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2008台北雙年展今(3/28) 公佈主題方向與部份參展藝術家

2008台北雙年展今(3/28) 公佈主題方向與部份參展藝術家

2008-05-03 14:56:01 来源: 网络 作者:artda

2008台北雙年展進入緊鑼密鼓籌備階段,雙策展人瓦希夫‧寇東與徐文瑞今天(3/28)就今年主題方向提出說明,同時介紹部份參展藝術家。

主題方向:

第六屆台北國際雙年展,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是那般不確定、既無條理、又很脆弱。本屆雙年展並沒有單一的主題,而是將許多彼此相關的主題統整匯集,大部分的議題會關注到我們這個時代的全球化所帶來的混亂狀態。本屆雙年展會以許多不同方式和台北市發生關係:展覽的場域不僅包括台北市立美術館,同時也包含台北市市區。在市區會有表演作品與藝術介入行動,此外一些作品會以文件型式及重新裝配後,陳列於展覽地點。市區的主要展場為轉型中的建國啤酒廠。建國啤酒廠於日據時代開始建造,為台灣第一家啤酒廠,主要用於生產與配送,其中歷經國營壟斷、私有化、重新改名,最後在功能逐漸外移後,走入半閒置狀態。它的歷史其實是世界上眾多後工業城市的發展案例之一,本展覽的旨趣在於從通例中找出各別的細微差異與特別之處。展覽期間,啤酒廠日常運作依然會正常進行,作品摻雜其中,形成有趣的、活生生的有機整合,使展場成為真實的空間,而不只是被孤立出來的展區。此外,策展人還計劃利用城市中廣告看板與都會屏幕作為展示空間,可能就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偏偏會看到。

城市不僅只關乎一個看得到、碰得著的地點──美術館──當今藝術匯集於此,在此發光發熱;城市也另屬於別的空間──心靈所在的位置──大家在此討論全球化的問題,表現對全球化的不滿,時勢現狀與改變機會乃是日常生活的核心。這些就是藝術家賴以學習與反饋的地方。例如,全球化帶來的衝擊以及滲入到台北,或者影響人口流動和勞動條件的種種轉變,就是藝術家們所感興趣的議題之一。藝術家雖然沒有這些問題的答案,但藝術家卻有能力從不同角度切入、透過提出別的問題,有的則聚焦於個別案例。誠如透過雙年展,我們可以理解到的:沒有一個故事永遠是獨一無二的;某個台北人的故事卻可能與亞洲別的地方,乃至於與全球都有關聯。因此,本次展覽的焦點就在於全球化與全球化的反抗、新自由主義的生存世界、流動性、疆界、分裂國家與微型國家/民族國家、都市變遷、非正式經濟與政治,以及戰爭狀態。每個焦點都伴隨著其他許多問題,例如:觀光客、一個臨時工或外籍新娘的流動性就絕對不一樣,甚至連像都不像。基於這個目的,雙年展將儘可能委託藝術家創作新作品,並要求藝術家以台北為靈感,重新思考,從而改造他們先前的作品。現有作品與新作品會並列展出,同時也會有依特定主題的收羅策劃特殊展區,以及惡搞胡鬧和尖酸諷刺的錄像作品。通過這些計畫,策展人與參展藝術家會讓大家看到這次雙年展有能力創造與回應各種契機。

部份參展藝術家名單:

Lara Almarcegui 拉拉.阿爾瑪雀紀 (Netherlands)
Yochai Avrahami 尤海.阿弗拉哈米 (Israel)
Matei Bejenaru 馬提.貝耶納如 (Romania)
Anetta Mona Chisa & Lucia Tkacova 安妮塔.蒙娜.琦莎 & 露西亞.特卡蔻娃 (Romania)
Democracia (Spain)
Didier Fiuza Faustino 迪迪耶.弗薩.佛斯提諾 (Portugal)
Mieke Gerritzen 蜜克.蓋瑞岑 (Netherlands)
Shaun Gladwell 尚.格萊維爾 (Australia)
Nicoline van Harskamp 妮可琳.凡.哈斯坎普 (Netherlands)
Oliver Ressler (Austria) & Zanny Beggs (Australia) 奧立佛.雷斯樂 & 禪妮.貝格
Mario Rizzi 馬立歐.里奇 (Italy)
Katya Sander 卡提亞.珊德 (Denmark)
Saso Sedlacek 沙索.謝拉切克 (Slovenia)
Superflex (Denmark)
Bert Theis 伯特.泰斯 (Italy)
Nasan Tur 納山.圖爾 (Germany)
Wong Hoy-cheong 黃海昌 (Malaysia)

2008台北雙年展預定於9月11~12日舉行開幕預展,對外展出時間為9月13日到明年1月4日。

藝術家簡介

拉拉‧阿爾瑪雀紀(Lara Almárcegui)
阿爾瑪雀紀1972年出生於西班牙,目前在鹿特丹生活與工作。這位西班牙藝術家的作品與都市空間的有與無計畫利用相關,重點在於重新發現遭到摒棄或忽視的地點。她曾經花了好幾星期,表達對一個位於聖塞巴斯提昂、即將遭到拆除的市場「追憶」(1995年,在食品及乳酪市場遭到拆除前不久,將其整修),並於1997年更新了一座火車站,將其火車站臨時轉變成免費旅館(薩拉戈薩的Fuentes de Ebro旅館)。阿爾瑪雀紀於2004年完成了「隱形考古學」勘察,就在她開展覽之前,開挖巴塞隆納Sala Montcada的地板,再將其修復成原有面貌。目前阿爾瑪雀紀正在進行保護多年未開發荒地的計畫。
http://www.braakliggendterrein.nl


尤海‧阿弗拉哈米(Yochai Avrahami)
阿弗拉哈米1970 年出生於以色列的阿富拉(Afula)。目前在以色列居住與工作。阿弗瑞哈米的作品利用紙板、AB膠和PU泡棉等很輕的材質,透過它們脆弱和廉價的特性,創造出一些類工業物件。他的作品在呈現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現狀。他利用出租小巴士的形象來描繪這種混亂的現狀,這種小巴士是當地除了遭到壟斷的巴士公司,另外一種大眾運輸工具選項。這些計程巴士模糊了族群與疆域的界線,遊走於其間,它透過提供適當路線和隨叫隨停的靈活性,讓乘客感到十分舒適方便。這些計程小巴士的移動與行為突顯出當今社會的現在與未來。
http://yochaiavrahami.googlepages.com/

馬提‧貝耶納如(Matei Bejenaru)
貝耶納如1963年出生於羅馬尼亞,也是羅馬尼亞伊希(Iasi)Periferic雙年展創始人。Periferic於1997年初創時原為表演藝術節,如今已經轉變成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該展覽被設定成伊希歷史、社會-政治、文化背景的討論平台。貝耶納如與來自於伊希的藝術家和哲學家組合而成的團體一起於2001年設立了傳媒協會(Vector Association),這個當代藝術研究中心支持當地新興藝術創作,希望無論在當地或在國際上都有相當的能見度。他也是《傳媒-情境中的藝術與文化》雜誌的編輯人員,此出版品主要在於分析:變革進程下的東南歐各國之地區藝術文化狀況,以及遭衝突壓力制服的中東地區。 作為一名藝術家,他在社會上從事分析全球化這條路對後共產國家勞動力的影響,以及全球化帶給這些國家在思想與生活方式上的快速變化。
http://bejenaru.context.ro/main.htm

安妮塔‧蒙娜‧琦莎(Anetta Mona Chisa)& 露西亞‧特卡寇娃(Lucia Tkacova)
琦莎出生於羅馬尼亞,她曾在斯洛伐克的布拉索夫藝術學院研習雕塑和概念藝術(1994-2000),2002年起,在布拉格藝術學院的新媒體系擔任講師,並獲得2006年斯洛伐克語青年視覺藝術家Oskar Cepan獎。琦莎大部份的作品都是根據個人故事改編而成的情境藝術,通常都玩弄著權力的各種形式,諸如:專業、政治、思想和地理等的取用概念。她們的作品以年輕戲謔的方式來揶揄、諷刺現今政治、藝術與性別問題的操弄。
http://www.chitka.info/


Democracia
Democracia是一個在馬德里由Pablo Espana 和Ivan Lopez所組成的西班牙團體。Democracia提出了許多問題:「西方的民主是什麼是?」以及「西方民主是如何強迫世界其他地方接受的?」由四個連在一起的螢幕所組成的「福利國家系列」 (Welfare State Series, 2007)是Democracia最近的作品,該系列是在西班牙馬德里El Salobral這個區域中創造出來的。El Salobral是歐洲其中一個最大的貧民窟,根據該區議會決議,從2006年夏天起,El Salobral就奉命拆除。Democracia拍攝了拆除地點,並且利用這些多軌鏡頭,帶出主角與觀者出一個影像藝術作品。但是,他們並非僅僅記錄拆除過程而已,Democracia的藝術家希望顯示出當代隱喻再現,從中表現出城市是根據實效而非依據烏托邦規則來進行重建的。
http://www.democracia.com.es


迪迪耶‧弗薩‧佛斯提諾(Didier Fiuza FAUSTINO)
葡萄牙裔的佛斯提諾1968年出生於法國,目前工作於里斯本與巴黎。1995年,畢業於巴黎維爾曼(Villemin)建築學院,佛斯提諾目前在里斯本和巴黎兩地都從事多方面的活動。他的作品包括幾個實驗範圍:建築、視覺藝術(影像、表演……等等)、寫作和展覽。佛斯提諾除了身為建築、表演與破壞實驗室(LAPS,1996年)及綠扶手椅工作坊(Green Armchair workshop,1997年)共同創建者之一員外,自1998 年以來,他也擔任號碼雜誌-葡萄牙美學回顧的編輯工作。他的建築和藝術計畫聚焦於將空間視為物質與肉體經驗。在他的計畫中可以看到,當今這個年代由於技術發達而享有舒適、過多資訊、文化遭到同質化,使我們正漸漸失去真實感。為了反對這種要死不活的氛圍,佛斯提諾將建築構想為「一種激化感官、使我們的現實感變得敏銳的工具」,建築就像一種強化在不同範圍中(身體、文化、都市、政治)的種種情況的手段。
www.mesarchitecture.com

 


蜜克‧蓋瑞岑(Mieke Gerritzen)
蓋瑞岑1962年出生於阿姆斯特丹。九O年代初期,蓋瑞岑是荷蘭率先從事媒體數位發展的先驅設計師之一。她幫所有媒體設計,並與許多不同的設計家、作家和藝術家合作。同時她也出版過一些書,相當成功:《策略彙編》(Catalogue of Strategy)、《人人都是設計師》(Everyone is a Designer)、《一心求變與下一個大自然》(Mobile Minded and Next Nature)。蓋瑞岑現為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桑德伯格(Sandberg)藝術學院設計系系主任,該系提供設計研究的課程;她也是全媒體基金會(All Media Foundation.)的共同負責人。蓋瑞岑因為她的風格、也因為她在政治和社會事件上的態度而享有國際盛名,這位荷蘭繪圖藝術家關注新媒體帶來的某些後果:新網路帶給我們在視覺和自然文化上的不同觀點。
http://www.all-media.info/


尚‧格萊維爾(Shaun Gladwell)
格萊維爾1972年出生於雪黎。他是雪黎大學雪黎學院的藝術系學士,以及新南威爾斯大學藝術學院碩士。格萊維爾是數位藝術家,以類似街頭的方式將過去與現在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他的影像設置中,他採取諸如:滑板、街舞和BMX騎自行車等元素,將這些與傳統藝術型態相結合,於是好比出自英國寫實派畫家泰納(J.M.W. Turner.)筆下的風景便於焉而生。若以傳統藝術用語來形容他的話,那麼:格萊維爾因將肉體危險與美學危機具體化,而讓他名列結合藝術與極限運動的藝術家之列。格萊維爾在澳洲、美國和歐洲都展出過。
http://www.shaungladwell.com/


妮可琳‧凡‧哈斯坎普(Nicoline van Harskamp)
哈斯坎普1975年出生於荷蘭,1997年在卻爾西學院完成雕塑碩士學位,從那時起在英國內外都進行過許多藝術計畫。在她的工作系列裡面,針對監視人員的作品曾名列2004年英國貝克獎最後入圍名單。自1999年以來,她經常性地加入一個計畫團體,這是以倫敦藝術和建築為基礎的集體公共建設團體,最近多半都在柏林工作。哈斯坎普先對自己的作品做了廣泛的檢視與探討,隨後才提出一種兼具內外藝術脈絡的觀點。
www.vanharskamp.net

 

奧立佛‧雷斯樂(Oliver Ressler)& 禪妮‧貝格(Zanny Begg)
雷斯樂於1970年在奧地利的施蒂利亞州(Knittelfeld)出生,目前定居維也納居。雷斯樂是一位以各種社會、政治題材作為計畫主題的藝術家。自1994年以來,他對某些特定主題的展覽、公領域的計畫和拍攝影像,諸如:有關種族歧視、移民、遺傳工程、經濟,所有抵抗與社會選擇形式,凡此種種,他都特別感興趣。雷斯樂經常跟別的藝術家合作,例如:跟美國藝術家David Thorne合作的長期性計畫「景氣!」(Boom!),跟政治分析家Dario Azzellini合作拍攝影片「下層的委內瑞拉」 和「控制委內瑞拉五間工廠-工人」,還有許多有關種族歧視和移民的計畫則是與藝術家Martin Krenn一起合作的。最近剛殺青的影片《贏是什麼意思?》則是與澳大利亞藝術家禪妮‧貝格合作拍攝的。
http://www.zannybegg.com/index.htm
http://www.ressler.at/content/view/120/lang,en


馬立歐‧里奇 (Mario Rizzi)
1962年出生於義大利的里奇,目前居住柏林,也在柏林工作,他是位影像藝術家,作品主要在關注個人與團體間受到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遷移力量影響下的衝擊。他贏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七屆夏爾迦(Sharjah)雙年展最佳藝術家獎,並分別於2004年和2005年兩度榮獲科索沃藝廊Mulliqi 獎。2008年,他參與柏林電影節的正式節目。參加過幾個重要雙年展,如:2007年瑞典第四屆哥特堡(Göteborg)國際雙年展;2005年阿爾巴尼亞地拉那(Tirana)雙年展,以及伊斯坦堡第九屆夏爾迦雙年展。他的藝術作品在於傳達邊境、界線與這兩者之間的概念,尤其攸關身分和多元文化的問題。他的作品集中在集體記憶和個人的私密故事上,尤指那些就某方面來說都處於各個地方間的辨證差距中、分享不同文化與價值的個人故事。
http://www.rizziart.com/


卡提亞‧珊德(Katya Sander)
珊德1970年出生於丹麥,屬於對社會問題強烈感興趣的年輕一代的丹麥藝術家。除了是藝術家外,珊德還服務於Øjeblikket雜誌和其它出版刊物,身兼作家與編輯二職。珊德的作品圍著公私領域的主題打轉。她探討語言、身分、都市計劃和民主。公領域其中一個最令她著迷的元素就是有關新聞媒體的公領域。在她的作品裡,這些新聞媒體觀察者──或者説得更具體些,這些受到影響的人──都積極參與。這些具體情況及參與情境的人就是她作品的基礎。珊德對藝術是什麼?藝術家可從現存的可能性中創造出些什麼來?並不感興趣。所以,這就是她的計畫之所以都在藝廊以外的地方展出,或是利用日常生活空間來創作作品的唯一原因。
http://www.katyasander.net/

 

 

沙索‧謝拉切克(Saso Sedlacek)
謝拉切克1974年出生於盧布爾雅那,畢業於該市的雕塑藝術學院。他的作品一般定義為一種處置理論,就是低等技術的利用與再利用、廢料與廢料回收。他的作品被視為是種友好的抵制策略:與其使用典型的政治或思想介入手段,謝拉切克反而更喜歡採行友好的說服策略,提醒我們,我們居住在一個過分商業化的世界裡,對那些持續增加中的自覺受到排擠的人來說,對那些身不由己或僅僅對主流不滿的人而言,在這個過分商業化的世界中,DIY策略、開放的來源、很普通的物品都可能是種非主流的選擇。他的作品也顯示出,以約定成俗的方式去利用現有的東西並不是唯一的方式,而且,個人與團體有潛力開發出自己的策略,個人與團體做出的小規模改變也能影響他人。
http://www.sasosedlacek.com/


Superflex
這個丹麥藝術團體(由Jakob Fenger、Rasmus Nielsen和Bjonstjerne Christiansen所組成)從1993年起就開始進行一系列有關經濟力、民主生產條件和自我組織的計畫。這些藝術家的計畫檢察查了替代能源生產方法,以及巴西、泰國和歐洲的商品生產,兩者均揭發了現有經濟結構的不足,並對其加以質疑。他們的藝術活動並不見得反對商業主義和全球化。例如:「活力果實-瓜拉那 」(Guarana Power)這個長期計畫,Superflex就與當地種植果實富含咖啡因的瓜拉那植物農民一起開發出一種飲料。由此可見,Superflex只不過嘗試透過改變現有經濟結構去建立新的平衡。他們將這些計畫視為一種工具,用以邀請大家積極參與和溝通,共同發展實驗模型以改變原本佔優勢的經濟生產條件。由於這些計畫受到具個別專長的專家協助,所以這些工具可更進一步地提供給用戶使用與修改。
http://www.superflex.net


伯特‧泰斯 (Bert Theis)
1952年,泰斯出生於盧森堡,他目前住在盧森堡和米蘭,也在這兩地工作。泰斯屬於九O年代初期,百花齊放的藝術家世代,該世代的藝術家嘗試在公領域中有所表現,並將重點放在社會環境和關係形態上,即便如此,這並不影響他們原本的藝術作品類別。即使泰斯已經因為參加最重要的國際展覽而聲名大噪,舉凡從威尼斯雙年展,到1997年的「敏斯特雕塑計劃」(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乃至於2002年的韓國光州雙年展皆受到矚目,但是這位盧森堡藝術家的作品還是一直被視為該直接放到城市的戶外空間去。一個超活躍的社會因過度消費而產生的種種假設就是泰斯作品的共同背景。他的作品試圖使人由內轉而朝向廢棄空間──可茲休息的地方和可以放鬆的平台。他的作品可以臨時形成一個個小小的社區,這些社區具備很明確的參考性質,帶有島嶼般的詩意、沒被糟蹋的烏托邦之境、異國情調、熱帶風情。泰斯的作品向充滿活力的生命打開了一個口子,並呈現出一個嚴謹的智能烏托邦環境。同時,比日常生活來得更為非凡微妙的還有──泰斯的作品讓我們享有反諷嘲弄的經驗。
納山‧圖爾(Nasan Tur)
圖爾1974年出生於德國,奧芬巴哈藝術設計學院畢業,1991年拜師Lewis Baltz教授,然後就搬到法蘭克福,並就讀於當地的Städelschule藝術學院,接受Ayse Erkmen教授的指導。特爾目前住在倫敦和法蘭克福,也在這兩地工作。圖爾曾多次參加各大展覽:克羅埃西亞札格拉布新藝廊(Galerija Nova)展出「失去的土地」(Ground Lost)、塞浦路斯尼柯西亞市立藝術中心(NiMAC)展出「橫越」(Crossings)、紐約布魯克林當代藝術產業中心(BICA)展出「橫越」(Crossings)、伊斯坦堡Karsi Sanat展出「持續期間的版圖」(Territories of duration)、巴格達文化中心展出「藝術、生活與混亂」(Art, Life & Confusion)、德國卡爾斯魯厄巴登州博物館展出「對話」(Dialog)、莫斯科影像藝術節展出「Pusto」、柏林馬丁葛羅皮烏斯博物館展出「都市真相:聚焦伊斯坦堡」(Urban Realities : Focus Istanbul)。
http://www.nasantur.com/

黃海昌(Wong Hoy-Cheong)
1960年出生於檳榔市的黃海昌是馬來西亞後獨立世代第一代中的一位成員。他先在海外求學,1987年才從美國返回馬來西亞,他擁有麻州布蘭迪斯(Brandeis)大學文學學士及哈佛大學教育碩士、安默斯特麻州大學藝術碩士學位。黃海昌橫掃所有形塑該國的重大事件與具影響力的人事物,採用更為客觀的方法去扮演他身為馬來西亞藝術家的角色。他的作品橫跨大範圍的各種媒體,他一直都想打擊我們的安全感,提醒我們莫忘了過去,切記要重新創造歷史。他的藝術被稱為「惡作劇」──這種說法既吸引人,又具反諷意味。黃海昌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更是馬來西亞藝術圈裡相當活躍的一號人物,具有多重份:教師、評論家、策展人、作家和藝術家。2004年,馬來西亞國家藝術館曾經為他盛大舉行過一場回顧展,展出他這二十年來的作品。他目前來回穿梭於吉隆坡和他位於雪蘭莪新古毛的工作室。

聯絡電話:二五九五七六五六轉一二四
聯絡信箱:hhj@tfam.gov.tw
洽詢網址:http://www.tfam.museum
                    http://www.taipeibiennial.org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