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数码艺术:边玩边创作

数码艺术:边玩边创作

2009-10-18 23:38:43 来源: 深圳商报 作者:梁瑛

 

数码艺术:边玩边创作

 专访《记忆共享——新媒体艺术展》学术主持梁超

“1984年,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出版了他的名著《神经漫游者》:一个电脑狂人,通过各种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将自己的神经系统连上计算机网络。为此,吉布森创造了一个新词——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是一个由电脑、人脑通过网络连成的神交空间,一个让符号编码、精神智慧在其中繁衍生息的场所,一个电子技术的乌托邦。23年后的今天,‘赛博空间’、‘实时技术’、‘虚拟现实’这些字眼儿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日常语言之中。”

这是国际知名策划人高士民在《媒介现实中的媒体艺术》中的一段话,事实上,时至今日,走进《记忆共享——邱志杰、金江波新媒体艺术展》的展场,你会发现数码技术不仅改变了现实的生活,同样进入了艺术的世界。在此次展览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梁超博士看来,这一展览也开创了一种观众和艺术品的新关系,观众在玩游戏,而与一般游戏不同的是,他们也在完成一个艺术史上的严肃事件。


当前新媒体艺术的主流

记者:这是一次新媒体艺术展,但很多观众对“新媒体艺术”还不太熟悉,您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梁超:“新媒体艺术”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譬如说对于只有矿物颜料和石雕的古代而言,油画是一种新媒体艺术;对于只有以绘画来记录事件的时代而言,摄影也是一种新媒体艺术。但是到了今天,油画和摄影都已经成为了经典艺术,必然有新兴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来取代艺术史中的先锋位置。

在当下的艺术史发展状况中,电脑声光网络等创作技术是目前新媒体艺术范畴的主流。电脑技术实现真正普及的今天,以电脑实现艺术,例如说设计艺术、三维制作艺术等,摆脱了传统艺术在“技法”上的单纯面貌,可以说部分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分离。譬如说国画的枝条,经过训练和未经训练的作者,其作品一目了然;但是如果是电脑和新媒体艺术,就算是一个完全不知情的人按照设计好的流程,创作结果也会毫无区别。但是完全不懂艺术的人却不能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因为他没有受过美学原理的熏陶。从这点上来看,电脑技术为主流的新媒体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艺术理念(而非技术)的纯净化。这与经典艺术相比,发展的不仅仅是创作形式,当下的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理念也是崭新的。

为艺术创作提供技术平台

记者:数码技术对于当代艺术有什么样的影响?

梁超:数码技术的诞生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技术的平台,让公众更加有机会接近艺术创作。以经典艺术中国画为例,学习者掌握创作方法很容易,但是要完美自身的技术水平却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但是数码艺术则不同,学习者只需要掌握了创作方法,技术上无所谓熟练与否。这样一来,艺术创作就被纯净化为了一个艺术修养和创意的纯粹状态,这不仅对于当代艺术的亲民原则有意义,另外一方面的意义则是,公众参与非但不像某些人想像的那样是一种艺术整体水平的庸俗化,相反,创作过程对于美学修养和艺术创意纯净化的实现更加有助于艺术发展的优胜劣汰。

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是录像

记者:与国外相比,目前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发展水平怎样?这次参展的两位艺术家在其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梁超:中国当今的新媒体艺术还在发展之中,各大艺术学院的新媒体艺术教学也方兴未艾。在这些实践和教学之中,占主体地位的还是录像技术。录像艺术几乎涵盖了新媒体教学的所有空间。这种状况会给新媒体教育的学生形成一种误导,以为新媒体艺术就是录像艺术。这可能也是当今中国新媒体艺术界的一个主要现象。邱志杰和金江波的新媒体艺术探索可以说是一种勇敢的尝试。与传统美学对于观众的挑剔所不同的是,电脑程序的普及不问老幼贤愚,为公众广泛地接触艺术提供了保证。

已逐渐被主流艺术接纳

记者:现在年轻人的展览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新媒体艺术作品,您认为目前的新媒体艺术距离被经典艺术主流意识形态接受还有多远?

梁超:这个问题只能预测。在达达主义刚刚兴起的时候,行为艺术和艺术仪式还不能为经典艺术所接受,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了艺术的主流。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的录像艺术和街头涂鸦艺术,现在已是国际重要展览——卡塞尔文献展的座上宾。按照当下的后现代流行艺术的原则,我推测下一次、或者下几次卡塞尔文献展中,卡通动画和新媒体艺术等新型艺术形式被主流艺术所接纳的端倪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邀观众进入一种文化语境

记者:无论是互动的观展方式还是开放布展过程,本次展览可以说开创了一种观众和艺术品的新关系,能谈谈这种新关系和以往的展览有什么不同吗?观众在这次展览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梁超:尽管《历代名画记》中开宗明义地归纳了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观念发布职能,然而传统的艺术观念却很难在社会各个层次都深入人心,这是因为艺术的发布都是带有灌输性质的说教,观众和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权利被忽略。

邀请观众来共同完成展览可以说是我们这次策划的亮点之所在。虽然以往某些展览也自称拥有所谓的公众参与因素,例如在画展旁边摆放文房四宝,让观众可以任意挥毫。但是邱志杰金江波新媒体艺术展要观众参与共同完成,显然从本质上与之不同。让公众也有机会当众挥毫或者制作陶艺确实是非常有趣的主意,可是这些因素被撤离以后展览依然是完整的;但是邱志杰金江波新媒体艺术展则完全不同,没有观众的参与和操作,它们就是一堆毫无生机的物件而已。我们希望邀请观众进入一种文化语境,共同完成艺术史上的即兴创作。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