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人质——汪建伟个展

人质——汪建伟个展

2008-04-08 13:16:01 来源: 东方视觉 作者:artda

展  览:人质——汪建伟个展
主  办: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
日  期:2008年4月19日– 5月18日
展览地址: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市浦东新区芳甸路199弄28号)
开幕酒会:2008年4月19日下午4:00(星期六)

艺术总监:沈其斌
策展 人:皇甫秉惠

《人质》是汪建伟个人新作展,也是证大现代艺术馆2008年将推出的一系列重要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大型个展之一。

汪建伟的作品涉及的题材和问题广泛多元, 这对全方位的理解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展览的焦点集中在视觉艺术和其他学科与实践间的中界面,以及视觉艺术、社会文化与心理空间之间的中界面。作品将审视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系列的互为关系,试图探讨如何通过艺术建立和传导这些关系。展览对艺术、政治和建筑环境结合的探究,阐释了在文化异位、冲突剧变的影响下,艺术如何交涉并理解空间被建构、转换和占据的方式。

“人质”是介于科学、历史、社会以及假说的灰色地带,一种可能性的知识与某种现实环境之间的想象性关系。相对于个体可以被理解为是历史与知识的人质,被今天与未来所劫持。
在此次展览中,汪建伟延续了自己的一贯主旨,将人与物置于语境外。

《人质》展览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普通报告》:来自于不同时间(历史)的事物秩序,它们既保持了某种可辨认的属性和它们自身的逻辑,同时在空间上它们又相互重叠、相互渗透,形成了并置与不确定的矛盾体。
第二部分 《封闭系统》:各种知识间在一种相互关系中发展和建立的现场。通过不同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一个物质化生产的关系,一种与真实或科学相矛盾的幻想系统的产品。
第三部分《感染》:可以被理解为产生与不断交换的平台,它们在不断的转换——方式、状态、材料中形成一个连续的影响力,并以日常生活方式演变为某种惯例与习性。
第四部分《候诊室》:始终保持一种间隔的、过程的地带,无直接的意义,但是其它意义所生产的条件。

汪建伟的作品关注文化中艺术扮演的角色,用一系列更为广博的哲学命题重新审视艺术理论和文化理论,有力地阐述了各种亟待探讨的文化和体制问题。这一方法论上的创新乃是基于其对视觉艺术过程的细致关注,是在(社会和学科的)这一套关系网络中被发展完善起来的,是利用最原始的行为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此次研究让我们得以审视艺术在不同领域(文化、社会、学科等)构建关系的方式。

汪建伟自七十年代末即活跃于中国艺术界,是目前中国最早参加过当今国际上最重要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三大展览的艺术家之一。九十年代中期,他开始致力于概念性影像的多媒体艺术实践,十几年来,一直在探索知识综合与跨学科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并且尝试使用不同学科的方法去创造新的艺术语言。他作为一位极具跨媒体、跨领域实验精神的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先锋,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汪建伟于1958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目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
在过去十多年里,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综合知识以及多学科交叉对当代艺术的影响,试图应用多样化的学科方法来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出于上述原因,他的艺术作品呈现出多方面的表现形式,跨越了电影、话剧、多媒体、公共艺术以及绘画等。他的作品参加了众多的国际性展览、艺术节、电影节、戏剧节和研讨会,重要的展览包括“第10届卡塞尔文献展”、“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以及“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等。

中国唯一拿下当代艺术诺贝尔奖的艺术家,被现实所挟持

文/王渊茗
 
  汪建伟,曾以首位中国内地艺术家的身份参加了“第10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随后,相继参加了“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第25届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型大展。2008年2月,他刚拿下当代艺术领域的诺贝尔奖(美国当代艺术基金会授予的该基金会2008年度艺术家奖金),是目前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4月19日,他的新媒体新作展《人质——汪建伟个展》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首度亮相。
  当被问起“人质”这个主题的由来时,汪建伟表示,“‘人质’的灵感来源于波尔迪欧的《再生产》”,它是介于科学、历史、社会以及假说的灰色地带,一种可能性的知识与某种现实环境之间的想象性关系。相对于个体可以被理解为是历史与知识的人质,被今天与未来所劫持。“人质”由此而来。
  偌大的两层艺术馆展厅被汪建伟用工业材料划分出了《普通报告》、《封闭系统》、《感染》、《候诊室》。这四部分构成了整个《人质》展览现场。《普通报告》中的材料来自于大家所熟悉日常经验,但是日常经验在这里按照不同的时间重新组合,当它们被按照一种方式建立起常态时,你会感觉到它和你经验中的常态是完全不同的。汪建伟表示,“我觉得不要忽略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封闭系统》是一个类似于太空舱的装置。这是汪建伟在90年代购买的书里所出现的东西——60年代科普杂志上的人类在构想未来的自我循环系统。“封闭”空间和我们观看“封闭”。《感染》是关于“钱”的录像,钱的正反面是运用了通常被作为国家形象的图形,这个录像是由正面开始,最后回播。《候诊室》则呈现了一些微观的东西,洒落在这三个空间之间。就像医院的候诊室,通常人们到医院去看病,候诊室是没有实际属性和功能的,你只是在这里等待。汪建伟表示:“我把这样的一个很尴尬的空间输入美术馆,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什么地方等候去接触作品,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在《人质》展览中,录像、装置和观看者构成了作品的整体,观看者不再是冷眼旁观者的角色,他们被艺术家作为作品的材料,成为整个作品的一部分。汪建伟表示,“我研究的是现场成为各种关系到达的地方,我的作品一直坚持把不同媒介用在同一个现场,而且媒介之间会构成一种关系,比如说录像、装置和观看者。”
  汪建伟的作品是跨媒体、跨学科的。装置、影像等艺术表现形式几乎会出现在他同一件作品中。他作品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超越了审美,让人震撼。他擅长用现实生活中的具像材料来探讨抽象的观念。“关系”是汪建伟近年来所热衷的关键词,他把一个个体置于历史环境、日常经验中,横向纵向地去研究个体和它周围事物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他所研究的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有些甚至是科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的范畴,在这里,汪建伟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用艺术的形式来把它们表现出来。
  此次展览策展人皇甫秉惠女士口中描述的汪建伟是一个清醒的具有批判精神的艺术家,她强调,这里的批判并不激进,而是艺术家对生活总是采取了警觉的态度。用汪建伟自己的话来说:“思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没有思考就无法生活。”
  在业内,由美国当代艺术基金会(Foundation for Contemporary Arts简称FCA)所授予的奖金被尊为世界当代艺术领域的诺贝尔奖。2008年2月,汪建伟因其在录像、实验戏剧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获该基金会2008年度艺术家奖金,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美国当代艺术基金会是由美国波普艺术家贾斯伯•琼斯(Jasper Johns)和激浪派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于1963年创立,并每年分别在诗歌、音乐、舞蹈、视觉艺术、录像/实验艺术这五个领域里遴选出在各自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艺术家并授予他们此奖项。汪建伟已然成为中国唯一拿下当代艺术诺贝尔奖的艺术家。 

艺术家简介         

汪建伟
1958年10月生于中国四川
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个人展览
1991         北京民族文化宫
1992         香港艺术中心
1994         种植—循环,四川
2002         美国沃克艺术中心
2004         澳大利亚悉尼亚太当代艺术中心
2005         美国纽约CHAMBERS FINE ART
2006         北京ARARIO画廊
上海外滩3号沪申画廊
群展
1993         事件—过程.状态展         香港艺术中心
          后’89中国新艺术展         香港艺术中心
英国伦敦Marlborough LTD
          MAO GOES POP NAE展         澳大利亚悉尼
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
1994         中、韩、日’94北京国际交感艺术 展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1995         新亚洲艺术展—1995         日本大阪
日本东京
          95光州双年展         韩国光州
1996         第二届亚太地区当代艺术三年展         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
1997         1997中国之旅—中国、台湾、香港 展         香港科技大学美术馆
          96、97首届当代艺术邀请展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第九届日本山形国际电影记录片节         日本山形
          进与出—学院交流巡回展         新加坡Lasalle美术学院美术馆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术馆
          又一次长征—中国当代艺术1997展         荷兰布瑞德
          第十届文献展         德国卡塞尔
          移动的城市展         奥地利维也纳
1998         九八中国旅程展         香港科技大学美术馆
          移动的城市展         法国波尔多现代艺术馆
1999         面对》飞速—新中国影像艺术展         澳门当代艺术中心
          移动的城市展         丹麦哥本哈根Louisiana
当代博物馆
美国P.S.1当代艺术中心
英国伦敦Hayward画廊
          墨尔本国际双年展         澳大利亚墨尔本
          第十届日本山形国际电影记录片节         日本山形
          北京—伦敦展         英国伦敦ICA
2000         法国国际影像节
2000布鲁塞尔艺术节
布莱顿艺术节
社会—上河美术馆第二届学术邀请展
世界影像节
上海国际双年展
你家是我家展
        法国巴瑞思
比利时布鲁塞尔
英国布莱顿
四川成都
荷兰阿姆斯特丹
上海美术馆
韩国汉城Rodin画廊

2001         状态 展         德国柏林艺术展览中心
          行为的传译展         德国柏林世界艺术宫
美国纽约皇后博物馆
          你家是我家展         日本东京城市美术馆
          复眼展         新加坡拉萨尔大学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展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生活在此时展         德国柏林汉堡火车站美术馆
2002         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
2002布鲁塞尔戏剧节
场所+视觉
首届广州三年展
丰收         巴西圣保罗双年展馆
比利时布鲁塞尔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
广东美术馆
北京农业展览馆
2003         影 / 室
2003布鲁塞尔戏剧节


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
巴黎秋季戏剧节
多媒体戏剧仪式         法国巴黎市立现代艺术美术馆
比利时布鲁塞尔
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意大利威尼斯
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在英国ICA上演
2004        

2004 现代中国
2004欧洲文化城市艺术节
过去与未来
在东、南、西
来自亚洲东方的当代艺术
2004上海双年展
金门碉堡艺术馆—18个个展
2004汉城国际媒体双年展         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法国利尔
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
法国尼斯国家当代艺术中心
美国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
中国上海美术馆
台湾金门
韩国汉城

2005         阿德雷德实验电影节         澳大利亚阿德雷德
          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展         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美国纽约奥尔良布莱特-诺克斯美术馆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美术馆
          第二届广州三年展        

中国广州美术馆
          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         中国广州深圳
          仙那度变奏曲         台北当代艺术馆
2006         中国当代        

荷兰鹿特丹Boijmans
Van Beuningen 博物馆
          显微学         澳门当代美术馆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