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文献档案 > 92广州双年展(三)

92广州双年展(三)

2009-11-04 14:22:56 来源: 青山城·中国当代美术馆群 作者:artda001

 “双年展”作品的基本估计


    广州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的一个基本宗旨是将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推向市场,引导企业家投资收购,以促进中国艺术市场的成形和健康发展,为民族艺术的繁荣以及为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真正进入世界艺坛创造条件。
   
      基于以上考虑主办投资机构在“双年展”组委会的建议下,决定高价购买全部获奖作品。组委会还决定“双年展”结束后将组织全部获奖作品及部分优秀作品参加亚洲艺术博览会,立足亚洲市场,参与世界竞争。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举措。
   
      可能是这一有历史性意义的举措对艺术家的吸引;也可能是“双年展”组委会一反以往政府文化部门和群众性文化团体组织的全国性艺术展览主要由资深艺术家和行政主管人员评选作品的作法,而参照国际惯例改由批评家组成评审机构的决定得到艺术家的拥护;也可能是以上二者兼而有之。报名参加本届“双年展”的艺术家相当踊跃,据统计申请参展的艺术家人数达495人,作品逾千件。经过筛选评定有500件作品获准入选参展,参展艺术家为350人。与以往的各种全国性油画展览相比较。本届“双年展”无论数量与规模都是相当可观的。
   
      参展的艺术家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不少人是80年代以来活跃于中国画坛的知名的中青年艺术家。他们分别代表着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画坛举足轻重的各个群体、流派或不同的艺术风格倾向。也曾以各自富于个性的艺术活动在80年代艺术史上获得过引人瞩目的位置。进入90年代以后,这些艺术家仍保持良好的创作势头,且多在作品的题材内容、风格语言与精神倾向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参加本届“双年展”的艺术家中,也有80年代末期崭露头角的更为年青的一代新人。这批出生于6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艺术家,以明显区别于85’新潮一代艺术家的创作心态和工作方式,轻松自如地表达他们个人当下的真实体验,其作品大都具有生活感受的此时性和此在性,并具有艺术样式上的鲜活生动特质。近几年来他们为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新的气息,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合以上艺术家参展作品的各种艺术面貌和风格倾向,可以清晰看出中围当代艺术潮流的一些具体走向。
   
      此外,由于本届“双年展”对市场机制的强调,以及它的不规定艺术主题、不强调作品的精神性容量的相当宽容的态度,也吸引了一部分游离于中国当代艺术潮流之外,比较偏重考虑公众艺术趣味和作品的市场价值的画家参展。这部分画家的入选作品,虽然带有显著俗文化倾向和某种程度的商业气息,但一般均具有不低的艺术格调。
   
      因此,有理由认为本届“双年展”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当代油画的创作态势和总体艺术水平。
   
      从参展作品的文化价值取向来看,本届“双年展”的主干部分为代表中国大陆当代艺术潮流,在多元艺术格局中.积极探索高层次地转换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艺术样式之关联的各种可能性的艺术作品。与此同时,为了启动中国艺术市场。“双年展”也容纳了一些面向市场,以满足一般公众的审美愉悦要求为旨宗。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作品。

      以上两类作品.前者否定80年代新潮美术片面强调作品的精神性价值和文化批判作用,而忽视艺术语言的到位的做法。表现出对题材内容、艺术语言和风格样式的综合追求倾向。可以看出不少艺术家在考虑画什么的同时就已经在思索着如何画。这是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油画艺术面貌的又一次有深刻意义的转换。这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多具前卫性质的意义,反映了中国当代油画高层次的文化追求。作品亦显示了中国当代油画可以产生大师,进入世界级博物馆的实力。   

      后一类作品则认同一般公众的艺术趣味,但油画面技艺的娴熟精到、艺术格调的纯正高雅也反映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艺术家通过卓绝的工作为中国油画赢得的广泛群众基础。
   
      从作品的样式语言来看,本届“双年展”的参展作品.儿乎包括了85’新潮以来,中国油画从西方大幅度引入的所有艺术样式和语言手法。从表现、抽象、象征、超现实、照相写实到达达与波普。从观念艺术与绘画的溶合到装置艺术与绘画的结合;从拼贴、拓印、丝网印、现成品组装到各种材料肌理的有意识运用,几乎无一例外地可在参展作品中找到实例。这表明中国油画的开放性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应该说这一开放程度与当下中国艺术家较为自由放松的心态分不开,也与此次展览的独特组织评选方式有关。
   
      与80年代以来的历次主要由政府或群众性文化团体组织的各种展览不同,“双年展”采用由艺术家个人直接向组委会申请报名竞选参展的方式,所有申请参展的作品,只要手续完备均可直接与批评家见面,而无须通过层层关卡。这就避免了以往经常发生的一些优秀作品因各种行政手段的干预而被淘汰掉的情况。
   
      本届“双年展”作品的另一突出特点,是采用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手法创作,表现现代与后现代意识的油画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艺术水准上,均大大超过写实性油画作品。这与以往历次全国性油画展,包括1992年举办的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写实性油画一枝独秀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形成强烈反差。这同样表明“双年展”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油画当前的创作态势。事实证明80年代中期以来的历次油画展写实性作品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并非当代中国油画的真实性面貌。那至多只是组织机构和评选班子艺术观念和艺术趣味的一种体现。
   
      有必要指出,本届“双年展”中抽象、变形、拼贴、现成材料运用的大量出现以及波普化手法的流行,是对由年青的批评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批评眼光的一次严重考验。从评选出的二十七件获奖作品来看,我们认为年青的批评家们显示了良好的判断力。

      经过85'新潮美术运动的冲击和洗礼,中国油画所发生的有深刻历史文化意义的转变.主要体现为油画形态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油画的创作模式由单一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演变为多元的艺术实践格局。以及油画的风格和语言范式极大地丰富起来。从艺术史的角度看,本届“双年展”中的带前卫性质的作品,乃是80年代新潮油画的延续和深化。本届“双年展”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集中体现在这些前卫性作品的艺术样式、风格语言发展的新方向上,当然也更加表现在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倾向方面。
   
      除了从85'新潮关术直接接过了油画艺术样式与风格、语言的多元化成果外,本届“双年展”中的前卫性作品,无论在样式、风格、语言,还是在作品的精神与文化内涌方面,都已表现出与85’新潮美术的诸多不同。即使是与89年“现代艺术展”中的架上绘画作品相比较,“双年展”中的前卫性作品也显示了极大的成熟。这些作品大都语言到位,文化针对性强,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个性,反映了现代艺术在中国大陆的长足进步和后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崛起。我们高兴地看到,本届“双年展”中的前卫性作品,已经摆脱了85’时期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单纯模仿,中国本土文化的因素,艺术家对现实的敏锐反应有了更多的渗入,这很可能是中国大陆现代油画艺术获得相应的国际性地位,脱离其在世界艺术格局边缘徘徊的状态,并进入世界艺术市场角逐的一次新的起步。

      我们认为,因为有这一批严肃的探索性作品,本届“双年展”较第一届“中国油画年展”显然更具学术性质。对于艺术批评和艺术史研究它提供了更多饶有兴味的范例,本届“双年展”中的探索性作品所显示的下列特质和动向必将引起批评家和艺术史家们的注意:   

      l、艺术家们已不再像85'青年艺术家群那样执着焦虑于民族自强、国家进步等等社会现实问题,转而关切当下人的生存状态。理想主义的色彩减弱,世俗生活的情怀增浓。他们不再凌驾于群众之上以先知先觉者自居,不再封闭于象牙之塔之内,或游离于群众生活之外,而是尽量选取身边的素材,包括各种司空见惯的大众文化符号和大众消费媒介来作种种艺术表现。很难对这一倾向作出是非好坏的判断。也许这一转换的实践意义将会超越人文热情高涨带来的浮躁与盲动。
   
      2、艺术家们的创作心态显然较85'时期放松。调侃、嘲讽、游戏的创作态度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这在“湖北波普”和所渭“新生代”艺术家群的作品中均有鲜明的反映。“湖北波普”从过去的历史文化中引用图式,或将流行的大众消费品转换为艺术的做法,无疑具有深刻的文化或社会的含义,以至批评家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文化波普”、“社会波普”这样一些不同的类型。然而这些作品中的相互冲突、互不连贯、错综复杂的多重意义。却是经由幽默与机智的艺术想像,耐人玩味的技术性制作,轻松而洒脱地自然溢出,绝少刻愈为之的痕迹。生活意识的加强,与公众距离的切近,则使之更加富于中国当下文化的浓郁气息。
   
      3、文化批判意识和文化逆反心理渐趋平和,形而上关怀的热情转化对语言材料和艺术趣味的关注。本届“双年展”的获奖作品与绝大多数获评奖提名作品艺术语育到位,油画技法纯热,无疑与这一转向有关。可以看到艺术家们探索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情境中与其它材料手段相结合的种种可能性的令人钦佩的努力,以及艺术家们对抽象性绘画语言驾驭能力的令人惊叹的提高。
   
      4、在85'新潮与市场经济双重冲击下坚持下来的中国写实油画。出现明显分流:一部分画家转向市场,一部分画家在一种相对宁静的心态下从事写实性油画创作。他们将对古典气质的崇尚,以及缅怀工业化时代前的宁静的情愫,与对技巧精纯熟练完美的追求结合起来,作品带有显著的新古典主义的折衷倾向。本届双年展中的这类作品,不少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和新的文化内含。这乃是现代与后现代艺术观念向写实性绘画渗透的结果。估计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下去,有可能出现一些个性鲜明的风格化艺术家。
预期以上几点,将会对90年代的中国艺术史产生影响。

双年展部分提名作品

曹涌 《现代喜剧的图式》 1992年 布上油画 116×89cm

陈文波 《1989年单元楼考察》(三联) 1992年 布上油画 160×170cm

 

方少华 《八面来风》 1992年 布上油画 172×254cm

黄佳 《等待发型》 1992年 布上油画 180×160cm

忻海州 《游戏规则之一》(三联) 1992年 布上油画 110×80cm

周俊炜 《世纪末—生的欲念与荒谬的实存之一》 1992年 布上油画 170×130cm

周啸虎 《第五印象重视之二—大沐浴》(三联) 1992年 布上油画 240×180cm

 

首届广州双年展责权分配

       关于广州首届艺术双年展工作、责任及分配

      甲方:西蜀艺术公司

      乙方:吕澎

      协议内容:关于广州首届艺术双年展责权利的认定

      协议条款:

      一、 责任:乙方按组委会决定的工作方案负责该展览的筹备、宣传、组织及实际工作履行,落实八百以上的参展艺术家。

      二、 权利:乙方行使展览的策划及实际操作。

      三、 甲方必须承担展览的投资及组织工作。

      四、 由甲方支付该次展览盈利的百分之二十给乙方。

      五、 此协议签字有效,一式两份。

 

      乙方:                                                  甲方:西蜀艺术公司
      代表人:吕澎                                         代表人:刘勇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