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台新藝術獎:2007年視覺藝術類觀察報告

台新藝術獎:2007年視覺藝術類觀察報告

2008-12-26 12:35:08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文/黃海鳴

作者簡歷
1950年生,法國國立巴黎第八大學美學–藝術的科技與科學博士,為獨立策展人及藝評人,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主任、藝術學系、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策畫有南海社區創意市集,以及南海藝廊與其他多項重要展覽。

2008 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好像很多事情的變化都和這個時間點有某種直接間接的關係。2008年中國北京的奧運牽動了中國整體的經濟文化建設,台灣在2002 年就提出了以文化創意產業來挑戰2008的政策,展開整個經濟文化建設的布局,越是靠近2008年,這種節奏越是清楚。觀察2007年我們有這樣的整體感覺。

一、難得的整體藝術活動盛況:

整體來看,2007年台灣的藝術世界呈現非常蓬勃的狀態。這種現象明顯受到中國經濟起飛的影響。藝術做為投資理財工具再度活絡起來,連帶使得久無生氣的台灣藝術市場恢復生機,藝術家們在市場上頗有斬獲,年輕藝術家也受到重視。此次的台灣當代藝術市場繁榮現象,與中國的當代市場高度興起有關,而其中雖然有各方的買家,但台灣方面的資金來源也占一個重要的比例。當中國的市場炒作已經達到一個臨界點,而台灣的藝術家就資歷、作品品質和多樣性都有優秀的表現,其比價關係便會產生,而台灣買家反手回來買台灣自己的作品,便成為指日可待之事。

此次的市場發展,大多以新生代的藝術家,甚至以動漫風格為其主流,但即使是錄像或攝影影像類型的作品,也有不錯的表現。市場對新世代和新媒材的開放性本身,雖然是一個正面的現象,但畫廊的過早介入,很有可能影響甚至限定新人的創作面向,其長期的影響,仍有待評估。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開始被市場所接受,另一方面市場邏輯也明顯影響了藝術創作。事實上重要的藝術創作也大多與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項目有關。

二、2007重要的藝術創作類型:

1. 工藝類策展的出現:

從創作媒體的角度,過往被視為工藝或設計的領域,現在不光是展現創作者對材質特性的拓展,並且也增加了當代議題的拓展,而這些展覽不少是由策展人主導提出論述,難能可貴。這是一個新的現象,這是工藝設計類創作的升級,也和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展有密切的關係。實際上我們發現到純藝術開始向實用藝術方面學習,同時,實用藝術方面也向純藝術方面請益,這兩個領域有越來越接近的趨勢。

2.「不想長大」的世代的商業化藝術創作:

許多評論者觀察到的,2007年台灣藝術展覽作品的卡漫、扁平、甜美的風尚,極受消費文明所導引。一方面它們標幟出了一個「不想長大」的世代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帶來漂亮的產值數字,但若從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實踐來看,在生產和消費意義的同時,它們卻也失去了積極介入社會的可能。台北市立美術館「慾望與消費—— 海洋堂與御宅族文化」的日本公仔大展,以及村上隆的來訪及演講,把這種趨勢帶到最高潮,它還在繼續發燒,此刻在當代美術館展出的「果凍時代」也是這一類的作品。

3. 科技媒體藝術的難得盛況:

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台北市政府的大力推動、資助下,科技/數位藝術成為國家/城市進步的表徵。台灣的錄像作品很受到國際重視,2007這一年可說是確立及肯定了這個走向的一年。其中曾御欽以其錄像作品成為台灣第一位正式受到德國文件展(Documenta, Kassel)邀請展出的創作者,可以說是最明顯的例子。台新獎視覺藝術類此次五位入圍年度最佳展覽中,其中有三個以錄像為主或與錄像有關,正可以說明此一類型藝術在台灣的逐漸完熟。

影像或多媒體類型作品蔚為風潮,雖不乏佳作,然整體而言,此類作品卻有高度學院化、個人化的傾向,影像生產的形式與內容同質性均高,在作品內涵上仍有進一步深化探討的空間。如果觀察學院內的狀況,影像或是多媒體的藝術已經成為主流,甚至擠壓了其他的藝術類型。

4. 公共性社會介入類作品:

除了美術館、商業畫廊等基本款展覽,幾種訴求不同的展演型態也在複審名單之列。嘉義縣政府前廣場的「山海匯流.驚豔嘉邑—— 2007台灣燈會嘉義藝術燈區」是一個動用了大量資金的超大型的民俗藝術節慶,它和剛剛啟用的嘉義太保市高鐵站結合,因此和高鐵新都市的發展與行銷有一定的關係。經過多年的磨練,我們看到了多功能的藝術節的經營達到了一個較為精緻成熟的地步。

此外,公共電視台的「以藝術之名」紀錄片系列、彰化縣福興穀倉的「內部景觀:福興穀倉藝術介入計畫」、雲林縣台西鄉《台西—— 希望之海參與式蚵貝壁畫》,甚至是因團體無登記立案而參選資格不符的青年樂生聯盟行動等,彰顯了2007年在活絡的市場氣氛之外,仍舊有為數不少訴求公共性與社會參與為精神的展覽持續進行中。

我們看到當代藝術作為文化行動的實踐潛能;藝術的公共性,可以不在百分比法規的保護傘下得到彰顯,甚至克服偏遠地區缺乏藝文資源的窘境,最終超越了當代藝術以美術館與雙年展為主流的菁英走向。此類展示計畫,形成另一種與底層環境對話,共同探討藝術界定、美學判準的藝術能動性,亦為台灣當代藝術值得持續關注的發展趨向之一。

基本上,台灣的當代藝術發展,正往產業、商業的方面傾斜,但是仍有部分藝術工作與社會密切關連,為整個逐步商業化的環境,注入不少清新的氣息。這會是一個新的兩極化發展嗎?相信這是未來數年值得關切的主題。

三、商業化、精緻化與體制化的發展:

從一個比較細的觀點來觀察,某些藝術空間在整個藝術生態占據重要的地位。例如,有四項展覽進入複審的非常廟藝文空間,自2007年3月起才轉型為畫廊的經營模式,重新出發的非常廟成為凝聚年輕一輩藝術家、文字工作者、策展人的基地。另外,在42項展覽之中,關渡美術館、伊通公園各有五項展覽入圍(伊通公園原有七項展覽進入複審,其中兩項後因未於指定時間內送件棄權),可以看出美術館、商業空間等幾種不同型態的展覽模式中,以學校美術館為體質的關渡美術館,和在當代藝術界長期經營、已然成為指標展場的伊通公園的成就最受肯定。今年台新獎決審前的評選與觀察,普遍來說可以發現近年來漸受矚目的年輕藝術家們表達更為成熟,展覽及作品的完整性具備,涉及的議題多樣。

基本上,從獲提名的展覽/作品/藝術家大都是在美術館、畫廊或文化展覽空間裡展出,以及所謂的「作品」也多是我們熟悉的封閉型生產模式,創作者又多來自藝術學院的結果來看,顯然也沒選出具挑戰性的作者/作品/展覽出來。

藝術家的創作的精緻度無疑的是在不斷的增加,藝術家也越來越懂得創作容易成為展場中吸引人的作品,甚至容易進入到商業空間場域的組件,在某種程度其實也是一種均質化,一種更容易進入到商場脈絡的,從商場中習得的一種式樣化但骨子裡其實是很均質的那種狀況。各大專院校研究所的藝術家養成,也有讓藝術家的創作有逐漸均質化的現象。

四、其他觀察:

公共電視的「以藝術之名」和台西的壁畫計畫,顯露出當代藝術已透過教育和各種推廣活動,逐漸在社會中站穩腳跟,並且往深沉的自身史料整理探討發展。

吳瑪悧提出,許多人在批評台灣藝術現象一直以技術、媒材為導向的作品生產模式時,歸咎於教育系統對於藝術家養成過程缺乏批判性思考和跨領域的訓練。這樣的觀點沒有錯,但是提名委員/評審本身往往也如同作品生產者一樣是同個模子的反射。到底什麼樣的展覽被提名,什麼樣的展覽被鼓勵,背後呈現的也是一個觀看方式與認知系統。黃海鳴提出,有部分藝術家已經專注在和產業密切關係的領域,有些藝術家已經進入到公共藝術、社區營造,或是地方產業藝術節等的領域,有些藝術家專注在科技影像的領域,而南部高雄美術館已經成為另外一個逐漸強大的藝術中心,並且積極推展南島文化,還有一些藝術家已經到中國去發展。實際上,台灣的藝術生態已經呈現出一種分散的狀態。

来源:典藏 今艺术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