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媒体+空间 > [空间]台北當代藝術館

[空间]台北當代藝術館

2008-05-13 16:50:07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在的建築物完成於近百年前,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仍不斷被轉化與再利用。
從日據時期的「建成小學校」、國民政府遷台後的台北市政府辦公廳,到古蹟再利用方案改建後的台北當代藝術館,「當代館建築」單元旨在讓民眾對當代館建築在各階段使用上有綜觀的認識與瞭解。
從古蹟到當代: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物今昔
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座落的空間建構於日本殖民時期。現今的前衛當代面貌內涵,和悠然呼應歐風所及的日本前輩建築師作風,型塑了當代藝術館獨特的融合向度與迷人樣貌。

1919         「建成小學校」成立。
1920         建築設計師:近藤十郎,為一南北座向之兩層樓紅磚,木造結構,建築開始動工。
1934         完成 U型校舍。
1940         校舍完成,共1199建坪。
1946         國民政府播遷台灣,台北市政府遷入建成校舍,建成小學廢校。
1993         黃大洲市長任內決定市府遷往新市政大樓,原建物交由建成國中接管。
1994         當時市長陳水扁指示教育局暫緩建成國中遷校計劃,研議規劃為文化機構。
1995         建築物規劃為二:正面為台北第二美術館,兩翼為建成國中校舍,並委由台北市立美術館進行整修及規劃。
1996         建築物由台北市民政局評定為市定古蹟,第二美術館古蹟再利用工程動工。
2000         台北市文化局宣佈台北市第二美術館正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
2001         台北當代藝術館開館。文化局委託當代藝術基金會經營管理台北當代藝術館。


當代館的發展定位與規劃方向

當代文化的生發激撞
當代文化在21世紀的數位化、科技整合的時代潮流之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對話和融合的階段,地域性的文化未來,正繫於如何將「全球化」的趨勢,轉化為異文化間的對話刺激,以深化原本文化母體的自我認知和再定位。80年代以來的藝術潮流,具有將藝術高與低的界限、藝術與其他學科領域、與社會生活疆界打開的全面體現,藝術的多元媒介、多元文化等內涵已將藝術、科學、哲學、生活美學、文化研究等場域的探索匯流。台北當代藝術館本身以古蹟作為展演場域,即具有將文化歷史與當代藝術並置的場域張力,從此定位特質出發,將各展覽、教育活動等工作導向當代多元文化之間的生發激撞和專業學門之間跨領域的現場,無疑更加強此場域的藝術文化的特色。

全球性與跨文化的發展視野
在當代社會中,全球化現象已在經濟、文化、科技、信息等領域出現,來自不同地域的異文化往來頻仍,此種跨文化之豐富對話與交流,將有助於拓展視野並啟發具前瞻性的新文化思維,更可為當代城市發動源源不絕的豐沛創意活力。

當代城市的創意行銷
藝術源自生活,當代社會即是當代藝術的最佳土壤,並且也是創作者、觀賞者、理論研究者、一般民眾之間經驗交流的憑藉。如何將跨越藝術有限藩籬的當代藝術,與社會不同族群互動,使得藝術走出博物館,進入社區生活,改變城市面貌,始終是台北當代藝術館自成立以來逐步開發奠基的方向,未來將發展更為多向度的總體規劃,以藝術作為城市景觀塑造的介面,實驗各種都會景觀的新情境,達成以城市主體特色為全球性對話基礎的前瞻理念。


台北當代藝術館
103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TEL: 02-2552-3721轉301或302
FAX: 02-2559-3874
http://www.mocataipei.org.tw/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