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2009年第二届“奇观”媒体艺术双年展

2009年第二届“奇观”媒体艺术双年展

2009-06-25 11:27:11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主 策 展:管郁达

策展团队:管郁达、陈锋、杨雪果

学术支持:王林、贾方舟、邹跃进、管郁达、李季、杨卫、赵野、杜曦云

策展助理: 霍蓉、宣宏宇、曹慧君

主办单位:云南省博物馆

协办单位:云南汉王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Duffy雪茄•画廊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云南工作组

开幕时间:2009年6月18日15:00

展览时间:2009年6月18日——20日

展览地点:云南省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以下名单以音序先后顺序排名)

数字绘画: 朵雯娟、段磊、何沐、李虹江、卢富春、林瑜、刘艳、刘金昆、唐月辉、谷韵、高毓林、普鹏程、森林工作室、王睛、魏宾、杨雪果、杨维抒、殷茵、余昌、赵晓阳

装    置:陈锋、龚云龙、刘丽芬、拿铁制造团队、怕瓦落地团队

架上绘画:戴建华、刘邓、李凡、李瑞、马丹、沙智滨、孙瑾、严凌霄

图片/版画:傅文俊、潘育川、田太权、徐蓓、崔秦

动    画:马进、冯慧/何姗姗、赵志伟、咕噜科技、森林工作室

现场表演:和合二仙(周蒙泰、罗霄)

作为 “‘领升’艺术论坛:修正与重写——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讨会暨批评家提名展”的外围活动之一,2009年“奇观”媒体艺术双年展“绘声绘色”(To Give a Very Vivid Description)定于2009年6月18日在云南昆明云南省博物馆开幕。

首届“奇观”媒体艺术双年展于2006年6月2日—6月6日在云南昆明创库举办。该展览主要展出与新媒体艺术有关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数字动画、数字绘画、多媒体装置、观念摄影、多媒体表演、网络艺术等新兴的、以数像时代为背景的实验性艺术作品。

与第一届展览的不同之处在于,“绘声绘色”试图在一种新的媒介方式中通过观念来找到数字和绘画的关系。因为声音本是不能画出来的,但在今天可以用数像技术把声音做出来,中国的古典美学中的“通感”就指出,基于人的生理感觉的基础,眼、耳、鼻、色身五种感觉器官是相通的,何谓感、何谓色、何谓相似乎交织在一起,但又彼此独立。视觉艺术的声音是画出来的,而“绘色”在新的绘画艺术产生的时候,是否应该重新定义?这些模糊和难以界定的关系,引发出我们对中国当代艺术新的媒介发展的相关思考:

一、此次展览想打破媒介之间的界限,一方面,关注数字绘画这种新的数字样式的发展和表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传统的绘画受到数字绘画的影响,其内涵定义和工作方法、表达样式已经转化,有别于传统的架上绘画方式。这时,是否要对架上绘画面对新技术、新媒体艺术的挑战所做的反省和检讨?

二、面对“新绘画”和影像之后的“数字绘画”相互的对应和联系,“数字绘画”是基于IT平台、互联网络和数字艺术平台上发展出来的新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媒介,在这种新的媒介方式的影响下,那么绘画与影像之间构成什么关系?

三、艺术的发展变革固然跟技术进步的推动有关,架上绘画在新媒体艺术的冲击下,其表现力、视觉张力和亲和力存在的意义何在?架上艺术是否要被新媒体艺术所取代?

四、数字技术带来的新表达方式、观念和媒介方式的变化,在试图重新定义和改写艺术。本次展览还想在这点讨论,数字绘画如果没有传统、如果没有对艺术本质的探索与追问,就容易走向肤浅的商业化吗?传统绘画如果抛弃新媒介和科技革命带来的力量,是否落入穷途末路的竞技当中?

在中国当代艺术新媒介的浪潮中,经过影像观念反省后的架上绘画,其内涵、定义和工作方法,已有别于传统的架上艺术方式。此时,应该把这种“新绘画”看做是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是当代艺术领域中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如瓦雷里说:“一切艺术都有物理的部分,但已不能再如往昔一般来看待处理,也不可能不受到现代权力与知识运作的影响。……我们应期待的是如此重要的新局面必会使一切艺术技术改头换面,从而推动发明,甚至可能巧妙地改变艺术本身的观念。”

 
展览现场照片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