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艺术不是感觉,而是深刻的感觉 ——答川美院报“师说”栏目记者问

艺术不是感觉,而是深刻的感觉 ——答川美院报“师说”栏目记者问

2009-10-30 15:28:43 来源: 王林博客 作者:artda001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林老师,您好!我们注意到,从传统视觉艺术到当代观念艺术,越来越多的形态与意识都纷纷挤进艺术圈子,致使关于艺术本身的定义变得越来越模糊和难以界定。作为资深策展人,您策划过各类艺术形态的展览,能否谈下您本人对于艺术这一概念的理解?

   王林(以下简称王):艺术在今天所包括的领域越来越广,生活和艺术的界限趋于模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也很难划分的那么清楚,绘画和雕塑,雕塑和装置,装置和影像,影像和行为,都可能发生交叉。更重要的是,我们思考艺术的思路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总是想去寻找一个定义,来判断艺术是什么,以此来框定艺术的范围。而当代艺术恰恰在不断地突破关于艺术的定义。去年我在北京798做的主题展,题目叫“艺术不是什么”,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因为说艺术是什么的时候,我们总是把既有的知识拿去框定艺术,或者把艺术放到这个既定范畴加以理解。当代艺术要突破既有的知识范畴,只有反过来思考:艺术不是“什么”,也就是说,它不是我们已经固化的那个东西、那种认识,这样就给了艺术更开放、更有可能性的空间。从这个意义来讲,今天我们谈论艺术,不是要给艺术一个终极判断,而是应该反过来为艺术寻找出发点,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做突破艺术界限的尝试?其实,问题也没那么复杂。人的个体精神需要不断生长、丰富、深化和升华,它总处在发展当中、变化当中,而艺术正是这一发展过程的需要。只有把艺术和个人精神生长的本能需要与文化需要联系起来,我们才能赋予艺术以人生的价值。

记: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尚未完全成型的运转机制又面临着商品经济的巨大考验,关于艺术与市场、本土与国际,想必艺术家们都面临着三岔口式的艰难选择,您怎样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这种境况?

王:这里我们要谈论的是,当代艺术的真正意义何在?当今世界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周围发生:生态的、环境的、人口的、生存的问题等等,当代艺术就是对这些问题做出的反应和反省。一个艺术家面对资本市场、国际接轨、本土体制的时候,确实面临着一种选择。我们做批评和策展,没有太多权利去要求艺术家该做怎样的选择,但我们也有选择艺术家的权利。比如说我要做展览,肯定是觉得这个艺术家的作品有价值才会去邀请他。当然批评、策展、美术史写作,最后都得接受社会的选择。不要设想当代艺术领域是一潭清水,水清则无鱼,它就是一潭浑水,但确实充满了活力和可能性。我们只能从自己批评的思路出发去选择有价值的东西,然后把选择的理由说给别人听听,别人觉得有些道理就会多少接受,这便是社会的过滤作用,而不断过滤的结果便形成公认的美术史。

记:由您策展的重庆首届青年美术双年展已于9月份顺利闭幕,此次展览以“当下艺术的文化想象”为主题,能否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此次展览的一些情况以及此次展览的意义和影响?

王:展览主题之所以叫做“当下艺术的文化想象”,是因为艺术创造都来自于人的想象力,想象不是凭空的,而是处于今天的文化情景,通过艺术家在他所遭遇的生存状态中激发出来的。我想通过展览去考察青年艺术家们在这一方面的创作情况。而在重庆策划青年双年展有三点想法:首先是重庆从来没有做过大型的综合性的当代艺术展,我们身在美院,美院又在重庆,这么大的城市如果跟当代艺术没什么关系的话,是很不应该的。另外一个想法是,中国当代艺术是推动中国文化朝着现代性、国际性方向前进的重要力量,在这股力量中,青年创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第三点就是这种大型艺术展,做好了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比如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其实就一个愿望,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重庆也能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的重镇。展览开幕后,我们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画廊经纪人还有艺术媒体的组织者进行了几十份采访,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大家对这个展览还是比较肯定的。觉得重庆应该做这个展览,并认为展览代表了今天青年艺术创作中的不同倾向和较高水平。另外,我们也组织了市民和学生参与,从大家的谈论来看,都觉得很有意义。

当然,任何展览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这个展览最大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它的经费非常有限,我们只花了成都双年展五分之一的钱,却做了一场比成都双年展规模要大、评价也似乎要高的展览。经费太少会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我心知肚明,但无法克服。还有一个就是重庆的展场,重庆没有做当代艺术的大型展览场地,会展中心是一个商业性展场,很不适合做当代艺术展,这样一来肯定会在展览布局、灯光运用等方面影响展品效果。条件所限,尽力而已。也许以后条件改变了会做得更好,但首先是要开个头。第一次在重庆做这样大型的当代艺术展真的很困难,主管部门没怎么见过,所以感觉不太理解或不太适应。重庆人直接接触的东西太少,需要有一个过程。展览也是社会交流和社会教育的方式,可以推动人们的思想、精神、行为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

记:能否谈一下您对重庆本土美术的看法?

王:四川美院在重庆,川美校园里产生了很多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艺术家,但在重庆还是显得比较孤立。这中间有一个历史原因,过去重庆是省辖市,四川美院从成都到全国性平台,无须经过重庆,所以重庆上上下下对四川美院的创作情况并不了解。尽管知道四川美院很有名,但是四川美院的创作成果并不为重庆所熟悉,重庆上下关于艺术的当代文化意识没有和川美创作同步生长。我们在重庆看到的一些艺术展览,还是五、六十年代的那种感觉,至多到八十年代早期,比如最近三峡博物馆所做的刘国松画展,展场布置就很缺乏专业性。也许比较一下成都会更清楚些。成都在80年代末,和重庆的状态也差不多。但是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二十年来,成都的媒体、市民、官方、艺术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到现在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当代艺术展。应该坦率地承认,重庆确实是落后了许多。其实四川美院在重庆,只要把它的能量、影响和号召力充分发挥出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重庆当代艺术的发展。通过双年展这样的活动,吸引全国的目光,人家才会对重庆文化引起关注。连当代艺术都加以拒绝,算什么直辖市?

记:王老师,你对川美众多艺术学子有什么要讲的吗?

王:比较而言,四川美院是学习艺术的较好环境,总的说来比较开放、比较宽松,学校上下对青年人的创作也很支持,这些都是很难得的。我想对美院的同学讲两点:首先是不要浪费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对自己谋财害命。第二是不要拒绝读书,通过阅读会有很多的积累,和网上的资讯浏览是不一样的。艺术创作并不是只凭简单的感觉就行了。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所以我经常说,艺术不是感觉,而是深刻的感觉,而深刻来自学习,来自阅读,来自思考,来自于一个人的道义、责任和良知。

  (采访:张凯、韦雅莲、李晨;整理:张凯)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