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新媒体考古:多重线索下的温故

新媒体考古:多重线索下的温故

2009-09-24 10:29:17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作者:李振华

 2007-嘉德拍卖

前言

  此项目受到上海电子艺术节的委托,从初期应该是一个三段式的项目,因为各种原因,其中关于博物馆(公共空间)的项目没有被完全的呈现,但是因为建筑师李鼐含的介入,让这个项目呈现出一个更加特别的视觉维度,她利用空间的实际情况,顺利的呈现了一个介于展览、图书馆、博物馆之间的空间,而FM3的移动的博物馆也说明了来自文献整理、展示研究方向的探索方向,即完全的展示知识本身、缩小观者和展览物品之间的距离、互动的呈现方式、通过集中空间而忽略空间展示的方式。

  发言部分是针对那些对新媒体发展还不够了解的观众,进行的一次公开的教育性演说,讲演者分别来自不同的机构、博物馆、项目、艺术节,他们是艺术馆馆长、大学院长、独立策划人、博客主等等身份的汇集,发言可以被看作是对新媒体理论、现状、观念、过去的一次综合呈现,通过演讲观众可以了解基本的这些机构和个人的现状,当然在展示空间观众可以通过阅读来自这些机构的文献,观看这些机构呈现的录像、纪录,增加对演讲者环境、时间线索上的判断。这个部分被划分在一个过去时的角度,希望我们通过了解昨天,并从昨天出发。

  研讨部分是针对现实状况中,新媒体发展的多重文化环境、背景、倾向所构成的世界文化景观中的现象,进行的一次发生在上海的驻地讨论,讨论是希望在其中找到新媒体实践在中国的可能性。通过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构建一个可行的针对上海未来发展的蓝图,从教育到公共、从文献到博物馆、从知识到实践,并与这些专家一道共建一个可能的实验场,这即是今天也是未来。

  对杭州的综合试点调查,来自张培力先生、吴美纯女士、高飞先生的文本、录像纪录、学生作品资料,将为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在杭州的发展构建一个广阔的空间,这涉及到录像艺术与观念艺术、公共教育、新媒体技术介入的美术教育模式等问题,调查不局限于新媒体或是否是新媒体的维度,而是通过来自关系美学的视角下,杭州所呈现出的联接80年代与现在的复杂的文化网络关系。其中所涉及的文化倾向、介入社会的态度,将借助新媒体在社会实践中的话题展开。

  来自麒麟斯基、胡昉、杜震君、赵川的特别讲演与毛一清先生的飞跃黄浦江计划等,都为这个项目外延式的思考训练,提供了更加复杂、混合的文化现象的实证支持。

  新媒体——这个充满了不确定的领域,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其在现实中的实践经验,也要了解其在理论与科学方面的复杂性拓展。

  关于公共文化、知识的倾向

  公共文化通过新媒体的介入,在大众媒体的推动下,正在印证安迪·沃霍所预测的——每个人可以成功15分钟现象。公共文化和知识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注脚,而不再是引领我们前行的领航船。新媒介(电脑、网络、游戏等)正引申到每个生活的角落,只要凭借不多的经验,任何人可以成为任何人,任何人可以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同时获得来自这些关注的权利,和实施这权利的短暂瞬间,或者置换这些权利为现金。公共文化正在从一个从未有过的角度向他者进行着传播,并涵盖几乎所有已知的和未知的领域。这些领域的知识正在日常技术的表面凝结成为一个新的知识系统,这个系统提供更加快捷的、无所不在的知识,我们轻松的从WIKI或者Google搜索这些知识。除此之外那些来自当代哲学、艺术、科学方面的思考正在成为另一种文化现象下的方式——博客。

  从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哪里去了》提出的知识分子和公共文化倾向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公共文化的低端化倾向和流俗现象日益明显,这正在构建着全球的当代文化景观。庆幸的是还有新媒体艺术在扮演着未来希望的角色。这个角色在弥合来自不同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逐渐的构建新的社会形态。从 科技未来观、新媒体建筑、生物艺术等等方面为从60年代开始的未来主义的全球化倾向注入了更加现实的元素。新媒体艺术正在向着一个超越当代艺术范畴的维度前行,这些范畴涉及哲学、科学、考古学、宗教等等领域,这些维度并非没有在当代艺术的范畴中出现,而是没有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找到深入发展的线索和可能,这些问题正在逐渐的迫近文化的边界,已经让我们不得不马上作出反应,一如麒麟斯基的《媒体考古学》或者NASA的航天试验,构建的从知识维度来的媒体艺术线索,和从知识到应用的外太空科学探索。在文化中显然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麒麟斯基的方式,但是确实在文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验也像探索外太空一样值得期待,因为这和知识的方向有关,在如此巨大的知识面前,我们所能做的是如何结合麒麟斯基的方法论和来自本土的实践,建构新的可持续更新发展的系统。这系统应该是在融合方法、知识、经验,为来自新的媒介、混合的知识、跨平台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援。

  这与我们所了解的国际新媒体发展的历史有关,这与现在存在的新科技和日常科技有关,这与我们对未来的想像有关。这将与此次项目的实验室讨论、公共空间的文化规划等等话题关联。

  新媒体的现实维度

  从新媒体的现实发展谈及新媒体未来发展的模式,综合来自美国、欧洲、日本、中国本土的经验,如何构建更好的合作模式。如何在建构本土的同时发展出一个超越国界的关联,并将这关联应用到当下的教育、公共文化、城市规划实践之中。
新体发展中的几个代表性机构如MIT、ARS、V2、ICC、ZKM都有着非常不同的线索,纵观今日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地域性的机构所呈现的关联和差异。新媒体现实的维度正是希望在这个方面给出一个可以触摸的信息体系,通过了解这些机构在本土和学术方向上的探索,来丰富对新媒体总体概念的理解。

  Michael Naimark在其调查的前言中写道:

  新媒体艺术已经逐渐成为艺术和科技机构乃至社会大众的共同兴趣所在。它既被对技术感兴趣的艺术中心所采用,也为对艺术感兴趣的实验室所采用,尽管两种机构具有不同的文化和历史。

  例如商业发明激发了新一代的收藏家、资助人和赞助方,这表明了新的艺术资助已经成形。但是新媒体艺术仍旧是一种艺术。很显然Michael的调查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美国的新媒体机构,也涉及到分析欧洲新媒体机构的段落,并且其主旨在于实验室的倾向上,既有来自科学对艺术的兴趣所主导的实验室理念,也有来自艺术对科学的兴趣领域所生发的探索。

  在现实的系统中这些机构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如在科学和艺术的平衡方面有着其内在的限制,在针对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分类上有着不同的格局,如V2这个实验室为基础的艺术机构,有着自己的艺术节DEAF,有着来自政府和大型企业的赞助,其方向是非常清晰的偏向新媒体领域的实验研究,正好印证了新媒体在现实领域应用的初衷。而MIT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科学机构,其在新媒体艺术方面的尝试却有些像在哲学、偶发、测试方面的探索,提出一些与社会实践相关,但是多涉及更宏大方向侧面的探索。ARS在2008年终于完成了其转型,ARS的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有着科技馆的模式,但是规模和形态却与科技馆不同,其展示的作品多来自艺术家和研究机构,是在科技视觉层面对新媒体公共普及和教育的领航船。ICC曾经一度面临关闭的危险,其公共层面并不能满足大公司NTT的需求,其探索的方向也有着单一化的危险,但是2008年之后ICC逐渐又稳定下来,因为ICC确实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工作和经验,其新媒体的方向更趋向于艺术化和非艺术化之间的领域,其中的陈列涉及视幻觉机器装置、虚拟机器人模型、声音装置等等,这和ZKM多少有些类似,但是不同的上ICC所涉及的地缘主体来自日本,而ZKM则大部分来自德语区,这与Montevideo、C3等涉及的本土有着有趣的关联。

  从研究的角度,新媒体涉及几个来源的问题,也是其存在的合法性问题。有着大量的著述理论来诠释新媒体的发展。来自麒麟斯基的媒体考古理论中涉及到的从神学研究、科学研究方向来的线索可以将新媒体脱离开来自当代视觉艺术的范畴,并将其发源并行于科学发现的维度。新媒体的另一个来源则直接来自视觉艺术的内部:录像艺术、声音艺术、综合表演艺术、装置等等,从照片的出现,到对光(人造光)的视觉、观念呈现,到对电本身的思考和视觉呈现。甚至有学者将新媒体的出现与综合绘画的运动联系起来,找到其视觉和形式的关联性。

  那么这就变得更加有趣,我们如何为新媒体找到其现实存在的维度和继续的可能性,一个方面这个现实的维度来自对过去(更遥远)的研究、理解,另一个方面就需要对现实的景观进行研究、讨论,最终确认其发展的方向。

  就艺术的范畴而言这就必将涉及到空间和文献的问题。

 从博物馆到文献

  文献的整理,博物馆的责任。艺术节、拍卖、画廊制度、博览会、创意产业的文化经济模式。正在指向一个公共的话题: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责任。这可以通过对西方体制下博物馆的转型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索,尤其是60年代美国执行的文化策略和之后80年代末欧美整体对博物馆适应青年文化、公共文化、社群文化的当代转型有关。

  博物馆正在从保藏、收藏、展示、研究中彻底转型,这正好符合当代发展的需要,博物馆正在为争取更多的青年观众而努力,正在为争取更多赞助而努力,正在为引领新的艺术、文化潮流而努力着。

日本新媒体艺术


  另一个方面就是博物馆虽然没有完全放弃这些保藏、收藏、展示、研究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却通过其他的方式脱离开博物馆的框架,一些文献研究机构如欧洲媒体艺术文献库(http://www.gama-gateway.eu),还有像ARS(林兹电子艺术节)的文献研究计划等,通过来自网络整合或者大学研究的支援,构建新的对当代文明(文化)的纪录和传播。文献也在摆脱其存在时间上的范围,正在超越时间的观念,文献可以是发生在当下的任意场所、任意时间的行为的再现(网络直播),文献本身也在脱离媒介的限制,通过现场录像、声音、采访、作品的三维模型、实施草图等等方式,在争取从不可保藏的限度中获得可能。

  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展示即符合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需求,也同时在挑战来自博物馆、研究机构、现行媒介存在的限制。新媒体艺术从博物馆到文献不过很短的时间,但是却涉及到很多现行艺术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

  从博物馆到文献可以说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在文献和博物馆存在案例的状况下,讨论一个可行的机制,从研究、保藏到展示、陈列,从知识的根源出发,将知识、思考、实践、试验并入一个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参照的维度。因为这显然是在现实缺失的,并需要不断讨论和修整的问题。

  这个问题所涉及的是一个更大范围的已知的体制,到未知的系统之间的过渡。博物馆、公共空间则来自一个似是而非的统一概念,文献必将脱离文本和保藏机制的限制,正在融入当代文化最前端的综合媒介之中。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将面对一个相对的相似性,这来自欧美的文化现象,也来自中国的文化现象。

  中国现象1996-2008

  从1996年《影像现象》录像艺术展开始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正在经历什么样的变革?在此收录了来自邱志杰先生、吴美纯女士的文本和文献,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来自民间文化实践的角度,如何在2000年之后的社会教育中真正的开花结果。
自2002年开始,亚太媒体艺术展(MAAP)正是开始于中国同步呈现国际新媒体现状的展览,此展览由Kim Machan、范迪安、皮力联合策划。2004年-2006年分别三届的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则由张尕先生策划,并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后与歌华集团合作,此项目更加全面的展开了针对新媒体发展于各个领域的现状,其中涉及到国内外新媒体教育展示、实验的多重新媒体艺术展示、最前端的新媒体科学、艺术成果展示。此系列项目跨越了多个领域,针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最有时效的信息。2007年开始在上海举办的电子艺术节,为新媒体现象的最直接的呈现方式提供了宽广的平台。2008年再次由张尕先生策划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通过更加多元的方式呈现了一个最完整、最大型的国际性展览。这些重要的项目发生在中国,所构成的中国现象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经验,中国正在逐渐转型成为一个吸纳型的文化大国,正在走出寻找文化、身份认同感的阶段。

  中国现象一个方面呈现了录像艺术到新媒体国际的总体方向,从实验艺术、观念艺术、录像艺术到新媒体教育的总体格局,从DV革命,blog革命到文化的开放与自我教育。中国正在逐渐自我消除文化上的壁垒,与当代的、国际化的、先进的信息文明同步。中国现象并非只从单一的美学视角出发,来讨论基于中国身份的文化命题,中国现象也不是社会运动的缩影,中国现象是就新媒体艺术的几个发展线索,呈现的多样的国际美学关系,这涉及到那些已知的知识,通过文献、演说、讨论,中国现象将继续推进其在创意产业方向上的维度,继续试验来自不同国家、领域、机构、个体的经验在中国混合的可能性。

  这个现象不仅仅是来自中国向世界展示其创建性的需要,也是来自中国所呈现的无比复杂、多样的国际现象的现实,国际焦点从关注到驻地试验的最重要的范本。

  中国现象给出的研究线索,一个是来自录像艺术到新媒体教育,一个是录像艺术到国际新媒体展览的线索,通过整体呈现这些线索发展中的个体经验、文献、纪录,来为之前新媒体发展的过程理清思路。

  并为新媒体话题、创意产业方向找到对应的发展线索。未来的关注

  未来作为项目的终结,具有双重的意义,一个是来自于其哲学层面的意义,一个是来自其实践层面的意义。这与新媒体考古的目的相合。对未来的关注也正在成为目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和正在被检验解决的课题,这涉及到修正在今天发生错误的反思,也涉及对发生在过去时间的反思,相对应的未来来自今天的工作,来自对今天和昨天的双重思考。所以未来是确定的,是有着明确指涉的方向。

2007-美丽新世界

  这还是在思考层面的工作,其中文献部分引用了Michael Naimark先生与洛克菲勒基金会做的新媒体调查报告(2003),邱志杰先生的《未来考古学》的文本(2005),在不同的维度上展开。一个是针对新媒体发展的现实状况,一个是通过对未来、时间、知识、体系的分析,构建的一个综合思考的风暴。

  人类总是在不断的预测未来,预测开始于古代的巫医、占卜者、道人、僧侣、先知等等,近代的对未来的预测在科学、社会学、考古学的发展之上,有了巨大的转变,对未来的预测可以来自最小的量子,也可以是来自考古学的发现,或者来自社会学方面针对人类群体调查得来的未来势态。未来从微观世界到更加广阔的宇宙变迁,未来正在呈现出一个循环往复的现象,未来可以是来自未来的知识,未来也可以是来自过去的知识。这与之前分析的博物馆、文献和中国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关乎未来的线索应该来自足够理性的判断,并为可能性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和条件。

  未来的话题从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始就一直是一个存在于具体的与科学、现代性相关的话题,并存在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需要之中。

  未来就文化的情况而言,从上到下的来自政府的策略,从90年代文化产业到2008年文化创意产业的正式词汇中,在各地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事实面前,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从上到下的过程。文化的未来存在于体制框架之下的合适条件之中,文化的未来将通过批评、建设、深度思考、实践构建一个新的文化景观,依据现有的实体条件逐渐的服务于实体的需求。文化将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出新的态势,将通过大量城市建设的公共空间构建新的人文景观。

  文化城市规划

  这个话题所涉及的是文化规划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可能性。这是一个被引出的话题,与此次项目的发展有关。也就是如何将一个艺术节、研讨会、讲演这些综合的知识构建一个未来的模型,并将这个模型应用于未来城市发展之中。城市规划从实际的生活需求出发,并根据一个国家的发展逐渐体现出一个超级城市的面貌。

  城市生活基于高楼、高速公路、地下铁、超市这一生活框架之中。新媒体的出现逐渐让这些空间具有了某种亲切感,人可以完全脱离相互之间的交流而进入同一空间,消除了自我的孤独感。在任何角落都可以发现电视屏幕滚动播放着广告或者电视节目,这就成为弥合这种群体之中的个体孤独效应的特效药。但是在另外的一个方面,因为文化设施、规划应用上的缺乏,城市正处在一个孤岛的状态,人们通过骑车、汽车、出租车、地铁,从一个孤岛旅行到另一个孤岛。大量的公共空间、大段的距离感正在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隔膜。

  文化城市规划的线索来自如何将知识有效的传达应用,和如何消除那些隔膜感,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文化、人文环境。这个项目与美化城市有着方法上的不同,文化城市规划是通过消除艺术品(物品)的方式,通过公共教育、公共环境设计、公共建筑改良等等方面设置的文化项目,来逐渐拉近人和人的联系,满足文化上的需求。文化城市规划对应上述的公共与知识的传导,是一个立体的实验。将服务于未来生活的需求,也服务于将知识、文化通过新媒体手段传播的需求。

  也许这可以提供一个现实有效的出口,将新媒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艺术家、教育者构建一个完美的未来城市景观。支持这个城市景观的基础不仅是来自于外在的审美需要,也是来自于内在的文化的传递关系。

结语

  此文始于新媒体项目——上海电子艺术节,后发展成为一篇跳跃关联的思维线索,其中多为分析解释来自国内外的新媒体艺术状况,希望能够通过综合的分析,来思考在中国做一些有创建的事情,因为这必将纳入那些已知的国内外资源,为未知的可能性打开通路。

  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的论文提供者,他们是来自各个领域的最前端的实践者,吴美纯/Arjen Mulder(V2)/Gregor Jansen(ZKM)/Yukiko/Siegfried Zielinski/啊角/曹恺/张尕/皮力/Kim Machan(MAAP)/Mike Stubbs(FACK)/Pauline
  Doutreluingne/邱志杰/Giaco Schiesser(ZHDK)/Michael Naimark/Heiner Holtappels(Montevideo)/高飞,这些文本来自早期的著述和策展论述,有些则来自现在的调查和对某个地区、领域的研究,我很希望这些经验所提供的各个艺术侧面可以被了解和传达。

  整个文本希望可以解释和关联这些作者的思想和论证、实践,并为这个项目找到一个可能的出口,找到可以有所依循的轨迹。

记录片论坛

  我还要特别感谢周英姿女士对整个项目的支持,颜晓东先生、沈华女士对项目协作的帮助,张尕先生在各个方面对我的帮助。感谢我的朋友赵泽英女士、郑为民先生对这个项目慷慨的资助。感谢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设计师梁璐、林凯婷、苏航、张达等等为这个项目付出的严谨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