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d=2" target="_blank">泡沫大师和皇帝新衣——艺术产业和中国当代艺术现状
  • 解论中国当代“暴力化”艺术:兼评王南溟先生的《怎样对待权利》
  •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双年展
  • 艺术界为何要八卦?
  • 留存一份真诚和感动,去照亮自己的人生
  • 李国华︱全球化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浮沉——2000年以后的中国当代艺术
  • 巫鸿︱当代艺术的本质之一就是它的全球性
  • 白南准的皮带:朱丽叶与杨诘苍的对话
  • 当艺术史终结和身份危机之后
  • 文化主权与身份:后殖民主义批评中的跨文化超越
  • 修史与批评九问
  • 朱其︱双年展主题以及思想资源的匮乏
  • 上海双年展的文化立场与当前语境
  • 尤洋:信息逻辑的革新
  • 艺术批评的形式
  • 贝尔斯&奥兰德︱艺术与恐惧
  • 李小山:中国前卫艺术现状
  • 査常平:“叙事中国”中的个体生命关怀
  • 语言法度与个人自由
  • 教师也是生产者
  • 艾未未: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腐蚀、诱惑80后、90后
  • 当代艺术中的四类批评家
  • 生产、观看与解释——当代美术史写作的三个机制
  • 李雨洁︱展览南方可以逃脱奇观吗?
  • 当代艺术需要现场经验
  • 水天中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
  • 卢杰:理想主义不会失败
  • 艺术北京的五大质疑
  • 冯博一︱躺平背后是退无可退的悲凉
  • 杨小彦︱出名艺术家都有非凡的公关能力
  • 当代艺术论之三:方法论
  • 当代艺术论之二:认识论
  • 当代艺术论之一:本体论
  • 绘画及雕塑的自我瓦解: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所实现的前卫方案
  •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的模仿
  • 彭德:当代艺术与中国思想
  • “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天渊之别
  • 冯博一:关于策展
  • 朱其︱当代艺术是一种跨学科、跨媒介的艺术
  • 盛葳︱创新史:技术、媒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
  • 《未来艺术学》 策展人张海涛:艺术是平衡城市物质与文明的支点
  • 程林︱德、日机器人文化探析及中国“第三种机器人文化”构建
  • 技术-存储时代的“动态”档案美学
  • "后人类"(Post Human)为新型人类吹响了新艺术的号角
  • 当代艺术论之四:批评论
  • 不要忘记,你终有一死(节选)
  • 评论档案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媒体+空间 > [媒体]《顶层》2010年第1期

    [媒体]《顶层》2010年第1期

    2010-02-08 13:21:06 来源: 99艺术网 作者:artda

        本期精选文章

        建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顶层指数”

        玩家永去风物犹存 收藏性灵后继无人

        军旅艺术与当代精神

        中国当代艺术利益格局必须重组

        期刊目录

        顶层调查

      04 当代艺术与官方介入

       顶层指数

      建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顶层指数”

      扉页视角

      阿森 寂寞艺术的价值

      顶层观察

      20索键码 军旅艺术与当代精神

      21张奇开 军旅路上的当代视觉

      顶层评估

      42 顶层评估报告:让当代艺术价值回归真实

      44荣占国 新升代、新形式、新思想、新价值 文 /

      45 当代艺术价值十大评估指数

      顶层故事

      56蔡 峰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把中国艺术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顶层人物

      62觉 行 玩家永去风物犹存,收藏性灵后继无人

      64李兴强 当代艺术10元起价记者 ——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证大艺术超超市发起人沈其斌采访

      顶层论坛

      66李兴强 刘媛媛 中国当代艺术利益格局必须重组

      张达星访谈:中国当代艺术利益格局必须重组

      梁克刚访谈:收藏艺术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应该是一种投机

      牟群访谈:艺术系统紊乱导致利益格局不良

      艺术事件

      74方 超 最伟大的艺术梦想、最奢华的文化消费、最虚拟的经济景观

      ——迪拜危机与艺术命运

      艺术个案

      82张 丹 一个在升值坐标上的艺术家

      全球视角

      英文导读

      本月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