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2011-7-16]“好奇之黄 好奇之蓝”何岸个展现场

[2011-7-16]“好奇之黄 好奇之蓝”何岸个展现场

2011-08-01 10:33:58 来源: artspy艺术眼 作者:

 

展览名称:何岸:好奇之黄 好奇之蓝
展览日期:2011-7-16 至 2011-8-20             
开幕酒会:2011年7月16日下午4点
主办单位: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酒仙桥路798工厂2号院
艺 术 家:何岸

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不同的符号与视觉语言、乃至空间布局,都成为了艺术家陈述、隐喻、宣泄观念与情感等的重要的媒介与视角。不久前,英国艺术家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对当下的时代表达了他的不耐烦,并讽刺当代艺术为“表演的是自我认识,却拔高到社会意识的高度,有点容忍、又有点讽刺,一切都带有对现代主义的失败的承认。”

然而,艺术家何岸的作品却绝非自我意识,而是自我觉醒。他并不为自己情感诉求的直接而感到尴尬。换句话说,他热情洋溢的态度恰好避开了当代美学中心的那种后现代主义冷酷而具有讽刺意味的超然。但何岸又是谙熟超然的姿态并且深知应该如何运用它的。他并不是站在一个社会活动家的立场上与广泛公众发生关联的。更准确地说,他是从理想化了的参照系出发而为之。超然是与城市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大城市生活中人们无名的、孤独的状态难以撇清关系。此时,道出何岸艺术实践更大的语境是很重要的。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同时,何岸还热爱拳击、连环画、写作以及道家占卜术。多样化的文化经历与体验赋予了何岸复杂而丰富的创作背景。而何岸对艺术家是特殊的独立群体的观念不以为然,他相信,当代的生活和文化应该是顺应自然的。何岸从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思想状态,他选择经常游走于各种不同的精神、文化和物质状态之间。2011年7月,在北京798艺术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的何岸个展,艺术家将主要的创作媒材与视角锁定在现代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传播工具与符号——霓虹灯箱上,由此而展开了一些相关的观念创作。艺术家从一个建筑物的楼顶投掷下一个写着他最喜欢的日本AV女优偶像吉冈美穗的名字的LED灯箱,将其摔成支离破碎的片断。之后,他收集这些碎片,在艺术中心的空间中极其精确地重现案发现场,并重新接亮灯箱内的灯,使他摔碎的AV偶像的名字依旧美丽地在空间的地面上熠熠发光。除此之外,另一件作品系由300个灯箱组成的体量感更为巨大的装置。与其标题“好奇之黄 好奇之蓝”内容相呼应,这些剥离了五颜六色的包装设计与商业信息的“裸灯箱”,内部安装着黄色或蓝色的霓虹灯管,共同构成一个“10米X10米”的矩阵。

霓虹灯字与灯箱组成了中国城市风景的一个重要部分。夜幕降临,它们廉价的戏剧性就分外明朗。除了高级商场的那些霓虹之外,它们多数在一整套造型、字体、材料和颜色上都显得陈腐而平庸。何岸的汉字组成一幅当代中国城市美学的快照,让人想起美国艺术家杰克•皮尔森(Jack Pierson)用他的字的雕塑唤起人们的文化历史感。而“好奇之黄 好奇之蓝”所揭示的同名电影系列——由维尔戈特•斯耶曼(Vilgot Sjöman)导演的瑞典系列电影中的两部——《我好奇(黄)》与《我好奇(蓝)》,则因为1971年战胜了美国对这系列影片的涉黄诉讼而被载入了美国电影史。它们倍受追捧的地位与其说是得益于它的内容,毋宁说是流行文化对它的广泛引用。在文化领域中,艺术家何岸以其个性的或平淡、或激烈的方式,找到了引述当下文化现实的话语,并由此系统地完善自我的创作线索、循序渐进、一路向前。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