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艺术家库 > 国外 > 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

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

2010-07-21 14:18:03 来源: 里森画廊 作者:

0.jpg

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


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1942.2.10-2021.12.2),1942年出生在纽约南布朗克斯区。虽然他小时候生活艰苦,但他在市中心著名的斯泰夫桑高中(Stuyvesant High School)接受了教育。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辍学了,然后过着流浪的生活,在全国各地搭便车,有一次甚至在北极地区短暂停留。

1968年是韦纳的一个关键时刻,当时他为了Siegelaub在佛蒙特省Windham大学组织的展览制作了一个室外作品。他当时用了一些微妙的方式指定一个空间给他的作品:“地上用了一些桩形成一个长方形,用线把所有的桩连接在一起造成一个网格,一个长方形从原来的长方形这样被除去。当学生由于过不去所以把线剪下来,维纳意识到他的作品原来也可以更微妙一些:原来可以光用作品的解释文字让观众尝试同样一种感觉。


▲ Installation view of Lawrence Weiner,'Within a Realm of Relative Form' at Lisson Gallery, London, 

19 October – 23 November 2005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 Lawrence Weiner, Stasis as to Vector all in due course, 2012,

 Language + the materials referred to, Dimensions variable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 Lawrence Weiner,OFFSIDES,2007,Language + the materials referred to,Dimensions variable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韦纳开始用语言作为他作品的主要媒介,1968年他这样总结了:“(1) 艺术家可以造一个作品。(2)作品是可以制作的。(3)作品也可以不制作的。

[每一个句子都同样重要也都代表艺术家的想法,当作品被接受了以后决定的条件在接受作品的人手里。]”

劳伦斯·韦纳的作品媒介也包含录像、电影、书、声音艺术、雕塑、行为、装置和平面艺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韦纳开始获得国际艺术界的认可。从那时起,他作品的重要工具和媒介就是语言符号,韦纳以此向传统观念中艺术创作的本质提出了质疑。墙上装置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成为韦纳的标志性作品,他使用最普通的字体描绘而成的单词、一些有关联的图形和诗般的短句进行创作。

在这几十年中,尽管韦纳经常与纽约艺术界稍有隔阂,但他还是获得了一批追随者。18年来,他和他的妻子爱丽丝(Alice)以及他们的女儿住在阿姆斯特丹的一艘没有电的船上。一直以来,韦纳对艺术界的排他性和成功艺术家的精英主义持强烈的反对意见。

同时,他继续积累荣誉,包括古根海姆奖学金(Guggenheim Fellowship)、路德维希博物馆的沃尔夫冈·哈恩奖(the Ludwig Museum’s Wolfgang Hahn Prize)和罗斯维塔·哈夫曼基金会奖(the Roswitha Haftmann Foundation Prize)。他在德国卡塞尔的文献展和意大利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各展出了三次。

批评家们在韦纳的作品中看到了关于语言及其局限性的各种崇高理念,但韦纳对他的艺术相当坦率。他在口述历史中说:“学术界的目的是要有一个答案,至少是一个解决方案。但艺术的目的是没有答案,它是为了质疑。”



劳伦斯·韦纳 (Lawrence Weiner):以文字为媒介的雕塑家


2222.jpg


Portrait of Lawrence Weiner © the artist estate.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Matthew Tamaro


在逾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劳伦斯·韦纳 (Lawrence Weiner) 的文本作品在各个场域呈现,尽管他更喜欢视自己为雕塑家,以“语言+材料”为媒介,这也无法否认他在1960年代提出以语言表现艺术的先驱地位。从韦纳艺术遗产顾问凯莉·塔克斯特 (Kelly Taxter) 的文字了解这位观念艺术重要代表人物的艺术之路。


成长背景

21.jpg

Bethany Izard with Lawrence Weiner's SINK OR SWIM YOUR ASS GETS WET, transfer tattoo installed, New York, 2004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Moved Pictures, New York City


韦纳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在布朗克斯出生、长大,他的父母在布朗克斯经营一家糖果店。青少年时期的韦纳为赚钱贴补家用,曾在曼哈顿西区码头找到了一份报酬丰厚的装卸工工作。他于纽约的公立学校读书, 16岁毕业于斯泰弗森特高中,喜欢冒险的他年少时便在抽象表现主义画家、诗人、作家、政治活动家和装卸工人经常光顾的酒吧里频繁出入。他曾在亨特学院短暂地学习哲学、宗教和戏剧,但后来选择放弃学业,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旅行,最终于1960年来到了旧金山。


1960年代作品

33.jpg

Lawrence Weiner, THE RESIDUE OF A FLARE IGNITED UPON A BOUNDARY, Stedelijk Museum exhibition, Amsterdam, 1969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the Lawrence Weiner Estate and Lisson Gallery


在发表《意图的陈述》之前,韦纳在整个1960年代期间于美国和欧洲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探索,这些不同的项目拓宽了艺术的可能性,扩大了可展出艺术的机构类型,同时令观众更普遍地接触到艺术,这促使他随后发表了《意图的陈述》。


41.jpg

Lawrence Weiner, Propeller Painting, 1964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the Lawrence Weiner Estate and Lisson Gallery


在旧金山米尔谷镇附近的某个公园边上,韦纳创作了《成坑之物》(Cratering Piece,1960),通过一系列小型爆炸令部分土块移位。他还尝试了偏向传统的创作方法,分别于1964年和1965年创作了一系列被统称为《螺旋桨绘画》(Propeller Paintings) 的作品系列,当时电视在深夜进入测试状态所呈现的静止画面则是该系列中鲜明几何元素的灵感来源。随后的《移除绘画》(Removal Paintings, 1966-68)系列则转向简化的创作过程。韦纳在《螺旋桨绘画》中只是简单暗示了张力的存在,但在《移除绘画》的系列中,他通过去除画作的框架,使此系列画如其名。《移除绘画》运用的异形画布打破了直线的原则;为了使这个过程更加复杂,韦纳要求潜在藏家选择他们心仪的尺寸,包括移除部分的大小及颜料的颜色。1960年代末期,韦纳不仅质疑艺术的规则,而且通过与藏家或作品的“接受者”的直接接触,瓦解了艺术家的权威。


《意图的陈述》的灵感

51.jpg

▲ 

Lawrence Weiner

A SERIES OF STAKES SET IN THE GROUND AT REGULAR INTERVALS TO FORM A RECTANGLE TWINE STRUNG FROM STAKE TO STAKE TO DEMARK A GRID A RECTANGLE REMOVED FROM THIS RECTANGLE, Weiner installing his work at Windham College, VT.1968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the Lawrence Weiner Estate and Lisson Gallery


韦纳既推动了这些艺术转变的发生,也意外地与其对峙对抗。1968年春天,在佛蒙特州普特尼温德姆学院的一个群展中,他在户外的草坪地面上呈现了作品《一系列桩子在固定间隔内插入地面以形成一个矩形,麻绳绕上桩子以勾勒出一个网格。从这个矩形中移除一个矩形》(A SERIES OF STAKES SET IN THE GROUND AT REGULAR INTERVALS TO FORM A RECTANGLE TWINE STRUNG FROM STAKE TO STAKE TO DEMARK A GRID A RECTANGLE REMOVED FROM THIS RECTANGLE, 1968)。他没有意识到他的木桩和麻绳组成的网格阻碍了两栋宿舍楼间的主要通道,而那些借用通道进行足球训练的学生则恼羞成怒,最终将作品拆掉 。韦纳起初很不高兴,但他很快意识到,这个作品可以以文字形式存在,它“无须实现”。这一经历标志着他思想的转折点,《意图的陈述》的初始灵感也正是由此而来。


《意图的陈述》

62.jpg

Lawrence Weiner, Original holographic version of DECLARATION OF INTENT

1968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the Lawrence Weiner Estate and Lisson Gallery


1. 艺术家可构建作品 (THE ARTIST MAY CONSTRUCT THE WORK)

2. 作品可被制作出来 (THE WORK MAY BE FABRICATED)

3. 作品无须被实现 (THE WORK NEED NOT BE BUILT)


每件作品都是平等的,并符合艺术家的期许,作品的状态由观者在接收到作品时自行决定。(EACH BEING EQUAL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NT OF THE ARTIST. THE DECISION AS TO CONDITION RESTS WITH THE RECEIVER UPON THE OCCASION OF RECEIVERSHIP)

韦纳于1968年撰写了《意图的陈述》(DECLARATION OF INTENT) 。这一整套条件是韦纳为他作品的呈现方式所制定的几种情况,其中,他将语言也置于艺术材料的范畴,而这一决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也逐渐影响了一大批艺术家。韦纳和他的同辈艺术家们推崇思想、信息和系统,并不着意于作品的具象形式,他们的观念不仅改变了艺术的主流定义,亦为艺术作品的呈现形式提供了新思路。他们通过作品建立一套构思、制作和传播艺术的新范式,进而明确了观念艺术运动的脉络和发展。


《几项声明》

71.jpg

▲ 

Lawrence Weiner, STATEMENTS, book, cover. 

New York: Seth Siegelaub /The Louis Kellner Foundation, 1968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the Lawrence Weiner Estate and Lisson Gallery


韦纳于1968年12月的展览完全以书刊的形式呈现,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语言文字的投入。胶订的平装书《几项声明》(STATEMENTS) 尺寸约为7 x 4英寸,制作设计极其精美。书本的名称以黑色大写英文字母呈现,印在板岩灰色的封面中央,旁边附有1.95美元的价格。《几项声明》中包含了24件文本作品。作品呈现在每页的中间位置,靠左侧对齐,行距则取决于每页的页边距,用胶版印刷的方式将黑色字母印刷在白纸上。韦纳将这些作品分为12个一般声明和12个具体声明。


81.jpg

Lawrence Weiner,STATEMENTS, book, selected page. 

New York: Seth Siegelaub /The Louis Kellner Foundation, 1968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the Lawrence Weiner Estate and Lisson Gallery


例如,《把墙面移除至露出板条或石膏承重墙或墙板》(A REMOVAL TO THE LATHING OR SUPPORT WALL OF PLASTER OR WALL BOARD FROM A WALL,1968) 是一般声明,而《把36乘36寸的墙面移除至露出板条或石膏承重墙或墙板》(A 36" X 36" REMOVAL TO THE LATHING OR SUPPORT WALL OF PLASTER OR WALLBOARD FROM A WALL) 是具体声明,后者在1969年春天于伯尔尼美术馆举办具有转折性意义的群览「Live in Your Head: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 (Works, Concepts, Processes, Situations, Information)」展出,韦纳在美术馆的楼梯间亲自完成了这件的作品。

92.jpg

Lawrence Weiner, A 36" X 36" REMOVAL TO THE LATHING OR SUPPORT WALL OF PLASTER OR WALLBOARD FROM A WALL, Weiner installing his work for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 Kunsthalle Bern, Switzerland, 1969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the Lawrence Weiner Estate and Lisson Gallery


在这个展览中,艺术家们在现场完成作品,对所处的时间和地点做出直接反应及呈现,而不是将工作室里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直接带来、悬挂在展厅当中,这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展览筹备方式。包括韦纳在内的68位参展艺术家代表了后极简主义、贫穷艺术和观念艺术等一系列发展中的创作手法和运动不谋而合之处。


“人人皆可参与艺术”

102.jpg

Installation view of Lawrence Weiner,‘WITHIN A REALM OF RELATIVE FORM’, Lisson Gallery, Beijing, 

27 May – 14 October 2023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Yang Hao


韦纳将他的语言文本系列作品从书本转移到墙上,他先将作品打印在纸上,之后再钉到墙上;纵观其整个职业生涯,他运用了极其丰富的创作材料,包括粉笔、煤炭、水、颜料、马克笔和乙烯基。韦纳的作品在美术馆和画廊的任意表面上几乎都有展出,亦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筑物外墙和公共建筑结构上有所呈现。忠于他作品的哲学理念的同时,他对全新的展览和传播的机会及载体保持开放态度,因为他坚信,人人皆可参与艺术。

113.jpg

Lawrence Weiner,STRETCHED AS TIGHTLY AS IS POSSIBLE/(SATIN) & (PETROLEUM JELLY), 1994, 

Language + the materials referred to. 

Collection of Rosette Delug, Los Angeles © Lawrence Weiner


韦纳对观念艺术的贡献远远超出了他在物质领域的创新,他的艺术实践本身便是对将艺术家与公众分开的制度约束的强烈反驳。韦纳拥有语言能力方面的天赋,精通多国语言,在此基础之上,他将自己的作品翻译成不同语言,在多个文化中传播开来,他也非常享受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展览所带来的种种挑战。


“艺术是一次社会性互动”

122.jpg


Lawrence Weiner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the Lawrence Weiner Estate and Lisson Gallery


韦纳努力消除理解他艺术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这样一来,他的作品便可以“渗透到社会和儿童的生活中”,因为对韦纳而言,艺术是“人类为了解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而向他人展示的东西”。他认为他的艺术是一次与观众的社会性互动,而观众是创造作品意义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并不只是简单地解释作品含义。他作品的结构以及词语和时态的选择强调它们毫无隐喻,观众因此可以找到韦纳所说的观者自己对于这件作品的“用途”。


131.jpg

Lawrence Weiner,PLACED ON THE TIP OF A WAVE, 2009, language and the materials referred to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the Lawrence Weiner Estate and Lisson Gallery


在生前其中一个最后的采访中,韦纳对其艺术实践的流动性质作出了评价,分析他的作品如何从一处或一个国家呈现后,再于另一处或国家呈现,他的结论是,他所展出的作品必须是“可以在其展出之处的环境下被理解……他们无需赞同,不必喜欢,甚至不需要用到它,但这件作品必须是可以被理解的。”韦纳认为,他通过作品创造了对话交谈的机会,而对话正是孕育改变与变革的土壤。(来源:里森画廊)


35.jpg

▲ Lawrence Weiner, THIS AS THAT BE THAT AS IT MAY, 2012,

 Language + the materials referred to, Dimensions variable © Lawrence Weiner.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53.jpg

B=外滩画报/陆彦

L=劳伦斯·韦纳

B:能否给《外滩画报》的读者介绍一下出现在UCCA墙上的“以邀光”的理念?

L:创作这件作品的主要目的,是想重新估量在自身与物质之间,人们如何找到他们存活于世的方式。

B:创作这件作品一共花了多长时间?

L:从聚集想法,到语言翻译,最后将作品画到墙上,整个作品花了两到三个月。

B:你在60年代初曾漫游过整个北美。你当时是采取哪种方式旅行的?是坐火车还是坐“灰狗巴士”?

L:我搭便车。我去了加州和旧金山,那里所有人都在迷失。我在那里做了一些作品,很快便返回纽约。我出生在纽约布朗克斯,在那里工作至今。除了荷兰,纽约是我主要的工作地点。

B:一个相关的问题,请问你喜欢公路电影吗?

L:再也不喜欢了。年轻的时候,我曾认为公路电影很浪漫。

B:你喜欢垮掉派作家的作品吗?

L:我喜欢凯鲁亚克。

B:那段期间你在干什么?

L:我开始使用语言来创作作品。我那时开始相信,语言能够将物质呈现出来,它能够,而非应该。

B:你既勤奋又幸运,在60年代末就开始得到艺术界的承认。从那时开始到现在,你觉得你的艺术创作生涯和关注对象经历过大的变化吗?

L:我的确很幸运。我关注的事情始终只有一件,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B:你会不会担心观众看不懂自己的作品?有没有人跟你说过你的作品难以理解?

L:我从不担心这类事情。人们难以改变他们的逻辑模式。

B:你还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你的写作吗?

L:我不写书,我“制造”书。我用文字、图形和短句“造”书,这是我创作的一种形式。

B:人们对你那些全部由文字组成的墙上装置作品的反应是什么?

L:他们读它。仅此而已。

B:你认为这些作品是绘画、素描还是雕塑?

L:雕塑。也就是说,是文字和相关原料构成的雕塑作品。

B:你创作的这些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后的效果好,还是在你的母语英语中被人们最好地理解?

L: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应该被设计成可译的,以便能从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

B:你偏好在画廊或美术馆中,还是在公众场合展出作品?

L:我没有偏好。从首尔到越南,从明尼阿波利斯到洛杉矶,你可以在大约在100个公共地点看到我的作品。

B:你还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导演。你最喜欢哪些导演和哪些电影?

L:我喜欢看电视。

B:你能告诉我何为观念艺术吗?

L:“观念艺术”不存在。艺术就是艺术。

 

63.jpg


劳伦斯·韦纳的艺术哲学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劳伦斯·韦纳被艺术界认为是观念艺术史上的开创人物之一。韦纳一直坚持选择语言作为媒介,精心创造出一系列杰出的艺术作品,体现了艺术作品和在个人感知之间被重新概念化的过程。

1968年,韦纳用钢制大写字母盘制作的代表性装置作品《Declaration of Intent》,他写道:(1)艺术家也许能构造部件;(2)部件也许能被构造;(3)部件也许不能被建造。(每一点都是与艺术家的想法同等一致的,决定条件取决于接收者及接收场合)。

这是他的哲学体系的基础,也是他后来全部作品的转折点。韦纳的作品,试图将语言和观念为艺术作品提供一个充分的创作基础,同时又将观赏者的目光引向非物质对象和物质体现的语言本身。如果说,韦纳的深奥,那就是他把我们指向一个我们的审美经验从未到过的领域。

其实,维纳不仅仅把语言作为表达哲学的工具,同时他在文字的表达形式方面,也重来不重复自己。那些每每出新的字、句子和字体,都受到他的粉丝们狂热的推崇。在亚洲,最多的粉丝来自日本,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维纳是艺术上的“阳春白雪”。今年11月将从纽约惠特尼美术馆开始即将举行的维纳个展以及巡回展。


劳伦斯·韦纳:"观念艺术"不存在

坐在记者对面的老男人长相酷似大狗,愁眉苦脸,一脸大胡子,然而极为超脱冷静。采访完毕,记者和摄影师坐在餐厅里用餐,摄影师以他专业的眼光说,拍摄对象的手上布满了青筋和斑点,这双手的主人早已不年轻了。

他老了,然而好像活在时间之外。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劳伦斯·韦纳,他的身体看上去像一把彻底冷却了的火焰,凝固了一段喧嚣灿烂的时间——上世纪60-70年代当代艺术风起云涌的美国。这个被称作观念艺术大师的老男人,于2007年11月5日至2008年3月在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展出他的现场创作作品“以邀光”(To Allow the Light)。这是UCCA为庆祝在中国开张的重头戏之一。

“以邀光”呈现在UCCA中央甬道底端的墙面上。几个简单的中文词组:“一遍”、“两遍”、“三遍”、“游移”和“以邀光”以及相对应的英文单词Once、Twice、Thrice、Moved About、To Allow The Light,配上极为简单的图形,构成了这幅作品。

作为一名从上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在作品中大量使用语言符号,并将其作为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工具和媒介的艺术家,劳伦斯·维纳的这幅新作是典型“维纳”式的——最普通的字体组成的单词,一些有关联却难以捉摸的图形,有时伴有诗一般的短句。

从7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维纳习惯于以简单而令人难以理解的墙上装置作品开始他的个展,其中包括本月10日刚刚结束的美国惠特尼美术馆劳伦斯·维纳大型回顾展。以语言符号为创作主体的作品也成为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纽约时报》艺术版对这次个展的评论是:“回顾展唤醒了人们的思想,犹如宗教净化仪式,抚慰了人们,又唤醒了他们。任何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人都应该去看一看这位观念艺术大师的展览。”

这个自称反嬉皮士的嬉皮士,脑后留着长发,颌下蓄着大胡子,表情沉静到萧瑟,间或露出少许害羞。举止小而缓慢,语气低沉,听者需要仔细捕捉,但表述的内容却非常清晰。他笑起来的时候,会让人感觉到天真和温暖。

韦纳在60年代早期曾像惠特曼和凯鲁亚克那般漫游过北美大地,之后来到当时反战运动和性解放运动的重镇加州。在那里,他发现所有人都在迷失。他不喜欢嬉皮士,因为他们“不喜欢工作”。他很快返回故乡纽约,沉浸于工作之中。60年代晚期,当反战运动、性解放和年轻人的迷惘席卷美国时,维纳已在艺术界扬名立万。评论者说,通过把语言和符号变成创作的基础,即利用文字作为创作理念的主要载体,他向传统观念中艺术创作的本质对象提出了质疑。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劳伦斯·韦纳敢于挑战人们对艺术本质的认知及艺术品与观者之间的关系。他甚至认为,观者只需阅读艺术品的文字表述,便足以经验该作品。他很少自己动手把文字制作到墙上,认为只要让工匠按指示把文字画上墙就足够了。与那些六七十年代成名的艺术家一样,他善于探究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对于他的同道,比如安迪·沃霍,韦纳很坦率:“对我来说,安迪·沃霍是个老艺术家。我认识他,尊重他,我喜欢他的作品,但是他算不上什么榜样。”


如何体现欲望

三、四年前我在做一个作品的时候意识到唯一体现欲望的方式是改变欲望的性质,就是说改变幸福的追求..

不知道人在期待什么?每次都问艺术家他们为什么做他们做的事情,艺术家每次回答说他们做过的事情。其实应该是一看就明白。
艺术是一种人告诉你该怎么想、改怎么用东西、改怎么做的离开方式。但艺术家知道的事情跟大家知道的一样。真的,没有什么我知道你们不知道.人看艺术家讲话在期待什么呢?

我还是不知道我们在哪里。当然,我可以跟你们说我想什么。我不相信有平行实体。有些东西是现实的,有些是跟这个现实平行的。没有解释性的沉默。

当有人进来[展厅]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会向他解释他在看的是什么,观众也不笨。
艺术家经常有机会把一个东西放在世界里,而唯一的原因这样做是所谓“感受性”的体现以及人类和物体之间的关系。如果人们不知道怎么去相信他们相信过的事情,这个是他们的问题。艺术家把人们的梦想捣乱。他们对世界的一些方面不满意就介绍另外一种世界的可能性,如果成功的话,对方就完蛋了,因为不知道是否能回去[原来的世界里]。艺术家把对方的逻辑改变了。他们也把对方对自己的感觉和跟世界的关系改变了。

不是一个新事情。不光是我。你不用跟艺术家一样来做这些。
下一个英雄就是能够忽略他们生活的系统边界而成功,而这个就是任何人。你不用很特殊也不用很聪明。你只要知道你不同意给你介绍的系统。不是一个什么苦难。
在美术学院里不会学到这些。美术学院里你学怎么进去这个系统。怎么你因为在这个系统内所以收到承认,怎么做这个、那个,然后当你完全属于系统了以后,他们就跟你说“跟着我,我们会告诉你怎么能够自由了”。这样不行。

我属于那一代就是当时很多年轻人被强迫进去军队里。他们就找各种方式让你进去,而你没任何办法。但当时有一条黄色的线。他们当时可以对你很不好,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只要你不过这个黄色的线你就不会进去他们的天堂了。

艺术家也就这样。艺术家就是造一个不过那条线的世界。你只能梦到你知道的东西。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