性和体验性。

徐震参展作品:《喊》

是一个多媒体装置。这个作品主要是在地铁、商场中人流往一个方向行进的时候,突然喊一声,人们就暂时停下来寻找是谁发出声音,不同人的反应是他关注的焦点。

蔡国强提出,摆在中国馆面前的问题是:什么是国家馆?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国家馆?

2007年

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是“用头脑感知,用感觉思考——世界艺术现在时”。

由美国现代艺术馆资深策展人、耶鲁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罗伯特•斯托担任本届双年展总策展人。

上海艺术家杨福东、杨振东应邀参加主题展。

中国馆展览主题定为“日常奇迹”,策展人为侯翰如。

艺术家:沈远、尹秀珍、阚宣和曹斐

沈远参展作品:《初次旅行》

巧妙地利用了放大的奶瓶及乳头,加上关于被领养儿童首次踏足西方世界的纪录片,引发了人们反思在全球迁移时代中,越来越常见的童年移民现象。

尹秀珍参展作品:《军械库》

一百多个“武器电视塔”被置入油库,这些“武器电视塔”是用布料、纺织品、盘子、刀等日常用品做成的,在这件作品中,女性的敏感、柔软通过布料等纺织品表现,电视塔状的武器则暗示了雄性中心,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阚萱参展作品:《阚萱!哎!》

以一种激进与审慎兼而有之的方式利用了军械库的空间,通过平板显示器和投影播放自己精选的一系列作品,营造了一个充满诱惑的声光迷宫。

曹斐参展作品:《中国翠西》

试图通过在虚拟世界中的积极冒险,来影响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认知方式,并提示人们,网络世界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关系。

 中国馆策展人侯瀚如在解释为何挑选这四位女性艺术家时说道:“女性主题是一个在当前中国和世界都具有紧迫价值的主题,尤其对于当下正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女性的温和气质和想象力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调节器。”

《2009-6-7》 曾浩

2009年

第53届威尼斯双年总策展人是丹尼尔•伯恩鲍姆(Daniel Birnbaum),他将双年展的主题定为“制造世界”;这次双年展国家馆数量达77个,中国也将以国家馆的形式第三度亮相;来自港澳台的艺术家也将征战威尼斯。

中国国家馆总策展人为卢昊,中央美院教授赵力辅助其策展工作,中国馆主题为“见微知著”,以映衬主题展的“制造世界”。

艺术家:方力钧、何晋渭、何森、刘鼎、邱志杰、曾梵志、曾浩

方力钧参展作品:《2009-3-23》

由40个20CM到40CM不等的高度的镀金人物雕塑组成的,这是今年来他在以基础上所发生出的对艺术语言、形式材料的最新尝试。也是他一贯坚持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状态的最新思考。

何晋渭参展作品:《眼前这个世界真实吗?》

由数百个尺寸为18CM×14CM的小幅平面绘画组成,之后通过机器缝纫的方式组成一张大幅的“世界地图”。再现实的生活经验中,地图的意义是在于通过经纬的线定位,让人们快速而准确的确定某一区域。而这种实践层面的唯一性和真实性在何晋渭的艺术思想中则被重新审美。

何森参展作品:《太极世界》

“太极世界”装置作品,由数十件尺寸为10CM至20CM不等的小幅绘画,组成了既可灵活拆配又可悬挂的立体呈现。与作品的中国化名称相匹配的是,所绘画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表达,在堆砌到一定厚度并做平的油画颜料上,用不沾颜色的狼毫小笔勾勒出痕迹,内容均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

刘鼎参展作品:《刘鼎的商店》

装置作品“刘鼎的商店——艺术乌托邦的未来,我们的实现”,旨再两个方面对艺术本质进行追问,这就是“何为艺术品”和“艺术的价值意义”,乌托邦的艺术思想告诉我们,艺术应该是无限的,不可确定的,以及艺术的平等交流性。

邱志杰参展作品:《小的推倒大的》

由多个拇指骨牌在户外草坪上摆出一个巨大的树木图形,靠近树根部分最大,达到一米高,半米宽,越靠近“树梢”的部分的木质骨牌逐渐变小,最小的为火柴盒大小,数目的年轮为你呈现在骨牌上。这样,摆在地面的所有骨牌也就是一颗树的整个截面。通过装置和行为表演在室外空间中展示出异常丰富的展示形式和观察方式,骨牌成“多米诺”骨牌游戏。

曾梵志参展作品:《改造计划》

以中国古典线状书的式样。规整的摆在书架上,实现了从内容到空间的中国式的机智幽默和语境改造。

曾浩参展作品:《2009-6-7》

作品由200多件日常生活用品、各种现代建筑、报纸、杂志等模型组成,大小在10--70CM之间。通过这种空间的微观叙事,暗示着曾浩对现代人生活空间的隐喻性批判。

评论声音

世界当代艺术界的泰斗级人物、卡塞尔文献展总策展人鲁斯•努阿克评论说:“在现有条件下,中国能够做出这样的展览非常不错,展览非常具有突破性,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体现出了与西方系统不同的特色,充满活力。”

著名中国艺术品收藏家、瑞士前驻华大使乌里•希克认为:“中国馆的呈现方式非常巧妙,体现出了中国式的智慧。”

也有人这样评价,由于策展人对学术缺乏把握力,本次展览总体水平一般,用国内一些评论者的话来说,7位参展艺术家组成的中国馆俨然成为一个“三流装置展”。

部分艺术评论者认为,且不论文化主题与个人研究的缺失,让画家来做装置代表国家参展显然不太妥当。多年从事装置创作的蒋崇无说:“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是值得怀疑的,似乎不‘装置’就不当代了。”

废弃的油库成为作品展示厅

2011年

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比奇•库莱格(Bice Curiger)将主题确立为“ILLUMInations”,取“光照”(illume)和“国家间”(Nations) 的意思。

中国馆策展人、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彭锋最终将主题设定为“弥漫”。以花、茶、香、酒、药五种气味的弥漫为线索,对传统深厚的中国文化做出最当代的艺术表达。彭峰认为,这五种气味与“五味俱全”和“五味杂陈”形成隐喻关系,正如著名美学家叶朗所说,“在荷、茶、香、酒、药等气味的弥漫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心灵世界、生活情调和审美需求,这触及中国文化的活的灵魂,构成‘弥漫中国味’这个展览的灵魂。”

艺术家:蔡志松、原弓、梁远苇、潘公凯、杨茂源

蔡志松参展作品:《浮云》

主体云朵以不倒翁结构置于草地上,可随风摆动。云朵内部悬挂风铃和茶叶,风来云动,茶香与风铃声一并传出。漂浮的云朵表面用茶熏香后的棉花塑型于白色气囊表面,内充氦气,悬浮于草地上空2至4米处,可保证人在下面穿行。目的要在中国馆门前制造一种梦幻气氛。

原弓参展作品:《空香6000m3》

将与《浮云》共同放置在“处女花园”。20组超声波雾化器与8组高压水雾系统将使中国馆内6000平方米及馆外的空间充满雾化香气。雾化器在自动化控制下循环并阶段性释放雾气,雾气在空间里充满并达到饱和时,能使中国馆内外的客观场景悄然而短暂地视觉消失。

梁远苇参展作品:《我请求:雨》

将白酒引入不同长度的导管,把充满液体的导管悬挂在场馆中,导管中的酒最后缓慢滴落在白色的毛巾上。作品题目借自中国诗人海子的诗,希望人们从酒中不仅看到狂欢,而且看到痛苦、忧伤。

潘公凯参展作品:《雪融残荷》

作品基底是一幅经放大印制的中国水墨,投射在水墨上的是作者的文章《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动态投射的英文文本不仅像雪花一样源源不断地输入和照亮中国水墨,在注入的同时还纷纷解构成片段,像雪花一样散落,像积雪一样落到中国水墨画成的荷叶上,又随之逐渐消融。这样一种动态过程,正是现代性“西学东渐”的写照。观众在观看时,既可以感受到雪天的凉爽,又可以感受到荷塘的气味。

万物皆器 杨茂源

杨茂源参展作品:《万物皆器》

将中医古方烧制在外形像埙一样的瓷罐内部,瓷罐外配以传统手绘图案。大小瓷罐摆出各种形状,每位观众都可以带走一个小罐子作为礼物。瓷罐里装有风油精、十滴水等味道。这些味道不易散去,会被观者带入其他场馆中。

评论声音

从整体上看,2011年威尼斯中国馆参展艺术家的水准可能是历届中国馆最差的。

       ——段君《最后的傀儡 ——2011年威尼斯中国馆》

在威尼斯有中国馆的当代艺术,的确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面对国内外资本的合围,面对特定时代权力的操纵,中国馆往日的权威走向了虚妄,中国当代艺术处境让人堪忧。

       ——郭赟 《虚妄的权威——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从整个展览来看,参展作品出现了一致性的误区,即:将文化的内部状况和文化研究庸俗、简单的图解为表面和视觉,停留于生理意义上的闻到、看到、听到;缺失了“五味”与整个国民性和文化现状之间的亲密联系,使得真实存在和意义追问被掩盖,成为抽空了反思和态度的艺术美学追逐;而策展人策展经验的缺乏和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力,使得其在对艺术家和作品的挑选上难以实践这一主题性的理念。

       ——崔灿灿《寡国的春梦——2011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不仅主题为“中国味道”的展览看不出有任何真正意义的中国气息,参展作品不过反映了目前中国当代艺术装模作样、缺乏精神内涵的新“假大空”样式,即“多媒体小资观念艺术”,以为用了投影仪、装置、多媒体就是当代艺术了。

       ——朱其《业余策展人为何一再登上国家舞台?》

展览的最终呈现,并未能为库莱格所提出的观念提供有说服力的注脚,整个展览显得“中庸,好看,无立场”,就像进了高级版巴塞尔艺博会的主场馆。

       ——卢迎华《2011威尼斯双年展:艺术独立还是缺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