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哲学 > “意象”的现代表述与意义重解:一种可能的阐释

“意象”的现代表述与意义重解:一种可能的阐释

2009-08-17 18:52:49 来源: 思问网 作者:artda

潘天波(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摘  要  本文拟对传统“意象”概念施加现代意义上的语言符号的更新与意义的重新灌注,从而使之以现代语言符号面貌和意义内涵纳入现代美学体系之内,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美学阐释力和意义生长点的新理论的构成部分。

关键词  “意象”;现代表述;意义重解 

对传统“意象”理论话语重新加以界定和探讨,实际上是以现代的美学思维方法作为基本维度, 对传统理论范畴展开一种阐释性言说。阐释性言说当有自己的言说策略,德国施莱尔马赫就认为, “作为理解方法论的阐释学应该满足两方面的要求:第一,对于语言和语义的理解,必须掌握作为文化共享资源的语义规则。第二,由于文本包含着作者的原意和个性特征,读者必须经过心理上的转换而进入作者之内心,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①笔者本着这两个阐释规则拟对传统“意象”概念施加现代意义上的语言符号的更新和意义的重新灌注,从而使之以现代语言符号面貌和意义内涵纳入现代美学体系之内,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美学阐释力和意义生长点的新的理论的构成部分。

一、“意象”的内符号:审美意识语言

伽达默尔说,“人类的经验,从根本上说,是语言性的。”②然而语言在理解和确认世界的努力中,又不断地受到意义的阻隔和遮蔽,为使语言对于人以及世界的更加接近人类的理解,阐释学便应运而生。而阐释总是离不开语言,语言天生与“意象”有亲缘关系。从<<易传•系辞>>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到<<庄子•外物>>中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从王弼的“得意而忘象”到刘勰的“文外之重旨”;从司空图的“言外之意”到后世诸说。但传统阐释始终没有超出“言”“意”关系之外,归纳起来,有以下三层面:从哲学层面上说, “言”“意”之关系是“立象以尽意”,它是一种阐释方式。“立象以尽意”目的是缩短“言”“意”之间的距离,剥离具象,达到抽象。从文学层面上说, “言”“意”之关系是“言不尽意”,它是一种阐释智慧。“言不尽意”的目的是阻隔“言”“意”之间的距离,放大距离用以塑造新形象。从美学层面上说, “言”“意”之关系是“得意而忘象”,它是一种诗意的境界追求。“得意而忘象”的目的是忘却“言”“意”之间的距离,最终消失具象,达到意象。传统诗学对于“言”“意”在哲学、文学和美学上的阐释经历了一个不断阐释与理解、融合与超越的过程。

中国诗学对“言”“意”的阐释,尤其是“意象”,自《文心雕龙》之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体系。“这一体系以天人相通,人与自然冥合为最高境界,以研究语言所构成而又超出于语言本身的意象空间为核心,并研究构成这种空间的不同途径和人们对于这种空间的领悟”。③因此, “意象”就成为中国艺术的本体范畴。著名美学家叶朗曾直言,美在意象。但传统“意象”研究多强调对“言外之意”的一种非语言式的把握,“妙悟”式的意会,情景交融式的领悟。致使“意象”研究最后必然通向“意境”。在“意象”的把握上始终没有定型、定性、定质的突破,即没有走向“意象”内符号语言化的研究。

西方诗学长于对艺术语言符号进行文本分析,以抽象概念和明晰推理为上,而中国则不同,从《周易》一开始,就深入到语言的本原,超出语言本身的“意象空间”进行一种非语言符号式的妙悟。那么,不论是对艺术语言符号进行实证分析,还是对非语言符号进行妙悟式把握,艺术语言符号化前的意识信息流是什么?很明显, 艺术语言符号化前的意识信息流一定是一股语言信息流,否则,无以形成艺术语言。这股语言信息流显然源于意象,但决不等同于意象。那么,它是什么呢?现代科学主体论美学认为,它就是源于意象又高于意象的审美意识语言。审美意识语言以“意象”为基本单位,它是一种自觉化的内部“意象”组织形态,它既不是沉睡的经验,又不是单一的意识形态。它是存在于心理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其语言形式有自己的内涵: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准语言”形式,“准语言”形式是一种“前语言”结构,“前语言”是语言的胚胎;审美意识语言又是生活“意象”自觉化的内部结构,心理结构是语言表现的基础,是文学艺术表现的前结构;同时,审美意识语言又是审美理解强化后的内能量,是一切艺术语言表现的内在依据。所以,审美意识语言是“意象”走向自觉化的心理“准语言”形式。“审美意识语言”的提出,象征“意象”走向内符号化语言的研究。

以研究语言所构成而又超出于语言本身的审美意象空间为核心, 对审美意象空间符号化的探究。这种阐释方式具有其创造性与科学性:第一、将从单纯的审美意象文本形式研究转向审美言语生成机制分析;第二、从单纯的外部语法研究转向内部审美词义研究;第三、从传统的意象言语思维的模糊研究转向审美意识言语的实证研究;第四、从传统的单纯因素分解法研究转向科学整体方法研究。

二、“意象”的符号化: 意象空间的语言式探究

意象空间研究转向内部语言式探究,应该是一种理论阐释的飞跃。西方对意识语言的研究不论是从提出概念的本身,还是对意识语言的阐释要比中国“直接”得多。赫拉克利特指出“logos ”就是“言说”或“思维”的含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 奥古斯丁把“意义”称作“内在的语词”; 索绪尔提出“内部语言学”; 维果茨基提出的“内部言语”论等。他们都从不同侧面对意象空间作内语言式阐释。从法国语言学家索叙尔,到美国的乔姆斯基,他们从研究语言组织系统,一直深入到语言的内部心理机制。从侧重外部结构主义语法阐释,到侧重内部语言转化生成语法的阐释。尤其是美国的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研究,它不在于分析某句话的语法结构,而是试图描述人们的内部语言能力的系统阐释。他认为,外部的语义表征与语音表征分别是由内部的一套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生成。其中深层结构是由内部的一套具有改写规则的“基础部分”生成,表层结构是深层结构转换而生成。乔氏的转换生成语法研究不仅是对苏联维果茨基“内化”机制的发挥,更是独创性地深入到内部语法的自觉阐释。具体地说,西方语言学家对内语言的阐释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从语言外部功能入手,通过语言外现信息去阐释内语言的“黑箱”信息;第二,从句法生成入手,选定句法为其理论的突破口,以探索内语言的转换机制;第三,从实践心理学入手,洞悉人类语言与心智的关系,以探究内语言在活动基础上的心智反映;第四,从认知心理入手,探求内部语言的编码程序与转译规则;第五,从神经学入手,探索大脑神经与语言的关系,提出语言信息处理与信息存储理论。④

如果说近代西方多侧重内部心理语言的机制阐释,那么中国则偏重于“象”和“意象”的整体把握。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研究审美意识语言,但在审美意象的理论上颇有探讨。中国重在对“意象”这一语言信息流的研究,是有其原因的。首先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道家哲学,他们对“道象”或“易象”的混沌把握一直影响后人对“意象”研究的发掘与推进。释家虽然把“去言”感悟发挥到极点,但是没有通向审美之途。儒家主张“名正言顺”,但最终走向重“言”的修养性和真理性。其次是受中国古代认知方式重内省反思、重直觉体悟的影响。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影响后人研究“意象”多是经验性的把握,如“妙悟说”等,要么就从“意”和“象”的功能关系上分析,包括后人对审美意象分析,也只能从文本外部分析。第三,在方法上,古代人还没有现代系统论和组织论等为指导,更没有马克思的整体观为方法论,所以还不可能对“意象”进行向定型,定性和定质研究。第四,传统“意象”论多在诗学领域研究,侧重“内感”和审美意识的感性分析,刘勰<<文心雕龙>>的<<隐秀>>篇在讨论审美意象也只是“直接性与间接性、单纯性和丰富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⑤。

无论是西方诗学,还是中国诗学,我们必须找到它们共同诗性是什么?也就说,是什么根本性的东西使“意象”意识信息流外化而变成艺术作品? 如何将意象空间的研究从抽象的思维达到思维具体的整体,马克思的整体分析观为我们提供方法论上的依据。现代科学主体论美学更是站在科学人文的高度将其深入到科学主体论上研究,从抽象的意象空间分析转向审美意识语言的具体整体分析。对“意象”研究的具体整体研究,就使得“意象”研究走向定型、定性和定质研究。⑥从而揭示“意象”最后稳固在内心形态的生成组织、存在系统、表现机理,从本质上和内在规律上解决了传统意象研究的困惑。

结语

从“意象”研究到其符号化的阐释,其理论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因为研究文学艺术家的审美心理活动,审美创造活动,审美欣赏活动, “意象”给我们的阐释带来不确定性,其关键在于弄清楚审美意识语言的生成与建构的规律,弄清楚审美意识语言生存与表现创造的机理。这个问题一旦明白,其他以审美意识语言为核心的系列生态语言,主要如前艺术学语言,前文学语言, 前诗学语言等就会迎刃而解。同时,“意象”概念施加语言符号化的更新和意义的灌注也为艺术符号语言寻求心理依据提供支持;在探询艺术符号语言的前运作表现规律,揭示文艺创作的心理奥秘,指示人类审美意识的运行走向等方面更具现实意义。

注释:①陈跃红:比较诗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8-129页.

②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76年,第19页.

③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十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5) 第105-106页.

④参见钱冠连:美学语言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第22页.

⑤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版,第229页.

⑥参见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6-60页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