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印尼]异域图像,张可欣游牧艺术

[印尼]异域图像,张可欣游牧艺术

2019-07-22 14:10:19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展览名称:异域图像,张可欣游牧艺术

策 展 人:Dr.Kris Budiman
开幕酒会:2019年7月24日下午16:30
展览时间:2019年7月24日 – 11月24日
展览地点:印度尼西亚日惹Sangkring Art Space
 
作为全球化时代新的独特的侨民流,新游牧主义思想在张可欣的作品中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他建立了一种带有绿色窗帘的舞台,立即唤起人们对身份表现的想象,这在印度尼西亚政治和流行文化的背景下,必然与特定的意识形态或宗教身份联系在一起。然而,可欣的游牧主义当然不会停留在这种本质主义上,他一定会在混合身份的空间之间移动和穿越。在侨民迁移的论述中最典型的比喻是作为运载各种物体工具的船。可欣将自己化身为风筝,并引用了传统的中国风筝文化,为他的游牧和当代人新的迁移方式提供了意义。
 
除了风筝,可欣的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作品中另一个重复出现的比喻是鸟笼。这个笼子不是把我们对其的理解引申到监禁,而是在移动,无论是笼中的鸟还是人头(可欣本身)。头部被关在笼子里可以被限制,但思想和想象力仍然可以在任何地方迁移。关于笼中之鸟的含义,他告诉我佛教传统中的一种仪式(放生),以及对爱鸟的爪哇人的另一种解读。令人惊讶地,他竟然将笼子连接到一对腿上,显然,身体和思想的移动形象再次受到重视。
 
其他视觉元素 - 根,干叶,蜗牛壳,蜥蜴胴体,甲虫,蛾,管道中的沙子,再生材料...... - 对于这种混合身份来说,这是尊重自然的一个隐喻;还有其他装置作品和绘画…… 十字架的象征符号,似乎是西方文化与中国寺庙的会面; 龙和翅膀的符号在数百年的爪哇梁柱上成为了图腾; 古书带我们穿越到古代爪哇的门户网站;在日益多样化和密集化的全球互动中,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可欣在游牧艺术家的起源和流动身份上的审美反思。
 
Dr. Kris Budiman

策展人


艺术家作品

▲生命之船,Boat of Life, 2019, Mix Media, Variable size

▲生物人类,Creature and Human, 2019, Mix Media, Variable size

▲新款唐人街瓷瓶,New Chinatown Porcelain, 2019,Mix Media, Variable size

 

▲游牧艺术,Nomadic Art, 2019, Mix media, Variable size 

游牧的异域图像

张可欣

九十年代,在认识法国学者德罗茨、加塔里关于文化游牧主义的概念之后,我选择游牧世界的第一站是苏联。历史真的会开玩笑,让我乘坐已是载满故事的第三次东方国际快车。果然,在白雪皑皑,一望天际的西伯利亚荒原中,掀起了一场导致世界变化的政治风暴,苏联解体了,随之,彼得大帝混搭着俄罗斯的成立…… 第一次经历的震动,使我预感到自己的游牧之旅,是世界舞台。

2004年,时任芬兰齐亚斯玛当代美术馆馆长的图拉博士来曼谷访问我的工作室,我与她进行了一次名为《比历史更快的意义在于挑战》的访谈,是有关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当代艺术现象……。这也是我对自己游牧第一站“苏联“的一次感怀,因为从那时起,我便离开了中国的文化体制,以文化游牧者的身份开始漂泊世界。

我的文化游牧地图:从欧洲到亚洲,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从北半球到南半球。并在南半球的印度尼西亚游牧时安营扎寨:2017年,在印尼马格朗文池兰成立张可欣艺术工作室。2019年,在印尼日惹Sangkring 艺术空间举办的《异域图像——张可欣游牧艺术》展览,即为我在印尼设立工作室两周年的“汇报展“。

我工作室的所在地文池兰,在印尼的版图上虽小,但是名声在外。这座古镇,得大自然得恩赐位于默拉皮火山脚下;有佛祖庇佑与举世闻名得婆罗浮屠为邻;爪哇岛上第一座天竺教堂也建立于此。我的工作室由百年殖民房所改建,至今仍遗留着荷兰、中国、印尼爪哇的建筑风格,这种东西方不同文化的“混血”产物,本身就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基因。为此,我将印尼的工作室作为一座实验艺术空间,这自然缘起于它所具有的地域文化。这一切,,也促使我的当代艺术表现语系朝向自由、鲜活、独立和富有时代性。

在印尼工作室创作,始终会让我有种艺术上的活力,工作室有个庭院,里面种了一些植物,由于印尼充足的阳光和丰沛的雨水,茂盛的植物吸引了不少爬行动物和鸟类栖息于此。工作室白天鸟语花香,夜晚有不同色调的守宫在飞檐走壁。大自然的神奇吸引了我,让我常常从艺术世界不由自主地走进生物世界,我每天都在工作室的中庭院子和后院,观察生物世界,采集标本并做笔记。2019年6月1日游牧艺术张可欣微信:“今天早晨,在印尼工作室庭院的回廊发现一只大皇蛾,但由于上午要去婆罗浮屠的安缦做艺术项目,无心恋战…… 傍晚回来又见大皇蛾立马兴起……,让小朋友们认识一下大自然的神奇:皇蛾是蛾中之皇,目前被认为世界上最大的蛾。翅展180-210毫米,为天蚕科,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6月2日,我在庭院回廊处发现了那只已成为标本的大皇蛾,它仍然美得艳丽……皇蛾属于受保护的种类,数量稀少,我决定将它作为我艺术表现的媒介,以表达我对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好。我开始酝酿创作装置作品《生物人类》。

《生物人类》以橱窗模特儿为艺术表现的容器,为皇蛾搭建一座祭坛,以感恩大自然馈赠人类的礼物。之后再工作室外的院子里,收集沙土、生物标本并放入水管中,再“植入”到女模特的乳房上,寓意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将扔弃的废品回收作为部分装置的制作材料,以警示人们增强环保意识。

装置作品《生命之船》为我的新作品,与《生物人类》为姊妹篇,表现人类与自然的生存依赖关系。《生命之船》装置的主要表现媒材为“船”,我刻意回避运用现成品,则是亲自动手做了一艘木船,这一艰辛的造船过程,也是一种修行。船是承载“生命”的工具,船的意象漂泊游牧,特立独行……人们在《生命之船》中看到的一些蜗牛、壁虎标本,以及草本、木本的植物根茎中,看到万物的繁衍生息。

我印尼工作室坐落在古镇文池兰的商业区,这里华人和原住民聚居,在印尼也是华人与爪哇穆斯林和睦相处的典范。我长期以当代艺术来表现“海外华人”的研究课题,古镇文池兰满足了我艺术创作上的需求,在短短的两年时间,我创作出《写意风筝》、《鸟语》等系列性当代艺术作品。2019年,我新创作的《龙人•自由》、《爪哇百年梁柱• 雕龙》、《新款唐人街瓷瓶》、《木制风筝》、《游牧艺术》等装置作品的艺术表现主题与我工作室所在地的社区有关。希望地球人类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达到共生、共存、共荣的境界。

木雕作品《龙人•自由》,所选择的表现媒介为一根爪哇华人的百年老房梁,媒材的选择已经体现了作品的思想和喻指……

《爪哇百年梁柱• 雕龙》选择了爪哇穆斯林百年老宅的房柱,我在房柱上雕刻出龙的形象。龙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国人也自称为“龙的传人”,现今印尼华人仍保持“耍龙灯”的风俗,我在爪哇人村庄的街头也经常看到龙的图案,在爪哇,龙象征着吉祥,自然成为连接华人与爪哇穆斯林的一条纽带,并展现了一个清晰的人类文脉。

装置作品《新款唐人街瓷瓶》的创作灵感来自华人朋友家中一对仿古的景德镇大瓷瓶,瓷瓶上彩绘的“一帆风顺“有着吉祥的象征意义。早年华人乘坐“红头船”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到东南亚,他们背井离乡,历尽艰辛,在搏击中得以生存。他们也求神拜佛,依赖神灵的庇佑,以增加自己求生的勇气和信心。我将朋友那一对景德镇大瓷瓶中的一个用在作品中,将 大瓷瓶作为重要的基座,承载着海外华人的世界,木雕十字架上有一个华人胸像;一座中式寺庙;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一双手臂;两片枯叶标本挂在大瓷瓶上,喻指异乡游子要落叶归根,可是“根“又在何处?

新制作的《木制风筝》是将我的《写意风筝》行为影像装置作品予以升级,将我做行为艺术时所穿的“风筝衣”进行再创作,成为一件立体木雕装置作品。我的“风筝衣“对于东南亚观众来说并不陌生,我曾身着”风筝衣“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做行为表演。”风筝衣“的胸口处绘有我家人们的绣像,我希望自己像个风筝人,带着亲人的爱和美好的人性,在世界自由飞翔。

风筝起源于中国两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曾以木头制成木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为了加深我的《写意风筝》作品的意义,我决定以木材作为作品的媒介,以三维立体的艺术视觉,呈现我个人艺术表现的思想。

《游牧艺术》装置作品,由多种媒介来表现:木材、生物标本、爪哇鸟笼挂钩、鹅卵石等,这件装置作品凸显了本次展览《异域图像——张可欣游牧艺术》的主题。为了突出游牧精神,我特别强调人的身体因素,我以木材制作成在步行中两条人腿的造型,双腿又似两个落地“书架“,”书架“的顶部封口处分别刻制成一座空的房子和一个爪哇鸟笼。房子象征我漂泊世界寻觅精神家园的游牧生活;爪哇鸟笼则代表爪哇穆斯林的习俗生活。两个”书架“上摆放着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艺术家的创作工具等。《游牧艺术》装置作品,概括了我长期以来国际化、当代性的游牧艺术生活,但这决非是界碑式的创作意图,仅仅是一个在不断挑战和革命中的当代艺术家在寻找的人生座标……

感谢印度尼西亚Sangkring艺术空间,在“第四届日惹年度展“的大场面中,为我的《异域图像——张可欣游牧艺术》个展搭建了一个舞台,这是第一次我的个展现场被设计成舞台的形式,这个舞台的景观,十分适合展现我的艺术世界。舞台中的《异域图像》由七件雕塑装置、七幅绘画作品、一件摄影装置和一件VDO作品组成,这些不同形式的当代艺术作品,以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了我的游牧艺术版图和创作心路。

互联网时代的当代人沉浸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但我仍愿继续做一名文化游牧者,真实面对前方未知的异域……

2019.7.于曼谷

▲Freedom, 2019, Mix Media, Variable size

 

▲风筝,Kite,2019,Mix Media,130 x 120 x 5 cm

▲爪哇百年房梁• 雕龙,Java Centennial Beam, Carving Dragon,2018-2019,Mix Media, Variable size

▲异域图像,张可欣游牧艺术展览现场 

简历

张可欣,当代艺术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东盟与中国—10+1艺术战略”创建人,著名东南亚当代艺术研究学者,泰国国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赴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中央艺术家馆进行学术交流并举办当代艺术展,被俄罗斯莫斯科比拉耶窝现代艺术馆聘为艺术顾问。后作为一名文化游牧者,在世界从事当代艺术工作。2002年以来,受邀赴印度与尼泊尔两国进行宗教艺术方面的学术访问与交流。在此期间撰写多篇与“东方红色的崇拜”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同时以此课题展开长达三年的实验性当代艺术创作,之后又受邀在欧洲诸国进行学术访问及举办展览。2011年,策划中国重要的当代艺术大展,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启动展。十几年来,张可欣以鲜明独特的当代艺术家个案形象活跃在国际艺术舞台,在运用多种当代艺术语言进行创作之时,又作为当代艺术批评家及策展人的身份介入世界当代艺术领域。现于北京,泰国曼谷和印尼马格朗设有艺术工作室。


个展:

2002年,《新形象,新语言——张可欣当代艺术作品展》,泰国国家美术馆,曼谷,泰国。

2002年,《我来自东方——张可欣艺术作品展》,Galeria de Arte El Catalejo, 玛贝亚,西班牙。

2004年,《被客串的现场——张可欣当代艺术》,Kexin Art Gallery,曼谷,泰国。

2004年,《东方红色的崇拜——张可欣当代摄影艺术展》,Gallery F-Stop,曼谷,泰国。

2005年,《跨越边缘——张可欣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泰国国家美术馆,曼谷,泰国。

2005年,《沉积释放——张可欣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2007年,《营造法式—张可欣当代艺术展》,尚元素艺术馆,北京,中国

2009年,《2009, 张可欣个展 》,对画空间,北京,中国。

2012年  《都市的孤岛,张可欣个展》,Goodman Arts Centre, 新加坡

2014年,《浮世隐欲——张可欣当代艺术展》,德滋画廊,北京,中国 

2015年, 《都市的孤岛 鸟语——张可欣当代艺术展》,朗艮艺术基金会,日惹,印度尼西亚 

2016年,《亚洲镜子——中国泰国艺术家双个展》,HOF Art Space,曼谷,泰国 

2016年,《对话OHD,张可欣当代艺术展》,印度尼西亚马格朗黄氏祖屋艺术空间,OHD美术馆第四分馆 

2017年,《我的三国演义,张可欣当代艺术展》,Warren Art Gallery,吉隆坡,马来西亚

2017年,《写意风筝,张可欣当代艺术展》,朗艮艺术基金会,日惹,印度尼西亚 

2018年,《绘文字,张可欣当代艺术展》,La Lanta Fine Art, 曼谷,泰国

2019年,《异域图像,张可欣游牧艺术》,Sangkring Art Space, 日惹,印度尼西亚

主要艺术活动:

1984 作品《东乌珠穆的牧民》入选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85 作品《晨曦的梦》入选参加“国际青年年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1986 作品《妈妈,我在听您歌唱》入选参加“国际和平年中国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9 作品《薇丽彦和英沙布》组画四幅入选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90 参加由《江苏画刊》、《画家》杂志社主办、北京当代美术馆协办“中国当代画家五人展”。 

1991 策划并组织了“一九九一年中国北京扇形绘画邀请大展”。

1992年,参加《中国艺术家联展》,乌克兰共和国第聂伯罗彼德洛夫斯克美术馆,第聂伯罗彼德洛夫斯克,乌克兰。

1992年,参加《中国现代水墨艺术作品展》,俄罗斯中央艺术家馆,莫斯科,俄罗斯。

1995年,在曼谷建立张可欣艺术工作室。

2002年,受邀赴南亚进行学术访问,同时拍摄《东方红色的崇拜》系列性影像作品,并在拍摄现场做相关的行为艺术作品。表演现场为代表性的宗教寺庙。加德满都,尼泊尔;新德里,印度。

2003年,后期制作并完成《东方红色的崇拜|》影片及其部分摄影作品,同时撰写《东方红色的崇拜》学术论文。 

2005年,作为艺术评论家受邀参加第三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曼谷,泰国。

2006年,参加《虚拟的爱——动漫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2006年,《鬼脸——艾豪再度出山与张可欣共办鬼脸》,曼谷,泰国

2006年,《Satellite当代艺术展》,上海滨江创意园,上海,中国 

2007年,《重塑东方乌托邦,当代艺术展》,泰国国家美术馆,曼谷,泰国

2007年,《信仰与当代——来自东南亚的社会学图式》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07年,《动漫美学超链接》当代艺术展,月亮河当代艺术馆,北京,中国 

2008年,《动漫美学百相》当代艺术展,林大画廊,北京,中国

2009年,《冬》当代艺术展,东廊艺术,上海,中国

2009年,《2009北京首届798双年展》,798艺术区,北京,中国

2009年,《迷宫III,危险关系》,Li Gallery, 北京,中国

2009年,《动漫美学双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年,《茶几——张可欣行为装置艺术展》,活动参与 国家有:新加坡、泰国、西班牙,

2010年,举办讲座“泰国当代艺术现状”,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年, 创作系列作品《祥云》、《Sybarites》,运用艺术形式有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

2010年,与泰国国立艺术大学,泰国Tadu当代艺术空间,新加坡艺术家村等共同创立“10+1 艺术战略”,即东盟十国加中国的国际性组织与艺术策划活动

2011年,《亚洲脉搏——10+1艺术战略》当代艺术展,曼谷文化艺术中心(曼谷市立美术馆,泰国国立艺术大学美术馆,泰国

2011年,《CHANGE——10+1艺术战略》当代艺术展,电力站,新加坡 

2012年,《生物•生态——中国荷兰当代艺术展》,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年,《生存概念个案——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展》,01100001空间,北京,中国 

2013年,《我们=我,东盟当代艺术展》,泰国国立艺术大学美术馆,曼谷,泰国 

2014年,《刀刀见血》,北京季节画廊,北京,中国

2014年,《狮城弄墨》,Museum of Art & Design, 新加坡 

2014年,《开放的工作室》,Studio  Kalahan, 日惹,印度尼西亚

2015年,《Convergence,国际当代艺术展》,泰国国家美术馆,曼谷,泰国 

2015年,“新民间转换”——2015北京798艺术节“推介展”主题展 ,798艺术区创意广场•金属库,北京,中国 

2015年, “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2015”,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 

2016年,“对母国文化的一种阐释,马永强、张可欣双个展”,芭莎艺术雅加达,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2017年,”Art Way, ASEAN Way”,宋卡艺术中心,宋卡,泰国

2018年,”Abstract Party”, Limanjawi Art House, 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

 “YAA #3-2018 + Special Project: POSITIONING”, Sangkring Art Space, 日惹,印度尼西亚 

“Enlightenment”,ArtJog 11, Jogya National Museum, 日惹,印度尼西亚

策划展览与活动:

2006年,作为策展人之一策划《Satellite当代艺术展》,上海滨江创意园,上海,中国

2007年,策划《东南亚短片展》及信仰问题讨论会,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07年,策划《重塑东方乌托邦,当代艺术展》,泰国国家美术馆,曼谷,泰国

2007年,策划《信仰与当代——来自东南亚的社会学图式》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08年,策划《艾豪电影回顾展》,Kexin Art Gallery, 曼谷,泰国

2010年,策划《亚洲脉搏——10+1 艺术战略》当代艺术展,曼谷文化艺术中心,曼谷,泰国

2011年,策划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启动展,《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艺术战略》,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2年,策划《生存概念个案——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展》,01100001空间,北京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