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文本中的中国独立影像(1990-2018)

文本中的中国独立影像(1990-2018)

2019-04-28 11:12:23 来源: 凹凸镜DOC 作者:独立风景文献计划

 

文本中的中国独立影像1990-2018
China Independent Films in Text

      
《文本中的中国独立影像》编辑说明:

中国独立影像的创作语境、传播特性、所遭遇的外部力量等有别于其他国家,作为观察中国独立影像的诸多介质中,文本档案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非历史在场者的中国独立影像关注者或许唯一的了解途径只能通过文本获取信息。这篇推送作为不完全的涉及中国独立影像研究著作的列表,因语言以及视野因素,故未罗列香港及台湾的独立影像研究文本。关于“文本中的中国独立影像”将会分为“公开出版著作,电影节展场刊文献、期刊、自出版与散落批评、研究论文选”三次推送完成推荐,部分推送梳理了年份数据,希望从一些特殊的切面呈现出一种中国独立影像的生态变化。独立风景文献计划也将争取通过展览的方式,与中国独立影像关注者分享获取的部分文本,在此致敬在潜流中一直致力于中国独立影像推动的研究学者与忠实关注者!

(排序不分先后)

01
风云际会-与当代中国电影对话
作者:焦雄屏
出版年份:1998年

八0年代一群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新导演,在没有大片厂的限制和层层意识型态的包袱下,尽情发挥其创新理念,进而掀起了一场石破天惊的电影革命。一时之间,大陆电影由锁国时期的陌生,演变到大小影展竞相邀约,成就了全世界都知道的中国新电影。十多年来,虽多有挫折,但创作的热情却源源不绝,所累积下来的作品时而磅礡大气,时而细腻幽远,时而悲悯包容,时而又尖刻讽喻,为整个翻天覆地的时代做了完整的省思与纪录。本书访谈了八、九0年代崛起的大陆导演及中坚演员,畅谈他们的创作理念及其与外在环境的互动。他们是: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姜文、吴天明、谢飞、吴子牛、黄建新、张暖忻、李少红、张元、何平、何建军、王小帅、英若诚、刘晓庆、李保田、张瑜等。


02
现场  第一卷
作者: 吴文光 编
出版年份: 2000年

《现场》第一卷里的档案有田戈兵和他的剧团“纸老虎”的戏剧《杀手不嫌冷和高雅艺术》、行为艺术家朱冥和他的作品、康健宁和他的纪录片《阴阳》、作家朱文和他的作品资料、电影导演贾樟柯和他的作品《小武》,以及几个艺术展览活动“偏执”、“反视”、“中日行为艺术交流”等。最后一个档案是非艺术类的“个人口述:来自江湖”,口述者均是那些为讨生活跟随大棚歌舞团四处流浪的农民。这一档案的建立是想在所谓艺术之外,用一种更加直接材料的“口述文”方式辟出“另外一种人生”的空间。


03
现场  第二卷
作者:吴文光 编
出版年份:2001年

《现场》第二卷继续以前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记录和档案化曾经发生过的作品、活动、人和事件。这其中,艺术本身可能不是被放在首位的,被突出的是人在其过程中的具体细节、轨迹、方式这些我认为最有记录价值的东西。所以在本卷中,舞蹈剧场《生育报告》这样一个非常舞台化的表演,在这里已经变成“一群人如何为寻找‘出生和女人、和身体、和我们的环境的关系’”的过程记录;纪录片《铁路沿线》也几乎完全离开视觉欣赏,演化成一个被我们社会遗忘的、有关孩子的文字报告;“下半身”这个档案也不仅仅是和文学、和诗有关。还有,纯粹是围绕一个人而做的“栗宪庭档案”,其中发现的是一个和我们这个时代“摆不脱关系”的人,其人生的风雨起落,以及二十多年中国当代艺术环境的某些写照。
“树村档案”以“树村”这个目前最年轻的一代摇滚人在北京的聚居地为档案对象,这是《现场》在本卷编辑中的重要发现,它的意义是,这是一些以音乐为动力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最新一代人,这是一些目前最穷、生活状况最糟的艺术家,这是一些远远还没有看到灿烂舞台的音乐人,这也是一些代表了跟那些90年代就成功了的、著名了的各类艺术家格格不入的“新人”。但也正是这些人可以算作是这个新世纪的开头让人眼睛一亮、血又热起来的、不至于一直无聊烦闷下去的原因。也许他们中的一些、甚至全部会被主流吞没、会被商业一网打尽、会因为不再年轻然后变得摇滚只是一件皮夹克,但对《现场》重要的是,抓紧记录曾经或正在发生的珍贵的这一切从本卷起,《现场》计划以“树村档案”之名陆续记录存档。
在《现场》首卷中强调过,档案的对象并不只是和艺术有关,本卷在“非艺术”方面的档案除继续完成“个人口述:来自江湖”外,还有毛然所做的图片档案“民工黑板报”相信会有读者在翻阅这个档案时,能够领会本人在发现它时那种“《现场》被救了”的感觉。
本卷《现场》继续上一卷的档案目录顺序,即从“档案8”、“档案9”……继续排列下去,下一卷也将如此。目前放胆设想的是能够达到“档案100”,如果顺利抵达,耗时也会在六七年以上,本人年纪也该50出头。不过幻想一下,书架上顺序排列上十几卷《现场》,心头自然也能温暖一阵。


04
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
作者:吴文光
出版年份:2001年

《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纪录片与人》讲述一群永远在路上,永远忠实纪录着这个世界原貌的独立电影制作人的故事。这本书是独立电影人吴文光在《书城》等报刊上写了三年的 “纪录片与人”专栏文章的结集。全书分 “在国外”、 “在国内”和 “我自己”三辑,书末另有多篇附录,都是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献档案。


05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  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
作者:程青松、黄鸥
出版年份:2002年

介绍了出生在1961-1970年的中国先锋电影人章明、姜文、张元、王超、路学长、王小帅、娄烨等人的简要生平和他们的导演艺术。


06
一个人的影像 DV完全手册
作者:张献民、张亚璇
出版年份:2003年

本书对DV的产生、形态、功能等等做了全面的叙述,可说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的、完整的DV本题论著述,也是对DV创作现状的全面考察。


07
纪录中国 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作者:吕新雨
出版年份:2003年

本书是对近十多年来在中国掀起的“新纪录运动”的实践上的展示与理论上的分析。上半部以访谈、对话的方式,让这个运动中的多们主将――吴文光、康建宁、段锦川等――现身说法,回顾和盘点自己的纪录片创作的心路历程;下半部是作者从理论上对中国的纪录片实践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只有具备了底层精神,平民观点,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国的纪录片才能走出以往宣传片和专题片的老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深厚的人文关怀、理性和批评的视角,来纪录中国,为今人提供思索的途径,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档案。


08
第一观众
作者:崔子恩
出版年份: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硕士,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副研究员,独立影像作者崔子恩,他既是中国先锋和独立电影的见证人,也是一位投身的创业者。《第一观众》这部分,是崔子恩投身与见证独立与先锋电影的酷文集锦。


09
找到一种电影方法
作者:章明
出版年份:2003年

巫山出生的章明如同他所崇敬的俄罗斯导演塔可夫斯基一样,执著与电影艺术。他1991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他为他那即将沉没的城镇拍下了拿下八个大奖的《巫山云雨》、《秘语十七小时》、《巫山之春》。本书辑录了几年来各报刊杂志上的访谈,导演自己对电影的感悟、见解,《秘语十七小时》未拍摄的剧本。

10
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
作者:朱靖江、梅冰
出版年份: 2004年

纪录片在中国的文化视野里,长期徘徊在国家话语与民间述说的双行线上。对于任何一个关注中国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人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独立纪录片创作都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
本书主要收录了吴文光、段锦川、蒋越、康健宁、李红、杜海滨、杨荔娜、郝跃骏等十几位纪录片创作者与研究者的访谈,以及他们代表作品的介绍,内容广泛而又深入。意在为较少专业背景的通读者搭建一个了解当代独立纪录片作者与作品的平台,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与创作理念,兼而为一些有志于纪录片创作的影像爱好者作一份入门的参考。


11
硬作狂欢
作者:郝建
出版年份:2004年

《硬作狂欢》收录了郝建近年的艺术评论,评论对象涉及近年热门的电影、当下风行的历史剧、各大小电视台热播的日剧、来势汹汹的好莱坞及好莱坞模式的电影等等。这些评论力图把观点牢牢地建构于当下的中国语境中,体现了一种真实的批评精神和智力成分。作为舶来品的大众文化研究与批评曾经长期深陷西方理论的围城,丧失了本应具有的鲜活生命力,最终脱离了现实的文化语境,成为知识分子站在围城的墙头上居高临下的俯瞰和自说自话的臆想。而郝建则力图走出围城,不戴“有色眼镜”地审视之,以对社会和人性的真诚关注为基本平台,彻底摆脱了理论术语的操练与话语表演。这种价值取向使得他努力引领读者“走出瞒与骗的大泽”。
商业性的大众文化在民间中的强势与在主流媒体和话语中的弱势是一种吊诡的事实。它承担着严重腐蚀传统人文精神等罪名,让人忧心忡忡,然而它继续生机勃勃繁荣昌盛发展壮大,有人甚至称商业文化的时代是“众神狂欢”的时代。郝建称之为“文化上的错位强势”。他看到了繁华热闹的“众神狂欢”中个人的缺席,“在这种狂欢中,我们把预设的趣味当作快感,把机械艺术规范的演绎当作创作,把向中心单一价值观的驱赶当作是大众自己的自由选择。”这种被限制的狂欢实质上是一种美学齐步走,一种集体主义团体操,一种硬做的狂欢。歌舞升平的众神狂欢背后小人物的悲凉与困境依然存在,却鲜有人关注,文化中的真实境遇被回避,其中“话语英雄的被阉只是我们民族失语症的典型例证和可见的惨烈意向”。在一个貌似风花雪月的时代,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会被表层假象所迷惑,他们从流变的社会现实中洞察到动态的危机。《义和团病的呻吟》一文尖锐地指出“在今天,有的歌声并不能哗众取宠,却能在另一边讨到好处。对美滋滋、乐陶陶的人群当头棒喝,以此追求登高一呼的自我感觉。那是典型的传统圣哲型知识分子心态。”对应当具备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如何利用“迷糊和曲解”真相谋求主流体系认同的现象,郝建不留情面地予以批判,甚至不遗余力地抨击和鞭挞,这在《张艺谋的退场秀》中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也正是基于一种普世价值观,他对真正扎根民间的文化却大张旗鼓地加以弘扬。对好莱坞电影,动辄乱棒相向或痛心疾首都起码缺乏客观的态度,与其声讨大众的追捧,不如反问大众追捧的原因何在。因为只有破解了强势文化之所以“强势”的密码,才能让暂时处于弱势的文化走向强势。这种态度贯穿在郝建对好莱坞的思考中。好莱坞强势的“密码”就在于它对具有普泛意义的商业伦理的尊重和表达。其实与其说郝建是研究好莱坞,不如说他更偏重通过好莱坞电影和它在中国的接受反应,来透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问题。中国现实始终是他的落脚点。

 

12
看不见的影像
作者:张献民

出版年份:2005年

本书不像是评论,像是一部电影中的电影。一部来自电影又走向电影的书,一些制造影像又窥视影像的文字。本书从电影的深处入手,在评析电影的同时,又加入了剧照和作者的感觉在其中。与其说是一部评论集子,远不如说是一本电影笔记。这些电影像是地下电影,关注的人奇少无比,一些出自地下电影人的作品。一个摄影师,一个导演,几个性情中人便组成了一个班子,开始了中国电影的探索……...


13
纪录与实验 DV影像前史
作者:曹恺
出版年:2005年

以DV数字技术为标签的第三次影像技术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突兀的姿态入侵中国,引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DV革命运动,由此深刻地改变了影像艺术在中国的人文生态环境。在纪录片领域和实验影像领域,影响尤为显著。经过短短数年时间的演变,在风起云涌的DV革命运动即将落潮之时,清理其人文历史、技术历史的线索,阐释新坐标点上产生的一些新概念,已经成为影像艺术在当下之急所。
本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纵向追溯了“纪录”和“实验”这两大影像类型的历史缘起,并切入到小型摄录器材的历史发展轨迹,探究了DV的技术历史渊源;同时,在国内DV革命运动的大框架下,横跨“纪录”和“实验”两大领域的交集,作了一次横向飞行的鸟瞰,并由此延伸到全球性的电影数字化转型趋势;最后对DV最终被学院化、商业化、大众化的可能性做了前瞻。本书是一部整合了数字技术历史和影像艺术历史的复合型著作,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和阐释了DV对于影像艺术的革命性意义。
“纪录”和“实验”,代表了影像能指的两个极端。
“纪录”是最朴素的影像表达方式,它只需要通过摄影机的镜头如实地记录现实空间即可。“实验”是最复杂的影像表达方式,它在最大程度上探究了影像语言所能够表述的各种模式。
影像的纪录和实验,是两部与传统电影史平行发展的影像历史,这两部历史各自成体系,而在某些历史坐标上,又会彼此交合纠缠。进入21世纪的数字影像时代,这两部历史不约而同地碰撞在DV这个坐标点上,DV的出现使得“纪录”和“实验”这两种形态的影像解脱了器材技术上的束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于是,这两部平行的影像历史--“影像纪录”和“影像实验”,在我们面前同时展开了其历史的线索。


14
影像冲动 对话中国新锐导演
作者:朱日坤、万小刚主编
出版年份: 2005年

《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是对中国新锐影人影片的全面归档。《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收录的王小帅、娄烨、路学长、贾樟柯、王超、李杨等近30位导演,是现阶段活跃在中国电影界的年轻血液,最具活力一代。展示给读者的访谈、手记、剧照、海报等,大多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发表,也是他们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资料。


15
独立纪录
作者:朱日坤
出版年份:2005年

作为当前社会最重要的影响记录形式,纪录片在中国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正在而且不可避免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中国的纪录片年代正在来临。
中国的独立纪录片运动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之后,王兵等一系列的比较有影响力的纪录片以及制作人出现了。对于纪录片。中国的纪录片学术界已经开始了初步的梳理。但是,更广泛的适合传播的书籍或者影像资料一直未出现。
本书首次用通俗化的语言,图文并茂地对中国独立纪录片人及其作品进行了全景式的纪录。


16
被遗忘的影像  中国新纪录片的滥觞
作者:李幸、刘晓茜、汪继芳
出版年份:2006年

哪里是中国新纪录片的源头? 本书作者历经十年,遍访九位亲历者,细读八部影像,首次披露中国新纪录片的真实起源。本书作者以及他们的合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孜孜不倦地追寻并一丝不苟地记录了中国新纪录片的历程。书中亲历者的口述实录,生动地记录了当事人当年从事纪录片拍摄的创意、经过以及他们的反省和进步;影像读本部分详实地向读者展示了那些为后人留下的珍贵的纪录片,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国电影诞生百年之际,本书的出版将增添另一种意义。


17
另眼相看 海外学者评当代中国纪录片
作者:平杰
出版年份:2006年

本书内容由“影相录”、“海外专论”、“海外评点”、“海外访谈”、“海外借鉴”五个栏目组成,涉及中国独立纪录片。


18
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 On the Edge: Chinese Independent Cinema
作者:歐陽江河
出版年份:2007年(2018年再版)

本书为访谈录,由九篇对话、三篇评论组成,为诗人欧阳江河所编。
本书收录了中国第六代导演特别是独立电影导演对自己电影的剖析、对社会与人的价值观的畅谈,以及对自己从事导演生涯的回顾等等。所谈之电影,虽然多为小众、小投资电影,少有上映之作,但坚持独立电影的理念、不为票房所主导、反映时代特色、个人精神和底层人物生活的观念,传达了中国独立电影独立之精神。在电影产业欣欣向荣,却又唯票房、过度商业化的今天,这部书中所访谈的上世纪90年代涌现的这批年轻导演的独立思考和执着精神尤其让人钦佩。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这些“小众”的电影了,书中访谈的年轻导演也不再年轻,正因为如此,记录下他们的思考、他们的电影理念、他们的电影创作,更加必要。这一批独立电影人不该被遗忘,他们是中国电影史不可忽略的一笔,这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19
天堂陌影 卡夫卡·陆独立电影评论选辑
作者:卡夫卡·陆
出版年份:2008年

本书分《天堂陌影》、《影像现场》和《独立影评》三辑。第一辑择要收录四篇爱好电影的朋友和同道对卡夫卡·陆怀念追思的文章及片言只语;第二辑展示的是卡夫卡·陆生前策划、主持的《影像现场》播放的有代表性的三部纪录片的日志;第三辑主要从卡夫卡·陆博客中(点击逾百万次)辑录整理出120篇影评。全书总计约38万字。
本书是作者对独立电影的评论选辑,精彩的文字是每篇影评前的题记,依稀可见诗人的影子。文中处处可见作者的真性情,犹如他为法国电影《三十岁陨逝》所写的题记:“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短暂一生的记录,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他的容颜,可是我们无法忘记他的勇气激情。”这篇影评的题目《理想比生命更长久》更像是他给自己四十多年短暂的一生做的注释。


20
书写与遮蔽
作者:吕新雨
出版年份:2008年

第一辑“在影像的边上”,主要是关于中国纪录影像的思考,是《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一书的后续展开。第二辑“书写与遮蔽”,集中于对大众传媒相关问题的探讨。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包括影像书写在内,整个文化生产都与大众传媒的生产体制紧密扣联。第三辑“诗与思”,试图追究艺术起源以及艺术与不同时代精神的关系,诗与戏剧其实就是传统社会的“大众传媒”。“诗”与“思”的古老关系,见证着人类最重要的理解世界的方法。


21
我们时代的叙事
作者:崔卫平
出版年份:2008年

本文力图阐述1949年之后的中国电影如何讲述中国社会历史现状,以及这种讲述与社会历史本身的关系如何。本文选取了这样几个片断:50年代初期某些电影,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表现了真实的社会矛盾冲突,它们与新世界本身一样,是生气勃勃的;60年代的谢晋电影,至少有一头扎根于真实的现实关系当中,引起观众特定的现实联想,只是它们的结尾被归并到统一的主导意识形态的框架中去:陈凯歌电影是中国稍晚才出现的艺术电影,其更为重视人的内在精神尤其是儒家文人的情怀;而张艺谋电影则可以看作中国的主流电影,其中所体现的“游民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文化的某些症候。


22
光影言语 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
作者: [美] 白睿文
译者:罗祖珍/刘俊希/赵曼如
出版年份: 2008年

《光影言语》是美国当代新秀学者白睿文对当代两岸三地二十位华语电影要人的深入访谈
大陆:谢晋、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张元、王小帅、贾樟柯、李杨
台湾:侯孝贤—朱天文、杨德昌、吴念真、李安、蔡明亮、张作骥
香港:许鞍华、关锦鹏、陈果、陈可辛、陈耀成。
这部访谈录,以探究各位华语电影工作者的重要作品为主,关注他们的成长岁月和美学追求,兼及艺术、商业和政治之间复杂交缠的关系,并展望全球化大背景下华语片的未来。在作者的精心准备的提问中,“第五代”、“第六代”、“台湾新电影运动”、“香港电影新浪潮”……这些华语电影“最好的时光”,如草蛇灰线,浮现在更宽广的历史与文化脉络之上。这本集子为当代华语电影世界最杰出的一些导演的想法和理念提供第一手资料。


23
青年电影手册 第一辑
作者:程青松、宋健君 
出版年份:2008年

《青年电影手册(第1辑)》继承和延续《电影手册》的精神,同时更紧密的与中国电影相联系,力图在影评标准、电影创作、导演对话、新人关注以及电影国际传播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先锋的思想、火辣的群体、睿智的目光、平实的笔触,一本属于青年人自己的电影手册。涉及中国独立电影。


24
电影与时代病 独立电影文化评价与见证
作者:王小鲁
出版年份: 2009年

《电影与时代病:独立电影文化评价与见证》收取了我两年来撰写的与电影相关的文章。其议题多是源于自己在电影观摩中的感发,或是我参与电影活动后心绪的纪录,也有一些是对局部影像历史进行了相对系统的考察。在书的第三辑,与导演、评论家的访谈对话部分,其展开的话题有针对电影形式风格的,有针对创作者之文化心态的,另有一些是针对电影制度空间和接受空间的。我期待这些现场的纪录在未来能具有一种档案的价值。


25
青年电影手册 第二辑
作者: 程青松、宋健君
出版年份:2009年

2009年5月底,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华语独立影评品牌、中国版的《电影手册》图书型杂志书《青年电影手册》(第二辑)即将全新改版。本期特别邀请了国内著名编剧、电影频道资深策划、《我的摄影机不撒谎》著作者之一、国内知名影评人程青松先生担任主编,邀请了张献民、崔卫平、郝建、杜庆春、朱大可、朱其、张亚旋、崔子恩、吴文光等知名影评人为我们撰稿,无论是华语主流电影还是独立电影抑或是独立记录片,我们不光注重对电影本体的批评,更注重其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启示和思辨价值。


26
贾想1996—2008 贾樟柯电影手记
作者:贾樟柯
出版年份: 2009

该书是贾樟柯本人第一本有关电影创作的著作,是对其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纪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书中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
全书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着的心路历程。发行其间还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贾樟柯的第一本电影专著,该书汇集了贾樟柯从影十二年里所写的心血文章和重要演讲,对谈实录。
全书文字风格坚定或迷惘,愤怒或幽默,更体现出贾樟柯以电影抒写“良知的乡愁”的深切情怀。


27
青年电影手册 第三辑
作者程青松、宋健君
出版年份:2010年

大雪小雪又一年
第一幕 台湾新世纪电影
台湾电影新势力——2004年至2009年10位台湾的新导演与10部台湾新电影
戴立忍:二十五年电影路
《九降风》导演林书宇专访:珍藏美好与感伤
千禧年之后的侯孝贤电影
纪念杨德昌君
从边缘到主流:台湾纪录片的冒险之旅
台湾电影故事总汇(2000-2009)
第二幕 独家访谈
娄烨:我的创作可以超越主流体制的存在
王超:低照度的爱
李照兴:很假的城市,连天气都是人造的
第三幕 性别电影
姐姐妹妹CAMERA
李玉:真正的电影在内心而不在外表
唐晓白:我也仍有生活事业难以平衡的煎熬
北京酷儿影展的前世和今生
解读酷儿影展:用影像作为行动,改造世界——崔子恩访谈
温柔地呐喊——台湾导演周美玲访谈
第四幕 纪景片渐近线
村民影像与社区影像
距离,距离
纪录片启示录
中国当代纪录片
第五幕 主流电影批评
对于电影,我们还能要求什么?
《狼图腾》与中国导演的伪国际化叙事
港产片的消失与再现
第六幕 手册观点
《时代周报》专访程青松:中国电影在饮鸩止渴
青年电影的出路问题
《青年电影手册》创立中国电影“金扫帚奖”


28
小武 贾樟柯故乡三部曲
作者:  贾樟柯/赵静
出版年份:2010

《小武》四月十号开拍,就像女人不会忘记生孩子的日子这日子永生难忘。四月的县城还冷,剧组一行烧香磕头。我在烟雾缭绕的街头跪下,敬天地鬼神,往来神仙,祖师爷唐明皇朱元璋及卢米埃尔兄弟。这仪式让我确定.这一次真要将文字变成电影了。


29
站台 贾樟柯故乡三部曲
作者:贾樟柯/赵静
出版年份:2010

《小武》拍完,我在这条道上走得还算顺利,于是两千年顺势拍了《站台》。《站台》,写一个县城文工团80年代的事情。80年代商文工团总有些风流韵事,80年代我从十岁长到二十岁。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社会的变化比泼在地上的硫酸还强烈,我搞不清我为什么会如此矫揉造作,内心总是伤感。


30
任逍遥 贾樟柯故乡三部曲
作者: 贾樟柯/赵静
出版年份:2010

到底难脱革命文艺青年的好大喜功,想想《小武》和《站台》都是关于我家乡的故事,便琢磨着再拍一部,凑个“ 故乡三部曲”,远的学一下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近的学一下巴金《家》《春》《秋》。正在流行首叫《任逍遥》的歌。英雄莫问出身太淡薄。这一句就像在说我一个县城小子也拍出了电影。


31
乡关何处 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
作者: [美] 白睿文
译者: 连城
出版年份:2010

《小武》(1997)、《站台》(2000)和《任逍遥》(2002)构成了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代表了他对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贡献。这些电影把背景设定于贾樟柯的家乡山西省,突出表现了边缘个体在急速变化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小武》讲述一个扒手同朋友、家庭和女朋友关系的崩塌。通常被视为贾樟柯最具野心的作品《站台》,是一部史诗叙事,见证了中国喧嚣的1980年代和激进的变化。第三部电影《任逍遥》则继续了他对变化中的中国的思考。
白睿文对这三部电影进行了深度研究,认为其野心是重新检视卷入急剧社会、文化和经济变化的乡镇中国的变迁和命运命运。本书的核心是对每部电影的一连串细读;透过这种细读,白睿文梳理出它们的核心叙事主题,强调了贾樟柯对剪辑、电影语言和场面调度的运用。他特别关注互文性以及这些破坏与变化、停滞与运动、政治与流行文化的冲突协商、寻找故乡等核心主题在贾樟柯作品中的地位。


32
退回到自由
作者:王超
出版年份:2010年

王超导演自其成名作《安阳婴儿》以来十年拍摄四部电影作品,其剧本均为自己创作,《安阳婴儿》就是改编自其同名小说。据本书的策划耿聪透露,此次本书推出王超导演创作电影剧本《安阳婴儿》、《日日夜夜》、《江城夏日》、《重来》。小说如何改编成电影剧本,再结合影片《安阳婴儿》及其创作访谈,读者将全面了解一个作者电影导演如何从小说到剧本再到拍摄成电影的详尽创作过程。
作为国内有现实主义情怀、风格鲜明颇受争议的作者电影导演,本书推出王超的四个重要访谈《真正地面对真正》、《电影之外、电影之内》、《电影与中国现实》及《退回到自由》,将全面深度剖析反省他自己创作生命的经验甘苦, 展露对中国当下现实的电影人文思考。
书中推出大量精美剧照、电影海报,及王超导演电影拍摄现场工作照,均为国内首发。


33
从电影看 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构建
作者:董冰峰 杜庆春 黄建宏 朱朱等
出版年份: 2010年

《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一书集结了众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外国电影领域内的专家所撰写的评论文章、电影文献以及理论研究论文,同时配合大量展览影像等图片视觉资料。是国内目前在当代艺术电影领域内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一部资料文献集。


34
青年电影手册 第四辑
作者:程青松
出版年份:2011年

这是一本电影文化类图书,是综合了电影评论、人物访谈、文化事件等多元的文艺类图书。这次出版的是第四辑,每一期各自独立。主要内容包括与导演姜文的对话——让梦想继续飞;香港电影专题是本集的大策划,其中包括新香港电影趋势、合拍大片大市场、变异中的港式情怀以及香港电影新力量等版块,对话导演部分采访了王小帅、王利波、刘健、赵大勇等电影导演及纪录片导演和华语电影8位女性导演的论坛活动;手册批评也评论的去年某些电影的态势,包括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和王小帅的《日照重庆》,以及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电影的文化评论,更有意思的是,程青松开创的金扫帚奖的颁发,用来警示和刺激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除了访谈以外,本书作者包括崔卫平、郝建、李照兴、魏君子、汤祯兆、娄烨等著名电影文化评论者和电影人,是电影类、文化艺术类图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35
青年电影手册 华语同志电影20年
作者:程青松、张献民、杜庆春、崔卫平、崔子恩、朱大可、郝建、陈凯歌
出版年份:2012年

《青年电影手册(2012年第5辑)(华语同志电影20年)》的主要内容有:封面人物关锦鹏、张国荣,手册聚焦之20年华语同志电影特辑、独立影评以及2012第三届金扫帚奖评选活动等。


36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作者:李名
出版年份:2012年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他们作为新锐导演逐渐浮出水面,与张元、贾樟柯、王小帅、娄烨、路学长等第六代导演相比,他们是“压迫”的一代,同时也是新晋的一代。
本书中所介绍的新锐独立电影导演的电影大多数是2000年以后拍成的,大多也是他们的处女作。这些电影作品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均有获重要奖项,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电影的叙事方向和叙事的可能性。
该书将以中国新锐独立电影导演在国内的首次集体亮相,以翔实的资料、深入的对话和大量的海报、剧照、图片等组成。是一本充分展现、深入探讨中国独立电影的一部书稿,对于中国当代影像文化极具研究、赏析和参考价值。
全书以导演访谈为主要内容,加上导演简介、作品年表、影片档案、导演阐述等,为独立电影导演提供有益的现实借鉴。


37
主体 视点 表达: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
作者:姜娟
出版年份:2012年

本书依据“独立”意涵的嬗变脉络细致梳理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形成、发展历程,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理论特征,在掌握了丰富的影像与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独特的研究视角,提出纪录片主体性问题阐发了“主体性”由“消隐”到“凸现”的过程背后的美学思考,并将中国独立纪录片与西方纪录片并置于国际视野中展开对比性研究.同时,由创作主体独立纪录精神、社会阶层分析下的题材、私纪录与人类学视角、杂糅的纪录形态与实验性形式等方面展开的一系列学理层面的探讨,将当下独立纪录影像的研究触角进一步延伸。


38
文本 当代艺术书系05·策展人卷
作者:李振华
出版年份:2013年

本书是作者2002年来作为策展人所写的系列文章的合辑。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针对展览、项目所写的文章,涉及诸多中国当代艺术事件,或以旁观者、或以亲历者的身份道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涵括多方面知识,内容庞杂;其二是关于当代艺术家的文章,梳理研究了艺术家的工作;其三是作者有感而发的随笔文字,往往于率性自然间窥得作者的情绪与思想。书中随文附有大量的照片,还原了策展、事件发生时的情境,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


39
蔡明亮:从电影到当代/艺术
作者: (马来西亚)孙松荣
出版年份: 2013年

蔡明亮,生于马来西亚,艺术创作启蒙于台湾,是近三十年来走红于国际的影像艺术家。本书将绘制这位艺术家多年来的影像作品在历史、美学及理论的总体表征,剖析蔡氏创作轨迹与思想。全书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总体重构1990年代迄今,蔡明亮导演的十部剧情长片与短片的历史语境、美学表现及理论框架的图谱;第二章聚焦于蔡明亮如何从电影写实主义迈入电影感性型态的表现,蔡氏不仅是导演,更是位跨界的当代艺术家;第三章则具体分析了蔡明亮的作品《脸》,作为首部被罗浮宫委制与典藏的影片,《脸》不仅反映了电影与艺术之间互为表里的关联,同时也阐释了其所蕴含的影片与文学、绘画及东西方电影系谱之间的互文性之连结。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孙松荣与蔡明亮导演的访谈,呈现蔡明亮从本土跨入国际、从电影走向当代艺术、从电影之死转入电影新生的自白,见证其多元的艺术身份以及当代华语电影与影像艺术之间越来越紧密的共生关系。


40
似水留影 杨福东
作者:李振华
出版年份:2013年

本书是关于中国当代最受国际瞩目的影像艺术家杨福东的艺术评论集和访谈集。通过访谈和文本构筑的双重线索,以杨福东的单屏幕和多屏幕影像为主题,着重介绍了他在影像创造、当代艺术进程和中西方文化冲突等领域的实践,从细节入手探讨了艺术家对于自己所拍摄作品的想法以及所传达的情感。书中透露了很多关于艺术家的工作细节、拍摄想法以及拍摄过程,同时还有很多关于作品的描述以及解读,而且通过重新回访艺术家,完成了其20年艺术实践与观者的交流。这些文本和访谈通俗易懂,读者借此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趣。


41
算命 清影纪录中国·2009
作者:清影工作室
出版年份:2013年

《算命:清影纪录中国(2009)》为“《清影纪录中国》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在向读者展示作品和作者思想的同时,也展现了我国近三十年来,尤其在近十年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化与传统民俗之间的冲突、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许许多多鲜活的个体生命,他们的故事和他们的命运。
《清影纪录中国》系列丛书是清影工作室根据其免费影像放映计划,以纪录片作者访谈为主,兼有对作品的介绍,努力记录下导演与观众交流的每一个精彩问答并认真地录音整理而形成:这将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


42
再见乌托邦 清影纪录中国·2010
作者:清影工作室
出版年份:2013年

《再见乌托邦:清影纪录中国(2010)》是《清影纪录中国》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不仅介绍作品,也反映现实,反映现实冲突中人们的精神的焦虑和真实的命运。《清影纪录中国》系列丛书是清影工作室根据其免费影像放映计划,以纪录片作者访谈为主,兼有对作品的介绍,努力记录下导演与观众交流的每一个精彩问答并认真地录音整理而形成:这将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


43
活着 清影纪录中国·2011
作者:清影工作室
出版年份:2013年

《活着:清影纪录中国(2011)》是《清影纪录中国》系列丛书的第三本,更为关注镜头下底层人们的命运,及通过这种透视呈现出来的社会结构,引起人们的思索。《清影纪录中国》系列丛书是清影工作室根据其免费影像放映计划,以纪录片作者访谈为主,兼有对作品的介绍,努力记录下导演与观众交流的每一个精彩问答并认真地录音整理而形成:这将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


44
生活而已 2000年后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研究
作者:雷建军、李莹
出版年份:2013年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在积极吸 收 怀斯曼、小川绅介等纪录电影大师和世界纪录电影 美学营养的基础上,创作出渐趋个人化、风格化的作 品, 逐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美学旨趣。
雷建军编著的《生活而已--2000年后中国独立纪 录片导演研究》从纪录电影美学的角度切入,通过清 华大学清影 工作室积累的大量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试图解读近 十年来 独立纪录片导演的创作美学与伦理认知,探寻他们如 何处理 纪录片与现实材料、拍摄对象、电影观众以及社会现 状等等 的关系,《生活而已--2000年后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 研究》力图向读者展示一个立体而有触感的创作世界 。


45
城市一代 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与社会
作者:张真 编
出版年份:2013年

本书旨在深入分析,在20、21世纪之交孕育出中国城市一代电影的历史与社会语境,探讨其美学创新,及其与主流国产电影工业和国际电影市场之间矛盾而复杂的关系。研究聚焦于城市一代导演群体面对社会巨变的感性认知,记录现实的冲动,对于性和性别问题的表现等。作者强调,在新城市电影中,另外一批人成为银幕上的主角,他们是普通人和城市边缘群体,包括无所事事的漫游者、小贼、性工作者、邮递员、出租车司机、民工等。事实上,这些“流动的城市形象”通常由非职业演员出演。全书视野开阔,观点深刻,为意味丰富的、正在变化行进中的当代中国电影和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份多侧面的研究报告。


46
民间影像与个人书写 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与传播(1990-2007)
作者:樊启鹏
出版年:2013年

对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历史发展、社会功能、创作心态、美学形态及传播方式进行了广泛和有针对性的研究。


47
出画的情境 中国新派纪录片人访谈录
作者:刘洁
出版年份:2014年

作者刘洁以田野调查式的研究精神,历时8年, 走南行北,融合体制内外, 独立完成了《出画的情境--中国新派纪录片人访谈 录》这样一份中国新派纪录片人的创作图谱。
书中的这些访谈,构成了当代中国纪录片心灵史的一 个重要章节。
本书在咀嚼了纪录片三味的同时,还探讨了人之为人 的各种社会性、复杂性,正如推开了一扇窗。
因此,这并非只是一本访谈汇集,它更是一种真切的 、尊重的、有深意的评论辑录。


48
电影政治
作者:王小鲁
出版年份:2014年

本书是作者在《经济观察报》等报纸专栏文章的结集。作者从事影评多年,积累了一系列具有系统性的对于中国电影的观察文章。这些评论文章不仅仅是影评,兼及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的贯通,因为发表阵地为《经济观察报》等报纸,所以文章以电影为征候,但着力于发寻中国人的精神变迁,中国社会秩序、心理秩序的进程。
本书作者考察了世界范围内独立电影文化的脉络,对于电影历史上具有伦理疑问的一些重要影片进行了学术解读和剖析,同时对当下逐渐流行的酷儿电影进行了文化分析。还对中国当下电影的弊端和文化征候集中进行了呈现和反思,也包含了作者对于一些重要导演的访谈。作者认为,电影是一个载体,里面体现了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从中可以作一种症候性的阅读和批判。


49
青年电影手册 第六辑
作者:程青松
出版年份:2014年

100位华语导演,他们是最艺术的,也是最先锋的;他们是最商业的,也是最新锐的。
《青年电影手册》第六辑首次聚焦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探究他们的第一次源于什么样的渴望。第一次,也许没有经验,但是有足够的激情。他们寻找,他们探索,他们历险,100位导演,100部处女作,100种不同电影道路的开启,却又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诞生在光影之中的追梦人。
以虔诚和谦卑之心,向梦想致敬!


50
紀錄亞洲
作者: 游惠貞
原作名:Asian Documentary Today
译者: 許恬瑛、羅漪文、黃珍吾、游惠貞、張舜芬、薛屹湛、翁雅如
出版年份:2014年

本書第一部以十一篇專文分別介紹紀錄片在台灣、南韓、日本、中國、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伊朗,以及中南半島的泰國、越南、緬甸和柬埔寨,和位在中亞的吉爾吉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等各國的發展概況。
第二部由來自蒙古、柬埔寨、巴勒斯坦、黎巴嫩、新加坡、巴基斯坦、日本、中國和韓國等地的紀錄片工作者,從自身的經驗說明當地紀錄片拍攝與流通的概況。
編輯室報告
《紀錄亞洲》既是以文字來描述亞洲各國紀錄片的發展歷程,也是在顛覆、去中心化亞洲這個概念。
在南北跨越近九千公里、東西綿延超過一萬三千公里的地域,居住了超過四十億人,在人種、政治、宗教上各有不同的劃分,其分殊差異的程度,使得「亞洲」一詞顯得空洞而蒼白。
這些國家掙脫殖民或專制統治、發展經濟的歷程與條件各有不同,所碰到的政治、階級、生態矛盾也是面貌各異,紀錄片作為一種屬於西方的科技媒介,在亞洲各國發展的取徑、條件與困境也各有不同。
《紀錄亞洲》以十一篇專文與十三位導演訪談,由不同的紀錄片工作者介紹了紀錄片在自己國家所扮演的角色。


51
学术、传媒与公共性
作者:吕新雨
出版年份: 2015年(2018年再版)

《学术、传媒与公共性》是吕新雨教授十数年新闻传播研究历程中的重要论文汇编,各篇文章就学术和传媒的公共性问题层层推进,从社会科学基本方法论到学术伦理的梳理,从新闻事件到具体的纪录片文本分析,全书不但彰显了作者颇具理论魅力的学术造诣,也体现了作者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担当。各篇章既交相辉映,也自成体系。


52
OCAT10年 理念实践与文献
作者:OCAT当代艺术中心 主编
原作名:The Years of OCAT 2005-2015
出版年份:2015年

OCAT十年:理论、实践与文献以“片段”为主题,围绕展览、实践方法、美术馆空间对OCAT十年来举办的众多展览、研究、项目进行系统梳理,以此总结OCAT的发展历程,全书并非简单的对事件的时间罗列,而是通过剖析OCAT过往项目展开的方式和方法突出过程对梳理艺术史与思想史的重要性。OCAT的十年的回顾,可以让我们感到“当代”和“历史”之间的张力,它提供了一份有关一个当地艺术机构的历史资料,但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对于建立和发展当代中国美术的不停断的思考和追求。


53
痛史 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
作者:  [美] 白睿文
原作名:A History of Pain: Trauma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
译者:李美燕
出版年份:2016年

第一本從西方觀點精闢探討華人世界「歷史創傷」的重要專著。
他人所經歷的暴行如何能成為自己的經驗?
殖民史上的殘暴時刻如何被轉換為國族創傷?
這本書主要論述小說、電影、攝影作品、大眾媒體等如何再現歷史暴行。
創作者受到痛苦和苦難的啟發,從廢墟和灰燼中將暴力事件建構起來並以藝術形式呈現,集體撰寫他們所知的故事,從而產生一種新形式的「歷史」敘事。這種鮮活的敘事以一種傳統史料無可言喻的方式清晰表達人類的經驗。
本書是美國加州大學漢學家白睿文(Michael Berry)教授歷經多年思索,針對華人世界從1930到1997將近七十年期間,發生在中國、台灣、香港的重要歷史事件所帶來的「歷史創傷」研究。這些重大歷史事件依照時間先後順序為:霧社事件(1930)、南京大屠殺(1937-1938)、二二八事件(1947)、WENHUADAGEMING(1966-1976)、TIANANMENSHIJIAN(1989)、香港回歸(1997)。
這些事件各自代表了華人暴力與暴行的重大意涵,作者從相關的文學、電影、攝影作品、流行文化入手,分析探討在這些作品中,暴力如何被想像、轉變和進化。從這些挑選出來的暴力事件中進一步研究、反思人類的野蠻和殘暴以及它所產生的影響。
歷史的創傷研究,以及探討人們對於創傷的各種反應,已是現代中國文學和文化研究的中心主題。本書特別關注──這些大規模暴力的文化描繪對於人們理解國家現代化有何貢獻?這些經常和暴力交織在一起的大規模人口流動如何影響人們的記憶,讓人們重新揣摩暴力行為?國家規模的歷史暴行與個別受害者所經歷的痛苦之間的關係為何?做為歷史見證的電影和文學產生何種影響?諸多媒體如何以傳統歷史學者無法辦到的方式,讓人們接近這些實為「歷史」的幻象?
本書透過當代作家、電影導演和其他藝術家的雙眼,觀看在一個世紀的進展中,人們所承受的創傷、痛苦和暴力的旅程。雖然大部分受害者(有時候是加害者)都被認為是華人,但他們的經驗、遭受的苦難和想像放諸世人皆同,值得關注與深思。


54
关于展览的展览 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
作者: [美] 巫鸿
原作名:An Exhibition about Exhibitions:displaying Experimental Art in the 1990s
出版年份:2016年

全书以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为时段,聚焦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展览”问题,介绍了这一时段的多个重要展览,包括展览的目的、组织以及面对的挑战。这些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吸引了许多实验艺术家、艺术批评家和独立策展人的注意,促使他们投入到互相关联的活动和讨论中去。许多具有鲜明原创性的展览被构想和组织,许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作品也是为了特定的展览创意和制作的。在所有这些方面,关于展览的问题不只关系到展览本身,而是与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功能、意义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密切相关。在当代艺术于21世纪初获得“正常化”以前,这些活动在90年代下半叶构成了一个“展览的瞬间”,其强度和凝聚力在世界艺术史中也不多见。
将近20年后的今天,当代艺术的展览已经成为中国美术中母庸置疑的一个重要部分,数以千计的当代美术馆、画廊和其他展示场所日新月异地向国内外观众推出新的展览。但是实验性与公共性之间的磋商仍然决定着当代艺术的的身份和社会意义。90年代的历史经验对于思考这些问题仍具有实际意义,这些经验也是在研究中国当代艺术中需要被重视的一个方面。


55
放逐的凝視:見證中國獨立紀錄片
作者:闻海
出版年份: 2016年

獨立影像作者闻海2013至2014年間,受邀在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撰寫《放逐的凝視:見證中國獨立記錄片》一書,以導演和親身經歷者角度,書寫1989年之後作為見證與抗爭的中國獨立紀錄片歷史。


56
等待电影的日子 电影101工作室20周年纪念志
作者:徐鸢
出版年份:2016年

1996 年 10 月 1 日,一个名为“电影 101 工作室”的影迷社团在上海成立,最初社团成员仅有七人,全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种与电影相关的活动, 包括小规模包场放映、 自行制作印刷影评杂志等等,活动经费源自主要成员为媒体写稿的稿费。在 2000 年前后,发展壮大 成拥有全国近千名会员的国内最有知名度的大型影迷社团。2016年,将迎来电影 101 工作室成立 20 周年,电影 101 工作室成员有意通过图书的方式,对电影 101 工作室过去的历程进行回顾。既可以为 1990 年代至新千年初的前互联网时代的中国迷影文化做一次完整的梳理, 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 也对于新一代的影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集中汇集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和策展人徐鸢(妖灵妖)、《冰河追凶》的制片人平辉、利欧元力影业总裁杨璐、克顿影视副总裁的杨一敏、独立书店 2666 的创办人刘磊、《韩国电影史》译者周健蔚、《赫尔佐格谈赫尔佐格》译者钟轶南等人数十篇精华影评文章。涉及中国独立影像的民间放映等诸多内容。


57
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
作者:许金晶
出版年份:2017年

中国的独立电影人还在么?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做了什么?
郑 阔、耿 军、鬼叔中、李睿珺、李 珞、彭 韬、舒浩仑、唐 棣、万玛才旦、徐 童、杨瑾、杨弋枢、郑大圣、周 浩、张献民……阅读十四位独立电影人的访谈,感受中国独立电影的顽强和脆弱,观照这个复杂时代的挣扎与阵痛


58
贾想 I 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
作者:贾樟柯
出版年份:2017

本书稿是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第一部回顾其电影创作和思路历程的著作,也是对其1996到2008年这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记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此书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此次经作者重新修订,改版推出。书中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全书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着的心路历程,也体现出贾樟柯以电影抒写乡愁的深切情怀。


59
贾想II 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作者:贾樟柯
出版年份:2018

本书收录贾樟柯在2008到2016年间的文章、演讲与对谈,这些与电影作品并行的文字,记录下他电影内外的生活和思索,对于历史和社会剧变的关怀和反思,呈现更为广阔和深厚的生命底色,也揭示出他电影的缘起和归宿。在电影中,贾樟柯记录下大时代里被政治打扰的个人和被时光遗忘的生命细节,凝视剧变年代里被权力和经济利益抛向边缘的个人,叙述在超现实的经济运动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放下摄影机,拿起笔,烟雾氤氲中,贾樟柯向青春告别,却无数次忧愁上身,思绪飘回汾阳的街道、北京的胡同,想起县城的少年、百无聊赖的青春,缅怀文学启蒙的恩师,感叹与侯孝贤、杨德昌等前辈的交往与遗憾,也直白道明以电影打捞历史细节、对抗遗忘和反思历史的初衷。


60
展览电影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电影
作者:董冰峰
出版年份:2018年

聚焦移动影像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发展。该书将回溯其历程:从1980年代围绕“录像艺术”与“独立电影”等术语的讨论开场,到1990年代发展起来的装置手段及由之而来的跨学科的影像生产,到2000年中国当代艺术合法化之后,影像作品在双年展和公共话语中的盛行。通过探寻诸如冯梦波、杨福东等艺术家的作品和贾樟柯、王小帅等电影人的创作,作者展示了一度各自为营的生产与呈现系统之间日益交融的关系,而相似的情形也同时在西方发生。


不完全年份数据:
1998年 1(非大陆出版)
2000年 1
2001年 2
2002年 1
2003年 4
2004年 2
2005年 4
2006年 2
2007年 1(非大陆出版)
2008年 5
2009年 3
2010年 7
2011年 1
2012年 3
2013年 9
2014年 4(含一本非大陆出版)
2015年 2
2016年 4(含二本非大陆出版)
2017年 2
2018年 2(含一本非大陆出版)

 

编后:独立风景文献计划档案基于互联网络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已具备公共性,部分文献涉及访谈类文章未向相应涉及对象获取授权,如有版权方问题烦请私信公众号后台),本计划所有梳理档案均保持一定的客观性,真实性,(所有作品详细信息均未与相应作者核实,读者如有信息反馈,烦请评论或私信公众号后台)不代表项目小组的所持观点,独立风景项目公众号仅呈现出梳理文献的文字部分,详细视觉文本将在“独立风景文献计划”常规展览中展出。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