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朱其︱完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没有的

朱其︱完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没有的

2009-08-23 15:24:47 来源: 作者:朱其

朱其︱完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没有的

访谈人:Art概杂志记者韩凤石
时间:2009年8月20日

 
798双年展的主题是“社群”,结合中国乃至国际社会背景,您能否深入的谈谈策划这次展览的必要性?或者说举办双年展的初衷?

答:这是一个国际自助的双年展,他的创办理念是为独立策展人和具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家提供一个平台。798双年展不应该是一个著名策展人、成功艺术家及其“好”作品的大派对,而应该是一个促进问题讨论的平台。

这次798双年展的中文主题是“社群”,强调当代艺术要介入中国社会的改变进程,直接面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问题,如何以艺术的方式有助于中国形成独立的社会意识。中国处在富有戏剧性的转变时期,很多现实中发生的事情超出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因此当代艺术应该向现实学习。

国际艺术这次主要有拉丁美洲、南美洲和德国的当代艺术,会跟这几年的其他国际双年展的艺术特征有很大不同,强调一种跨文化的新美学。中国部分主要侧重于对中国非主流人群的关注,以及对中国未来社会自治和公民社会的讨论。
2,双年展这种展览形式是从西方拷贝过来的,以威尼斯双年展为例,它是围绕一个特定主题,以国家为单位邀请艺术家参展,能否介绍一下798双年展的组织模式?

答:这次798双年展实际上是一个独立双年展,在资金来源上不是由一个主办方来单独出资的,而是通过各中外机构的赞助包括资金、空间等提供来实现的。798管委会只是一个主办方,他们从主题到艺术家的选择都没有参与。我是艺术总监,也负责这次双年展的中国部分的策划,马克是国际艺术项目总监,他负责国际部分的策划。
3. 具体举例说明一下展览作品在美学和艺术语言上的实验性?

答:这次国内的主题展的艺术作品是寻求一种社会内容自身的形式,并不很强调观念艺术的形式,可能从表面上语言很粗糙甚至不像艺术,但这正是展览所强调的。可能在一般观众的眼中,会觉得艺术语言很粗劣,但我觉得这恰恰是本次展览最有意思的地方。在草场地的艺美基金空间展出的国内部分的实验漫画展也非常有实验性,超越了前几年的卡通绘画,在思想和精神性上很有深刻性,绘画风格也有很大的实验性。 

国际艺术主要是拉丁美洲、南美洲、德国的新艺术,很多作品摆脱前十年过于美国化的语言形式,非常注重有机的、想象性的跨文化美学,在语言形式上非常有实验性,基本上摆脱了欧美传统的抽象几何、观念艺术和表现主义的模式,这种风格可能对国内观众来说缺乏艺术史的知识背景,因此无论媒体、公众还是专业观众,都处于失语状态,虽然都觉得这次国际艺术分非常有意思,但不知从何说起,从何处入手解释。 

我觉得国际绘画部分尤其值得中国专业艺术群体研究,比如圣之空间的德国新概念绘画展。另外,林大艺术中心、东京艺术工程、梯空间的装置和Video部分也非常有实验性,在布展方式上也非常有特点。 

4. 有人指责此次展览上有些作品有抄袭之嫌,比如《落花流水》完全照搬的是日本女艺术家保田成子的作品,那在参展作品的审核方面是怎样把关的?

 答:我没有看过日本艺术家保田成子的作品,但孙平这一年来经常跟我讨论他的作品初衷,孙平的理念是草根民众的文化观往往比艺术家更贴近生活本质,我想他不是随便抄袭别人的艺术家,他在1992年发行艺术股票,现在看来,当时要比王广义等明星更有创造力,但我们也没有指责过王广义抄袭安迪·沃霍尔。

5.  我们知道本届双年展的行为单元的某些作品与官方产生了一些冲突,您是怎样应对这种突发状况?那么,下一届双年展的行为艺术单元您是否打算办得更正规一些?

答:我不明白“正规”的含义是什么,像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实际上美术馆长是真正的总策展人,这样的“正规”有意义吗?

不能把双年展的行为单元简单说成是官方与反官方的关系,行为单元的风波确实有基层文化官员在审查和判断作品上的问题,但也有行为艺术单元策展人个人利用官方的一些问题刻意制造事件的一面。这在当代艺术圈早已不是一个秘密,即存在一种反叛名誉学和经济学,背叛官方并不一定是个赔本的买卖,以前在东村、圆明园艺术村就有这样热衷此道的艺术家。 

在这次798双年展期间,我从未见过有这样人格龌龊的“独立”艺术家,为了制造被封杀的借口,把自己潜伏进来,先跟我保证不做某些行为艺术,然后一转身又开始做了,并对媒体称自己受到打压。

这次行为艺术单元的退展行为,本质上跟以前东村、圆明园的类似行为没有区别,当代艺术的一些艺术家包括新一代艺术家,在政治和社会精神上还停留在八五新潮和东村的阶段,基本没有什么进步。我倒是觉得官方在处理这类事时变得成熟了,那天798管委会主任跟我说,他们要怎么做随他们去吧,我们也不用发声明回击。

6.  从几个层次谈谈您对当代艺术要参与中国的社会自主性的看法?您认为此次双年展从策划到实施怎样体现了当代艺术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答:这次798双年展没有失去独立性和民主性,中国从1996年出现第一个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到现在已经十三年,从没有任何一个官方双年展接受过行为艺术单元和批评社会的艺术作品进入过双年展,798双年展这次允许行为艺术和批评社会的艺术作品大量进入双年展,这是十三年来的第一次。如果没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怎么可能有这两个突破。 

但是完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没有的,在西方民主社会也不会有,就是那些批评我们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艺术家,我也没有看到他们有过真正的独立精神和自主性,他们更多的是将独立精神理解成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或者个人意愿的随心所欲。

7.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迅速发展,及其从不同角度所反应的社会问题程度的逐步深入,双年展这种展览模式在中国许多城市迅速崛起,像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重庆双年展、广州摄影双年展等,那么,与国外的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巴塞尔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相比较,中国双年展的优势和劣势及独特性在哪里?

答:中国的双年展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和独特性,劣势倒不少,比如没有基金会、美术馆长寡头制,新保守主义。

8. 展览规模、赞助资金等方面是否受到金融危机影响?798双年展筹划一年多,从展览布展到开幕、正式对外展出,整个过程是否达到了您的预期效果?

答:展览规模没有收到什么影响,基本上还是按照原来框架。资金赞助受到很大影响。整个过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有些还比预期想象的好,比如双年展主题基本上得到了广泛认同,国际艺术的实验水准比想象的要高得多。只是没有想到开幕式会如此具有戏剧性。

9. 下一届798双年展如果还会如期举办,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完善此次双年展的缺憾和不足?

答:我觉得没有绝对意义的缺憾,比如这次双年展的退出风波并不见得是一件缺憾,他的戏剧性冲突使整个双年展更受关注。这就像一个故事,全是好人或全是坏人都没有意思,必须有好人和坏人的博弈,这个故事才会精彩。至于不足有些是跟国情有关的,这不是任何一届策展人和组委会能解决的;有些是资金问题,会逐步解决,但不可能在下一届就解决;有些是沟通问题和技术性的问题,这是可以在下届解决的,比如电的问题,处置违禁事件的方法问题。
l0. 展览开幕至今,观众对展览的回馈如何?各届的反响如何?作为主策展人您自己的满意程度如何? 

答:展览开幕至今大部分到过现场的观众都评价很高,认为现场非常震撼。这也是当代艺术最近十年最触及中国文化和社会问题的一次展览,像英国《卫报》、《华尔街日报》等欧美很多国际重要媒体都来采访报道了,我觉得威尼斯双年展的国际报道都不一定必我们798双年展的国际报道多。

这说明当代艺术中国“主场”的时代已经来到,即我们不再需要到欧美参与双年展才能得到国际关注了,只要中国自己的“主场”做得前卫,照样可以在世界上广受关注。这次798双年展实际上是为当代艺术告别依赖西方展览体系拉开了帷幕,这也意味着当代艺术三十年走国际路线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个前景到来的速度提前之快超出了我自己的预料。

众多的双年展风波跟这个意义相比就显得不重要了,那些风波我觉得只是从八五到东村的上一时代的最后遗风,798双年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开启了中国双年展的“主场”模式。


 

798双年展:娱乐至死与中国“主场”时代的到来!

文︱朱其

8月18日晚9:30,我踏上了开往上海的京沪动车,在软卧车厢睡了二个月来第一个好觉。由我总策划的2009首届北京798双年展,自8月15日开幕式以来掀起了一阵风波,各路人马登台表演,使得798双年展就像一列通向未来的时代班车。

我的初衷是比较简单的,当代艺术要参与中国社会的改变进程,参展的艺术作品朴素一些、粗糙一些甚至不像艺术也可以,关键是呈现中国转折时代的精神内容的质感。双年展只要能达到一种民间的精神状态就行了。

每次策划展览到最后关头,因为疲于奔命和忙碌,我周围的人往往对展览极其兴奋,而我站在开幕式上,面对前来参观的人群和黑压压一片摄像机、照相机,基本上处于一种麻木的“冷感”状态。

当然,我对自己策划的双年展是有自信的。双年展的主题“社群”的确立,我就知道成功一半了。展览主题又是艺术家的作品来支撑的,主题展有五六件作品、国际展每个馆都有几件不错的作品,这就意味着展览可以立住了。

主题展“流动的社群”对艺术家的选择和确立总体的语言风格是相当冒风险的。国内很多不错的艺术家像隋建国、汪建伟、展望等人,他们的语言水准很高,但他们这些年偏重于观念艺术,题材不太涉及社会人群;而张建华等人尽管关怀社会草根,但语言上一直比较粗糙。对社会精神的深刻表现又能达到一种语言化,这类两者综合的艺术家基本上没有。我选择了语言水准弱一些而倾向社会精神的一批艺术家。

这我在展前的许多阐述中已经明确表达了,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不应该是“西方盒子的中国内容”,即中国的当代艺术所使用的语言来自西方,相当于一个西方的饼干盒子装上中国的窝窝头。中国的当代艺术要重新寻求语言创造的路径,即先确立体现价值取向的内容,再从这种内容寻求它自身的形式。当然,这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第一个阶段,只能先调整内容的价值取向,第二个阶段再寻求它自身的形式。

主题展“流动的社群”的作品形态,实际上处在这次当代艺术转向的第一个阶段,即语言上是粗糙的,价值取向上是有新意的。这也是这次的争议之处,即很多人认为诸多作品直接将社会形式的原生态当作艺术语言,比如村委会土屋、家庭教会的民宅、草台班子戏台等,缺乏将社会形式向艺术语言的转换。实际上事情也没有完全如此糟糕,很多作品还是有语言转化的,比如蒋崇无将监狱橡皮房的三面墙拉开,张建华戏剧风格的表现主义及职业演员和业余演员混用,张可欣的木雕车、王钟将信徒脸的泛白化处理。

当然,大量使用超级写实雕塑、纪录片、原生态社会空间的模拟形式会在现场非常抢眼,上述这些艺术语言的转化形式就会被观众忽视,而使观众满目皆是照搬社会现实的错觉。从中国的社会和当代艺术的进展看,“流动的社群”无论在主题或形式上的选择是相当“前卫”的,但可能在一般观众的眼中,会觉得怎么请了一帮语言水准这么差劲的艺术家。这就是这次主题展在展览模式上所冒的风险。

任何实验性的展览模式都是有风险的,国际艺术部分的展览也受到了挑战。国际艺术主要是拉丁美洲、南美洲、德国的新艺术,很多作品摆脱前十年过于美国化的语言形式,非常注重有机的、想象性的跨文化美学,在语言形式上非常有实验性,基本上摆脱了欧美传统的抽象几何、观念艺术和表现主义的模式。

但这种风格可能对国内观众来说缺乏艺术史的知识背景,因此无论媒体、公众还是专业观众,都处于失语状态,虽然都觉得这次国际艺术分非常有意思,但不知从何说起,不知从何处入手解释。

另外,林大艺术中心、东京艺术工程、梯空间的装置和Video部分也非常有实验性,在布展方式上也非常有特点。尤其是这次国际策展人决定不在每个作品前贴作品标签,即不让观众知道这个作品的作者和名称,但对习惯看标签说明的观众而言很难受。

但无可置疑的是,798双年展的实验性是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国内的双年展。这种实验性的是注定要被指责的,因为它只刚做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将当代艺术的船头刚调过来,不少参展艺术家自身还处在一种粗糙的开始阶段,不仅是语言上的,还有价值观和自我意识上的,比如一些艺术家尽管参加“社群”主题展,但自身并没有“社群”意识,而是继续表现出一种个人意识以及从八五新潮到东村的遗风,比如退展、在崇高的名义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

各方对双年展的反应都超出了我的意料,这是一个遗风尤存新时代在快速到来的转型时期。中国传媒娱乐至死的堕落在这次双年展报道中体现出时代特色,一方面,媒体这些年指责当代艺术脱离社会现实,但在开幕式第二天,对双年展的公民社会话题、拉丁美洲艺术和残障人艺术救助计划的项目等严肃话题居然没有一个字的报道,全部都集中范跑跑的娱乐化描述。

但更令我意外的是,这次798双年展却几乎受到了英国《卫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众多国际著名媒体的报道,国际报道规模甚至不亚于著名的威尼斯双年展。这意味着当代艺术中国“主场”时代的突然到来,即中国的当代艺术不一定去欧美参与国际双年展才能收到国际关注,在中国的“主场”做得前卫,一样可以广受全球注目。

这是上一代人所不敢想的,但从798双年展开始做到了。我想很多人在纠结于798双年展的诸多问题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009年8月20日于上海中山公寓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