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美术馆 > 博物馆——都市文化的荣耀

博物馆——都市文化的荣耀

2010-09-24 13:55:03 来源: 查常平的艺术空间 作者:查常平

到伦敦不去大英博物馆,就等于没有去过英国。
一尊尊古老的巴比伦石雕面前,一群幼儿园的小孩指指划划着,有的仿佛在向其他小朋友提问,有的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莫名其妙的艺术造型。这是我去年一月在大英博物馆一楼展厅见到的最为难忘的情景。我当时大脑里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会把这些洋娃娃似的孩子带到这里?他们从小接受这样的艺术熏陶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英国人呢?
星期五一早,我在伦敦郊外的泰德现代艺术馆遇到一对退休的医生夫妇。他们专程从英国北部的威尔士赶来,体验一位德国艺术家关于内空间经验的作品,其过程是:参观者脱掉外衣,进入一个S型的封闭树脂管道,从五楼滑到一楼。我中午离开的时候,从老到小的艺术爱好者排成了近百米的长队,付十五英镑(约60元人民币)购票参与。这里,其实和大英博物馆一样,大部分作品免费供人参观,唯有几个展厅收费。
1.因荣耀而建立
作为都市文化的核心,博物馆和图书馆类似,在西方乃是近代都市文化的荣耀。前者以实物见证一座城市的辉煌过去,后者以文献述说它的沧桑变化。或者说,图书馆是以图书形式收藏都市历史记忆的博物馆。人和动物的差别之一,就是人有历史。人是历史性的存在者。都市与乡村的差异在于:作为人工的创造物,都市结晶着人类的智慧、需要有对其历史的记忆与承传,而乡村作为自然形成的结果因其变化缓慢无需这样的东西。那么,历史的记忆与承传的责任,便落到了博物馆之类建筑物身上。没有博物馆,一座都市就可以说没有文化。它们的存在既然对于都市文化的生成、都市文明的延续、都市人群的性格塑造如此重要,所以,我们不能想象为了经济的发展巴黎市长可以决定把卢浮宫迁离市中心塞纳河北岸(右岸),更不能想象为了房地产商的利益让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搬出中心地带的曼哈顿北端的第五大道。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个小小的纽约市,竟然有千多家博物馆;而我们这座具有几千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却只有八十多家,更不用说作为成都城市基本证据的城墙只留下迎曦下街一段六十米!
当然,我们也有收藏这座都市远古历史记忆的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同北边的三星堆遥相呼应,让人联想到古代蜀人基本上以宗教祭祀为主的信仰生活,其中内含他们渴望与诸神交通、绝地通天、对自然满心敬畏的神秘思想。其原始宗教意味浓厚,和今天以所谓娱乐休闲的俗世都市景象天然有别。不过,成都博物馆群中更值得一书的,还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兴起的几座私人博物馆。
2.因热爱而投入
建川博物馆,为成都收藏百年的传统;朱成石刻艺术博物馆,为成都收藏千年的传统;苟德的川菜博物馆,为成都收藏味觉艺术的传统;赵树同的皮影艺术博物馆,为成都收藏地域艺术的传统。前两者更多是从时间意义上的收藏;后两者更多是在空间意义上的收藏。成都的私人博物馆既然收藏了时空,那么,它们收藏的就不只是成都的历史,而且是全部宇宙的微观信息标本;它们所陈列的就不只是成都的过去年轮,而且是整个华夏民族的往昔岁月。
樊建川的戎马生涯,是他起初决定建立以百年(1900年以来)中国现代历史为收藏内容的博物馆群的重要原因。目前,它由民族经历的抗战、由平民经历的民俗(生活)、由一代人经历的“文革”(红色年代博物馆)三大系列组成。但是,一直激励他坚持下来的动力,仅仅是因为他对收藏的偏爱、对华夏民族历史苦难的反思。这些历史文物,凝聚着他的半生心血和毕生积蓄。然而,他并没有将此看成是樊氏家族的私产,而是当成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他称死后不留给家人。事实上,建川博物馆,还是全体亚洲人包括日本人的耻辱文化的见证。作为生存在同一个地球角落的人,日本人与中国人都需要反省为什么我们在过去100年彼此会有那样不幸的经历,正如二战后的德国与欧洲其他民族要共同追溯那里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危机的根源一样。换言之,建川博物馆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民族主义的立场,因为日本人当年也是以此作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口实。在逻辑上,民族主义教育的结果必然导致该民族的自大,而民族的自大乃是战争发生的可能根源之一。如果个人心没有和平,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有和平;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和平,民族之间就不可能有和平;民族之间没有和平,世界就不可能和平。
也许,艺术就是能够带给人心和平的一种媒介。
也许,如果说建川博物馆是对汉族百年耻感文明的收藏,那么,朱成的石刻博物馆却是对汉族千年乐感文化的聚焦。朱成的石刻,大多出自地下阴间的墓地,属于图像建筑文明史的一部分。其中内含女人在墓穴半掩门对心仪的男人的微笑期待、有人们把此岸荣华迁居到彼岸乐土的殷殷渴望、还有出土汉代的充满豪气古朴的干栏式建筑。朱成将把这些藏品置入他的图像建筑文献馆的过去馆,他本人的《喜》《怒》《哀》《乐》之类作品被规划到现在馆中。和其他艺术类博物馆不同,朱成博物馆最大的特征,还是它本身将成为一件不断被创作的艺术品。它设计了一座能够自我生产收藏的未来馆。朱成的理想,就是要用装置艺术的方式盛入他收藏的一段段历史残片,因这位艺术家的作为而把过去与未来联结起来。朱成博物馆带有半开放式的研究性质,在展示和陈列方式上他要做一个创造性的实验,使其成为世界私立博物馆史上的装置博物馆典范,希望他离世之后其能够不断地自我繁衍下去。
一句话,朱成的图像建筑文献馆本身,就会成为一件经典的收藏艺术品。
    不过,如果从审美方式上为建川博物馆、朱成石刻艺术博物馆定位,它们都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苟德的川菜博物馆,只能归入味觉艺术的收藏传统。苟德的爷爷苟斌武,乃是一位高厨。这种血缘上的遗传基因,成为川菜博物馆得以建立的原初理据,但它没有演变为羁绊其视野于血缘家族的先天狭隘力量。苟德反复强调:博物馆应当具有一种面向全球的人类开放精神。用通俗的话说,川菜博物馆应该收“美金”、“欧元”、“英镑”之类外币;用文化人的术语说,心灵开放的确是四川人最需要更新的精神心理结构。苟德在采访时告诉记者说,川菜博物馆的横标为:“味觉的记忆是最永久的记忆”。因为,人在味觉满足中及满足后最应当寻求精神性的生活;因为,川菜博物馆的建立初衷,并不是仅仅为了吃,而是艺术地吃或吃得要有文化艺术。
同这种地域文化收藏相关的,还有赵树同的皮影艺术博物馆。和苟德、朱成一样,赵树同这位收藏界的奇人对四川一草一木有着深深的执爱。这是他们定意要把博物馆建立在成都的原因。收藏具有地方性。赵教授“只想做一件事,尽量地把这些好东西留住,留在我们中国。因为这些东西属于这片土地。我们不应该到外国博物馆去寻找我们自己的历史。”同行形容赵树同“家财万贯,身无分文”,这同样可以用在樊建川等人身上。他们都是以几尺之躯储存人类历史漫长的精神生命之人。赵树同虽然在杭州建立了“中国美院皮影艺术博物馆”,但是,他仍然心系成都,于2004年底在成都促成“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的问世。子承父业,儿子赵洪很快从各地收集到了16万件皮影。收藏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行为,其实最终就是在寻求一个族群的文化身份认同,但支持其中的精神却是人类性的。赵氏父子都认为:他们的收藏不是他们垄断的私家产业而是全人类的遗产,他们只是在为人类代管这些东西。收藏具有人类性。
3.因无价而投资
此外,为成都收藏地域文化传统的,还有四川客家民俗博物馆;为成都收藏百年传统的,还有公立的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邓鸿的成都现代艺术馆,为成都收藏的却是近十年的艺术传统。樊建川、朱成、苟德、赵树同等,把他们最宝贵的青春与才华献给收藏的事业。这事业的受益者,却是我们这些成都的无数普通百姓。他们因为热爱我们的历史而变得贫穷,目的是为了我们在历史的精神生命中成为富足。博物馆的收藏,既然具有地方性与人类性,因此,生活在一方风土中的都市人群,当他们常常来到博物馆的时候,就能够唤起他们对本土文化传统的热爱激情,使他们在这种不知不觉的熏陶中改变自己的心灵结构,形成一种具有明显精神特征的都市文化人群。因为,文化就是对人的心灵的耕耘。
另一方面,博物馆的每件收藏品背后,隐藏着过去先民的智慧、泪水、人生的酸甜苦辣。这种生命情感,并不因为你是美国人、日本人而发生实质变化,或许只有表达方式的不同。在这个意义上,博物馆对于我们今天所处的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而言,乃是培养成都人成为世界公民必不可少的去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外国人到成都首先选择游览博物馆的深层心理原因。他们在博物馆的藏品中,看到我们祖先的命运多舛和忧伤欢乐,由此联想到他们自己的艰辛生活处境与人常伦理快乐,在文化的理解中加深对我们同为现代人的生活的理解,在文明的欣赏中强化对我们同为文明的创造者的尊敬。所以,博物馆的投入,乃是无价永恒的投入,是对远处的人与近处的人、过去的人与现在乃至将来的人之间的沟通的投入。这对于任何有眼光、有文化的官员、商人而言,都是利在千秋的功业。他们的名字,将被人类纪念。例如,唐朝的落魄诗人杜甫,今天为成都人成就的是浣花溪外柏森森的五大花园的房产;成都的皇城、城墙如果在20世纪60年代未被拆除,我们的历届市长们还用得着如此劳苦地为招商引资而奔波游说吗?
从目前成都的博物馆分布看,正在形成一个V字形的博物馆群落,即以成都为基点,向西以青城山、都江堰为一线,向北以三星堆为一线。我想:要是成都政府的领导们,能够通过率先颁布地方性的《博物馆法》把成都建成世界的博物馆之都,通过免税之类政策实现对博物馆捐助的扶持,通过在博物馆内设置高级的研究机构实现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宣讲,自觉引导民间资金在成都西北方向建立上千座博物馆、美术馆,那将是成都之城的无穷荣耀,更是送给未来的成都人无尽感恩的礼物。
如果这样,成都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历史之都。这才是最伟大的公益。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