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尼斯双年展作品文献
  • 《符号》导读
  • 中国早期策展和策展人产生的历史考察
  • 中国策展人 渐成气候的职业
  • 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孵蛋、枪击、避孕套
  • 1989中国现代艺术展基本情况介绍
  • 关于89中国现代艺术展的三次“对话”
  • 栗宪庭VS朱朱:保持“灰色”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万幸
  • “中印文化连线”——互为镜像的中印当代艺术
  • 星星1979:这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圈的往事,更是一个时代的标记物
  • 艺术与科技简史︱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从电话图像到光与空间的调节器
  • 宋庄画家村事记(1994—2008)
  • 东欧艺术的复兴(之三)
  • 本末倒置的威尼斯与巴塞尔
  • 王志亮:前卫理论的起源(原名《法国五月风暴对前卫艺术的再刺激》)
  • 吕澎:不要用光荣榜式的词怀念'85新潮
  • 中国现代艺术展20年(1989-2009)
  • 东欧艺术的复兴(之二)
  • [图书]《上海展览史1979-2006》
  • 鲁明军︱美国《十月》杂志的诞生(上)
  • 思想解放运动所带来的新变化
  • 鲁虹︱《美术思潮》停刊记
  • 孙良访谈:关于最后的晚餐和其他方案
  • 中国当代艺术史近30年来的著作
  • 东欧艺术的复兴(之一)
  • 画册出版︱“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平行展
  • 中国新媒体艺术大事记
  • 实验电子乐:噪音的艺术
  • 前卫的准则与策略转换 ——兼论90年代后中国前卫艺术的侧面
  • 朱朱著《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出版
  • 1978—2008年30年中国美术大事记
  • 蒋苇︱19世纪到21世纪:人造光的艺术
  • 八十年代上海先锋艺术
  • 中国现代艺术30年代表作品
  • 展评:第十届欧洲宣言展 & 宣言展历史回顾
  • 荐书︱《走向媒介本体论:欧美媒介理论文选》
  • 历史书写作为一种自我认识的途径
  • 《中国先锋艺术1978-2008》由台湾艺术家出版社出版
  • 从王国维到范景中:西学“美术史”入华100年
  • 新书︱高名潞《中国当代艺术史》
  • 《中国当代艺术全集》目录
  • 《中国当代艺术全集》总序
  • 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纪录片
  • “生存痕迹”的痕迹──关于“生存痕迹:'98中国当代艺术内部观摩展”的一种描述
  • “后89 中国新艺术”展的作品引起市场追捧
  • 评论档案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艺术财经 >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在宋庄召开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在宋庄召开

    2009-10-02 23:55:55 来源: 中国宋庄网 作者:artda

    年会主席、批评家栗宪庭

     
      2009年9月27日,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暨收藏家藏品邀请展在宋庄和静园艺术馆举办,数十位国内顶级的收藏家和艺术家汇集一堂,就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价值标准进行了探讨,由十几位收藏家提供的四十余幅当代艺术藏品在和静园艺术馆展出。

      据本届年会发起人李冰先生(收藏家)、陈喆先生(文化官员)介绍,举办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的初衷,主要是从建立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市场出发,集艺术家、收藏家、艺术批评家等多方之力,探讨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价值标准,一来可以为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作品树立价值的标杆,二来也能引起社会更广泛的重视、拉近艺术同民众之间的距离。

      中国当代艺术是随着中国的开放而开始的。但由于国内没有一个价值标准支撑当代艺术市场,收藏和买卖是由西方首先开始的。自七十年代末中国当代艺术如“星星美展”之后,在北京的外国人中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收藏圈子,这个圈子至今有增无减。当域外机构或者个人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搜罗了我们当代艺术的代表性的作品之后,有一些最重要的作品被高价又卖回了中国,回头却被国内媒体当做一夜发家的财富明星大肆吹捧。这些都严重地伤害了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市场,用本届年会主席,中国当代艺术著名批评家栗宪庭的话说:“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艺术市场,一定要建立中国自己的艺术价值标准,并且用标准来引导市场——是艺术引导金钱,还是金钱引导艺术?中国要有自己的立场”。当代艺术作品流失海外的现象,在早些年就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深刻忧虑。若干年后,中国人研究自己的当代艺术必须到外国去看原作,这种可能并未危言耸听!事实上,从1979年至1999年,中国二十年的当代艺术史的原作大多数已经流入海外。而西方的天价市场其实对中国市场并没有参考性。栗宪庭说:“我对中国的艺术市场有一个期望,那就是通过收藏建立一个新的审美价值标准,这个标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标准,达成艺术和大众的沟通。”

     
    会议现场

      在此背景下,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觉悟,通过收藏家的收藏完成中国当代艺术重要作品的国内留存。出于对如何建立我们的收藏标准、如何确立我们的艺术方向、如何明确收藏家的社会责任的思考,由宋庄艺术促进会、和静园艺术馆、《财富圈TIDE》杂志社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暨收藏家藏品邀请展,邀请了北京和静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冰、资深收藏家高捷、鄂尔多斯美术馆馆长才江、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惠东、民生银行品牌管理部总经理何炬星、印尼余德耀美术馆馆长余德耀、资深收藏家刘兰、北京瑞致通信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锐、北京五洲风情娱乐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乔志兵、中辰国际集团副董事长张鸿康、长沙谭国斌美术馆馆长谭国斌、中国兆能集团董事长李国昌、北京达世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滨等二十余位收藏家,及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杨少斌、周春芽、岳敏君、曾梵志等十余位国内顶级当代艺术家,共同就上述话题进行了讨论。据悉,收藏家年会今后将每年在国内不同的城市召开一届。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