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艺术家库 > 国外 > 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

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

2010-06-12 18:50:56 来源: artspy艺术眼、Art-Ba-Ba 作者:

马克·渥林格

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1959年出生于英格兰艾塞克斯郡的切格威尔。1977-78年,在艾塞克斯劳顿学院学习,1978-81年,在伦敦切尔西艺术学校学习,之后于1983-85年,就读于伦敦的哥德史密斯学院。1995年获特纳奖提名,1998年获得罗马英国学校的亨利·摩尔奖学金,2001年参与了柏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国际艺术家项目,并于2001年代表英国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如今渥林格在伦敦居住和创作。

精选个展
工艺美术博物馆, 布鲁塞尔,1999年;
泰特美术馆,利物浦,2000年;
Whitechapel画廊,伦敦,2002年;
列恩巴赫市立博物馆,慕尼黑,2003年;
国立美术馆,柏林,2004年;
卡里诺吉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墨西哥城,2005年;
布拉格国家美术馆,2006年;
“以MARK之名”,Carlier Gebauer画廊,柏林,2010年;

重要群展
“感觉:萨奇收藏的英国青年艺术家作品”,伦敦,柏林和纽约,1997-99年;
第五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伊斯坦布尔,1997年;
以及200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

英国07年特纳奖得主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在柏林著名Carlier Gebauer画廊举办的第四次个展“以MARK之名”(According to Mark)。2010年6月5日结束。

 

马克·渥林格早期的作品反映出他深受英国左翼思想传统的影响,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应该具有广泛的吸引力。1995年,特纳奖的展览上,他的作品结合了绘画和录象,内容是基于他一贯感兴趣的赛马,隐喻英国对阶级等级和育马的狂热,作品使用一匹真正的赛马,延展了冠军的概念,被艺术家命名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 [Real Work of Art,1994]。就算是从更为普遍的意义来说,他的作品也是对英国在20世纪晚期的身份:其历史神话,传统,礼节,和社会体系,作出的一次幽默讽刺。

渥林格后期的作品更加关注道德和哲学问题,尤其是宗教和死亡。同时他也受到William Blake(威廉·布莱克,注:(1757-1827年)英国著名诗人,画家,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影响。通过发展自己的概念词汇和视觉词汇——那些他认为对西方哲学最为重要的主题,他延伸了对哲学的兴趣和关注。他常常使用镜子,并对它的双重效果和幻象功能很着迷。艺术家运用这样的主题,超越讽刺的范畴,为他的作品创造了更为深远的含义。

在“通向王国之门”[Threshold to the Kingdom, 2001]这个作品里,艺术家拍摄了伦敦城市机场的国际航班达到的旅客出口。他将录像重新编辑和并用慢镜头播放,改变了这一虽小却颇具代表性的事件的戏剧性的一面。在这一改变中,渥林格使那些来客们看起来仿佛正在步入“天堂般的王国”——大不列颠的大门。这一短片颇具讽刺地表现了英国这块希望中的终极乐土,以及移民和旅行者们梦寐以求想要跨越的这一被严加看守的入口。这个作品的配音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取自著名的古典音乐家格里戈里奥·阿勒格雷创作的Psalm51,使作品更加讽刺,带有了一种强烈的庄严感。这件作品也说明了声效给艺术家的声音-视觉作品带来的作用。

艺术家作品 

马克·渥林格最出名的作品就是Ecce Homo(拉丁语:“瞧,这个人!”),一座在1999年占据了Trafalgar Square(特拉法尔加广场)The Fourth Plinth(第四个柱基)的雕塑。(注:也是在这个空置了上百年的柱基位置上的第一件艺术作品)

Royal Ascot《皇家爱斯科赛马场》 1994

皇家爱斯科,全世界最为著名和高级的赛马活动之一,每年都会举行,以其皇家的盛大气势和文化传统而闻名于世。在“皇家爱斯科赛马场”(Royal Ascot, 1994)这个作品里,渥林格表现了当这个赛事进行时,皇室的游行队列在他们那豪华的马车里,正是国歌响起的时候,礼仪被蕴涵在了其极端的精致中。渥林格拍摄了好几个不同的队列,然后用四台显示器循环播放。这样的重复揭露的是其高度仪式化的表面,以及皇室那机械化的姿态。尽管作品中主角们的配备有了改变,艺术家呈现的是风俗中的荒谬部分,和英式华丽是被高度构建出的本质。这件作品被安置在四个航空箱上展出,也是排成一个队列,作为对皇室队列的极致艺术化的一个讽刺。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