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20 余年的乡村振兴计划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20 余年的乡村振兴计划

2018-07-21 14:24:44 来源: 艺术商业 作者:小耳

文化与旅游这两者在加速结合,最为形象的表现是文化造节的此起彼伏。《艺术商业》7月刊挑选了目前国际上已经成熟的造节模式,邀您一起“玩转艺术造节”,挖掘其商业运作的手法与运营情况、投入、营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社会影响力等,希望可以对造节从业者有所借鉴。

文︱小耳

▲ 设置在田野深处的艺术作品成为引领游客深入自然的坐标

 

作为异国参观者,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让我感动的,并不是艺术,而是当地老人亲切的眼神。尽管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乡村依然还是童年那个温暖的故乡。


 
为挽救衰败乡村而发起的艺术节

越后妻有是包括日本新潟县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内的760平方公里的土地,距离东京约2小时车程,是日本的豪雪地带。150年前明治维新时期,这里是日本人口最多的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这里从一个极端变成另一个极端—人口流失,老龄化现象严重,产业凋零,乡村衰败。

▲ 越后妻有特有的梯田风貌

1994年,政府发起“理想小区的创造”的号召,推出“10年地区再现活力营建计划”,即越后妻有地区6个市、町、村的合作计划,由地区政府、私人团体以及外来支持者组成紧密的合作组织,负责执行及推动。199 6年,在执行“立川”市公共艺术项目中获得巨大成功的北川富朗(Fram Kitagawa)先生介入该项目。

▲ 日本艺术家开发好明为孩子们创作的作品

早期,北川组织了8万人参与发现当地美的活动,让当地人和当地的艺术家们,通过拍照片的方式把当地漂亮的场景记录下来;之后发起了各市、村、町的人种花,用种满花的道路把各个区域连接起来;接着,将原有的5个村落给予不同特色定位,如松代地区就围绕农业展开活动,建立舞台,作为活动基地;最后才是举办大地艺术节。

▲ 参加艺术节林间学校的中日小朋友们
摄影:何海洋

“拍照+种花+搞活动”,参照中国当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方式来看,这无疑是一种通用套路,有效,但不火,当千篇一律的“花海”不能持续提供竞争力的时候,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出现了,从此走出一条艰难但独特的道路。

 

开办2000多场说明会,到访200多个村庄

越后妻有的核心是公共艺术。在日本经济繁荣的20世纪90年代,艺术与城市、与商业空间的融合已开始实行,如1992年的“FARET立川”项目,在占地6公顷的原美军基地旧址上,实施公共艺术,用以解决东京市中心的“一级集中”(人口、政治、经济、文化集中)现象,让其周边地区尽可能承担起其中的文化职能。而越后的开始,是一次公共艺术与乡村的实践。

▲ 奴奈川小学 - 学食餐厅的热情厨务员
摄影:何海洋

起初,艺术节的开展并不顺利。在日本,土地属于私人,如果你要占用别人的土地,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在取得同意之后才能实施。保守的日本农村人并不关心艺术,对于他们而言,这些突如其来的事物更像是一场不受欢迎的打扰。因此,在政府的帮助下,北川富朗先生通过3年奔走,开办了2000多场专场说明会,到访了200多个村庄,逐一耐心说服,才有了2000年的第一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

▲ 《森林学校咕咕咕》

从 2000 年开始,大地艺术节每3年举办1次。在日本越后妻有地区广达760 平方公里的山野间,日本农耕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不断融合。第一届大地艺术节中有32个国家的148组作品参与;到2015年第五届,过去展出的保留作品约200组,17个国家地域带来约180组新作,新旧作品合计来自35个国家地域,作品约380组。

▲ 徐冰的《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将在本届艺术节上有全新呈现

第一届参观人数达到16万人,第三届35万人,到第五届参观人数达到56万人。除了带来一定的门票收入,艺术节对当地经济的拉动,到2015年第六届时达到了50.89亿日元。


 
“五感艺术节”的构成

大规模、长时间的艺术节,没有政府的协调和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越后妻有组委会会长通常为当地政府高级领导,与此同时,政府各部门的负责人作为责任人加入到整个组织里面来,如渔农及森林部、国家土地及运输部和外事务部。在2015年新潟县本身的艺术节委员会中,有新潟市长、市民代表、商会代表、大学教授、公益财团代表、建筑家等各界代表。在这之下,再分出专业管理团队,如负责策展部分的策展人团队、负责推广的企划团队、负责管理志愿者的运营团队等。

▲ 中国台湾演员王耀庆,用表演与空间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届“方丈记私记”主题展

三年展内部的组织与运营机制以及资金来源,也已经从最初两届的政府负担,顺利地转向由民间文化艺术振兴财团、艺术基金、企业赞助相合力的基本构架,并获得很多国家驻日使馆和艺术基金的支持。比如2015年艺术节,BMW赞助了8辆车,用于接送VIP,而靠近现在的艺术季,已经可以通过门票的方式获利,形成了自我造血功能。在中国民间力量支持下设立的CHINA HOUSE华园也为艺术节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全新模式。但北川先生会强调费用现在仍是他头疼的问题。

▲ 中国艺术家向阳的《方丈记私记》参展作品

大地艺术节的艺术作品构成包括两种模式:邀请参展以及公开招募。艺术家以当地驻留的方式创作很多作品,材料来自周边,并与村民合作共同完成。最后驻留在14所学校、40余间空置房屋、760平方公里乡野,还有里山美术馆、农舞台、清津仓库美术馆、明后日新闻社文化事业部等逐步新建的美术馆、艺术机构合作空间。作品组团之间距离远,由此延长了人们在当地的停留天数,增加了人们前往越后的次数,由此叠加成倍的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特产收益。

▲ 灯光寄养所。本届中国参展艺术家张哲溢的作品

第五届大地艺术节近200场连续不断的活动,囊括了7~9月所有的日本传统节日,盆踊、花火、夏祭、能剧以及时下流行的自行车比赛、露天电影、现代歌舞、艺术交流论坛、行为艺术等活动融入了整个越后妻有,被媒体称为将艺术、节庆、游戏、自然融为一体的“五感的艺术节”。

▲ 五百笔。本届中国参展艺术家邬建安的作品。他将一栋百年老房子改造成了一个“五百笔之屋”

借用艺术这一由头实现多种文化资源的链接,除了世界大牌艺术家和国内外艺术家,参与其中的还有建筑事务所、大学机构、舞蹈音乐团体、理论家、地质专家、各类研究工作站,他们共同构建了丰富的艺术生态,将乡村的问题梳理、解决,激活当地旅游服务配套建设的自动发展,实现荒田弃屋艺术化、土产餐饮特色化、当地人文国际化、旅游产业多元化,最终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

▲ 澳大利亚之家

 

策展“套路”

在2012~2015年农舞台的策展人福住廉先生那里,我们了解了越后策展模式:首先是对当地人文进行了非常深入、详细的调研,深度了解其背景、人文故事、特产、特定历史地点、民风民俗,并基于当地情况,提出大的主题;然后选取艺术家,艺术家到现场实地考察,由艺术家提出创作方案;确定方案后,和作品所在土地所有者进行谈判,最后进入实施。因此,既非个人一向以来不可错认的风格面貌,也不只是“特定地点艺术”,作品皆是与大自然对话、被大自然诱发之作,现场改变了他们固有的创作思维模式。

▲ James Turrell《光之馆》

这种策展模式让参与其中的作品充满魅力。参与者首先是世界级明星艺术家作品,比如草间弥生的《妻有花开》、James Turrell的《光之馆》、Christian Boltanski的《心跳博物馆和最后的教室》、阿布拉莫维奇的《梦之屋》,这些明星级艺术家的作品贡献了非常重要的参观流量。

▲ 阿布拉莫维奇的《梦之屋》

除了明星级艺术家的作品之外,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越后作品的特色,均和当代的民风有关,有的甚至可以作为农具使用。比如浅井裕介的作品,用当地的泥土作为颜料,绘制在公共场域,这些作品和“白盒子”美术馆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些“从当地生长出来的作品”成为越后独一无二的可以吸引大量普通游客的重要因素。

▲ 三省 House

除了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奥能登艺术节也是北川富朗的重要作品,细细观赏之后,会发现奥能登的作品也充满着“套路”:同种元素填满一个空间带来的视觉震撼;以当地特产元素、故事为原料形成作品;可以动的现场让人安静观察很久;可以进入的作品,变换角度获得独特的感官;在一个风景极致的地方只干一件极致简单的事情比如喝茶。这些作品与非美术馆空间的结合,给人以新奇的艺术作品体验。

▲ 秋山乡结东温泉

 

是艺术计划也是运营模式

对于艺术节来讲,艺术作品包含的不仅仅是静态公共艺术,还有一些艺术计划。

▲ 南蹬坂村的乡村民艺
摄影:何海洋

“无人居住的老屋计划”,这个计划是号召对自然、老建筑有向往之情,或希望闲暇时能享受乡村生活的都市居民来“认养”无人居住的老屋,艺术节会以设计师和艺术家的资源提供建筑改造的帮助。老屋被改造为餐厅、民宿等,由当地人维护和经营,比如“脱皮之家”目前就作为民宿由一位来自东京的女士经营着。这个计划实行以来,有不少都市人拥有了自己的老屋。

▲ 农舞台的艺术品商店
摄影:何海洋

“根计划”,联结起当地的农业和土特产从业者以及艺术家和设计师,请设计师们来到当地考察,重新发现传统材料和工艺的美和魅力,赋予当地农产品和土特产更好的设计和包装以及品牌规划。艺术节还开办了网上商店,将这些产品销售到全世界。 

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20 余年的乡村振兴计划》选自《艺术商业》7月刊,文章有删减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