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艺术家库 > 国内 > 忻海洲(Xin Haizhou)

忻海洲(Xin Haizhou)

2009-10-28 10:10:40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忻海洲

    简历
    忻海洲,196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
  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重庆

  个展
  1997“现实的幻影--忻海洲素描展”,Sochonei画廊,中国香港
  2003“眼睛无法到达的地方”,海上山艺展中心,上海
  2005“飞了--1999-2005忻海洲作品展”,现在画廊,北京

  群展
  1988“六人画展”,重庆,中国
  19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1“不与塞尚玩牌--中国前卫艺术展”,加州亚太艺术博物馆,美国
  1992“首届广州90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国际展览中心,广州
  “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广卅I美院图书馆,广州
  1993“后89中国新艺术展”,香港艺术中心,中国香港
  “中国现代艺术展”,美国
  1994“94陌生情境展”,重庆
  “中国油画现状展”,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中国香港
  1995“来自中心之国--中国前卫艺术15年”,Art Cntre Sata Monica,巴塞罗拉,西班牙
  “都市人文主义”--四川新派艺术展Schonei画廊,中国香港
  1996“前卫艺术11人展” 香港太古,中国香港
  “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国油画的历史,Theormes画廊,鲁塞尔
  1997-1998“8+8-1--15位当代艺术家油画巡展”,Schonei画廊,香港/美国/英国/德国
  1999“像唯物主义一样美丽--中国新观念艺术展”,上海华东师大,上海
  “中国当代艺术展”,Limn画廊,119金山,美国
  2000“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
  “成都现代美术馆秋季学术邀请展”,现代美术馆,成都
  “泡沫+糖”,上河会馆,昆明
  “转世时代--2000中国当代艺术展”,上河美术馆,成都
  2001“最初的形象”,上海艺博画廊,上海
  “重庆辣椒”四川美术学院交流展,卡塞尔文化火车站,德国
  “艺术大不同”,--Big work by 11 Chinese Avant-garde Artist Sobin艺苑,新加坡
  2002“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
  “青春残酷绘画”,东大名创库,上海/炎黄美术馆,北京
  “耐人寻味的艺术”,重庆美术馆,重庆
  2003“中国精英油画家作品全国中小城市巡回展”,文山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重庆美术馆,重庆
  “都是我!--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
  “重庆辣椒”,俄亥俄大学美术馆/俄亥俄州立大学美术馆等,美国
  “国际当代素描艺术展”,西安美术学院,西安/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第八届全国铜版、石版、丝网、版画展”,重庆美术馆,重庆
  “第二届贵阳油画双年展”,贵阳
  “上海艺术博览会画廊邀请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2004中法文化年“彼此”,图卢兹,法国
  “中国当代绘画”,Infeld文化之屋,维也纳,奥地利
  “蓝色空问艺术邀请展”,成都
  “都是我”摄影,东京艺术工程,北京
  “北京嘉德拍卖”,北京
  2005“新绘画的兴起:中国当代绘画展‘自我营造’”,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
  2006“西班牙ARCO’06‘拱之门’国际艺术博览会”,马德里,西班牙
  “意大利博罗尼亚国际艺术博览会”,博罗尼亚,意大利
  “中国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北京
  “Time&signs华艺沙画廊开幕展”,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2007“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广东美术馆,广州

艺术家作品

作品名称:   忻海洲 1996-1997年作 瓦尔多与周春芽的寻找 
材质形制:   胶 
作品尺寸:   180×140cm 

其他介绍:   这是忻海洲“睡眠系列”的一幅,画里的主角是周春芽。画面使用的是成熟的忻海洲式语汇,人物的头和手以炭笔绘制,而衣服则是有色彩的,身前的桌子上放着茶杯、香烟、烟缸与书,完全不依空间关系地并置,黑色平涂的背景上排列着数十个小人与头像,两只金鱼在游弋,使一个平常的场景呈现出某种超现实感。 画题里的瓦尔多是西方漫画里的人物:他常带着帽子,拄着拐杖,串着大大小小的包,形象十分特别。在漫画里,瓦尔多隐藏在广场、海滨浴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让读者寻找他。忻海洲以寻找瓦尔多来隐喻人的迷失,而漂浮的金鱼,他隐喻的是城市就如同一个鱼缸,每个人像金鱼一样生活在其间。画面的小人符号代表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生命密码,营造出画面形式的陌生感。
忻海洲(b.1966), 生于四川成都。1985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9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教于该院版画系。曾于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举办个展。
重要参展:1989 年北京“中国现代艺术展”;1991年美国“不与塞尚玩牌”展;1992 年“首届广州双年展”;广州“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1993年香港“后89中国新艺术展”;1995 年西班牙“来自中心之国—中国前卫艺术15年”;香港“都市人文主义—四川新派艺术展”;1997-1998 香港、美国等地“8+8-1—15位当代艺术家油画巡展”;1999 年美国“中国当代艺术展”;2000年成都“世纪之门:1979-1999年中国艺术邀请展”;成都“转世时代—2000中国当代艺术展”;2001年德国“重庆辣椒”展;2002年广州“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上海“青春残酷绘画”等联展。部分作品被香港大学冯平山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忻海洲是九十年代以来四川地区撮现的新一代艺术家中的代表。从1992年《游戏规则》系列开始,经过《棒棒军》、《城市卡通人》、《变动》等几个系列作品的创作,他已经确立了鲜明的个人风格。那种超近焦距式的视角,以素描刻画头与手的人物,巨大的空洞的眼睛,加上平面化的背景及纯色的运用,使他的语言方式带上了“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综合倾向”。忻海洲以他敏感的心灵传达出现代人在面对信仰失落和价值纷纭的现实时下意识产生的惊恐与迷惑,及其对精神趋向单向度的拒斥。
艺术家为艺术家作的肖像
拍品编号:20-23
肖像画渊源久远,在照相机没有发明之前,绘画是唯一可以用来记录保存和再现人物形象的手段,中国古人云“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但是就如同中国画讲究画人物肖像以“形神兼备”为标非,肖像画并不仅仅是完全客观地记录一个人的外貌,艺术家还能表现出画中人物的个性气质和精神状态,甚至体现出艺术家本人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感受,并带有个人绘画语言的特点。
除了自画像,为朋友而作的肖像,尤其表现对象是作为艺术家同行的朋友,因为两者之间的精神世界更为契合熟悉,也许是艺术家最能深刻传达出对方气质特征又能自由发挥的,并能有意味地体现艺术家与画中人之间的关系。
周春芽的《朋友篇·何多苓》(拍品编号21)可以说是画三位诗人的肖像,何多苓在中央,两边是90年代中国女性诗歌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女诗人翟永明和唐丹鸿。熟悉何多苓的朋友都知道,他除了在油画界负有盛名外,在古典音乐和诗歌文学方面也极富学养。何多苓居住的成都市玉林小区,当时不仅是画家周春芽、张晓刚,建筑设计家刘家琨,雕塑家朱成等生活创作的据点,由于翟永明、柏桦、灵鸣、何小竹、唐丹鸿等诗人也都居住在玉林或附近的社区内,从1990年代开始这里便逐渐成为了成都市的诗歌基地之一。周春芽以非常轻肞快速的笔触表现了三个朋友无拘无束的聚会,圆形的桌面上随意搁放着酒杯,三人似乎面对着画家的镜头似的,摆出一个亲密的姿势,望向画外。周春芽充满温情地将聚会中氤氲的友谊和欢快氛围凝固在画布上,记录了那个美好年代的情谊,散发着动人的生活气息。
在《黑根一家—男主人和女主人》(诚轩2005年秋拍,编号257),我们曾经见到周春芽深情地描绘前妻张曦和爱犬黑根嬉戏玩耍,也就是从1995年,在画了一批石头、花卉题材后,周春芽开始关注和表现身边的事物和朋友,由此也诞生了“朋友”系列作品。《朋友篇·小翟与张曦》(拍品编号22)描绘的是周春芽自己的前妻张曦和何多苓的前妻翟永明,当时周春芽和何多苓住在楼上楼下,乃非常好的朋友,两家人相处融洽,那时他们也各自还未离婚,正值青春盛年。曾在多幅何多苓以翟永明为模特的肖像画里,我们熟悉了诗人小翟如刀锋般锐利的美貌,而张曦也画一些油画,颇有才情。在这幅画里,周春芽没有使用那种标粁性的表现主义的强烈色彩与笔触,而选择了一种平实温和的语汇,基本上只是黑白的调子,画面平滑,局部的用笔仿佛毛笔的飞白效果,极为特殊,衣服等部分,则笔迹率性,带有明显的写意意味。
忻海洲为1996年的周春芽留下了精神肖像(拍品编号20),周春芽若有所思地翻阅着一本漫画书,正陷入寻找瓦尔多的游戏里。瓦尔多是这本漫画的主角,他的形象非常特别,常常带着一个怪钵的帽子,串着大大小小的包,拄着拐杖行走混迹在人群里,隐藏在广场或海滨浴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让读者寻找他。实际上,忻海洲以寻找瓦尔多来隐喻人的迷失,在人群中寻找瓦尔多的过程是否我们也能寻找到自己呢?黑色平涂的背景上散落的瓦尔多和周春芽的头像等符号仿佛不可解释的生命密码,还有两尾在游弋的金鱼,呈现出某种超现实感,在忻海洲看来,我们的现实就是迷失在物质社会这个大金鱼缸内。
郭润文的《画家的空间》(拍品编号23)也许更符合严格意义上的肖像画传统。在技法上蹦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油画技法,前期反覆塑造形体和制作肌理,后期用透明色层层渲染,画面结实厚重而且透明。无论是空间关系的处理,还是光影的控制,以及人物的形体,乃至细节的刻画,无不显示出郭润文作为岭南地区新古典主义风格代表的卓越写实技巧。而最为难能可贵的还是画家敏锐地抓住了邓箭今的精神气质,并通过他随意的坐姿、抽烟的动作、斜睨的眼神等外部特征,含蓄地传达了出来。板壁上平躺的书、悬本的怀表、鸟笼、油灯、孩子的画等物件,既是忠实地记录,又带有某种索引意味,一切都指向置身自我空间中的画家,从而营造出一种氛围,更丰富、更细腻地展现他的多个侧面。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