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艺术思潮 > 国外 > 西方当代摄影艺术观察

西方当代摄影艺术观察

2010-08-27 14:37:26 来源: 今日艺术网 作者:

大卫·贝利(David Bailey)

 英国摄影家大卫·贝利(David Bailey),他的照片与他的人生一样,都有一种桀骜不驯的强硬与孤高作为底色,因此显得个性鲜明,风格强烈。贝利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摄影界亮相,以他那具有浓烈的青年亚文化额色彩的照片震动了保守的摄影圈,引起了文化界的关注。贝利拍摄的时装摄影以大胆的情色渲染和模特的个性表现令人难忘,而他的人像摄影,则以别具一格的构图和精雕细刻,在强化了摄影对象的外形同时,也深入到对象的内心世界。

贝利于1938年出生于伦敦东区贫民区,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1956年他加入英国皇家空军,退役后从事摄影工作。1960年,他开始为英国《时尚》杂志工作,以其风格强烈的时尚摄影作品为世人所知,间或也拍摄人像摄影作品并马上得到认可。1971年,他在伦敦的国家肖像美术馆举办了展览。1984年,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为他举办了大型回顾展;1999年,伦敦巴比康美术馆也为他举办了一个回顾展。贝利出版了一系列摄影画册,其中包括《美人照之盒》、《再见宝贝》、《再见与阿门》等。从1999年开始,他开始着手整理出版自己四十年来拍摄的照片,第一本书名为《大卫·贝利:档案1──1957-1969》。

森山大道(Moriyama Daido) 

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喜欢以狗自比。他曾经在自己的一本摄影作品集《地图》中这么形容自己:“我以前每天就像一条狗在路上到处排泄似的在街头各处拍摄照片”。他有三本摄影集分别名为《狗的记忆》《狗的时光》与《狗的记忆-最后一章》。他更有一张广为人知的作品《野狗》。

在画面中,一只硕壮的野狗以一种寂寞、挑衅、渴望、神秘的眼神回首。它沉默着,止步不前,充满疑虑地盯着前方。它好像暂时失去了方向,或者说暂时放弃了行动,但可以肯定,它一旦行动起来,仍然会是充满威胁与好斗的。

森山大道193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的池田市。他在职业高中学习了平面设计后于1958年成为一个独立的平面设计师。

1959年,年轻的森山进入著名摄影师岩宫武二的摄影棚担任助手。

1961年,他为当时的摄影群体“VIVO”所吸引,毅然辞职去东京投奔“VIVO”。但不巧的是在他到达时,“VIVO”正好已经解散。当看到这个摄影青年因失望而痛哭失声时,“VIVO”成员之一细江英公收留了他作自己的助手。在细江手下作助手的时期,可说是他磨炼自己的感性与探索自己的影像风格的准备阶段,为他日后的腾飞作好了坚实的准备。

一直到他于1968年参加了由多木浩二、中平幸马、高梨丰等人发起组织的日本先锋摄影团体“挑衅”(Provoke)后,他终于获得了彻底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从那以来,他一直走在日本摄影表现的最前沿,以他独具魅力的影像来对时代的变化作出敏感的反应。他的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独特影像风格还得到了世界性的承认。

1999年,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了名为《彷徨之犬》的大型回顾展,此后,这个展览还巡回到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与日本协会画廊展出。森山的风格鲜明的影像得到了美国艺术界的热烈肯定。

1999年10月号的《美国艺术》称他是日本第一个在美国第一流的艺术博物馆举办全面回顾展的艺术家。

2003年,法国卡地亚基金会为他在巴黎举办大型回顾展。

2005年,东京歌剧城艺术画廊为他与荒木经惟举办了名为《森山·新宿·荒木》双人展。

拍照这件事

拍照究竟是什么?差不多有十年了,我一直在不断地拍照,现在而且将来一定也会不断地拍照、拍照。我虽然把拍照作为一个职业,但这个本质性的问题平时简直就像扑面而来的波浪那样,反复在我内心涌起。

这问题的重量正如“活着是什么”这个人类永久的命题那样沉重,重压在我心头。有人也许会说,“那是艺术”,也有人也许会说“除了记录之外什么也不是”。而我对于这两种说法,首先能够表示理解,但仍然有许多地方难以接受。要说是艺术吧,但却从来不像被人认可的绘画、雕塑那样,没有只此一件的唯一性创造,而是以非常发达的等值性的光学器材来进行的、现在任谁都能够拍摄的行为。

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摄影本来的功能就是大量复制。此外,就记录性来说,从照相机与摄影术被发明的那一刻起,它们就已经先天性地拥有了复写事物的功能。照片作为历史中的某个细微的片断,当然也就必然地拥有记录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所谓的艺术性不足而记录性是不言而喻的摄影究竟是什么?而我平时在不断地拍摄、寻找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下面请让我就我的非常个人的而且不成逻辑的自以为是的见解继续写来。

客观迷恋

这个世界并不全是清洁美丽的,还有一些奇异的、古怪的、可疑的东西。美丽的东西不是我感兴趣的。我关注的正是生活中奇异的、古怪的、可疑的部分。这些东西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体验,从另一个角度构成了或者说重塑了我们对美的认识。

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这40多年来的作品,还有体会。

25岁的时候,我成了一个自由摄影师,拍下的第一组照片是“胎儿”。拍完之后,我就开始拍摄横须贺,当时的驻日美军基地。自那之后直到现在的40多年时间里,我拍摄的主题只有一个:城市和街头。跟很多其他的摄影师定好拍摄对象然后前往拍摄不同,我只是游荡在街头,像一只狗或者一只猫,入迷地拍摄我遭遇的人、事、物。这就是我的做法。对于人的兴趣,现在想来,应该是从拍摄胎儿开始的。

对于城市和街头的迷恋开始得更早。小时候我喜欢画画,说到学习就头疼,喜欢一个人在街上瞎逛。很少和一群人出去玩,总是一个人在街上。从某种意义上,街头成了我最好的朋友。现在的我也还是如此,其实还是当年那个孩子,只是手中多了一只相机。

就这样,在我35岁的时候,我喜欢上了一本书,那就是凯鲁亚克的《在路上》。那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讲一个人和朋友开着破车横穿美国大陆,沿途用打字机记录下所遇见的一切。美国的生活就这样随着他的旅途一幕幕呈现出来,在我眼前,带给我巨大的共鸣。我想,我可以用相机替代打字机,用摄影替代写作。于是,我上路了,用了三年时间,走遍了日本所有的国道。

这么多年以来,我发现了一个情况:摄影是一件做不完的事情。街上永远都在发生令人着迷的事情。

我总觉得,纽约就应该留给纽约的摄影师去拍,巴黎也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是。上海,我也只能作为旅行者进行拍摄,尽管我已经发现这是个适合我拍摄的地方。但是真正的上海,还是留给中国摄影师,特别是年轻的中国摄影师去拍摄吧。我还是要去新宿的街头,就像日本还是留给我这样的日本摄影师拍摄比较好。

森山大道口述(翻译:顾铮)

马克·吕布(Marc Riboud)

马克·吕布 Marc Riboud,法国摄影家,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以及最近的《In China》。

吕布出生于法国里昂,并在那里读中学,十四岁的时候(1937年)他第一次拍摄照片。1943年到1945年,他积极从事于法国抵抗运动,1945年到1948年,吕布在中央理工学习工程。1951年前,吕布在里昂的工厂内当一名工程师,此后他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1952年,吕布前往巴黎,与玛格南图片社的创始人亨利·卡蒂尔-布勒松、罗伯特·卡帕会面。吕布擅长通过高超的构图,把握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1957年,吕布成为前往中国的极少数欧洲摄影师之一,1968年、1972年以及1976年,他对北越作了数次新闻报道,而后游历世界各地,但主要在亚洲、非洲以及美国。

吕布的照片在许多杂志上都有过登载,包括生活、Géo、国家地理、Paris-Match、Stern等。他曾两次获得Overseas Press Club Award,并在巴黎市立近代美术馆、纽约的摄影国际中心(ICP)办过回顾展。

吕布最著名的照片之一是Eiffel Tower Painter,拍摄于1953年的巴黎。这张照片描绘了一个正在粉刷建筑物的工人,他的造型就像是栖息于塔间的舞者,巴黎城在照片背景中若隐若现。吕布的照片中常出现单独的人物。在安卡拉,中心的人物剪影映衬着工业背景;在法国,一个男子躺在地上。垂直构图强调了风景、树、天空、水,还有吹拂着的草丛,所有这一切,都围绕着人物而展开。

吕布见证了战争的残暴(在越战中他曾对越南和美国都做过拍摄)、文化的倒退(中国毛泽东时期的文化大革命)。但是吕布将镜头对准了日常生活的脚步,展现世界的各个层面,包括孩童在巴黎每天的嬉戏。

周恩来 1965

北京琉璃厂 1965

华盛顿五角大楼 1967

巴黎 埃非尔铁塔上的油漆工 1953

长城 1971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White&nbsp)

M·怀特的一生似乎与第一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人们普遍认为工业摄影只是男人干的事的时候,她却打破了这种看法,成为第一个工业摄影记者,随后不久即崭露头角。1930年,她成了《幸福》杂志的第一个摄影记者。六年后,她为第一期《生活》画报拍摄了封面照片,并为其中的重要文章配了图片。

怀特的--生充满传奇般的经历。她几番出生入死,执意追求轰轰烈烈的生活。在纪录历史的同时,她自己也成为一个历史人物。好莱坞曾以她的经历为素材摄制了故事片《救生艇》。

早年岁月

M·怀特于1904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庞德布鲁克。她的父亲是个颇有成就的工程师兼发明家;母亲是一位开明的女性。在父母的影响下,怀特从小就对大自然和科学发生兴趣,决心做一个爬行动物学家。她在哥伦比亚大学上一年级时选修了艺术摄影课程。在大学高年级时,她拍摄了不少出色的校园风光照。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了房产业发达的克里夫兰市,当地的房地产经纪人纷纷雇她拍摄房产广告照片。但怀特的兴趣不在建筑摄影,而在工业摄影。

随着克里夫兰市工业的发展,怀特终得以从事工业摄影。她经常爬到厂房的平顶上寻找理想的镜头,全然不顾周围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她拍摄的表现奥斯蒂钢铁厂中沸腾翻滚地流动的铁水的照片很为成功。为此,该厂以100美元的价格买下她的照片。从此,怀特开始了工业摄影家的生活。

1929年,《纽约时报》编辑兼发行人H·卢斯在一家报纸上看到怀特拍摄的照片时大为赞赏,于是邀她来纽约商谈《幸福》杂志创刊事。怀特因感自己在克里夫兰的事业止处于上升阶段,所以不愿意到纽约去工作。她只好与卢斯签订一个年薪为12,000美元的兼职合同。

《幸福》杂志创刊号主要文章的配图均是由怀特拍摄的。很快,该杂志以优质的纸张、精致的印刷、高质量的图片跻入美国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例。

《幸福》杂志使怀特萤声全美,聘约纷纷而来,其中包括拍摄纽约克里斯雷大厦的聘约。她十分喜欢这座雄伟的建筑物,于是便欣然应聘。1930年,她把工作室搬到该大厦61层的一房间里。此时,她常爬到窗户外,到大厦的排水管上拍摄照片。

排水管,状如飞机尾部,仅约七尺,宽约4尺,从大厦的楼顶突兀而出,到上面拍照,时刻有坠落身亡的危险。怀特就是凭着这种献身精神,执着地追求着地所热爱的事业。

天涯浪迹

1930年,怀特成为第一个获准进入苏联采访的西方摄影记者。在此之前,苏联从未对任何西方摄影记者开放过。按照规定,苏联政府负责她这次来访的全部费用,但是她必须将所拍的全部照片交给苏联政府审批。此后,她又多次应邀去苏联。她所拍摄的苏联工业照片具有静与力之美。开始,她只对苏联的机器感兴趣,把人物作为陪衬。但在后来的几次苏联之行中,她把焦点对准工人、普通老百姓,拍摄了不少反映农妇、儿童的镜头。

1936年,怀特偶然了解到,作家E·卡尔达艾正在寻找一位摄影师拍摄他的纪实性小说《你见过的人》。怀特与卡尔达艾见面交谈后,决定与他一,起到南方去报道那里的佃农的生活。

1936年,怀特与卢斯签定了一份新的合同,为新创刊的《生活》拍摄图片。她拍摄的表现下班后的大坝工人的照片被选中,作了《生活》创刊号的封面。杂志编辑在序言中写道,怀特的纪录美国第一线生活的照片"为人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

1931年,怀特拍摄了一幅极有影响的作品:在一幅宣传美国人享有世界最高生活水平的宣传画下,站着--排等待救济的穷人。这幅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社会当时所存在的危机。

1938年春,怀特又一次与卡尔达文合作,来到捷克斯洛伐克,完成了《多淄河的南部》第二部。翌年两人结为夫妇。

1941年春,怀特和卡尔达文带着617磅重的行李,其中600磅是怀特的行李,再次到苏联旅行。怀特带了5架照相机,22个镜头,3,000个闪光泡。当时纳粹德国的飞机正在大肆轰炸莫斯科,它是唯一留下来外国记者。从她下塌的旅馆的阳台可以望见克里姆林宫。从那儿,她拍摄了克里姆林宫遭受空袭时的情景。同年9月,他们从莫斯科回国,带回的照片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怀特的苏联之行和她为《幸福》杂志以及《生活》所做的出色工作,使她成为颇有名望的摄影家。她以楔而不舍、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杰出的成就成为美国人所崇拜的女性。在1935年的民意测验中,她被列入美国20名著名女性之一;1936年,她又被列入全美10名最著名女性之一。

二次大战时战火到处燃烧,怀特经常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1942年8月,她到英格兰拍摄美军B-17轰炸小组参战情况。后来又到南非作摄影报道情况。在从北非去南非的途中,她所乘的那艘船被鱼雷击沉,许多人丧身海底。她奋力游上一只救生艇,与死神搏斗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获救。1944年,好莱坞电影导演A·希区科克根据她的经历摄制成故事片《救生艇》。

1949年12月,怀特乘坐美军的B-17轰炸机,用K-20航空摄影机拍摄轰炸纳粹空军基地--奥茹纳机场的情景。战争临近结束时,她到乔治·巴顿将军的部队采访,拍下了许多优秀的照片,其中包括一代名将巴顿将军的那张肖像。

大战结束后,雄心勃勃的怀特又在寻找新的挑战。1946年3月,她赴局势动荡的印度,并在那里呆了三年,拍下了许多军官、宗教领袖和农民的形象,还纪录了印巴分裂带来的流血事件以及人民忍饥挨饿的惨象。

怀特在印度期间拍摄的最著名作品是《斋日里的甘地》。甘地不喜欢闪光灯,但他那间小屋实在是暗极了,只有一束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照射进来,而这束阳光又正好对着她的镜头。这样就必须避开这令人讨厌的炫光。怀特与甘地商量许久,甘地最后勉强同意她使用三个灯泡。在这幅作品中,怀特利用柔和的影调表现甘地赤膊纺纱时的情景,把一个恭谦、和善,但坚决抵制英国殖民统治的普普通通的人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1952年,怀特患了"帕金森"病。但她仍为《生活》杂志工作、1957年以后,她的病情加重了,再也无法从事摄影工作。

在以后的岁月里,怀特与病魔进行了14年艰苦的搏斗。她先后动了二次脑手术,希望能减轻病症,但效果不理想。她从来不承认失败,她说:"是的,我要尽量客观地去面对事实。但是,我决不向疾病屈服!"在此期间,她完成了一部极为畅销的自传体小说《自画像》同时还继续为《生活》撰写文章。

1971年8月27日,怀特与世长辞了。无疑,她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怀特说:"我所走过的道路,我所进行的事业,并不是出于偶然……这一切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意愿设计出来的。"在她最后的日子里,她吃力地写道:"一个人只有通过他的行动才能使其一生变得完整……你必须对你所作的事以及你所影响的人负责。在你的生命结束的时候,只有你所作的工作显示出你存在的价值。"

 

 
 

曼·雷(Man Ray)

Man Ray是一个擅长绘画,电影,雕刻,和摄影的艺术大师。但是,他却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摄影作品价值远远超越其他所擅长的艺术型式的艺术家。

Man Ray 1890年出生在美国宾州。1908年到1912年先后在纽约的国家设计学校(National School of Design)以及Francisco Ferrer Social Center学习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观念和技法。1911年起他开始了绘画和雕刻的创作,他不但是美国第一批的抽象画家之一,也和当时欧陆的前卫艺术接触频繁。

1915年他开始转向尝试摄影艺术,并且同时还身兼摄影、电影以及绘画的工作。他更是1917年纽约达达(Dada)艺术的奠基者,直到1921年他搬离纽约前往巴黎,从此以后毕生主要的工作均以摄影为主,有人因此把他归类于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 )的摄影大师,但是以Man Ray毕生的成就和散发的艺术气质而言,远远超越超现实主义的范畴。1940年德军入侵巴黎, Man Ray搬回美国好莱坞并从事摄影教职直到1951年重返巴黎,直到1976年与世长辞。

或许摄影天生就属于超现实的艺术,但Man Ray的作品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观点,那就是摄影处在一个解放超现实和保存日常所见的天秤支点,而这是个二维空间的天秤,左右有着强有力的对比。以Kiki, Le Violon d'Ingres这张他最有明的照片之一为例, Man Ray刻划出一个古老的大提琴手(隐喻画家Ingres ),双腿夹着他的大提琴就像他梦想着双腿夹着个女人一样。照片中女人背部复制了的乐器音箱缝细的记号,头巾与布幔,似乎提琴手的梦想已经勾勒成真,于此超现实主义的转化于焉完成。此外, Man Ray这种半戏谑的达达手法,也逆向挑衅了造型艺术史上Ingres的裸体名画,似乎嘲笑这幅人体名画不过只像是个大提琴音箱。

此外, Man Ray也对当代艺术,尤其是摄影注入了不少强心剂。他和Lee Miller一起发明使用大量的「中途曝光(solarization) 」于人像和人体摄影上,另外使用「实物投影(rayographs) 」的方式强调无摄影机式摄影(camera-less photography)的理念。这些实验都对摄影的艺术价值和思考层面影响后世相当深远。

  

 

比尔·布兰德(Bill Brandt)

1904年生于伦敦,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德国度过,晚年住在瑞士疗养。

1925年开始自学摄影,4年后赴巴黎投师摄影家曼·雷门下。这个学徒时期虽然只有数月之久,却影响了他 的一生,布兰德就是从曼·雷身上觉察到超现实主义在影像表现上有莫大的启示作用,它可以泄露自我压抑下的潜在意义,而照相机就是最佳的捕捉利器。

1931年起以自由投稿方式在伦敦为《插图周刊》、《图片邮报》等从事社会纪实摄影。自1945年起至去世,一直以自由投稿人身份活跃于摄影界。1977年被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授予荣誉博士称号。

Bill Brandt的作品构成了对近代英国最生动的写照。最初,Bill Brandt有意向人像领域发展,但1928年在伦敦东区摄下的街头即景成了他献身于社会纪实的起点,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不仅以戏剧性手法记录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对由此酿成的社会心态也有所揭示。他曾赴英伦北部报道农村的赤贫,亦为捡煤渣维持生计的失业工人“立此存照”,影像以其深刻的内涵震撼人心。

Bill Brandt又是引发影像革命的先驱。他利用一架焦点固定、光圈比针孔还小的老式柯达相机拍摄女性人体照片,结果产生了一批变形夸张的作品,极富超现实主义意韵。Bill Brandt对影调的处理也颇具特色,灰色调常被压缩,影像黑白分明,反差强烈,似乎把拍摄对象从现实环境中分离了出来。

 

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

美国人,出生在底特律。卡拉汉深受教师职业的影响,他先后在芝加哥设计学院和罗德岛设计学校任职,并且在罗德岛设计学院作为一名专职教授一直工作到1977年。卡拉汉的照片题材主要是一些家庭人物的人像照片(尤其是妻子艾丽诺的照片),还包括一些自然风景题材、以及晚年所拍摄的彩色照片和一些城市风景照片。然而却为他赢得了“影像炼金术”的美名。

1936年,他与Eleanor Knapp结为夫妻,Eleanor后来成为他一些作品中重要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摄影师,虽然他没有经过正规的艺术培训,但是在他早期的职业生涯中,受到了像Alfred Stieglitz和Edward Steichen这样杰出人物的鼓励。

哈里·卡拉汉的创造过程,可能比许多人更伟大也更具神秘性。他的摄影作品因其极为简单的外表更容易产生一种迷惑。同时卡拉汉的影像无可置疑地具有一种神秘的素质,日常生活的物体和事件被净化成一种本质化的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许多作品会引向一种梦幻和记忆般的独特的敏锐空间。瞬间的呈现具有时间的延续;物体如同图腾;甚至出现一种幻觉。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原因,20世纪40年代拍摄的一些画面,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数十年以后的作品。描述这些特性的困难在于,卡拉汉本人极不愿意就其作品进行解释,同时这些作品又涉及到20世纪现代史的更大范畴。

哈里·卡拉汉的作品就是在记录生活本质,因为他坚持以自己个人精神生活为中心,这种灵敏性体现在他对照片主题的感知,是非常主观并控制在自己情感的范围内。卡拉汉曾经表述了他对真实的理解,以及一些近乎天真的想法。

卡拉汉对自己生活品质的追求并不只是作为一个忠实的摄影师,而是把摄影当成生活的方式和意义。他的拍摄方式有着自己的一套习惯,他说:“一般而言我不会看到什么东西就拍摄,我总是喜欢走走看看。我会观察海滩,它们如此美丽,当这风景打动我时,我才开始拍摄。你也应该到海滩走走,你会发现它们非常动人,以至于你想溶入它们,或者你想把这种美和别人分享。”

 

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

美国摄影师,画家,电影制作人。他在这三个方面都很擅长,出生在纽约,在美国军队服役过。之后到巴黎后和Fernand Leger学习绘画,23岁时举办了一个展览,他的作品恰到好处地将纽约的生活充满激情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他把自己旅行拍摄的照片集结出版成摄影画册,不但获得了Prix Nadar奖,还引起的巨大的争论,正反面的评论都有。在后面的十年时间里,一直从事Vogue杂志的拍摄工作,确立了他是一位革新的时尚摄影大师地位。1965年,他转向电影事业的制作,经常自己导演和编剧之类,作品在海外获得的赞誉比美国多,代表作如《Muhammad Ali》《The Greatest》《小人物理查德的故事》《你是谁,Polly Magoo?》

自1972年,克莱因就创作了250部电视商业短片,客户对象如Citroen和Fiat.他继续出版自己的摄影画册《Close up》和《In and Out of Focus》,这两部获得的好评。1981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他19世纪50年代作品的回顾展。1963年被世界摄影博览会的国际评委推选其为摄影史上30名最重要的摄影家。他的作品在伦敦,巴黎和纽约都举办了展览,并被艺术机构所收藏,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Pompidou艺术中心,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

威廉·克莱因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用有着自己全新视觉语言的摄影作品打破一贯的传统拍摄风格。他的艺术生涯开始于1948年,在巴黎学习绘画。50年代早期,他发现自己对摄影充满激情。最初克莱因把它作为表达自己抽象想法的媒介。后来对它更加着迷,因为摄影能够记录真实的世界。

1954年,Vogue杂志的艺术指导Alexander Liberman为杂志雇用年轻的时尚摄影师,克莱因就从这里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以略显夸张的造型和幽默的色彩,用独创性的创作手法拍摄出经典的时尚摄影作品。他不想继续先前的时尚造型,推翻所有的陈词滥调和禁忌,为了得到最终的一张真实的照片。

他用非传统的拍摄视角,灯光和影调的运用也是不同于常人。虽然他为Vogue工作直到1966年,但是他不认为时尚摄影是自己真正的职业。他所定义的“真正的照片”是他在大城市如纽约,罗马,莫斯科和东京旅行时拍摄到的朴实的,瞬间的照片。这些照片集结出版后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功。到1961年,克莱因除了为少部分的报纸和广告服务,放弃拍摄照片,开始他的电影事业的尝试。他独到的风格也体现在此。到80年代初,克莱因又开始图片的创作,这时他早期的作品被大家重新发现和给予赞誉。

 

 

 

 

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

1903年11月3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市。他的一生中似乎从来都没有丧失对美国主流艺术家的洞察力,同时他也是将一个国家、民族视为一个完整且独特现象的摄影家。

埃文斯出生后在圣路易市并没有居住很久就搬到俄亥俄州,接着搬到伊利诺州的芝加哥郊区。因为父母亲的分居,最后跟着母亲定居纽约。在纽约,他进入一所承袭欧洲教条和传统教学方式的贵族学校—Andover,这所学校的教学方式,给予他一个日后与优秀艺术家们分享艺术经验的良好基础,同时影响他对美国心脏地区的观点。

从Andover毕业之后,由于坚持的天性和来自于艺术家本能的冲动,埃文斯在威廉斯学院只读了一年就休学,随即坐船到巴黎,一个人文集会的地方。名义上他是去巴黎的学校旁听,实际上他是去自学法国文学和亲身体验二十年代法国知性工业。 在当时,他并没有与巴黎的文学家和画家有所接触,但受到巴黎风气影响,他非常渴望成为一位作家。自我要求甚高的埃文斯,在自知与自负的标准下,放弃成为文学家的梦想而选择绘画。 最后,基于相同的理由他也放弃了绘画。

结束巴黎一年生活后,埃文斯回到美国。他断断续续从事工作其间,曾经接触过摄影,他发现摄影是一种工具可以把他在巴黎的发现和所受的挫折,透过摄影的形式表现出来。

FSA (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美国联邦农业安全局)时期之后埃文斯的职业生涯在美国艺术史上是非常的不平凡,在完成卓越的作品之后,他没有悲剧性的退步,也没有对商业妥协。1942年他出版他为Karl Bickel所拍的照片,这一系列照片是他最满意的一组照片。照片中有佛罗里达西海岸的风景加上人们侵入和破坏这美丽海滨及沼泽的点点滴滴。

1975年逝世于美国康乃狄克州新海文市(New Haven, Connecticut)。

Evans' photo of Allie Mae Burroughs, a symbol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Sharecropper's Family <佃农家庭> 亚拉巴马州 1936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nbsp)

罗伯特·卡帕是20世纪著名的战地摄影师。他一生拍摄了五场战争:西班牙内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欧洲战场的二战、1948年阿以战争,以及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卡帕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北非和意大利的战争过程,奥哈马海岸上的诺曼底登陆,还有巴黎的光复。卡帕的弟弟,科内尔·卡帕(Cornell Capa)也是一位摄影师。

生平

出生于匈牙利的卡帕原名安德烈·弗里德曼(Friedmann Endre Ernő),1932年拿到中学毕业证书之后因为参加反对政府的游行而离开了匈牙利。他曾有一次被捕,他的父母因此建议他移居到其他地方。

卡帕最初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是,他找到的最初的工作是在柏林的一份摄影工作,并且喜爱上了艺术。1933年,由于纳粹势力的上升,他从德国搬到法国(卡帕是犹太人),但在寻找自由撰稿人的工作时却遇到了困难。大概就在这个时候他更名为卡帕,因为他认为这样由于接近电影人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的名字并且听上去很美国化,会让人感到容易辨认并且感到熟悉”(实际上,"cápa"是个匈牙利词汇,意思是鲨鱼)。

西班牙内战

1936年至1939年,卡帕在西班牙拍摄西班牙内战的残酷景象。1936年,他因拍摄于科多巴前线的照片而一举成名,这幅照片凝固了一个共和军战士中弹倒下的瞬间。由于卡帕是如此接近危险并且恰好抓住了时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这幅照片的真实性大加争论。这张照片是西班牙内战过程中最著名的一张照片。

墨西哥手提箱

不过在1939 年逃离欧洲大陆时,罗伯特·卡帕把他的手提箱遗失了。手提箱载有的就是他在西班牙内战时间拍摄的3500张底片。多年来,人们都认为这些底片已经永远消失,但在1990年代末期于墨西哥城被发现。

在2007年12月,手提箱移交给由纽约市卡帕弟弟康奈尔所创的国际摄影中心,底片交由专家冲晒。报道指底片保存得相当好。国际摄影中心负责人沃利斯指,照片将会告诉我们早期西班牙内战的情况。这些底片或许可以解开摄影史上的一大谜团:只要找到“战士之死”前后的底片,就可得知这幅名作是否摆拍出来的。历史学家们最终成功的证实了那个死去的战士是来自瓦伦西亚省奥索伊德费得利希奥·伯瑞尔·戈尔西亚(Federico Borrell García),由此证实了这张照片的真实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时,卡帕在纽约。他为了找到一个新工作并且躲避纳粹的迫害,从巴黎搬到了那里。这场战争带领卡帕到达欧洲战场的很多地方完成拍摄任务。他最初为《Collier's Weekly》工作,被解雇,之后开始了在《生活》周刊工作。当他被雇佣的时候他还是一名匈牙利公民,并且由于他是犹太人,他得以得到去欧洲的签证。他是同盟国唯一的来自“敌对国家”的摄影师。1943年10月7日,罗伯特·卡帕同《生活》杂志记者小威尔·朗(Will Lang Jr.)在那不勒斯合作,拍摄了那不勒斯邮局爆炸事件。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44年6月6日登陆日(D-Day),随第一批登陆队员一同游向奥马哈海岸时拍摄的。当时他携带两架装配50mm镜头的康泰时II相机,并随身带了几卷备用胶卷。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卡帕一共拍摄了108幅照片。但《生活》杂志的一个助理在暗室里犯了错误——他为了能更快的看到卡帕拍摄的战争场面将烘干机的温度调整得太高,融化了胶片的乳剂。最终只有8张照片幸免于难。

尽管那个名叫丹尼斯·班克斯(Dennis Banks)的助理对这起事故负有责任,但另一个,现在被证实并非事实的说法却被广泛传播——事故责任在于工作室里一个非技术人员,当时的“茶水工”,莱瑞·伯罗斯(Larry Burrows)。《生活》杂志在1944年6月19日的杂志上刊登了这8张照片,在照片角落里浮上了这样的说明文字:“焦点不太准(slightly out of focus)”,用来说明当时卡帕的手因为当时的激动而剧烈的抖动(这是卡帕所不承认的)。卡帕用了这几个词作为他的交织着调侃和伤感的二战回忆录的书名:《焦点不太准Slightly Out of Focus》,又译《失焦》。。

1948年,卡帕同他的朋友,作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一同到达苏联。他拍摄了莫斯科、基辅、第比利斯、Batumi的景象以及斯大林格勒的战争遗迹。斯坦贝克的诙谐的报导文学,《俄国日记(A Russian Journal)》,配上了卡帕的照片,与1948年出版发行。

1947年,卡帕同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大卫·西摩(David Seymour)及乔治·罗杰(George Rodger)一同组建了玛格南图片社。1951年,他成为图片社主席。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卡帕为了一次与马格南的联合影展到达日本。在那里期间,《生活》杂志要求他去东南亚执行任务,在那里法国正在进行长达8年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卡帕不顾几年前再也不去拍摄战争的誓言,接受了这项任务,同另外两位《时代—生活》杂志的记者约翰·麦克林(John Mecklin)和吉姆·卢卡斯(Jim Lucas)加入一个法国编队。1954年5月25日下午2点55分,这支编队正在通过一个枪林弹雨的危险地带,可是卡帕决定离开他的吉普,到路上去以便获得一个更好的拍摄。大约过了5分钟,麦克林和卢卡斯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卡帕踩到了一颗地雷。他们赶到卡帕的身边的时候他还活着,但他的左腿已经被炸得血肉模糊,胸口也有一个严重的伤口。麦克林叫来救护队,卡帕被带到一个小型战地医院。但为时已晚,他们抵达的时候,卡帕已经离开了人间。他死去的时候手里还紧握着他的照相机。

私生活

1934年还叫作“安德烈·弗里德曼”的卡帕,遇到了德国犹太难民女孩,加达·鲍赫莉(Gerda Pohorylle)。他们共同居住在巴黎,安德烈教加达摄影技巧。他们在一起,以“著名的美国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这个名义发表照片。加达本人也为了方便,改称“加达·塔罗(Gerda Taro)”。1936年她同卡帕一起到西班牙纪录西班牙内战。1937年7月,卡帕回到巴黎作一次短期的公事旅行,加达则留在马德里。随后在一场战斗中,加达在布鲁内特附近失去生命。曾设想迎娶加达的卡帕,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终身未娶。

1943年2月,卡帕遇到了演员约翰·奥斯丁(John Austin)年轻、美丽的妻子伊莱恩·贾斯廷(Elaine Justin)。他们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尽管卡帕大部分时间都在前线,这段关系还是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卡帕喜欢叫有一头红发的伊莱恩“Pinky”,他们的罗曼史也成了卡帕二战回忆录《焦点不太准》的主题。1945年,伊莱恩同卡帕分手,嫁给了他的朋友,查克·罗曼(Chuck Romine)。

几个月之后,卡帕遇到了当时正在欧洲慰问美国士兵的演员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1945年12月,卡帕随褒曼到了好莱坞,在那里的国际图片社工作了一小段时间。褒曼曾试图说服卡帕和她结婚,但卡帕因不想居住在好莱坞而拒绝了褒曼。他们充满问题的恋情在他们共同的朋友,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电影《后窗》中成为不朽的传奇。这段恋情于1946年夏天,卡帕前去土耳其的时候结束。

遗产

为了保存罗伯特·卡帕以及其他摄影师的作品,他的弟弟科内尔·卡帕于1966年成立了“国际焦点摄影基金会(International Fund for Concerned Photography)”。后来为了给这些照片永久的保存,于1974年他在纽约又成立了“国际摄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简称I.C.P)”。

“美国海外新闻协会奖”创立了一个使用卡帕名义的奖金——罗伯特·卡帕金质奖章。一年一度颁发给新闻摄影上有成就的摄影记者。

语录

·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仅仅有才能是不够的,你还要是匈牙利人

·事实是最好的照片,最好的宣传

·战争(指二战)就像一个正在衰老的女演员,越来越不上相,却越来越危险

 

大卫·西摩(David Seymour)

大卫·西摩是一位重要的美国摄影师与摄影记者。英文中惯称他的小名为Chim(发音同Shim)。他是在华沙出生的波兰犹太人,曾在巴黎学摄影,1933年正式成为独立摄影师。

西摩的摄影作品从西班牙内战,捷克 独立到其他欧洲国家的历史大事都有,其中最感动人心的是他以孩子为主题的战地摄影作品。1939年他随着西班牙难民纪录他们逃难的过程,飘洋过海抵达墨西哥后,他回到纽约,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摩加入了美国陆军,主要职务是在欧洲战区当相片的口译员。1942年,他归化为美国公民,同年,他父母被纳粹杀害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摩回到欧洲推动以拯救难民孩童为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

1947年,西摩与罗伯特·卡帕等人成立了重要的马格南摄影社,并在1954年卡帕过世后继任社长,一直到1956年11月10日西蒙被杀为止。

西摩被害当时,是与法国摄影师尚·罗伊(Jean Roy)在采访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他与尚·罗伊在边界路边修车时, 被埃及游击队机关枪扫射身亡。

伯纳德•贝伦森 Bernard Berenson, 罗马, 1955

在战争中失去双手的盲男孩 靠嘴唇阅读 罗马, 意大利, 1948

怀抱破旧玩具娃娃的小女孩 那不勒斯, 意大利, 1948

出生在阿尔玛的第一个孩子 以色列,1951

索菲亚·罗兰 Sophia Loren (at 19), 1953

 

艾略特·厄维特(Elliott Erwitt)

1928年出生于巴黎,父母皆为俄罗斯人的厄维特,童年在意大利的米兰度过,1939年随家人经由法国移民美国。由于青少年时期居住在好莱坞,他逐渐发展出对摄影的兴趣,在进入洛杉矶城市学院正式学习摄影前,他曾在商业暗房中工作过。1948年,他迁居纽约,从事清洁卫生工作以支付社会研究新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的电影课程费用。

1949年,厄维特背着他忠实的禄莱 (Rolleiflex) 相机游历法国和意大利。1951年,他接受征召入伍服役。在美国陆军通信部队服役期间派駐德国和法国,曾担任多项摄影相关工作。

在入伍服役前,厄维特在纽约认识了Edward Steichen、Robert Capa以及美国联邦农业安全管理局负责摄影活动的Roy Stryker。当时正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建造照片档案室的Stryker,雇用厄维特为该公司工作。之后,他要求厄维特进行匹兹堡市写实摄影工作。

1953年,厄维特加入马格南图片社,并以自由业摄影师的身为"Collier's"、"Look"、"Life"、"Holiday"以及那个黄金时代其他卓越的图画杂志等工作。目前,老当益壮的他继续为多家报刊杂志及商业单位服务。

1960年代晚期,厄维特曾担任马格南图片社主席长达3年之久。1980年代,他为家庭票房HBO (Home Box Office) 频道制作了18部喜剧影片,而之前在1970年代时,他就录制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纪录片,其中包括美丽不知痛苦 (Beauty Knows No Pain) (1971年)、红色、白色及蓝草音乐 (Red、White and Bluegrass) (1973年)、The Glassmakers of Heart、Afghanistan (1977年)、The Magnificent Marching 100 (1980年) 以及The Many Faces of Dustin Hoffman 等等。厄维特是一位永不厌倦的旅行家,他的工作和兴趣引领他走向地球的多个角落。

继Photographs and Anti-Photographs (摄影与反摄影) (1972年) 与Son of Bitch (狗娘养的) (1974年) 这两本著作出版后,厄维特不仅以善意的嘲讽而见称,同时也因带着淡淡忧郁的幽默感而声名大噪。此外,他的风格也展现了马格南图片社传统的人道关怀等特质。他的作品曾参与不计其数的展览,不但是世界各地重要博物馆、知名艺廊的馆藏,同时也深受私人收藏家的青睐。

“我喜欢狗”

Erwitt非常热衷于观察人与狗之间的关系,并且经常在与“人和狗”有关的照片中杂糅一种幽默而戏谑的主观情绪,在描述一张狗从正面冲向镜头的照片时,Eriwitt是这么解释的:“人们总是问我,它为什么会扑向你?原因很简单,我对着它学狗叫,它自然会被我惹得跳起来。”

“能体现人性的照片就是好照片,在我看来,狗是一种充满人性特点的动物。”Erwitt补充道,“我喜欢狗,它们是非常棒的拍摄对象,而且你完全不用担心肖像权的问题。”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