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新青年 > 刘韧 (Liu Ren )

刘韧 (Liu Ren )

2011-08-01 11:54:03 来源: 作者:

刘韧

简历
刘韧,1980  出生于河北
2004-2007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数码媒体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家作品

游园-比翼鸟  2008  120x120cm 刘韧

游园-并蒂莲  2008  120x120cm 刘韧

游园-繁花  2008  120x120cm 刘韧

游园-榴开百子  2008 120x120cm 图片  刘韧

游园-幸福摩天轮  2008  120x120cm 刘韧

游园-月满西楼 120x120cm   2008   刘韧

复数的看法

顾铮

虽然摄影的记录功能如此强大,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断然放弃它的虚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中国摄影家们来说,作为艺术形式的摄影,绝对不会受阻于它的“记录性”。相反,如何更好地让这个“记录性”服务于自己的艺术想象,可能更具挑战性。
我无意制造一种女性耽于幻想的假象。但是,80年代出生的摄影家们,娴熟使用电脑软件,要不使用它们来描绘自己有关世界的想象与恐惧恐怕也难。对于他们来说,真实与否早就不再是一个需要反复讨论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早就进入了真实与虚拟互为表里的时代。从以上摄影家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已经根本不再为摄影是否要反映真实而困惑。无论是虚构的想象再现还是高度还原的人工现实,他们都在努力打破虚构与真实的边界,同时也催生对于摄影的更大想象与期待。
比如,北京刘韧的《梦游》系列等,就是运用电脑技术所描绘的梦境世界。她以摄影方式深入自身的内心世界并将其视觉化。照片中构成梦境的各种元素在画面中形成一种脆弱的平衡。梦幻般的或绚丽或淡雅的色彩,总是显得如此的不真实。而所有被她在画面中轻快的事物所累积起来的总量,却是一种莫名的恐慌、那也许属于闺阁中的狂欢、温柔的狂想,但正好衬托出许多不祥预兆、威胁的切实性。如果说杰里尤斯曼式的暗房魔术是要摆脱一种现实的话,刘韧的《梦游》系列总要时不时把我们拉回到现实来。

游园惊梦 / PEONY PAVILION                                         

一直对传统文化中典丽、优雅的东西非常迷恋。弯弯小桥下,潺潺流水过,掩映着曲径通幽的园林,袅绕着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这充满各种传统意象的元素,是我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昆曲《牡丹亭》中才子佳人,旗袍华锦,华美而苍凉苏州园林,黄金年代的旧情绵绵……令我心驰神往。
 
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编成各种戏曲传唱了数百年之久,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因教书先生教授了《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词,杜丽娘萌生伤感之情,在与丫鬟一起游览了自家的后花园之后更生伤春之情。在心意寥落间,杜丽娘回房去了。人虽到房中,心里的牵挂却转而更深,那样的一种缭乱愁绪让她渐渐入梦,这就是《牡丹亭》中著名的《惊梦》。杜丽娘梦见在花园里会到了一位手持折柳的公子,互相倾心爱慕,“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并在梦中与公子在花园内有了一番云雨之情。
 
梦实在是太勇敢了,太守的女儿杜丽娘,入梦去竟然见到了一个素昧平生的书生。书生柳梦梅,擎着柳枝,缓缓走来。杜丽娘也被花神引着倒退出场。一生一旦,两个人寻寻觅觅,在这苍茫世界上,不经意间撞在一起,回头看时,前世今生的冥定都在电光石火这一望之间。
 
爱可以单纯的让人飞,这是我所见过的最赏心悦目的爱情。我旁观了他们的爱情,感慨万千。不在于这份情感最后能不能够成正果,而在于它成长的过程,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激起阵阵涟漪。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情怀是不问结果的,有一些情怀是不记成败的,充满深情的人不要求非要有一个圆满、妥贴的结果,非要给他一个交代,他要的只是自己的投入,如果不让他投入,他会觉得辜负了自己的心。
 
梦中,我们触到的往往是那些自己在有意识的时候不敢承认也想不明白的隐秘的欢喜和忧伤,是自己心中那个真挚的愿望。梦给我带来的是对自己灵魂上的开掘。
 
春光无限,然而总要抛人远的;牡丹花虽然繁盛,终归也要凋零。同样,梦是美好的,但终将会醒来。但我仍愿呆在自欺的幻想中,只因为心中的潜藏的对纯美爱情的无限向往。我也尽我可能去留下这美好的梦,给平庸的现实世界一抹亮色。
 
庆幸研习过数码和摄影这种可以酿造梦幻的技术,将我的感受以图片方式做出来,得以与你共享。

在真实与超真实之间                                                     
 ——刘韧视觉世界的观感

 
张朝晖
 
法国哲学家 JEAN BOUDRILLARD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拟像(SIMULATION)的世界,按我的理解,则并不是对现实的虚构,相反,它是据以创造现实的观念,先有拟像,然后才有现实。拟像应该是上帝做的事情。上帝死后,人成了上帝,创造了高技术化的后工业现实。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冷却下来,转而对超真实的虚拟世界充满向往,例如《骇客帝国》与《指环王》所营造的世界,以及充满幻觉的电子游戏。当代的文化环境同样也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这样借鉴当代大众文化的影响,艺术家通过使用摆拍和模拟想象来完成作品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手法,从辛迪.舍曼到马修.巴尼,再看中国的许多影像艺术家的作品,这样的手法越来越多样与成熟,尤其是在电脑PHOTOSHOP和3D技术的支持下。
 
80年代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一代,不仅在对技术发展的运用和掌握的层面上基本同世界发达国家保持着同步,更为幸运的是,作为他们当中的艺术家不仅能使用新的技术化语言来创造新的艺术,而且,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与尖锐的矛盾冲突为他们创造自己的艺术提供了温床。
 
还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的刘韧可以说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她的大量作品,例如《回忆系列》,《完美生活系列》,《天堂系列》,《我们俩系列》等等,用丰富的视觉语言和符号,营造了一个个令人回味的意象世界,一种介于现实(REALITY)与超现实(HYPER RELITY)之间的视觉世界。这些图片委婉而细腻地折射出艺术家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期待,对理想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与梦幻。也许是基于更为简单而朴实的理由,诸如一个梦境的再现,一个眷恋往事的心境,或者此时此地的触景生情。 她细腻而敏锐的感受促使她用大量的合成图象来传达自己对周遭的认识与期待。
 
《我们俩》这组作品是关于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亲身经历过感情故事,虽然艺术家说这组作品是用来纪念自己逐渐远去的青春和爱情,但也传达人们普遍的和抽象的人性,而作品中丰富的细节则寄托了艺术家个人化的经历与浪漫的想象。画面上一队青花瓷器样的,头上生长着长长的角的梅花鹿。这种瓷瓶质感的鹿美丽矫健,但空虚而易碎,她们如同被放置在祭坛上灵物。原本在森林中可以恣意奔跑的生灵除了留在人们脑海中的记忆外,她们还来到今日都市的丛林。一个关于自由,美好,矫健,活波的,曾经享受着蓝天,阳光和青草的自然之子成为一曲爱情的旋律在人们心中荡漾。人成为理想爱情的看客和梦幻者。
 
艺术家写到“爱情是一个漂亮的水晶娃娃,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守着。可它还是碎了。留给我满地漂亮的碎片。我静静的一片片的拾起,藏起来,并试图忘掉曾经的拥有。只是,有的时候当我端起一杯水时,或是当我听到空中一只笨鸟的鸣叫时,或是在课堂上某个走神的瞬间,她突然间地涌出来,一桩桩的往事像洪水一样迫不及待地将我吞没,措手不及”。艺术家用这种精致而细腻的笔调转述了对于爱情的微妙感受,也成为她理解这一系列作品的恰当注脚。虽然奔波周旋于现实社会的疲惫与焦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莫名其妙的黯然伤神时时困扰着一棵敏感的心境,但艺术家将这样复杂的感情世界的微妙变化用绮丽的图象传达出来,再冥顽不灵的人在这样的作品面前,也会有些许的触动。因此,《我们俩》不仅是怀恋与吟咏爱情的视觉歌谣,也是进行时状态下的感觉的叙事诗,是对生命里程的高保真记录。而画面上的数字化图象语言,让人们感受到现实社会的虚拟性图象景观,使我们的感觉细胞也在想象,现实,与超现实的不同空间飞奔。
 
《回忆》系列是比较早的作品之一。这套作品是一件关于青春期的幻梦的追忆。记忆搀杂着幻想与幻觉,呈现出凄迷而惆怅的情调。这追忆不一定真实,但也不一定虚妄。是人生必经阶段的感受和情绪,无法逃避,也不想沉溺其中。所以,在这一系列中,艺术家使用了大量的球状物,如同有瞳孔的人的眼睛,张得圆鼓鼓的,在致密地寻找着可以目击的对象。艺术家的思绪和记忆,如同这些四处窜动的眼睛,在她生活过的环境周边寻觅自己和种种痕迹与气息,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树林,抑或荒废的渡口。 艺术家认为,无论什么时候,看到自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面对着真实还是虚假的时候做出选择是很困难的。因此,艺术家索性将这样的感受呈现出来,她自己则隐藏在画面的背后,窥视着观众的反映。
 
艺术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是在中国,一个正在飞速发展,人类历史上还很难有这样的一个充满变动历史时期,艺术家之所以幸运是因为没有人告诉他/她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像是一台电视机,无论怎样换台都找不到一个中意的节目。换了半天,脑子里没有一个完整的节目,有的是各种各样的节目的碎片。在刘韧看来,这些碎片的堆积是她作品的原点。从这里出发可以到达任何地方,随心所欲。《某日某地》就是这样的作品。某日某地不同于“此情此景”这样的煽情和容易令人感伤,它是一个虚置的假设,是许多可能性的梦境与真实场景的重叠,是一个假定的时间与地点的坐标,以便为多样的思绪与感觉的点提供和落实明确的方位。例如,在北京候车站前的夜晚,一个梦游般的女孩在辉煌的广场(幻化成有波浪的海滩)上不知所措,恍然若失。夜空中则挂满栖息着美女的星球。
梦境,想象,迷幻,海市蜃楼与现实景象都叠加在一起,传达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迷失感与非确定性。
 
艺术家这些令人惊叹的作品大多是来到北京后完成的。在北京复杂多样而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生活和城市面貌为她提供了丰富创造源泉与素材。例如北京的传统建筑,现代标志性建筑,政治符号,以及她所生活的中央美术学院与周围的花家地,望京地区的寻常社区也都进入了她的视阈。这让我联想到90年代初,中央美术学院还在王府井的商业中心区的时候,一批被称为新生代画家的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所描绘的周遍胡同里的市井生活,都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道。今天,刘韧这茬新一代艺术家的作品仍然承继了这样的人文气息,同时增添了数字化时代图象品质和审美特征,当然,年轻的艺术家也自然会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视觉叙事。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水,波浪和大海的潮汐。这与曾经长期生活在海滨城市秦皇岛有关。是她童年与少女时代的青春记忆有关。而且在潜意识中,也包含着女性的生命意识。她将北京的城市建筑变成高山,将广场和街道变成海洋,这是她童年生活的印象,但在数字电脑技术的支持下,她编撰出梦想的世界。
 
刘韧的作品继承了现代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并有梦幻现实主义的魔力。当然,或多或少,也有日本艺术家森万里子的影子;在确认女性意识的角度上看,似乎也能察觉到辛迪舍曼作品的意味。所不同的是更新过的,有中国当代体验的更为新鲜而充实的视觉世界。这样新鲜的感觉部分地来自于幻想与现实体验及感受的纠缠。而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将梦幻一样的大量广告图象填充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都市景观充满了幻觉的味道。心理学家认为,视幻觉带给人们的的两个影响是:(一)对认知的剥夺。从认知的角度|讲,视幻觉不同于传统视觉经验的视知觉,它是直观的刺激,不需要认知和理解力的参与便可接受,这就意味着对认知能力的剥夺。(二)超脱平庸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幻觉本身成了当代人的一种心理需要。所有视幻觉的背后都隐藏着另一种平庸乏味的现实景象。
在我看来,第一个影响是广告和政治宣传所要达到的,诸如北京接头无数巨大的广告牌。后一个影响是象刘韧这样的艺术家的作品所希望达到的,也就是超脱平庸的心理需求,因为图象的背后,也隐含的对平庸的腻烦与反叛。
 
BOUDRILLARD1995年的著作《完美的罪行》中有这样的警句:“影像不再让人想象现实,因为它就是现实。影像也不再能让人幻想实在的东西,因为它就是虚拟的实在。”这是当代哲学家对今日社会的观察,刘韧所制造的介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景象则拉近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从而也让哲学和生活更加贴近。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